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时机选择共60页
- 格式:ppt
- 大小:5.41 MB
- 文档页数:30
授课教案少;其缺点是缺损巨大尤其是膜周型缺损上缘较高,修补时操作不便B.右室切口几乎所有类型的室缺均可经右室流出道切口修补。
其优点是:a.室间隔各部位均可显露良好。
B.易于操作修补。
C.若合并流出道狭窄易于同时处理。
其缺点是:a.损伤右室心肌影响其功能。
B.如有冠状动脉经过则切口受限并有损伤冠状动脉的可能。
C.缺损右后下缘危险区位置较深,显露和操作较困难。
C.肺动脉干切口仅用于干下型缺损,易于显露和处理缺损上缘,减少右室心肌的损伤。
D.左室切口适用于肌部多发性缺损。
经右室切口探查见小梁部多发缺损者,经右室修补易于遗漏,应行左室切口使缺损显露完整且用一切补片修补。
2)室间隔缺扳的闭合方法根据缺损的大小及位置不同选择下述方法:(1)单纯缝合缺损直径小于0.5cm,且缺损周围纤维组织完整。
如靠近三尖瓣环,一侧缝线可缝于三尖瓣处,如为肺动脉瓣下,一侧缝线可缝于肺动脉瓣窦(2)补片修补缺损直径大于0.5Cm者或缺损周围无纤维组织者应用补片修补。
补片大小应与缺损大小相近,可用双头针带小垫片做间断褥式缝合,也可用不带垫片的连续缝合,通常是上述两种方法合用,即危险区和三尖瓣环处用褥式间断缝合,而其它区域用连续往返式缝合。
肌部缺损通常不用连续缝合,以间断褥式缝合为好。
3)术后并发症①低心排综合征:为左心功能不良为主,表现为低血压、无尿,原因较多,主要因术前心功能不全,术中心停跳后冠脉系统停灌心肌受到不同程度损害,手术直接伤害所制=致(心脏多切口)②心律失常最严重的为In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前传导束发育不全、手术创伤和心肌水肿所致),若为不可逆转则须终身安置心脏起搏器。
③术后出血a.术中止血不充分b.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不足c.中和过量d.出血性疾病④残余分流常发生在补片修补者,发生率在1—30%,多为心复跳撕裂或片周感染引起,我院在3%以下。
a.大于0.5CM的残余分流b.严重的顽固性溶血c.不能控制的顽固性心衰以上情况须及时再次手术。
先心病的手术时机及方式选择导语: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肺狭各类型。
正文:【先心管家】微信群里(微信号:xianxinguanjia),经常有家长询问:孩子有先心病,什么时候手术最合适?是不是年轻越小,治疗效果越好?专家认为,先心病的手术时机,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应根据孩子的病情和生长发发育情况,由专科医生评定,选择最佳手术时间。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种不同先心病的大致手术时间:本期专家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副主任高伟动脉导管未闭PDA1正常情况下,动脉导管在出生后3个月内闭合(85%),部分延迟到6个月。
1岁以后基本没有自行闭合的可能。
1.早产儿PDA,若PDA较大且有明显的心功能不全表现,可给予消炎痛或布洛芬等早期干预治疗,以促进PDA闭合。
若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外科手术结扎。
2.对于年龄在6个月以下,伴有明显心功能不全或肺动脉高压的患儿,通常PDA 较大,且形状为管型,需要早期进行处理,一般推荐外科手术治疗。
3. 中等大小PDA、不合并心功能不全,可考虑在6~12 个月,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或外科手术结扎。
4. 小PDA,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考虑在1岁以后进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结扎。
5. 微小PDA(又称静默型PDA),它对血流动力学没有明显的影响,是否需要进行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
6. PDA 伴有重度肺高压者,在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前,需要通过心导管检查,包括封堵试验等,全面评价肺动脉高压的性质。
对于明确诊断为器质性肺动脉高压者(意味肺动脉病变严重),则失去手术机会。
PDA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左向右分流,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的 PDA,以及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的 PDA;年龄通常≥6个月,体重≥4 kg。
房间隔缺损ASD2房间隔缺损可分为原发孔缺损和继发孔缺损两类,以后者居多。
原发孔缺损不能自愈,只要患儿能耐受手术,应争取早日手术。
继发孔缺损一般到青年期才出现症状,其手术时间的选择,根据心功能情况具体而定。
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常见疾病试题: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魏老师第四节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一、A11、4-洋地黄与钙剂应避免同时应用,如有必要至少应间隔A、2hB、4hC、7hD、8hE、10h2、4-洋地黄与钙剂应避免同时应用,如有必要至少应间隔A、2hB、4hC、7hD、8hE、10h3、4-房间隔缺损患儿如需外科手术,手术时机一般选择在A、、该患儿的诊断可能是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肺动脉狭窄、此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脑出血B、脑栓塞C、脑脓肿D、呼吸衰竭E、呼吸道感染、患儿出现心力衰竭时,正确的饮食指导是A、低脂饮食B、低盐饮食C、半流食D、普通饮食E、无渣饮食、如果患儿服用强心苷,正确的护理是A、服药前数脉搏B、服药后数脉搏C、药物饭中服用D、药物饭后服用E、与果汁同时服用2、4-患儿男,出生3天。
发现心脏杂音,哭吵后口周青紫,无抽搐。
体检:胸骨左缘第1~2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胸片示肺血管增多。
、最可能的诊断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肺动脉瓣狭窄E、法洛四联症、首选治疗药物是A、抗生素B、利尿剂C、氧气吸入D、吲哚美辛(消炎痛)E、血管扩张剂、重要的护理措施是A、避免哭闹B、拍背、吸痰C、雾化吸入D、增减衣服E、新鲜空气,安静环境3、4-患者女性,50岁。
因“先天性心脏病、心房纤维颤动、左侧肢体偏瘫”收住院。
、该患者常见的脉搏为A、洪脉B、速脉C、绌脉D、缓脉E、丝脉、此脉搏属于A、频率异常B、波形异常C、节律异常D、强弱异常E、动脉壁弹性异常、护士为其测量心率、脉率的正确方法是A、先测心率,再测右侧脉率B、先测左侧脉率,再测心率C、一人同时测心率和脉率,共测1分钟D、一人听心率,一人测右侧脉率,同时测1分钟E、一人听心率,一人测左侧脉率,同时测1分钟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洋地黄与钙剂应避免同时应用的原因是,洋地黄主要是通过增加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通过钙离子与肌纤维的收缩蛋白的相互反应,从而增强了心肌收缩力。
先天性心脏病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据以下信息回答1~4题:男性,5岁,出生后即发现有紫绀,喜蹲踞。
查体:发育不良,口唇青紫,杵状指,心前区搏动增强,胸骨左缘3级/6级收缩期杂音伴轻度震颤,P2减弱;X线示心略大,心尖圆钝上翘,心腰凹陷,主动脉增宽,肺野清晰;心电图示右室肥厚。
1.该患儿不存在的心内畸形可能是A.室间隔缺损 B.右心室肥大 C.房间隔缺损D.右室流出道狭窄 E.肺动脉狭窄2.体检中肺动脉瓣区杂音的强弱说明A.肺动脉区收缩期杂音越响,病变越严重B.收缩期杂音轻,说明肺动脉瓣狭窄严重C.肺动脉高压引起肺动脉瓣区杂音降低D.肺动脉瓣口重度狭窄时,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可减低E.室间隔缺越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也越响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本信息所提供疾病的肺动脉狭窄A.右心室漏斗部狭窄 B.肺动脉瓣狭窄 C.肺动脉主干狭窄D.肺动脉分支狭窄 E.肺小动脉广泛粘连4.该患者手术治疗的关键是矫正A.右室肥厚 B.左室肥厚 C.主动脉转位D.左室流道梗阻 E.以上都不是5.张某,女,11岁,出生后发现心脏杂音但无症状,体检无紫绀,胸骨左缘第2肋间吹风样收缩期杂音3级/6级,肺动脉瓣第2音亢进、固定分裂,心前区未扪及震颤,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诊断考虑为A.肺动脉瓣狭窄 B.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C.房间隔缺损D.室间隔缺员 E.动脉导管未闭6.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机一般是A.2岁以内 B.3岁以内 C.4岁以内D.5岁以内 E.学龄前或儿童期7. Lutembacher,s综合征的解剖病变包括A.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 B.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二尖瓣狭窄C.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二尖瓣关闭不全 D.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二尖瓣关闭不全 E.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三尖瓣关狭窄8.决定室间隔缺损是否手术的主要因素是A.病人年龄 B.缺损大小 C.缺损部位D.肺动脉压力 E.肺血管阻力9.动脉导管未闭与室间隔缺损的典型体征中最有鉴别诊断意义的是A.杂音的性质 B.杂音的部位 C.杂音的强度D.杂音的传导方面 E.有无合并震颤10.法洛四联症出现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是A.高位室间隔缺损 B.肺动脉狭窄C.卵圆孔未闭 D.右心室增大E.活动量增多11.患者,男,33岁,1个月前劳动时突感胸痛、心慌、气促,症状逐渐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