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推荐南京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中级专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3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报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材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08.07.08•【字号】宁科[2008]178号•【施行日期】2008.07.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报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材料的通知(宁科[2008]178号)各有关单位:根据省科技厅和市职称办的通知,现将2008年度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中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范围1、凡在我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科研人员,可对照《江苏省自然科学研究员(实验师)资格条件》(可登陆南京市科技局网站科技人才栏目查询)申报本系列专业技术资格。
2、根据苏人发(2004)24号文件精神,机关工作人员可以对照相应资格条件,申报本系列的专业技术资格,所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不与工资福利等待遇挂钩。
3、凡符合本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并与用人单位订立聘用合同,目前仍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离、退休人员可申报本系列专业技术资格。
所取得的资格作为本人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体现,不作为改变其离、退休工资福利等各项待遇的依据。
4、从本市以外地区或中央直属单位引进来我市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其在原地区或单位按国家规定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及专业工作年限予以认可,符合我省(市)高一级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的,可按规定直接申报。
若本人自愿,也可向我省(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同级评审委员会申报确认,经确认通过者,换发我省(市)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5、留学回国人员需要申报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不受职称、资历及职称外语、计算机条件的限制,根据本人实际水平、能力和业绩成果直接申报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
6、在我市工作的港、澳、台以及外籍人士,如本人自愿,可申报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开展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备案登记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09.07.13•【字号】宁科[2009]159号•【施行日期】2009.07.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开展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备案登记的通知(宁科[2009]159号)各区县科技局,高新区(一区多园)管委会:为大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根据《江苏省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工作方案》(苏科条[2009]101号)和《南京市推进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宁委发〔2009〕28号)等文件精神,组织开展2009年本土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备案范围1、市科技局《关于进一步明确江苏省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工作进度安排的通知》(宁科通[2009]21号)附件1、2中的已建研发机构本土大中型企业和未建研发机构本土大中型企业;2、其它经统计部门确认的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
二、备案条件申请备案登记的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应达到“五有”的基本要求:1、有场地:建有专门的研发场所,能够满足开展研发活动的需要;2、有人员:配备一支与本企业主导业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3、有投入:有稳定的经费投入,能满足开展研发活动的需要;4、有装备:配置开展研发活动所必需的试验、测量、分析等仪器设备;5、有特色业务:针对企业发展特色,有明确研发方向、研发目标。
三、备案程序1、在前一阶段各区县科技局、高新区(一区多园)管委会根据宁科通[2009]21号文要求,已上报的已建研发机构大中型企业和未建研发机构大中型企业数据基础上,再对本地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基础数据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负责对符合“五有”条件的企业研发机构进行必要的实地考察核实后,填写《南京市企业研发机构备案申请表》。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公布江苏省第二十五批高新技
术企业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南京市科学技术局
•【公布日期】2007.11.16
•【字号】宁科[2007]277号
•【施行日期】2007.11.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企业
正文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公布江苏省第二十五批高新技术企业
的通知
(宁科[2007]277号)
各区县科技局,高新区(一区多园)管委会,产业(集团)公司,各有关单位:根据省科技厅《关于认定江苏省第二十五批高新技术企业的通知》(苏科高[2007]444号),经我局组织推荐,省科技厅组织评审,我市南京艾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06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现予以公布。
希望被认定的企业继续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保持健康快速发展,为改善我市工业产品结构、提升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附件:江苏省第二十五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单
二○○七年十一月十六日附件:。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度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1.02.05•【字号】宁科通〔2021〕3号•【施行日期】2021.0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度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宁科通〔2021〕3号各区科技局、各有关单位:根据《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21年度省政策引导类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苏科资发〔2021〕25号)要求,我局负责我市2021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组织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数量。
我市向省推荐项目指标数为10项,在宁各市属单位申报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原则上不超过1项,其中市属高校可不限项但需择优推荐。
二、申报条件及申报要求(详见附件)。
三、申报审核及受理地点。
申报单位需在线填写项目信息表和项目申报书,经我局审核通过后,申报材料统一用A4纸打印,按封面、项目信息表、项目申报书、相关附件顺序装订成册,一式五份(纸质封面,平装订),报送至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A2区A234科技局窗口(江东中路265号,地铁二号线奥体东站4号出口,报送材料人员请携带市民卡或身份证)。
四、申报时间及联系方式。
网上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2021年3月12日,纸质材料报送截止日期为3月15日,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市政务服务中心科技局窗口申辰 68505233市科技局政策法规处吴永春 68786228南京市科学技术局2021年2月5日。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高端研发机构和海外研发机构奖励申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1.08.27•【字号】宁科通〔2021〕59号•【施行日期】2021.08.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市科技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高端研发机构和海外研发机构奖励申报的通知宁科通〔2021〕59号江北新区科创局、各区(园区)科技(人才)局、各有关单位:根据《市科技局关于支持国际国内科技创新合作的实施细则》(宁科〔2021〕36号)要求,加快集聚国际创新资源,全力推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建设,现就2021年度南京市高端研发机构和海外研发机构奖励申报工作通知如下:一、支持重点(一)在南京设立的高端研发机构支持南京行政区域以外的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世界500强”、大型跨国公司等在宁设立研发机构,根据其上一年度的投资规模、研发投入及成效等绩效,给予累计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
高端研发机构申报支持,应符合以下条件:1. 2020年12月31日前在南京地区合法设立且正常运营的;2. 有明确的研究开发方向和具体研发活动,围绕主导产业推进技术创新,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研发;3. 上一年度研发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或等值外币);4.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机构,年度研发投入占总收入40%以上,非独立法人(企业内设)的研发机构,年度研发投入占总收入6%以上;5. 有稳定的研发团队。
独立法人的研发机构,其研发人员数占机构总人数50%以上;非独立法人(企业内设)的研发机构,其研发人员数占企业总人数10%以上。
(二)南京企业在海外设立的研发机构支持南京企业在海外收并购或直接投资设立研发机构,利用海外高端人才、先进科研条件和创新环境等创新资源在当地开展研发活动。
对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的企业,根据其上一年度海外投资规模、研发投入及成效等绩效,给予累计不超过500万元支持。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6.23•【字号】宁政办发[2010]83号•【施行日期】2010.06.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宁政办发(2010)8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一○年六月二十三日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苏委〔2010〕63号)和《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南京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宁委〔2010〕43号),设立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挂市知识产权局、市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办公室牌子,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承担统筹管理全市科技、知识产权工作和推进科技管理体制综合改革的责任。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由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将市软件产业的行业管理和监督职能划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三)增加组织推进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职责。
(四)加强组织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职责。
(五)强化推动区域内科技资源统筹整合的职责。
(六)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及市场监督管理的职责。
二、主要职责(一)负责起草科技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牵头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科技发展、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和科技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政策和措施,推进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二)组织编制并实施全市科学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研究提出建立健全科技投融资体系、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措施,协助有关部门管理全市应用研发与产业化资金、科学事业费及各类科技资金;负责全市科技统计监测工作。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申报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3.11.30•【字号】宁科通〔2023〕53号•【施行日期】2023.1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申报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的通知宁科通〔2023〕53号江北新区科创局,各区(园区)科技(人才)局,各国家级、省级高新区,有关单位:根据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教育厅、江苏财政厅《关于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申报组织工作的通知》(苏科资发〔2023〕208号)及《关于印发〈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苏科技规〔2023〕1号)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省概念验证中心的申报推荐工作,现将我市申报组织工作通知如下:一、支持重点申报主体须为在南京市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条件的高校、院所,其他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
具体申报条件详见省厅申报通知(附件1)。
按照省厅布局重点,结合我市“2+6+6”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需求,重点支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建设综合型、专业型省概念验证中心,对创新概念和早期科技成果开展“原理验证”“产品与场景体系验证”“原型制备与技术可行性验证”“商业前景验证”等。
其中,具有多学科科技成果优势的高校可申报建设综合型,其他单位可申报专业型省概念验证中心。
专业型省概念验证中心服务的产业领域不超过2个。
二、申报要求1. 申报项目按属地化原则逐级上报,各区具体负责本地(含省级以上高新区)项目的组织、申报材料审核,并出具推荐意见,报送至市科技局。
省市属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可直接向市科技局申报1个项目。
涉密项目不予受理。
2. 项目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有法人主体责任,严禁虚报项目、虚假出资、虚构事实及包装项目等弄虚作假行为。
有在研省创新能力建设计划项目的负责人,不得作为本项目的负责人。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及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及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宁科[2006]263号)各区县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规范市科技发展计划及项目的管理,我局制定了《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及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及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二○○六年十二月四日附件: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及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市科技发展计划及项目的管理,明确管理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建立基本制度,强化责任机制,根据部、省有关科技计划及项目管理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市科技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是指:根据南京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由南京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组织并实施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等相关科技进步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以市级科技经费支持的指令性计划和以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经费为主的指导性计划。
本办法所称的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在市级计划中实施安排,由单位承担,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及相关的活动。
第三条项目按财政支持经费额度分为重大项目、一般项目和特殊项目,原则上财政支持经费在50-200万元的项目为重大项目,财政支持经费在10-50万元(不含50万元)的项目为一般项目,财政支持经费在10万元(不含10万元)以下的项目为特殊项目,对特殊项目视具体情况加以研究确定。
第四条计划和项目是解决我市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涉及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难题、提高全社会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实现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公布2020年南京市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认定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南京市科学技术局
•【公布日期】2020.06.22
•【字号】宁科〔2020〕94号
•【施行日期】2020.06.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
正文
市科技局关于公布2020年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名单
的通知
宁科〔2020〕94号江北新区科创局,各区(园区)科技(人才)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121”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据《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宁科规〔2015〕)1号),经区级主管部门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南京恒星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建设的“南京市铁路电力监控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18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详见附件)符合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标准,经研究决定,认定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希望被认定的单位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水平,为企业、行业技术创新和我市创新名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附件:2020年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名单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
2020年6月22日
附件
2020年度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名单。
南京市中级专业
16南京市建设工程中级专业技术
资格评审委员会
南京市建设工程【市各事业单位;市(区)
属国有企业;市造价协会、园林协会、勘察
设计协会和建筑业协会会员企业】专业技术
人员,工程师资格
17南京市建设工程社会化中级专
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
南京市建设工程【市其他民营或无主管企业
】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资格
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信息一览表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83753582广州路183号512室
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83151883北京东路63号人才大厦18
号柜台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网址: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网址:。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申报南京市第六批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05.07.25•【字号】宁科[2005]155号•【施行日期】2005.07.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申报南京市第六批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员的通知(宁科[2005]155号)各区县科技局,市有关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现就南京市第六批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员的申报工作通知如下:一、申报范围在我市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工作的重点人才,不受单位所有制限制,符合条件的均可申报。
鼓励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学科(专科)和骨干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人才和科研骨干积极申报。
二、申报条件(一)申报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和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员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2、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和组织协调能力;3、有明确的研究开发方向,具备一定的研究开发工作基础,近年来开展的研究开发课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符合所在单位学科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4、所在单位有中青年人才培养的措施和必要的支撑条件。
(二)申报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和学科带头人,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并受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特殊行业、专业或贡献特别突出者不受此限),身体健康;2、在本单位和本行业已经发挥着行业技术和学科带头人作用;3、公开发表过有一定影响的专著,或在国内、省内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有一定影响的专业论文,在本行业或技术领域有较高造诣,在全市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4、近五年内取得下列成绩之一:(1)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等方面,特别是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贡献突出,成绩显著;(2)主持过市级以上重大工程、项目或课题,且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3)获得过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奖励,或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奖励两项。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公布1-7批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考核结果的通知正文:----------------------------------------------------------------------------------------------------------------------------------------------------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公布1-7批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考核结果的通知(宁科[2009]266号)市有关主管部门(产业集团)、各区县科技局、各有关单位:根据《南京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办法》(宁科[2007]232 号)的要求,市科技局于2009年10月初对1-7批南京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进行考核。
1-7批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共360人,有290人考核通过,70人退出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
如有异议,请联系南京市科技局成果处。
联系人:沈超************附件:南京市1-7批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考核退出情况汇总表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附件:南京市1-7批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考核退出情况汇总表序号姓名工作单位入选批次退出原因1曹恒献南京市胸科医院第一批超龄2丁义涛南京市鼓楼医院第一批超龄3董金春714熊猫电子集团公司第一批超龄4胡勤刚南京市口腔医院第一批超龄5黄伯灵南京市中医院第一批内退6霍军江苏无线电厂(电子局)第一批7贾力敏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一批逝世8李卫国南京石膏矿(原属建材公司)第一批超龄9李一壮南京市鼓楼医院第一批超龄10李翊佳924新联机械厂第一批超龄11梁苏旦南京复合材料总厂(原属建材公司)第一批超龄12刘长建南京市鼓楼医院第一批13卢朗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第一批超龄14任振南京市儿童医院第一批调离15施小佩南京控制电机厂第一批超龄16王业皇南京市中医院第一批超龄17尉迟以浩南京市中医院第一批超龄18吴上游924新联机械厂第一批19朱升朝南京市建邺区中医院第一批超龄20包训祥南京华浦水处理有限公司第二批超龄21陈秀芳南京金双强纺织(集团)公司第二批超龄22邓蘅南京电子管厂第二批超龄23高喜奎南京分析仪器厂(仪表公司)第二批超龄24葛春晓南京市鼓楼医院超龄25韩臣柏南京脑科医院第二批超龄26黄杰南京市卫生监督所第二批超龄27金以铭714熊猫电子集团公司第二批超龄28流幼平741华东电子管厂第二批超龄29毛琨南京建材机械厂(原属建材公司)第二批超龄30孟钵南京市血液中心超龄31钱德才南京三龙汽摩电器总厂(电子局)第二批超龄32王方汉南京铅锌银矿(冶金公司)第二批超龄33王宁生南京市卫生监督所第二批超龄34王小林南京市公路建设处第二批超龄35吴华明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第二批调离36胥京生南京市秦淮中医医院超龄37殷国庆南京市第二医院第二批超龄38俞卫国898金宁无线电器材厂第二批调离39赵伟南京市第二医院第二批超龄40周晓玉南京市儿童医院第二批超龄41高海波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第六批调离42陈国志南京脑科医院留职停薪43陈艳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第三批调离44刘正平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三批超龄45钱颐南京市雨花医院第三批超龄46时宏珍南京市第一医院第三批调离47王纯保南京伊康计算机公司第三批超龄48吴永年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退49谢敏南京市鼓楼医院第三批超龄50徐明耀南京市口腔医院第三批超龄51卜琦芳南京大桥机器有限公司第四批超龄52常荣华溧水县人民医院第四批超龄53顾小浩南京江南光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四批超龄54胡娅莉南京市鼓楼医院超龄55金芳南京市中医院第四批调离56李明吾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四批超龄57潘淮宁南京市第一医院第四批超龄58沈玲南京市第二医院第四批超龄59陶寰南京市中医院第四批调离60杨娟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超龄61叶世伟南京电声股份有限公司第四批超龄62易军南京市儿童医院第四批超龄63周林基南京电子管厂第四批超龄64张志珺南京脑科医院第五批调离65方芳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第五批超龄66顾建平南京市第一医院第五批超龄67柳志荣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第五批超龄68钮晓红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五批超龄69张振远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第五批超龄70周君南京理工依尔阀业有限公司第五批超龄——结束——。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征集2024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市联合资助项目(南京)重点研究方向建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3.11.28•【字号】宁科通〔2023〕52号•【施行日期】2023.11.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征集2024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市联合资助项目(南京)重点研究方向建议的通知宁科通〔2023〕52号江北新区科创局,各区(园区)科技(人才)局,各有关单位:按照省市相关工作部署,为做好2024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市联合资助项目申报指南重点研究方向推荐工作,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和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全面提升南京市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南京市产业强市建设,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征集对象重点面向在宁高校院所、重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以及科技型领军企业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征集工作,鼓励科研单位与南京市企业联合提出产业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
二、重点领域和方向立足我市出台的《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中“2+6+6”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对基础研究的需求,重点围绕“新材料与先进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一代人工智能、能源与化工、环境与生态、现代交通与航空航天”等领域进行征集。
三、有关要求(一)高度重视。
请各有关单位积极组织征集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市联合资助项目(南京)重点研究方向,加强组织遴选和审核把关。
提出申报指南重点研究方向的单位应为在宁注册的实体法人单位,按附件1的格式要求填报相关材料。
(二)科学凝练。
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产业发展紧迫需求中的共性问题,聚焦科学问题,提炼精准、特色鲜明、具备创新性,体现应用基础研究特点。
(三)及时报送。
请各有关单位按照相关要求填写附件2,相关材料加盖公章后于12月10日17:00前发送至邮箱:******************。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正文:----------------------------------------------------------------------------------------------------------------------------------------------------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宁科通〔2021〕18号江北新区科创局,各区科技局,各有关单位:根据《省科技厅关于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苏科成发〔2021〕73号)要求,为切实做好我市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现将有关要求和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提名方式2021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实行专家提名和单位提名两种方式,其中我局代行我市省科学技术奖的单位提名工作,实行限额制,省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以下简称科学技术项目奖)我市限提名100项;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我市限提名1位;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我市限提名5位;省企业技术创新奖我市限提名5家,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我市限提名3名。
二、提名材料报送要求(一)项目完成单位材料报送要求申报奖项的所有项目完成人需在所在单位或人选所在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自然日。
公示无异议或虽有异议但经核实处理后无异议的项目、人选、企业方可提名。
公示情况须以书面形式与申报材料一并报送区科技局。
(二)各区科技局材料报送要求各区科技局负责对辖区内所有奖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把关,同意提名奖项须填写汇总表(详见附件2、3、4、5、6)。
提名奖项汇总表连同项目申报材料统一报送市科技局,其中省科学技术项目奖应提供纸质《提名书》原件1份(含附件);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企业技术创新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应提供纸质《提名书》原件1份(含附件)、复印件14份(不含附件)。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建设和更新南京市科技专家库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08.08.12•【字号】宁科[2008]224号•【施行日期】2008.08.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建设和更新南京市科技专家库的通知(宁科[2008]224号)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推进南京市科技专家库建设,全面反映相关专家信息,充分发挥科技专家在我市科技管理和决策中的咨询参谋作用,决定对我市科技专家库进行全面更新和维护。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南京市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类型1、科技咨询专家:经各单位推荐,并已经确认为我市科技规划、科技计划和科技管理进行科技咨询服务的专家;2、在宁院士:在南京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南京市科技功臣:我市从1992年起至今,按照《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评选出的被市政府命名为“科技功臣奖”称号的科技专家;4、南京市科技之星:由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评出的被赋予“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称号的科技人才;5、省333培养工程人才:我市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的科技人才;6、南京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南京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办法》已入选为我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科技人才;7、科技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的项目主要负责人,重大科技项目是指国家、省拨款200万元以上和市拨款50万元以上的科技项目。
二、南京科技专家的入库方式及程序1、原专家库在库专家名单的重新审核与确认⑴对原专家库内的科技咨询类专家,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原在库专家名单进行审核与确认。
对由于因工作调动、政治素质、学术水平、学风问题等原因不适合继续为南京市科技决策和管理服务的专家,由所在单位提出意见报市科技局,不再作为我市专家库科技咨询类专家。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南京市统计局关于组织开展全市科技服务业情况调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南京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07.06.05•【字号】宁科[2007]129号•【施行日期】2007.06.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南京市统计局关于组织开展全市科技服务业情况调查的通知(宁科[2007]129号)各区县科技局,高新区(一区多园)管委会科技局、经发局,各有关单位:为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完善科技服务业统计制度,加强对科技服务业的规范管理,加快培育我市骨干科技服务业机构知名服务品牌,促进我市科技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科技厅、省统计局《关于开展全省科技服务业情况调查的通知》(苏科条【2007】178号)要求,现在全市开展2006年度科技服务业情况的调查,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查对象和范围调查对象为我市行政区划范围内所有从事科学研究与开发、科技转化与技术推广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和政府部门批准建设的要求独立核算的非法人机构,具体包括:1、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各类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科技类民办非企业、企业性研发机构等。
2、科技转化与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推广机构等。
3、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生产力促进机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技术交易服务机构、科技测试服务机构、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科技评估与科技招投标机构、专利服务机构、科技风险投资相关机构及担保机构、科技咨询机构(工程咨询、管理咨询、技术咨询等)、科技培训机构等。
4、其他相关机构:各类行业协会(科技咨询业协会、风险投资协会、软件产业协会、民营科技企业家协会、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等)、技术监督机构等。
根据省科技厅对南京市科技服务业具体被调查机构的要求,本次列入被调查机构共395家,现按行政地域划分到各区县和高新区(一区多园),具体名单见附件2。
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南京市人事局关于组织申报2008年度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人才流动【发文字号】宁组通[2008]17号【发布部门】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南京市人事局【发布日期】2008.04.23【实施日期】2008.04.2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南京市人事局关于组织申报2008年度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的通知(宁组通[2008]17号)各区县委组织部,各区县科技局、人事局,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作,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根据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人事厅《关于组织申报2008年度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的通知》(苏组通[2008]22号)的要求,现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申报工作,有关申报程序及要求如下:1、本年度计划重点资助对象是2007年7月1日后落户我市,或尚未落户、但已与相关部门和区县达成来宁创办科技型企业,或进入在宁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或经营管理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或团队。
资助金额为100~150万元/人或团队。
(具体申报条件见附件)2、本次申报工作由市委组织部统一部署,由各区县科技局、人事局及高新区(一区多园)按照属地化原则进行申报,市科技局负责受理已经落户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或团队申报,市人事局负责受理尚未落户但已和有关部门、单位签定引进意向协议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或团队申报。
3、申报人按照申报书格式(word文档)要求填写打印后,与相关附件材料以A4格式合订一册,一式七份,同时提供申报书电子文档。
下载申报表格及软件可登录市科技局网站()、市人事局网站()。
4、申报材料经各区县科技局、人事局及高新区(一区多园)初审、汇总后按照已落户和未落户分别报送市科技局、市人事局。
材料报送截止日期为2008年6月23日。
5、受理地点:市科技局受理点: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一楼大厅(成贤街118号);市人事局受理点:市人事局外国专家局(北京东路43-2号台城大厦904室);6、联系方式: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联系人:黄晏联系电话:83638142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联系人:陆建峰联系电话:83639289市人事局外国专家局联系人:祝颖华、鲍园琳联系电话:83614469、83151700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联系人:申辰联系电话:83366902附件:1、关于组织申报2008年度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的通知(苏组通[2008]22号)(略)2、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申报书3、申报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单位汇总表4、创业计划书提纲5、人才申报软件(略)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南京市人事局2008年4月23日附件2: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申报书(A类)引进人才(团队)人员姓名申报单位名称(盖章)(拟创办企业名称)所在地区市县(市、区)单位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传真申报日期年月日江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OO八年制填表须知一、本申报书(A类)适用于引进创业人才填写,落户与未落户人才根据申报书要求填写相应栏目。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重新颁发《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06.01.06•【字号】•【施行日期】2006.0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重新颁发《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科技工作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推动我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根据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现状和发展需要,我们重新拟制了《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望各有关单位参照执行。
原立项批准建设未验收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按原建设计划任务书和科技项目合同要求进行考核和验收,验收通过后,按本办法实施管理。
二ОО六年一月六日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建设是我市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构建我市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加强我市工程中心的组建与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中心是指依托本市有关行业或领域内科技实力较强的重点科研机构、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等院校组建的科研开发实体。
第三条组建工程中心的宗旨是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为目标,加强工程化研发平台建设,开展工程技术研究、试验和成套技术服务,开发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持续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辐射,带动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和科技进步,增强我市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条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一)根据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行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在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对科研成果进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产业化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新产品,推动相关行业或领域的科技进步。
(二)实行开放服务,承接国家、省、市、企业、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和技术服务任务,进行工程化的辐射和推广,并提供技术咨询。
南京市职称(职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南京市自然科学助理研究员资格条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职称职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公布日期】2014.03.17•【字号】宁职称字[2014]8号•【施行日期】2014.03.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南京市职称(职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南京市自然科学助理研究员资格条件的通知(宁职称字〔2014〕8号)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有关单位:现将《南京市自然科学助理研究员资格条件》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南京市职称(职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2014年3月17日南京市自然科学助理研究员资格条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资格标准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动态;熟悉科研工作的全过程,能独立承担和完成研究课题,提出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能独立解决学术技术或实验技术问题,主持过重大科研项目中的子课题,在推广科技成果、实验技术过程中做出较大的成绩;能独立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文章;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资格条件适用于在我市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中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含公务员)。
第二章申报条件第三条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任现职期间认真履行聘约,胜任本职工作。
正常晋升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任期内至少有1次年度考核为“优秀”。
任现职以来,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一)年度考核有“基本合格”或受到警告处分者,当年及下一年度不得申报。
(二)年度考核有“不合格”或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当年不得申报,并从下一年度起2年内不得申报。
(三)伪造学历、资历、业绩,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取消当年申报资格,并从下一年度起3年内不得申报。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2020年度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0.01.09•【字号】宁科〔2020〕9号•【施行日期】2020.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市科技局关于组织2020年度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通知宁科〔2020〕9号江北新区科创局,各区(园区)科技(人才)局,各有关单位:省科技厅《关于2020年度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及组织项目申报通知》(苏科资发〔2020〕11号)已经发布,现就我市组织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请各单位按照苏科资发〔2020〕11号文(可在江苏省科技厅网站首页“通知公告”栏目内下载,省科技厅网站网址:/)要求,认真组织2020年度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对申报资格条件、申报资料完整性与真实性等方面认真审查,严格把关,以确保项目申报质量。
2. 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申报项目的审查与推荐。
本市范围内的项目主管部门有:市科技局、国家和省级高新区管委会、在宁省属单位、部省属普通本科高校。
国家和省级高新区管委会组织申报的项目,须先经我局统筹协调后再单独直报省厅。
(推荐项目汇总表发至电子邮箱:**************)。
3. 我市2020年度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采取限额申报,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每个企业限报1项;面上项目市属综合三甲医院每家限报6项,市属专科三甲医院每家限报4项,其他医院限报1项;其他单位申报项目的限额数按照省厅文件通知要求。
4. 申报材料统一用A4纸打印,按封面、项目信息表、项目申报书、相关附件顺序装订成册,一式三份(纸质封面,平装订)。
申报材料需同时在江苏省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上申报,网址:http://210.73.128.81/,申报有关网络技术问题请咨询省科技计划项目受理中心,联系人:陈钟文、喻梦伊,联系电话:************、85485897。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推荐南京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家的通知
【法规类别】职位职称
【发文字号】宁科[2005]95号
【发布部门】南京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日期】2005.05.11
【实施日期】2005.05.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推荐南京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
家的通知
(宁科[2005]95号)
各有关单位:
按照市职称办的统一部署,根据《江苏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试行)》精神,今年组建我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专业(学科)组和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请各有关单位按要求抓紧做好评审专家的推荐工作。
一、专家库组成及人数
南京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专业(学科)组成员库组成及人数:医药学科组8人;化工与材料学科组8人;机电学科组7人;情报与科技管理学
科组8人。
南京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库5人,评审委员库20人,专业(学科)组成员库36人组成。
专业(学科)组成员库组成及人数:医药学科组10人;化工与材料学科组10人;机电学科组8人;情报与科技管理学科组8人。
二、专家推荐条件
推荐的评审专家所学和从事专业(学科)应属于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学科)。
主任委员库成员应当是本专业(学科)在职的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知名度较高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评审委员库成员应当是本专业(学科)在职的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专家。
专业(学科)组成员库成员应当是在职的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资格的同行专家。
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家库成员应当是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
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家库成员以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为主,业绩和能力特别突出的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可适当考虑。
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45岁以下青年专家。
三、推荐程序及材料报送
采取个人自荐和单位推荐相结合,推荐人选填写《评审委员会人选情况一览表》,报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核实后加盖公章;推荐单位根据经核实的推荐人选情况填写《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家库人员报批名册》并加盖公章。
以上材料(附软盘)在2005年5月30日前送交(或邮寄)市科技局。
本通知及附件可在市科技局网站(http:///index.htm)“通知通告”或“科技人才”栏目内查阅、下载。
地址:北京东路43-2号台城大厦11层1119室;邮编:210008;
联系人:姚建虎肖伟电话:83639292(传真) 83639291。
附件:1、评审委员会人选情况一览表;
2、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家库人员报批名册。
二○○五年五月十一日
附件1:
评审委员会人选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