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脏腑五行对应表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4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文章来源网络黄帝内经脏腑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五色与四性是祖国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颜色分别对不同的脏腑器官有所补益,均衡摄取才是真正治病、防病、保健、养生。
中医认为五行对应养体内的器官,木为肝,火为心,土为脾,水为肾,就保健治疗而言,五色《即青(绿)、赤、黄、白、黑》的药材及食物分别对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因此对人体的五脏有不同的滋补作用。
青色对应五行为木,入肝能增强脏腑之气。
肝为解毒的器官所以青色食物有清肝解毒的作用。
赤色对应五行为火,入心能增强心脏之气,提高人体组织中细胞的活性,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流感及各种病毒的入侵,有清血、补血、通血的功效。
黄色对应五行为土,入脾,能增强脾脏之气,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提高脾脏功能的抗病能力。
白色对应五行为金,入肺,可增强肺腑之气,提高肺腑器官抗病毒能力,止咳化痰,治虚劳咳血。
黑色对应五行为水,入肾,能增强肾脏之气,治阳痿遗精,腰腺酸病,补亏损及久病不复者。
可保健、养颜、抗衰、防癌,对生殖排尿系统大有好处。
一、五行1、五行学说来源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相对应,相生相克有规律在古人的观念里,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些物质的运动变化构成的。
正如《河洛原理》中的记载:“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随含万物。
”五行学说就是在“阴阳说”的基础上,以五行生克的规律进一步地解释人体脏腑的阴阳,说明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复杂关系。
人体的五脏同样也可以分为五行,即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
按照五行相生的逻辑,肝藏血可以济心,这就是木生火;心的阳热可以温暖脾气,是火生土;脾透过运化功能产生的精微可以滋养肺部,是土生金;肺气的下行有助于肾水,是金生水;肾精又可以补肝,为水生木。
五脏之间既有相互滋生的关系,又相互制约,并以此来维持机体的稳定和平衡。
在五行的相克关系中,木克土,所以可以用肝木的条达,来疏泄脾土的壅滞;土克水,所以可以用脾土的运化水湿,来防治肾水的过渡泛滥;水克火,故可以用肾水的滋润上行,来平和制约心火的狂躁;火克金,故可以用心火的温煦来促进肺气的宣发,制约肺气的过于肃降;金克木,故可以用肺气的倾诉下降,抑制肝气的过分生发。
总之,五脏之间的相生相克是密切不可分的两个方面。
如果了解了这些规律,在养生保健中就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不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
一旦我们知道了疾病在脏腑间的相互影响及传变规律就可以提前介入,防患于未然。
中医常说的“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其实,这里的母和子就是五行相生中的母子关系。
因此,清代名医王清任说“著书不明脏腑生克,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五行,何异于盲子夜行。
”◎五脏与五行相合,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呈现出图上五脏相生的规律。
◎五脏与五行相合,同时遵循五行相克的规律,呈现出图上五脏相克的规律。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十二脏腑十二生肖十二寓意23:00--1:00(子时)胆属鼠此时是老鼠活跃的时间(﹡胆主管大脑﹡)1:00--3:00(丑时)肝属牛牛脾气(脾气不好肝火旺)3:00--5:00 ( 寅时)肺属虎声吼如虎(肺活量大;肺主宿降是深度睡眠时间)5:00--7:00(卯时)大肠属兔大便时间,多吃青菜排便好7:00--9:00(晨时)胃属龙胃蠕动该吃早饭了9:00--11:00(巳时)脾属蛇脾蠕动消化吸收时间11:00--13:00(午时)心属马心脏跳得快〈马跑得快〉血流量大(﹡心主神明,小睡一会儿,养神、养气、养精﹡)13:00--15:00(未时)小肠属羊需要素食营养(是小肠吸收营养时间)15:00--17:00(申时)膀胱属猴承上启下〈猴上蹿下跳〉﹝﹡此时间段全身气化最强、头脑最灵活,是最好的学习工作时间﹡)17:00--19:00 ( 酉时)肾属鸡需补钙(鸡吃石头为补钙)19:00--21:00 ( 戌时)心包经属狗保护心脏(保持心情愉悦)21:00--23:00 ( 亥时)三焦经属猪该睡觉了平和的心态(怒伤肝,过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健康四大基石均衡的营养(颜色搭配口味搭配粗细搭配生熟搭配荤素搭配)适量的运动(干活属劳动,锻炼属活动,运气动血才叫运动)充足的睡眠(睡眠的过程是排毒的过程,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一、五行1、五行学说来源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十二脏腑十二生肖十二寓意23:00--1:00(子时)胆属鼠此时是老鼠活跃的时间(﹡胆主管大脑﹡)1:00--3:00 (丑时)肝属牛牛脾气(脾气不好肝火旺)3:00--5:00 (寅时)肺属虎声吼如虎(肺活量大;肺主宿降是深度睡眠时间)5:00--7:00 (卯时)大肠属兔大便时间,多吃青菜排便好7:00--9:00 (晨时)胃属龙胃蠕动该吃早饭了9:00--11:00 (巳时)脾属蛇脾蠕动消化吸收时间11:00--13:00 (午时)心属马心脏跳得快〈马跑得快〉血流量大(﹡心主神明,小睡一会儿,养神、养气、养精﹡)13:00--15:00 (未时)小肠属羊需要素食营养(是小肠吸收营养时间)15:00--17:00 (申时)膀胱属猴承上启下〈猴上蹿下跳〉﹝﹡此时间段全身气化最强、头脑最灵活,是最好的学习工作时间﹡)17:00--19:00 (酉时)肾属鸡需补钙(鸡吃石头为补钙)19:00--21:00 (戌时)心包经属狗保护心脏(保持心情愉悦)21:00--23:00 (亥时)三焦经属猪该睡觉了平和的心态(怒伤肝,过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健康四大基石:均衡的营养(颜色搭配口味搭配粗细搭配生熟搭配荤素搭配)适量的运动(干活属劳动,锻炼属活动,运气动血才叫运动)充足的睡眠(睡眠的过程是排毒的过程,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一、五行1、五行学说来源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最全的五脏五行详解!《黄帝内经》重要总结,读完大有裨益!1.五行意义:这是基础理论,一定要记住滴。
表现:心属火,肺属金,肝属木,脾属土,肾属水2.五味所入意义:五种味道归脏的偏好之分,主次之分,先后之分。
指导正确使用药疗及食养(所谓的投其所好)。
表现: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3.五气所病意义:反推过来确定生病部位,指导治疗。
表现:心为嗳气,肺为咳嗽,肝为多言,脾为吞酸,肾为呵欠和喷嚏。
4.五恶意义:反过来理解就是对其最伤害的因素,指导研究五脏病因。
表现: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
5.五脏化液意义:即五脏与五液的对应关系,反推从五液情形确定生病部位,与五气所病一样。
表现: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6.五禁意义:遣方用药时的禁忌,否则会有害,指导开方用药。
表现: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肺);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心);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肾);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脾);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肝)。
7.五脏病发意义:内脏发病的时间或部位,指导诊治。
表现:心病发于血液,肺病发于夏季,肝病发于冬季,脾病发于肌肉,肾病发于骨骼。
8.五邪所见意义:即异常的脉象,也是不治之症的脉象。
表现:夏见石脉(正常是钩脉),秋见钩脉(正常是毛脉),春见毛脉(正常是弦脉),长夏见弦脉(正常是濡脉),冬见濡脉(正常是石脉)。
9.五精所并意义:五脏精气乘虚并入一脏,导致该脏邪实所发生的情志病变(正常情况是各藏其脏,各守其职)。
表现: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
10.五藏意义:人的情志活动正常与否与五脏盛衰有密切关系。
表现:心藏神,为生命活动的主宰;肺藏魄,体现形体动作的反应能力;肝藏魂,体现精神意识的感应能力;脾藏意,体现人的思想活动能力;肾藏精与志,精能化髓,髓通于脑,脑为志所居,体现人的记忆能力。
11.五主意义:即对应的分工管理,反推可以来诊治得病部位。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十二脏腑十二生肖十二寓意23:00--1:00(子时)胆属鼠此时是老鼠活跃的时间(﹡胆主管大脑﹡)1:00--3:00 (丑时)肝属牛牛脾气(脾气不好肝火旺)3:00--5:00 (寅时)肺属虎声吼如虎(肺活量大;肺主宿降是深度睡眠时间)5:00--7:00 (卯时)大肠属兔大便时间,多吃青菜排便好7:00--9:00 (晨时)胃属龙胃蠕动该吃早饭了9:00--11:00 (巳时)脾属蛇脾蠕动消化吸收时间11:00--13:00 (午时)心属马心脏跳得快〈马跑得快〉血流量大(﹡心主神明,小睡一会儿,养神、养气、养精﹡)13:00--15:00 (未时)小肠属羊需要素食营养(是小肠吸收营养时间)15:00--17:00 (申时)膀胱属猴承上启下〈猴上蹿下跳〉﹝﹡此时间段全身气化最强、头脑最灵活,是最好的学习工作时间﹡)17:00--19:00 (酉时)肾属鸡需补钙(鸡吃石头为补钙)19:00--21:00 (戌时)心包经属狗保护心脏(保持心情愉悦)21:00--23:00 (亥时)三焦经属猪该睡觉了平和的心态(怒伤肝,过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健康四大基石:均衡的营养(颜色搭配口味搭配粗细搭配生熟搭配荤素搭配)适量的运动(干活属劳动,锻炼属活动,运气动血才叫运动)充足的睡眠(睡眠的过程是排毒的过程,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一、五行1、五行学说来源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子午流注:
十二时辰十二脏腑十二生肖十二寓意
23:00--1:00(子时)胆属鼠此时是老鼠活跃的时间(﹡胆主管大脑﹡)
1:00--3:00 (丑时)肝属牛牛脾气(脾气不好肝火旺)
3:00--5:00 (寅时)肺属虎声吼如虎(肺活量大;肺主宿降是深度睡眠时间)5:00--7:00 (卯时)大肠属兔大便时间,多吃青菜排便好
7:00--9:00 (晨时)胃属龙胃蠕动该吃早饭了
9:00--11:00 (巳时)脾属蛇脾蠕动消化吸收时间
11:00--13:00 (午时)心属马心脏跳得快〈马跑得快〉血流量大(﹡心主神明,小睡一会儿,养神、养气、养精﹡)
13:00--15:00 (未时)小肠属羊需要素食营养(是小肠吸收营养时间)
15:00--17:00 (申时)膀胱属猴承上启下〈猴上蹿下跳〉﹝﹡此时间段全身气化最强、头脑最灵活,是最好的学习工作时间﹡)
17:00--19:00 (酉时)肾属鸡需补钙(鸡吃石头为补钙)
19:00--21:00 (戌时)心包经属狗保护心脏(保持心情愉悦)
21:00--23:00 (亥时)三焦经属猪该睡觉了
平和的心态(怒伤肝,过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健康四大基石:均衡的营养(颜色搭配口味搭配粗细搭配生熟搭配荤素搭配)
适量的运动(干活属劳动,锻炼属活动,运气动血才叫运动)
充足的睡眠(睡眠的过程是排毒的过程,是新陈代谢的过程)。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子午流注:
十二时辰十二脏腑十二生肖十二寓意
23:00--1:00(子时)胆属鼠此时是老鼠活跃的时间(﹡胆主管大脑﹡)
1:00--3:00 (丑时)肝属牛牛脾气(脾气不好肝火旺)
3:00--5:00 (寅时)肺属虎声吼如虎(肺活量大;肺主宿降是深度睡眠时间)5:00--7:00 (卯时)大肠属兔大便时间,多吃青菜排便好
7:00--9:00 (晨时)胃属龙胃蠕动该吃早饭了
9:00--11:00 (巳时)脾属蛇脾蠕动消化吸收时间
11:00--13:00 (午时)心属马心脏跳得快〈马跑得快〉血流量大(﹡心主神明,小睡一会儿,养神、养气、养精﹡)
13:00--15:00 (未时)小肠属羊需要素食营养(是小肠吸收营养时间)
15:00--17:00 (申时)膀胱属猴承上启下〈猴上蹿下跳〉﹝﹡此时间段全身气化最强、头脑最灵活,是最好的学习工作时间﹡)
17:00--19:00 (酉时)肾属鸡需补钙(鸡吃石头为补钙)
19:00--21:00 (戌时)心包经属狗保护心脏(保持心情愉悦)
21:00--23:00 (亥时)三焦经属猪该睡觉了
平和的心态(怒伤肝,过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健康四大基石:均衡的营养(颜色搭配口味搭配粗细搭配生熟搭配荤素搭配)
适量的运动(干活属劳动,锻炼属活动,运气动血才叫运动)
充足的睡眠(睡眠的过程是排毒的过程,是新陈代谢的过程)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黄帝内经》脏腑五行对应表《黄帝内经》五行天象对应表《黄帝内经》脏腑五行对应表《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素问·六微旨大论第六十八篇》亢则害,承乃制。
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决气第三十 359页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黄帝曰:六气有,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痹,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五行相克:金木土水火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黄帝内经》脏腑五行对应表《黄帝内经》五行天象对应表《黄帝内经》脏腑五行对应表《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素问·六微旨大论第六十八篇》亢则害,承乃制。
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决气第三十 359页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黄帝曰:六气有,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痹,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五行相克:金木土水火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内经》五味学说探讨+食物与五行属性《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黄帝内经脏腑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五色与四性是祖国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颜色分别对不同的脏腑器官有所补益,均衡摄取才是真正治病、防病、保健、养生。
中医认为五行对应养体内的器官,木为肝,火为心,土为脾,水为肾,就保健治疗而言,五色《即青(绿)、赤、黄、白、黑》的药材及食物分别对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因此对人体的五脏有不同的滋补ortant;">作用。
青色对应五行为木,入肝能增强脏腑之气。
肝为解毒的器官所以青色食物有清肝解毒ortant;">的作用。
赤色对应五行为火,入心能增强心脏之气,提高人体组织中细胞的活性,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流感及各种病毒的入侵,有清血、补血、通血的功效。
黄色对应五行为土,入脾,能增强脾脏之气,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提高脾脏功能的抗病能力。
白色对应五行为金,入肺,可增强肺腑之气,提高肺腑器官抗病毒能力,止咳化痰,治虚劳咳血。
黑色对应五行为水,入肾,能增强肾脏之气,治阳痿遗,腰腺酸病,补亏损及久病不复者。
可保健、养颜、抗衰、防癌,对生殖排尿系统大有好处。
一、五行1、五行学说来源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F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