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欣赏《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6.76 KB
- 文档页数:4
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范文优秀7篇小学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篇一教材分析1、本课是〈人音版〉16册第3单元内容,歌曲《大海啊故乡》旋律舒缓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短小易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
采用了3/4的节拍,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2、新课标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审美视角诠释音乐。
教学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面对一个个活泼而智慧的学生个体,力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求新:教学导入求新;挖掘教材求新;学生的创编活动求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已初步具有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
因此,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去感受音乐作品,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过程与方法:以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创编环节的练习,培养音乐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教学难点: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让生聆听歌曲《军港之夜》(同学们,很高兴今天我们又来到了音乐课堂,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仔细听听歌曲中都说了些什么,唱了些什么,歌曲的名字叫《军港之夜》)2、聆听《军港之夜》后,让生说出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3、让生说出还有那些歌曲是歌颂大海之情的?(或是说出或唱出与大海有关的歌曲)4、教师介绍并清唱一首歌颂大海的歌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5、导入学习本节课歌曲——《大海啊,故乡》二、作者介绍: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大海啊,故乡》在教案歌曲分析《大海啊,故乡》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东海渔歌中的一首歌曲,歌曲的旋律流畅舒展、平易亲切,且结构严谨。
歌曲整体采用F大调,以四三拍(小行板速度)进行,营造出一种悠扬、抒情的氛围。
旋律线条柔和,多以二度或三度音程为主,同时穿插着二八节奏和附点节奏音型,使旋律变化多端,富有层次感。
尤其是乐句中的大跳音程,如同海面涌起的浪花,增添了音乐的动态感。
整首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传唱,能够很好地表达主人公对大海和故乡的深情厚意。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大海,感受作者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3、正确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了解大海,感受作者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用音乐的方式问好!2、发声练习。
二、视频导入1、课件播放海浪视频,提问:通过视频,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大海,对于许多人来说,不仅仅是自然风光的代表,更是心灵的港湾,是记忆中那片最温柔的故乡。
2、导入课题: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对大海的无限遐想,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大海啊故乡》。
三、歌曲学习1、初听歌曲: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歌曲是几拍子的?师:你认为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生:深情地中速四三拍2、再次聆听: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歌曲表达的情感:对大海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演唱形式:童声合唱3、了解童声合唱。
①童声合唱是由未变声的少年儿童组成的合唱形式,通常包括小学男女同学或初中低年级尚未变声或变声初期的男女同学。
②这种合唱形式因其纯净的音色和天籁之音的特点,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音乐的童真一面。
童声合唱团通常包括二至八声部,可以由三个人组成以形成声部,但人数太少可能会与重唱形式相混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欣赏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欣赏大海啊故乡》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这首歌颂扬了大海的美丽和故乡的亲切,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
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可以感受到大海的壮丽和故乡的温暖,培养他们对家乡和自然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
但他们对大海和故乡的认知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歌曲来培养对家乡和自然的情感。
此外,学生可能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还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欣赏《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培养他们对家乡和自然的热爱。
2.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
3.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生僻字和难发音需要进行特别的指导和学习。
2.学生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表达需要重点引导和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学习。
2.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3.实践法:学生通过反复演唱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歌唱技巧和音乐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案。
2.音乐教材和乐谱。
3.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4.教学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大海和故乡的认知和感受,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中的生僻字和难发音,纠正他们的发音错误。
然后,教师示范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学习。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反馈。
然后,教师选取几组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大海啊故乡教案(优秀4篇)小学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篇一一、创设情境1、闭上眼睛,你听到了什么?2、请你分别模仿海鸥、海风、海浪的声音。
选择你喜欢的声音,我们一起创设出海边的气氛。
3、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看。
4、大海是这样美丽,请你来汇报你查找到的关于大海的资料吧!5、大海不光有美丽的外表,还有丰富的物产,谁能说一说大海的物产有哪些呢?6、大海对我们非常重要,它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听这首歌《大海啊,故乡》二、新课教学1、初听这首歌曲,请你的身体随着音乐做动作。
2、你觉得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情绪?3、复听歌曲,你对哪句歌印象最深,用你喜欢的声音哼唱出来。
4、把你哼唱的歌曲用手中的乐器进行模仿演奏。
5、感受这首歌曲的拍子,并随着节拍用打击乐器伴奏。
6、再听歌曲,分析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歌。
三、编创与活动1、分两组,排练节目,要求有唱歌、跳舞、打击乐器和器乐演奏的同学。
组长负责分配每个人的职责。
2、两组同学排练的节目进行汇报表演。
3、评价一下哪一组同学表演的更好,为什么?4、老师今天还带来几首歌曲,听一听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相似之处。
5、听《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枉凝眉》《葬花吟》,介绍歌曲作者王立平。
6、合唱歌曲《牧羊曲》,加入武术动作。
四、课堂总结王立平爷爷写了这么多动听的歌曲,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故乡的人,希望你们也能热爱我们的家乡,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美好。
大海啊故乡说课稿篇二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东海渔歌中的《大海啊,故乡》一课,这是一节音乐欣赏课,乐曲为F大调,四三拍,整首歌曲曲调优美抒情,通过歌曲表达对家乡、祖国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说学情以上是对教材的分析,下面我将对学情进行简单的阐述。
根据新课标以及教材的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音乐的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的评价,但是理解作品情感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大海啊,故乡》一、课时:1课时二、教材分析《大海啊,故乡》是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中的一首经典歌曲。
这首歌由王立平作曲,乔羽作词,原唱为李谷一。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能提升音乐欣赏能力。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基础,对旋律和节奏有基本的感知能力。
他们富有想象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对歌词深层含义的理解能力,也可能在把握歌曲情感表达方面存在困难。
四、教学目标1.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受《大海啊,故乡》优美的旋律和深沉的情感,体会音乐中蕴含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艺术表现学生能够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演唱,初步掌握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
3.创意实践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感情,如绘画、写作或创作简单的音乐片段。
4.文化理解通过歌曲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思乡"主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和情感表达-理解歌词内容,体会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教学难点:-理解歌词中的深层含义-把握歌曲的演唱技巧,特别是情感的表达六、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示范法、实践法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歌词卡片、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大海和家乡景象)八、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美妙的歌曲《大海啊,故乡》。
在开始之前,我想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大海的景象。
你们能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学生:(闭眼想象后)我听到海浪的声音。
我看到蓝色的海水和白色的浪花。
我感受到海风的清新。
教师:很好!现在,我们再想象一下自己的家乡。
你们最喜欢家乡的哪些地方呢?学生:我喜欢家乡的小河。
我喜欢家乡的山。
我喜欢家乡的老房子。
教师:太棒了!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就是将大海和故乡联系在一起的。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欣赏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大海啊故乡》是一首四年级上册的音乐欣赏教材,歌曲以大海为背景,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
但他们对大海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
此外,学生可能对故乡的概念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歌曲的欣赏,激发他们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大海啊故乡》。
2.通过歌曲的欣赏,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背景和内涵。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演唱技巧。
2.歌曲背景和内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引导法等,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歌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大海啊故乡》的乐谱和录音。
2.准备相关的大海和故乡的图片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大海的视频或展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海的壮美,激发他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大海啊故乡》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关键词句,如“大海啊”、“故乡啊”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可以分段教学,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的“大海”和“故乡”分别象征着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欣赏大海啊,故乡-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 教学目标
•听懂、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
•理解歌曲中想表达的情感,感受大海的壮阔与故乡的温馨。
•能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 教学重点
•歌曲的欣赏和理解。
•歌曲的演唱。
3. 教学难点
•要求孩子们能够准确表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要求孩子们能够拿捏好歌曲的节奏。
4.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歌曲《大海啊,故乡》的CD或音频设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
5. 教学过程
5.1. 创设情境,导入歌曲
教师朗读课文中的《大海啊,故乡》的句子,以及引导学生描述海边的情景,导入歌曲。
5.2. 听歌曲,配合PPT,学习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跟随歌曲学唱,并结合PPT,理解歌曲的含义。
5.3. 导入歌曲中的情感,感受大海和故乡
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家乡或曾经游玩过的海边,以此帮助孩子们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5.4. 教唱歌曲,调整气息和喉咙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歌曲的节奏,唱出高潮部分,并指导学生如何调整呼吸和喉咙。
6. 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到《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感受到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也能够学会一些关于唱歌的技巧和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欣赏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欣赏大海啊故乡》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这首歌描绘了大海的壮丽景象和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和欣赏。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对大海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和简单地演唱一些歌曲。
他们对大自然和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容易产生共鸣。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集中力和耐心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大海啊故乡》。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3.引导学生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2.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2.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思考和表达。
3.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参与演唱和讨论。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音乐。
3.教学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大海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大海的兴趣和思念故乡的情感。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2.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歌曲的歌词,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简单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准,让学生对歌曲有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音准和节奏上的错误。
可以分组让学生进行合唱,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接龙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歌曲。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拓展(5分钟)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其他有关大海的歌曲,如《大海》,让学生进行比较和欣赏。
《大海啊,故乡》小学音乐教案(最新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大海啊,故乡》小学音乐教案(最新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丰富音乐表现力,体验人们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课前交流。
你去过大海吗?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二、**教学,师生问好。
通过课前的交流,我们感受到大海的无穷魅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大海。
三、创设情境,感受大海。
(一)咆哮的大海仔细听:(神秘)图片、声音。
——你听到了什么?大海在咆哮1.它是用怎样的力度表现的?这样的声音我们可以用音乐的语言来描述!——师示范(师肢体语言表现,出示强弱弱的规律)x. |x. |哗哗哗哗哗哗2.起立,我们来模仿一下。
(二)浪花的歌唱交流:大海有美丽、宁静的时候,这时海面上的朵朵浪花依偎在大海妈妈怀里会唱响欢乐的歌。
——师唱;(强调附点音符的唱法)出示:5 6 5. 3|5 6 5 —|啦啦啦啦啦啦啦——请你也来唱一唱这样欢乐的歌声是用什么音符来表现的?——出示附点音符,——有这个音符的地方要唱得长些。
表现出朵朵浪花荡漾**,延伸进了大海妈妈怀抱的感觉。
——让我们来体验一下这种感觉。
——再唱四、新歌学习,唱响大海。
揭题:《大海啊故乡》导:壮阔、美丽的大海是生命的摇篮,让[]我们无限依恋,无比热爱。
所以人们赞美它,歌唱它。
今天老师就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跟大家分享,听!(一)欣赏范唱。
1.第一遍欣赏,了解歌曲。
欣赏大海啊,故乡 -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大海的特点和美景;
2.能够感受音乐与大海之间的互动;
3.掌握音乐概念:旋律、节奏、韵律。
二、教学内容
1. 课堂活动
通过欣赏音乐和歌曲,了解大海的美景和特点。
2. 音乐分析
歌曲《大海啊,故乡》:
旋律:古老的北方调子,它像一条清澈的小溪,静静地流淌着,把我们带到无垠的海洋中。
节奏:柔和、悠长,每一个旋律都充满着水的特点,仿佛是不停地波动。
韵律:音乐的韵律和大海的韵律相似,我们可以听到海浪拍岸的声音。
3. 学生活动
1.学生结合歌曲,模拟大海及海浪拍岸的声音;
2.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大海美景;
3.听音乐,感受音乐与大海的互动。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CD和音响,播放《大海啊,故乡》的歌曲;
2.教师准备画纸、颜料和画笔,供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大海美景;
3.教师准备能够模拟大海及海浪拍岸的声音道具;
四、教学流程
时间内容
1分钟教师介绍歌曲《大海啊,故乡》
5分钟播放歌曲
10分钟谈论大海的特点和美景
15分钟画出自己心中的大海美景
20分钟感受音乐与大海的互动
5分钟讲解音乐概念:旋律、节奏、韵律
10分钟模拟大海及海浪拍岸的声音
4分钟结束语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运用音乐、画画、模拟道具等方面,让学生对大海有了全方位的感受和认识。
但教学时间略短,学生在表现上还有待提升。
要求学生在其他课程继续学习和探索大海方面的知识,为将来认知经验打好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
2、掌握典型节奏并能哼唱歌曲。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掌握典型节奏
教学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要求学生仔细聆听歌曲中唱了什么内容?
2、第二次欣赏歌曲。
①要求学生说出哪一句旋律使你最受感动,为什么?
②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3、第三次欣赏歌曲,要求学生跟着音乐哼唱。
4、教师引导,这是一首怀念故乡的歌曲,把大海比作是自己的故乡,又把大海比作是自己的妈妈,永远鼓励、关心着我。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和妈妈,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你的故乡,或是对妈妈的感情。
5、祖国就是我们的故乡,也是我们的妈妈,许多在国外的人都非常想念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比如台湾诗人余光中为了表达他对大陆的思念,写了一首著名的诗《乡愁》,请同学们回家读一读。
6、谁还知道写故乡的歌曲。
例:《橄榄树》和《故乡的云》。
7、第四次欣赏歌曲,请同学们按自己的方式说出自己的感受。
8、歌曲多次用的节奏,好像表现了起伏的海浪,请你们划出。
节奏练习: X X X. X X | X X X — ||
9、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祖国和故乡的热爱。
10、教师小结:。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欣赏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欣赏大海啊故乡》是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大海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感人,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和简单演奏乐器。
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可能对大海和故乡的深刻含义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并帮助他们理解歌曲背后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能够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情感,体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理解。
2.对歌曲情感的把握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
2.讲解法:教师对歌曲的背景和情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歌曲。
3.互动法:学生之间进行分组演唱和讨论,增强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大海啊故乡》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歌曲的乐谱和歌词,引导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唱谱的困难。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唱谱错误。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欣赏,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特点。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对歌曲的理解。
《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丰富音乐表现力,体验人们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一、导入1、师:你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海浪声音)2、出示有关大海的图片及音乐3、师:大海美吗?请同学们用一些形容词或成语来形容大海?生答:排山倒海,一望无际,汹涌澎湃,宽广无垠,温柔恬静平静等。
4、师:同学们刚才都回答的很好,今天就学习一首有关大海的歌大海啊故乡。
二、新课教学1、初听音乐: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初步感受歌曲教师: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歌中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2、介绍作品背景:大海啊故乡是王立平词曲,作于1983年此曲是电影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作品以“小时侯妈妈对我讲”开始,通过对故乡,对大海如叙家常的深情描述,表达了主人翁对大海的.故乡和母亲深挚的热爱之情。
3、作者简介。
王立平(1941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
曾参加大型纪录片《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作曲。
主要音乐作品还有:《红楼梦》(电视连续剧),话剧音乐《未来在召唤》,科学幻想广播剧《绿色克隆马》,电影故事片《带手铐的旅客》、《少林寺》《大海在呼唤》、《李大钊》等音乐。
其中很多歌曲如《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等广为流传。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旋律优美,配器精巧,表现手法丰富,富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4、节奏练习5 、学唱歌曲(1)请学生跟音乐,用lu音哼曲旋律(2)请学生跟音乐唱歌词(3)解决附点音符的唱法:大家听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唱第一句,对照歌谱,哪种唱法是确的?(4)歌曲处理师问:“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在情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是否多余?(讨论回答)(“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不但没有感到啰嗦,恰恰相反,每一次重复感情就更进一步,从亲却倾诉——抒发情怀——情感升华——怀恋之情,这样的情感线,也仿佛是大海的波澜。
《故乡》教案(6篇)小学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篇一《大海啊故乡》这是一首短小、优美的抒情歌曲。
歌词简洁,歌曲在结构上也颇具特色除去反复部分和尾声,前后只有四个乐句。
前两个乐句为第一段,富有叙事性,乐句朴实无华。
后两个乐句为第二段,表达了对大海的思念和赞美。
歌曲采用三拍子写成,但因为切分和附点节奏的巧妙运用,使旋律似大海波涛、连绵起伏、富有变化和发展,抒发了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祖国和故乡的热爱和依恋。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教学目标:1、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3、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三峡宜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2、难点是通过活动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教学准备:有关大海、三峡的资料,钢琴、绘画用品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说一说:形容大海的词语,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2、看一看:大海有关图片。
二、学唱歌曲:1、师介绍创作背景及作者:作者:王立平,歌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音乐,作于1983年。
2、初听歌曲,说一说,有什么感受?3、采用听唱学唱歌曲:(1)跟录音学唱。
(2)生试唱,老师纠正错误的地方。
(3)指名唱,其他学生点评。
4、讨论: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涵?5、共同分析,深情演唱,采用多种形式演唱;齐唱;师评价。
三、引导创作:1、提问:大家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2、欣赏有关“三峡”系列景色(图片等)3、提问:你能用哪些方式表达你对家乡的爱?(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画三峡”、“颂三峡”、“唱三峡”的主题)4、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师作适当指点。
5、分别展示作品,学生老师分别作简单点评。
四、小结,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故乡》教学设计篇二【设计思想】课文不过是教会学生学习的例子,阅读教学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读懂具体的课文,而应该着眼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