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纳税实务_33989
- 格式:ppt
- 大小:2.97 MB
- 文档页数:47
企业纳税实务》教案4)按税收征收方式分类1)直接税2)间接税2.纳税前期准备企业在纳税前需要进行哪些准备工作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开具和收据2)备案税控机3)申请税务登记4)了解税法法规5)制定纳税策略6)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四、小结(10´)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税收分类和纳税前期准备的理解和掌握。
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场所或教学方法作业课后记多媒体教室;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材课后练题(《企业纳税实务》使用)多媒体投影仪、PPT备注:本节课程是项目一的第二个环节,建议在第一节课之后进行。
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和课程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本文没有太多格式错误,但是有一些明显有问题的段落需要删除。
同时,每段话可以进行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清晰易懂。
4)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分类1)直接税2)间接税时间分配2.纳税前期准备1)税务登记2)的开具与保管四、小结(10´)总结本章研究内容,了解学生对税法内容的吸收情况,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场所:多媒体教室或教学方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作业:课后记。
使用教具:多媒体。
周次:日期:年月日课时序:5-6课题项目二:增值税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增值税、增值额概念,增值税征收范围,纳税人与税率的划分。
重点难点:增值额、征收范围、纳税人与税率的掌握,增值额准确把握,征收范围界定。
一、增值税导入(5´)通过案例或税务热点新闻,导入增值税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授新课(70´)任务一:增值税含义与分类一)增值税的含义1.增值税概念。
2.增值额含义。
3.增值额分类:商品与服务生产或提供全过程增值额,企业纳税角度增值额。
二)增值税的分类1.消费型增值税。
2.收入型增值税。
3.生产型增值税。
任务二:增值税征收范围纳税人与税率一)增值税的纳税人1.增值税纳税人的一般规定。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
封页专业课程企业纳税实务任课教师授课班级至学年第学期教案首页备注:本教案按照周课时3、18周,共54课时安排,包括学生课内实训时间4课时,具体可根据实际教学课时,学校要求, 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周次:1 日期年月日课时序:3-4周次:日期:年月日课时序:5-6周次:日期:年月日课时序:7-8周次:日期:年月日课时序:9-10周次:日期:年月日课时序:11-12周次:日期:年月日课时序:17-18备注:依据具体教学时间,可安排课时为学生上机练习纳税申报时间。
周次:日期:年月日课时序:19-20周次:日期:年月日课时序:20-20周次: 日期 :年月日课时序: 21-22掌握自产自用、委托加工、进口等三种情况的税收计算,已纳税款抵扣与 出口退税相关规定。
自产自用、委托加工、进口等三种情况的税收计算,已纳税款抵扣规定一、知识回顾( 5′) 回顾上节课讲授的消费税内容 二、组织教学( 70′)2. 三种特殊情况的应纳税额计算(1)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1)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界定 2)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的确定 3)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确定(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确定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的确定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委托加工收回已税消费品使用时的税收规定 (3)进口应税消费品1)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2)进口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的扣除3. 已纳消费税税款扣除的计算 (1)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的扣除 1)外购应税消费品直接对外销售 2)外购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3)准予扣除金额(2)委托加工收回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的扣除1)准予扣除范围 2)准予扣除金额 4. 出口退税的计算三、小结( 5′)总结本课时学习内容,了解学生对内容的吸收情况,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 实的基础。
课题 任务二 消费税应纳税额计算教学场所 或教学方 法 多媒体教室; 启发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案例教 学法使用教具多媒体作业 教材 P113—117 所附习题课后记教学目的 要求重点 难点自产自用、委托加工、进口等三种情况的税收计算 教学过程1) 2) 3)4)设计 时间分配周次:日期:年月日课时序:23-24周次:日期年月日课时序:25-26周次:日期:年月日课时序:27-28周次:日期年月日课时序:29-30周次:日期年月日课时序:29-31周次:日期年月日课时序:31-32周次:日期年月日课时序:33-34备注:依据具体教学时间,可安排课时为学生上机练习纳税申报时间。
《企业纳税实务》课程教学与考核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开设目的《企业纳税实务》电算化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税法不断完善以及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建立创新,企业新型业务的不断涌现,企业涉税经济业务日益繁多,对会计人员纳税会计处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提升税收知识素养,对保证涉税会计事项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正确可靠及相关性甚为关键。
因此,开设企业纳税实务,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其开设目的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纳税基础与实务的学习,系统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主要税种,以及正确计算企业各主要税种的应纳税额,掌握涉税会计处理和相关纳税申报的实际技能,初步学会依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进行简单的纳税筹划。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企业纳税实务的学习,应当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当前我国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需要交纳的具体税种,理解、熟悉各税种的相关法律制度知识。
2、在学习各种法规的基础上,掌握各税种的具体计算方法、账务处理、纳税申报和税款交纳等相关工作。
3、在上述学习过程中初步引导学生,能够运用税法知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初步的纳税筹划,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课程结构课程分成十个项目,项目一至项目六为流转税的学习,项目七和项目八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学习,项目九和项目十为其他小税种的学习。
本课程安排76个学时,19周的课程。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四、课程内容与要求五、课程实施建议2.教学方法建议(1)课堂讲授:采用案例式教学将死板的法条变更为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使得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和运用法条,并且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税务问题的能力。
(2)课外作业:充分利用《企业纳税实务习题及实训》这本习题册,带领学生对书中的案例进行模拟实训。
3.教材选用或编写建议(1)《企业纳税实务》主编粱文涛高等教育出版社(2)《企业纳税实务习题及实训》主编粱文涛高等教育出版社4.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考虑到税法案例教学的特点,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2024山东会计接着教化企业纳税实务与技巧每讲答案参考第一讲1.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据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A)A.正确B.错误2.一个税种区分于另外一个税种的主要标记是(B)。
A.纳税义务人B.征税对象C.税率D.纳税期限3.税率的形式有(ABCD)。
A.比例税率B.全额累进税率C.超额累进税率D.超率累计税率4.我国现行税制纳税期限的形式有(D)。
A.按期纳税B.按次纳税C.按年计征,分期预缴D.以上都是5.我国现行税制规定的纳税地点有(ABC)。
A.机构所在地纳税B.劳务供应地纳税C.进口货物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6.某人劳务酬劳的所得为13000元,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B)。
A.1300B.2080C.3900D.5200其次讲1.自然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金为(B)。
A.3万元B.10万元C.30万元D.500万元2.公司章程的内容有(ABCDE)。
A.企业名称B.企业居处D.股东出资比例、方式E.期限及企业解散清算3.公司法规定,注册公司时投资人缴纳资本时,可以以(ABCD)形式出资。
A.货币资金B.实物C.房产D.学问产权4.领取工商执照后,(B)内到当地税务局申请领取税务登记证。
A.15日B.30日C.45日D.60日第三讲1.依据税收征管法相关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者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B)内,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账簿。
A.10日B.15日C.30日D.45日2.依据《印花税条例》规定,新企业的话,须要交纳资金账簿印花税,金额为实收资本的(B)(总账),其他账本还得每个贴(B)印花税A.万分之一 5元B.万分之五 5元C.千分之五 5元D.千分之十 10元3.需设置的明细账的科目有(ABCD)。
A.应收账款B.长期股权投资C.应付账款D.其他应付款4.服务业包括(ABCD)。
A.交通运输业B.金融保险业C.仓储保管业D.代理业5.施工企业的特点有(ABCD)。
《企业纳税实务》课程学习指南第一单元企业纳税工作认知学习指南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是学习企业纳税实务这门课程最基础的入门知识,通过学习促进理解和掌握:税收的性质、职能、作用;我国现行税制及构成要素、纳税人如何进行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企业纳税基本程序等知识,从而对企业纳税工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二、学习内容提示1、任务一的要点(1)税收的概念。
主要掌握税收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力进行的一种分配,具有无偿性,强制性的固定性的特征。
(2)税收的职能和作用。
在区分职能和作用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的基础上,对税收的三大职能和四个方面的作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只有通过对具体税种的学习,才能较深刻地领会这些职能与作用。
(3)我国现行税制与分类。
要求对现行税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利于后面逐个学习税种及税务会计处理。
税收分类部分,共讲了六种常见的税种分类,其中按征税对象分类是最主要的方法,不仅要了解这些分类,还要知道各种分类的实际意义。
3、任务二的要点本任务讲述税法的各个要素。
税收实体法具体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对什么征税、对谁征税、征多少、在什么时间地点缴纳,特殊情况怎么办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有相应的税收术语和专用名词,在以后各单元中常会碰到,都必须掌握。
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征税对象及其相关的术语,三种税率形式及其运用,减免税的实质及其形式等。
4、任务三的要点本任务内容的实务操作性较强,建议教与学中阅读并填制一些现行有关的表证。
违单元处理部分,则宜结合案例教与学。
(1)税务登记。
首先要正确理解税务登记的意义,对纳税人来说,进行税务登记意味着必须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督管理,同时享受依法获得税务服务、领购发票、行政复议、减免税的权利;登记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停复业登记、注销登记、非正常户处理以及验证、换证等。
(2)纳税申报。
主要掌握申报方法、申报内容、申报期限及延期申报的规定,具体申报办法在后面各种税种介绍中都会讲到。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POLUS INTERNATIONAL COLLEGE…SICHUAN教案课程名称企业纳税实务二级学院商学院系部财经系专业财务管理综合实训年级 2016 学期 2017-2018学年第2学期教师陈文寿教务处制2018年3月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教案课程名称企业纳税实务总学分: 4 学分总学时: 64 学时其中:讲课 32 学时实践 32 学时课程类别必修课(√ ) 选修课(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全校任选课()授课对象财务管理1601、1602、1603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的方式。
总成绩=平时*50%+期末*50%。
平时成绩中考勤占10%,课堂表现30%,笔记10%。
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建国以来我国税制的发展历史,了解各税种的基本法律规定和税收征管法的基本内容;2.理解税法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新形势下的国家税收法规;3.掌握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流转税、以及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税收法律规定、税额计算的基本技能以及税收征管和纳税申报的等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1.具备运用所学的税法知识分析和解决税收征管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2.具备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能力和扣缴义务人应扣缴税额计算的能力以及增值税的税收征管和纳税申报资料的填写能力,具备增值税会计核算能力;3.具备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能力和消费税的税收征管和纳税申报资料的填写能力,具备消费税会计核算能力;4、具备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能力和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征管和纳税申报资料的填写能力,具备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会计核算的能力;5、具备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房产税等小税种的应纳税额的计算能力和税收征管和纳税申报资料的填写能力,具备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房产税等小税种的会计核算的力;(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税收法律意识;2.培养学生纳税人良好的纳税的权利和义务意识;3.培养学生爱国护税、依法纳税的观念;4.培养学生优秀的纳税素养,使学生做一名优秀的办税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