公共管理学-第11章 公共管理伦理
- 格式:pptx
- 大小:79.60 KB
- 文档页数:18
第十一章公共管理伦理11.1复习笔记一、公共管理伦理概述1.伦理与公共管理伦理(1)伦理伦理是指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伦理是社会的产物,根源于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
伦理具有广泛社会性,遍及社会各个领域,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中。
伦理体系的内容主要有:①作为社会行为基本规范的伦理,即普通公民要遵循的公德。
这是社会公民人人都应当遵循的最为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普遍性。
②作为特殊领域的伦理,比较集中地表现于职业伦理方面。
指各行各业都有与本行业和岗位的社会责任、功能、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伦理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伦理。
(2)公共管理伦理①公共管理伦理是指特殊领域中的角色伦理,公共管理伦理以公共管理系统为主体或公共管理者为主体,是针对公共管理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
②公共管理伦理的主体是公共管理系统和公共管理者。
a.公共管理主体是社会化角色,具有合乎公共管理行为规范所要求的权利能力,公共管理职能的履行就是这种能力;b.公共管理主体具有接受伦理约束的特殊必要,这是由公共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巨大影响力决定的;c.具有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的责任能力,只有具备履行公共管理义务和承担公共管理责任行为能力的主体,才能成为公共管理伦理的主体。
③公共管理伦理与个人伦理的区别a.主体不同。
公共管理伦理的主体为公共管理系统和公共管理者;个人伦理的主体为个人。
b.影响不同。
个人伦理是一个人和其他人、与社会发生关系,实际受其行为影响的只是少数人;而公共管理伦理与所有人或社会的所有成员发生关系,其一举一动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关系甚大。
c.约束方式、依靠力量不同。
个人伦理主要是通过良知和舆论起作用;而公共管理伦理除了舆论和内心信念起作用外,制度的约束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前言公共管理学是一个由多学科构成的学科体系,而公共管理伦理学研究是其重要的学科组成部分之一,我们所要讲述的课题——公共管理中的伦理是公共管理伦理学的重要知识。
因此,我们讲述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大致概述,通过概述先让同学们了解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什么,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二是再细致地讲述公共管理中的伦理一、伦理学(一)概念:1、伦理:(1)、美国《韦氏大辞典》——一门探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以及讨论道德责任义务的学科。
(2)、新华词典——中国古代原指音乐的条理。
后用来比喻封建社会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各类等级尊卑关系及其相应的道德规范。
其义与人伦一词相同。
“伦理”与“道德”一词有时通用,如“伦理关系”即“道德关系”。
2、伦理学: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起源、发展,人的行为准则和人与人之间的义务的学说。
(二)中西方伦理学研究伦理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学科。
(1)在中国,虽然中国社会的治理体系从来也未真正实现过伦理化,但其社会运行机制充满了伦理精神。
这具体体现在不仅形成了一整套个人道德修养的程式,而且在社会制度建设方面也努力演义伦理精神,创造了独特的具有浓重中国特色的社会伦理思想体系。
在中国历史上只存在伦理学这一学科,一切学问都可以最终归结为伦理道德的学问。
因为没有伦理与政治的区分,伦理更多地服务于社会治理的需要。
(2)在西方国家,早在古希腊就出现了被称作为“伦理学”的学科体系,对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作了系统研究。
以自然为研究对象代表了西方哲学的特色。
古希腊思想家们在对自然思考中,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种对自然的思考包含着人文思索,是从属于一种伦理比附的。
古希腊思想家们关于自然的伦理比附,最后凝结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著作中,从而出现了伦理学这一学科。
在后来的发展中,西方国家的伦理学与政治学分化。
二、公共管理伦理学人类社会在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把伦理学研究推到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催生了伦理学的一种新形态——公共管理伦理学。
第11章公共管理规范
1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庖丁解牛)】
【通关提要(提纲挈领)】
本章主要围绕公共管理伦理、公共管理法律、公共管理监督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是本书的重要章节之一。
公共管理规范是现代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公共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本章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理论,而且要结合我国的公共管理实践进行分析,加强理论应用于实践。
本章各种题型均有可能考查,在复习时应全面把握,在理解的
基础上加强记忆,并结合实际理解运用。
【考点难点归纳(厚积薄发)】
考点一:公共管理伦理(见表11-1)★★★★
表11-1公共管理伦理
考点二:公共管理法律★★
1.公共管理的法律逻辑(见表11-2)
表11-2公共管理的法律逻辑
2.西方国家法治行政的历史演进(见表11-3)
表11-3西方国家法治行政的历史演进
3.我国公共行政的法治化(见表11-4)
表11-4我国公共行政的法治化
考点三:公共管理监督★★
1.公共管理监督的含义
公共管理监督是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第11章公共管理规范一、选择题1.作为判断公共管理行为是否正当的价值标准,公共权力运行的价值基石和道德基础是()。
A.国家利益B.公共利益C.公共财产D.国家财产【答案】B【解析】公共管理是代表社会施政,是源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
它从社会中获取公共权力,以独有的“服务性管理”的方式实现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在拥有公共权力的同时也被赋予了相应的责任,其存在的合理性及合法性就在于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和促进。
因此,公共利益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判断公共管理行为是否正当的价值标准,成为公共权力运行的价值基石和道德基础。
2.法治行政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
A.建设法治政府B.提高公民法治意识C.完善国家相关法律D.严格执行法律【答案】A【解析】法治行政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建设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是具有“法律性”的法律意义上的政府,是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的政府。
根据国务院2004年颁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法治政府的含义主要体现在: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和权责统一六个方面。
3.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公共管理内部监督体系的基本形式的是()。
A.一般监督B.专门监督C.特种监督D.个别监督【答案】D【解析】我国的公共管理内部监督体系主要有四种基本形式:①一般监督,指基于组织层级和隶属关系,上下级公共管理部门之间、同级公共管理部门之间以及公共管理部门对其自身或所属公务员进行的监督活动;②专门监督,指在公共管理主体内部设置的专门监督机关,即专门监察机关实行的监察活动;③行政复议,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行政监督法律制度;④特种监督,指公共管理主体内部依法实行的针对某种专门的公共管理活动进行的专业性监督。
公共管理伦理公共管理伦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涉及到公共管理者在履行职责时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公共管理伦理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公共管理的定义和特点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为提供公共服务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它涵盖了各种层面的管理,包括公共政策制定、资源调配、项目实施等。
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公共性: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关注整个社会或特定社会群体的利益,而非个人或少数群体的利益。
2. 公正性:公共管理应该基于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公共服务的平等提供。
3. 可控性:公共管理需要在法律和规章制度的框架下进行,以确保管理活动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
二、公共管理伦理的重要性公共管理伦理对于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众权益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公共管理伦理的几个重要方面:1. 诚信和廉洁:公共管理者应坚守诚信和廉洁原则,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公共决策的公正性。
2. 服务导向:公共管理者应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真正履行为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公共服务的职责。
3. 公众参与:公共管理应注重广泛的公众参与,征求公众意见,以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公众的知情权。
4. 制度建设:公共管理伦理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对违反伦理准则的行为进行惩戒和纠正。
三、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践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践,以下是一些具体案例:1. 权力滥用问题:一位公共管理者滥用职权,将公共资源用于个人利益。
这种行为违背了公共管理伦理的基本原则,损害了公众利益。
针对这种问题,应建立监督机制和举报渠道,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2. 不公平决策:某政府部门决定将一个重要项目建在某个地区,而该决策忽略了其他地区的利益和公众意见。
这种决策违反了公共管理伦理中的公正和公平原则,应加强公众参与和民意调查,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第⼀章:导论1、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公共⾏政的⼀个分⽀学派。
公共管理是公共⾏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法,重视公共项⽬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的理论派别和分⽀学科。
2、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的区别和联系差别:联系:第⼀:公共管理作为⼀种独⽴的范式还没有出现,公共管理是公共⾏政的⼀个分⽀学派;第⼆:公共管理是公共⾏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法,重视公共项⽬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的理论派别;第三: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范围、管理的⽬标等⼀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仍然与公共⾏政保持⼀致。
3、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征含义:公共物品是指⽤于满⾜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劳务或服务,是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然垄断性特征:消费的⾮竞争性...........初始投资量⼤。
..........、收费困难、规模效益⼤、....、⾃然.......和⾮排他性..垄断性4、公共管理与⼯商企业管理的区别第⼀,管理性质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国家、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公共利益相关,具有⼴泛的社会公众参与,以⾏使公共权⼒为基础,是⼀个公共领域。
⼯商企业管理是⼯商企业或者个⼈对从原材料购买、加⼯⽣产到销售等活动所进⾏的管理,是⼯商企业⾃⼰的事,主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是企业内部的事务领域。
第⼆,两者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以服务公众、实现公共利益和维护公共秩序为⽬的,以效率、民主、公平为价值;⼯商企业管理以营利为⽬的,注重效率合理利润。
第三、责任的性质和范围不同,与⼯商管理相⽐,公共管理更强调公共责任、社会责任。
第四、管理的⼴泛性、复杂性的晨读不同,公共管理的对象范围更为⼴泛、复杂,绩效评估更加困难。
5、善治的标准:90年代后,世界银⾏提出了“善治”⼝号,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构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的主要标准。
公共管理伦理学论文引言伦理学是关于道德原则和价值观的研究。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伦理学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
公共管理伦理学研究公共机构中的道德问题以及如何管理这些问题。
公共管理伦理学的重要性在于维护公共部门的诚信、公正和效力,促进公共机构的良好运行。
本论文将探讨公共管理伦理学的相关概念、原则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将对公共管理伦理学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然后,我们将介绍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最后,我们将分析公共管理伦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公共机构的伦理发展。
公共管理伦理学的重要性伦理问题在公共管理中至关重要。
公共机构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组织,它们的行为不应仅仅基于个人利益,而应以公平、公正和透明为基础。
公共管理伦理学可以帮助公共机构在决策和行动中遵循道德原则,并为公众树立良好的榜样。
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另一个重要性在于维护公共服务的信任。
公众对于公共机构的信任是其正常运作的基础。
如果公众认为公共机构在处理事务时存在缺乏道德和诚信的行为,他们将失去对公共服务的信任,这将导致社会不稳定和不满情绪的加剧。
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原则和规范公共管理伦理学基于一系列的原则和规范。
以下是其中几个核心原则:1. 诚信和透明度公共机构应该保持诚信和透明度。
这意味着他们应该诚实地与公众沟通,并向公众公布其决策和行动的信息。
诚信和透明度有助于建立公众对公共机构的信任。
2. 公正和平等公共机构应该根据法律和道德准则,对所有人平等和公正地对待。
不应基于个人关系或其他不相关的因素,歧视对待任何人。
3. 保护隐私权和保密性公共机构应尊重并保护个人的隐私权。
在处理个人信息时,他们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采取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4. 利益冲突管理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妥善管理利益冲突。
他们应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可能受到个人利益的干扰,并采取措施防止利益冲突对决策和行动产生负面影响。
5. 责任和问责制公共机构应对其决策和行为负责,并接受相应的问责制。
《公共管理学》第一章:导论1、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
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学科。
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和联系差别:联系:第一: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独立的范式还没有出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第二: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第三: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范围、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3、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征含义:公共物品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劳务或服务,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自然垄断性特征:消费的非竞争性...........初始投资量大。
..........、收费困难、规模效益大、....、自然.......和非排他性..垄断性4、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区别第一,管理性质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国家、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公共利益相关,具有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以行使公共权力为基础,是一个公共领域。
工商企业管理是工商企业或者个人对从原材料购买、加工生产到销售等活动所进行的管理,是工商企业自己的事,主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是企业内部的事务领域。
第二,两者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以服务公众、实现公共利益和维护公共秩序为目的,以效率、民主、公平为价值;工商企业管理以营利为目的,注重效率合理利润。
第三、责任的性质和范围不同,与工商管理相比,公共管理更强调公共责任、社会责任。
第四、管理的广泛性、复杂性的晨读不同,公共管理的对象范围更为广泛、复杂,绩效评估更加困难。
5、善治的标准: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了“善治”口号,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构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力的主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