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16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小学美术课题申报表篇一:常州市教育科学小学美术课题申报书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书课题类别学科分类美术课题名称小学美术图式化教学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负责人虞清河负责人所在单位溧阳市昆仑小学填表日期 201X年4月18日拟结题时间 201X年12月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201X年1月填表说明1、申报人不需填写“编号”和“课题类别”。
2、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一式四份。
3、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4、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办公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邮政编码:213001联系电话:866(来自: : 小学美术课题申报表 )96829电子邮件:jyslly @网址: http://(二)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姓名专业技术职称工作单位研究专长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唐银娣小高溧阳市昆仑小学课堂教学收集资料具体研究史可兰小高溧阳市昆仑小学课堂教学收集资料具体研究瞿国芳小高溧阳市昆仑小学课堂教学收集资料具体研究黄兴小高溧阳市实验小学课堂教学收集资料具体研究王留锋小高溧阳市社渚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收集资料具体研究王蓓小高溧阳市南渡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收集资料具体研究宗艳小一溧阳市旧县小学课堂教学收集资料具体研究刘赟小一溧阳市文化小学课堂教学收集资料具体研究王芸小一溧阳市社渚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收集资料具体研究赵晓凤小一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收集资料具体研究(三)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课题级别课题名称批准时间在课题中的分工完成情况常州市级《构件开放型艺术教育模式让学生自主发展》 01年10月收集资料具体研究揭题推广,市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南京市小学‘做中学'科学教育案例的研发与实验”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价值21世纪,人类正迈入知识化、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更加蓬勃发展,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更为深刻。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与科技的竞争中,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对国家整体发展作用越来越突出。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儿童和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促进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战略举措。
综观国外科学教育的研究与改革,强调以亲自动手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在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改革方案中,科学探究都被列为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的最关键和最基本的要素。
与“做中学”相类似的科学教育试验计划——如美国的“Hands-on”(动手做)和法国的“LAMAP”(La Main a La Pate,其含义是“动手和面团吧”),已分别经历了十多年的研究探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
这两个科学教育计划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态度,也培养了他们对待生活的方式和态度。
基于国外成功的经验,我国的教育界、科学界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了解国外科学教育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总结我国中、小、幼科学教育已取得的成就、丰富经验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吸收和借鉴国际科学教育的先进观念和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共同倡导、发起和推动了“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科学教育改革实验,旨在促进我国幼儿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的目标是,让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妙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好奇心,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改善合作和交往能力,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从而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条例(修订稿)为了规范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的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和效益,参照国家、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范围内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
一、课题管理的组织1.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是由南京市教育局颁布的、具有行政性质的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其功能主要是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深化教育改革服务,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2.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市教科所”)负责全市教育科学规划、市规划课题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3.课题的分级管理体制。
(1)根据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相关文件要求,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委托各大市教科研管理部门共同管理,其中重点资助课题的管理以省规划办为主,重点自筹课题、立项课题及专项课题的管理以市为主。
(2)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采取市、区二级共同管理,委托区教科研管理部门进行日常管理。
市直属单位(学校)的规划课题,由市教科所直接管理。
4.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全市教育科学研究发展规划,评审市级教育规划课题,评价规划课题提交的相关成果材料,评选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协助检查与指导全市教育科学重要课题的研究工作。
二、课题的申报与立项5.申报途径。
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采取自选课题申报和重点课题指导申报两个途径来确定。
重点课题采取招标的方法,面向全市教育系统,公开申报,平等竞争,择优立项。
自选课题(包括一般立项课题及专项课题)由下向上逐级申报。
各区所属学校报送区教科研管理部门,再经筛选后报送市教科所。
市教育局直属单位(学校)申报课题,直接报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6.选题基本要求。
选题可以参照国家、省、市“教育科学规划与课题指南”,选择具体研究课题开展研究,以应用研究为主,注重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可行性。
研究的类型有:理论研究、教育调查、教育实验、先进教育经验总结、文献情报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等。
第三届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序号课题名称主持人单位1 我国高考招生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方案设计及仿真实验研究马彪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 新时期不同群体大学生的择校差异问题研究刘自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3 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的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刘英南京林业大学4 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问题研究夏燕靖南京艺术学院5创造和实现应用本科教育核心价值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模式与实践陈嘉莉徐州工程学院6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专业素质研究周卫东徐州工程学院7 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李洪波江苏大学8 高职院校专业评估制度研究陈寿根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9高职学生职业胜任能力模型构建研究与实践万莉君薛继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0 网络环境下成人契约学习研究章玳江苏开放大学11 深度合作:现代学徒制的校本实践研究王稼伟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12 《以培养学生社会行动能力为核心的普通高中德育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夏广平刘前树南京市金陵中学13 中学生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赵庭标张景彪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14 “友善用脑”理念下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变革研究蔡小平南京市东山小学15 求索:小学特色文化的校本建构李传庚南京市三牌楼小学16 传承孔子教育思想:深化小学素质教育的校本研究冯爱东南京市夫子庙小学17 普育价值建构中教育资源校本开发的研究邓雪霞南京市小西湖小学18 儿童经验生发艺术化课程的园本研究张小媛成静南京军区政治部小天鹅幼儿园19 儿童主动建构学习生活的实践研究黄荣德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20 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教学研究匡金龙包静娟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21 学生科学探究行为的评价研究许帮正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2 学术性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研究沈茂德江苏省天一中学23 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县域研究屠湘如江阴市教育局24 促进幼儿多样化发展的互动型课程的实践研究曹玉兰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25 幼儿人格发展课程的叙事研究吴昀无锡市侨谊幼儿园26 以职业适应为导向的中职生信仰教育李惠兴陆胜利江阴市南华中等专业学校27 当代小学生平民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钱爱芙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28 以叶圣陶教育思想为核心的办学特色整体建构研究周祖华杨斌苏州市第一中学29 教育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研究顾桂荣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30 智慧解放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组块教学实验研究薛法根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31 在“浸悟•灵悦”教学实践中锻铸语文教师课程实施风格的研究惠兰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32 大陆与台湾初中语文(国文)教学比较研究刘恩樵昆山国际学校33 小学主题大单元德育课程校本开发研究朱小敏昆山市新镇中心小学34 以概念图为支架的整合教学行动研究曲虹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35孕育希望:幼儿园摇篮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金晓筠苏州高新区实验幼儿园36新建幼儿园文化建构的实践研究——以江帆幼儿园为例沈亚娟张家港市江帆幼儿园37 农村高中英语课程多样化的实施策略研究康红兵如东县马塘中学38 “适宜儿童”的小学“数学阅读”研究张海红海门市海南小学39 “言意共生”语文教学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姜树华如皋市安定小学40 根植于明道文化的教师发展学校实践研究景盛海安县明道小学41 县城幼儿园男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研究谢美红王晓梅如东县实验幼儿园42 高中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课例研究闫振仁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43 中学英语“课堂语法”教学研究赵继光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44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小学生经典阅读实践研究刘虎平连云港市院前小学45 高中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杨帆灌南县高级中学46 幸福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戴铜淮安市实验小学47 数学开放题学习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研究杨传冈徐正洲盐城市第二小学48 合作学习与人生语文的构建邰雨春宝应中学49 小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现状与对策研究王志祥宝应县实验小学50 农村儿童生态园建设的实践研究杨映红冷彩云扬中市西来桥中心幼儿园51 地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唐余富沈俊东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52 和谐社会师生关系认识与实践研究陈岚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53 新课程标准下特殊教育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翟晓东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54 “活语文”教学研究张德超宿迁市教育局55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语文单元教学策略研究杨晋闯泗阳县实验初中56 提升现场学习力: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研究许大成沭阳如东中学。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初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初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已经深入到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在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
但是在这个整合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课题组的对本校整合过程的分析、研究和整理,大致分以下几种情况:1、目标定位不准,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最终目的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为了突出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而不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各类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影片等一股脑地加进去,追求信息技术的高、精、尖和界面的精美,一节课下来似乎一直在展示信息技术的作用,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主次不分,教学目标不明确。
2、忽略学科特点,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教学,不能因为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而抹杀了学科教学的特点。
但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教学是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学技术改革的"全权代表",似乎不用"信息技术"就不是好课,用了"信息技术"就是全优课,因而导致许多教师盲目地,不切实际地,花大力气把工作重点放在课件的制作上,而放弃了深入研究教材,忽略了学科特点。
3、教学设计不当,影响学生思维的拓展。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转换,有经验的教师总会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理解,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
但许多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时,却大大减少了学生这种"思考--发现"过程,教师变成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操作者,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设计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
学生按预先设定的模式,进行学习,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只能顺应教师的思维方式简单作答,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灌输式"教学,因而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化研究”(A/2011/08)研究报告徐文彬课题组实际研究核心成员名单姓名工作单位主要工作彭亮南京师范大学循证教育、课程解读肖连群南京市栖霞中心小学社会情绪学习赵瑞生南京市浦口城东小学课例研修、专业发展张平张家港金港中心小学课例研修、专业发展王平强南京市丁家桥小学课例研修、专业发展高维天津师范大学课程结构、品德教育宁连华南京师范大学课程改革何善亮南京师范大学师生关系吴亮奎南京师范大学研究反思王爱菊安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2015年11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化研究”研究报告一、研究的核心概念与研究价值(一)核心概念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制度的基础。
基础教育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教育,它在教育制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指出:“基础教育本身不应被看作是一种目的,而应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础”。
这是学习化社会到来之际,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出发,对基础教育性质的一种界定。
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这是由基础教育特定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所决定的。
基础教育既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础,又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这应是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立足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涉面甚多。
课程改革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不是单纯的个人甚至群体行为,而是国家行动或政府行动,以至于,与其说课程改革是一种教育活动或教育事件,不如说它更是一种社会活动或社会事件。
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与国家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和社会制度相适应、相配合、相协调,从基础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基础性,克服各种功利化倾向,以实现自身的良性循环,才能发挥其在改善民生、提升国民素质中的基础性作用。
2、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理想设计与现实解决之纷争。
理论上应建构和追求理想的课程改革,其重要意义在于传播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新的行动方式;而在现实条件下,需要探索的是,我们可以实施什么样的课程改革?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实现“理想设计”?“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追求。
附件2: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第一批精品课题重点培育对象名单苏州市:基于文化承创的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江苏省震泽中学徐月新小学智慧解放教育理念下的组块教学实践研究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薛法根中学网络课程促进学生畅游式学习研究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沈坚以叶圣陶教育思想为核心的办学特色整体建构研究苏州市第一中学周祖华杨斌历史教育的文化学研究苏州市第三中学丁林兴无锡市:学术性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研究江苏省天一中学沈茂德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研究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佟柠基于和谐教育文化建构学校积极人际关系的研究无锡市五爱小学沈明阳情趣课堂理念下优化小学教学行为的课例研究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时敏培养学科素养的整体建构教学研究宜兴市实验中学王俊常州市“自由学校”共同愿景下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实践研究溧阳市外国语学校芮火才构建具有“诗意儿童文化”特色的学校课程的实践研究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小学钱丽美实施促进式教学,构建双赢课堂的研究金坛市华庚实验学校吕水庚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课程策划和教学变革研究常州市觅渡桥小学吴毅镇江市以“和美”理念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吴洪玉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冯章葆小学“文化德育”模式建构的校本实践研究——江苏省丹阳师范附属小学赵辛辰基于学校共同体的视角“幸福每一个”的小班化教学区域推进的研究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汪笑梅儿童成长支持计划——国际视野下的小学适性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万代红教育实践研究基于个性化成长的“教师发展地图”的校本建构研究南京市雨花台中学穆耕森基于斯霞教育思想的“爱的课堂”的校本研究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闫勤基于学科特质的小学研究性课堂的深化研究南京市力学小学范云良徐州市:小学“童雅”教育的实践研究徐师一附小曹璟基于多元智能发展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研究铜山区柳新镇口上小学刘治富尊重生命理念指导下的学生自主习得发展的研究徐州市大马路小学刘文琪连云港市:语文生命化课堂理念特征与实践路向之研究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李震普通高中基于专题的微观教学模式的研究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赵继光基于学生优势潜能开发的教师个性化课程建设的研究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刘珺华雪珍宿迁市:中学体育教学中“课课练”创新实践研究宿迁市实验学校高胜光小学数学教材中主题图开发与应用研究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柳伟多元语境下小学生语感生成及失范诊疗的实践研究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阮彩伟淮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区域推进实践研究淮安市教研室魏惠满足成长需要: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洪泽县实验小学李建成泰州市:“开放实验室”促进普通高中理科教学江苏省姜堰中学高志雄变革的实践研究为创新人才奠基的初高中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实践研究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陈国祥张桂琪“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文化建构研究泰州市教育局董健博客空间示例下教育文化特质研究海安县实验小学韩明李旭东以“能仁”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的深度建构研究海门市实验小学顾云辉中学智性数学的本质意蕴及教学品质研究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管宏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构建的个案研究南通市崇川区教体局姜永良盐城市:让每一位学生都真正学起来——中学生有效学习的盐城市龙冈中学刘大华研究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的儿童自觉阅读的研究东台市实验小学储海燕小学“家庭实验室”项目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盐城市第一小学张斌扬州市:亲近母语:儿童本位的母语教育课程构建的亲近母语研究院徐冬梅实验和研究初中四导四学课堂学习模式的校本研究扬州市文津中学王军文指定选修与自由选修相结合的高中语文选修教学研究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黄正瑶卢廷顺区域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研究扬州市教育局匡成兰王力耕。
关于小学科学工作计划6篇小学科学工作计划篇1本学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改善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建构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资料、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中小学课程建设与管理潜力。
一、本学期工作的策略是:“充分展开群众性教学研究,加强指导、完善服务”。
科学学科的教学研究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的用心性,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深入而全面、扎实而有效地展开,群策群力、共同探讨。
把科学学科教师队伍打造成一个团结的共同体、研究的共同体、发展的共同体。
二、工作重点(一)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1.精心安排系列学习资料,讲求针对性、有效性。
(1)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系统钻研新教材,既有科学课程改革理念性、学术性思考;又有科学主题教育形态性研究。
(2)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
(3)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
(4)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做中学”教学案例专著。
2.精心组织各种学习活动,用心构建学习型组织。
(1)继续邀请省知名课程与教学专家为科学教师作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辅导报告。
从教师的不一样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
(2)不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各种不一样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带给条件和机会。
(二)加强指导和管理,提升课程实施水平1.加强课程管理,引导学校及科学教师落实和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杜绝违规行为。
2.加强新教材的培训力度。
充分调动市(区)专(兼)职教研员、各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的群体力量,在参加省新教材培训的基础上,在__市有序开展教材章节分析、教案设计、教学方法研究和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