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急诊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283.00 KB
- 文档页数:18
呼吸骤停的抢救第一节呼吸骤停有中枢性、四周性两种缘由。
前者由各种缘由所致的脑疝,尤其是枕大孔疝引起;后者则常见于昏迷患者误吸、气管导管堵塞、呼吸器失灵等。
抢救措施:1.马上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尽快气管插管。
或紧急环甲肌膜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呼吸机支持呼吸。
2.静推呼吸中枢兴奋剂,给氧。
3.有梗阻性脑积水者,马上进展侧脑室穿刺外引流。
4.待呼吸恢复和循环稳定后进展病因治疗,如切除肿瘤或减压等。
5.多参数监护仪监护,严密观看病情变化,建立特护记录。
其次节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癫痫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表现,癫痫持续状态是威逼病人生命的急症之一。
抢救措施:1.严密观看病情,预防自伤或跌伤。
2.马上把握抽搐,可选用安定、苯妥英钠、鲁米那钠静脉滴注或肌注,或水合氯醛灌肠,必要时静脉注射硫喷妥钠。
3.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给氧,必要时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关心呼吸。
4.维持循环功能。
5.防治脑水肿,赐予脱水剂和糖皮质激素。
6.维持养分和水电介质平衡第三节癫痫的抢救癫痫大发作常见于颅脑外伤、颅内占位病变及脑血管病变的病人。
抢救措施:1.马上将患者领口松开,防止舌咬伤及坠床。
2.马上注入冷静药〔鲁米那钠0.2g 或安定20mg〕。
3.加床栏。
4.癫痫持续状态,应做好气管切开,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并加用激素及适量脱水剂,加大抗癫痫药。
5.严密观看病人生命体征,加强临床护理。
6.尽早明确诊断。
第四节颅内动脉瘤裂开出血的抢救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特别转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瘤裂开出血后常致病人残废或死亡。
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及脑膜刺激征、动眼神经麻痹、偏瘫、失语等。
抢救措施:1.严密观看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准时觉察再出血的体征。
2.静脉输入甘露醇、固利压、地塞米松,降低颅内压。
3.应用尼莫地平、尼莫通持续静脉泵入,以把握血压。
4.病情稳定后,急诊行 CT、MRI 或脑血管造影,尽快行动脉瘤栓塞及动脉瘤夹闭术。
一、概述神经外科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负责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颅内肿瘤、脑外伤等。
由于神经外科疾病病情复杂、变化迅速,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神经外科突发应急预案,对于提高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神经外科病房、急诊科、手术室等科室,以及神经外科相关医护人员。
三、应急预案内容1. 人员组织与职责(1)成立神经外科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由科主任担任总指挥,护士长担任副总指挥,负责统筹协调应急工作。
(2)成立应急小组,包括:a. 护理小组:负责患者的护理、观察、记录等。
b. 医疗小组:负责患者的诊断、治疗、手术等。
c. 物资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调配。
d. 信息联络小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上报、发布。
2. 应急措施(1)脑出血a. 立即进行头部CT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出血量。
b. 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c. 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
d. 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2)脑梗死a. 立即进行头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等紧急情况。
b.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c. 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3)颅内肿瘤a. 根据肿瘤部位、大小、性质,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b. 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4)脑外伤a. 立即进行头部CT检查,明确损伤部位、程度。
b. 根据损伤部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手术、药物治疗等。
c. 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3. 应急物资储备(1)急救药品:包括止血药、抗感染药、镇痛药等。
(2)急救器械:包括氧气瓶、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
(3)手术器械:包括开颅手术器械、介入手术器械等。
4. 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神经外科急诊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神经外科急诊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服务,专门为紧急情况下需要神经外科干预的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我们需要制定一份完善的神经外科急诊应急预案,以确保在任何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治疗。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确保神经外科急诊病患能够及时获得最佳的护理和治疗,提高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2. 原则(1)快速响应:应急预案需要确保能够快速响应患者的需求,减少治疗延误。
(2)安全优先:应急预案的核心原则是患者的安全,医务人员在急诊中应确保操作安全、用药安全等。
(3)科学指导:医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根据科学的指导和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护理和治疗。
(4)团队协作:医务人员需要紧密合作,形成高效的救治体系,以尽快处理急诊病情。
三、应急预案的流程1. 评估与分诊(1)患者到达急诊室后,医务人员应立即评估患者的症状和病情。
(2)根据具体情况,将患者分诊至合适的区域(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以确保及时救治。
2. 急诊护理(1)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病史、过敏史等重要信息,并记录相关信息。
(2)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率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根据患者病情,提供合适的护理措施,例如静脉通路建立、氧气给予等。
3. 诊断与检查(1)根据临床表现和病情评估,医务人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神经系统检查,如神经系统功能评估、神经影像学检查等,以帮助做出准确的诊断。
(2)急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指标等)也是必要的,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
4. 治疗干预(1)根据诊断结果和病情评估,制定治疗方案并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进行治疗。
(2)治疗干预可以包括手术处理、药物治疗、非手术治疗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5. 转运与后续管理(1)在治疗过程中,如果需要转运患者至其他医疗机构或科室,医务人员需要确保安全顺利完成转运。
(2)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进一步的恢复和管理,医务人员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