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成形表面光整加工
- 格式:ppt
- 大小:406.00 KB
- 文档页数:2
机械零件表面光整加工的常用方法【摘要】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和精度是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增强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零件使用性能和寿命的重要措施。
光整加工是改善零件表面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新的光整加工工艺方法不断涌现,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机械零件;光整加工;技术一、光整加工技术的涵义与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人们对零件的表面质量和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零件表面质量对零件的耐磨性、抗疲劳强度、抗腐蚀性及接触刚度等使用性能以及寿命、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光整加工是指被加工对象表面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实现精度的稳定甚至可提高加工精度等级的一种加工技术。
光整加工技术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仍然是表面质量、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问题,是实现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和前提之一,也是实现从微米、亚微米加工向纳米级加工技术发展的主要途径。
光整加工主要有采用固结磨料或游离磨料的手工研磨和抛光、传统的机械光整加工和非传统光整加工技术等。
光整加工是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零件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光整加工。
光整加工在机械制造中的主要功能有:减小和细化零件表面粗糙度,去除划痕、微观裂纹等表面缺陷,提高和改善零件表面质量;提高零件表面物理力学性能,改善零件表面应力分布状态,提高零件使用性能和寿命;改善零件表面的光泽度和光亮程度,提高零件表面清洁程度提高零件的装配工艺性等。
二、机械零件表面光整加工方法1、精密磨削在机械加工的各种方法中,经常以磨削作为最终加工手段,来满足对工件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变质层的要求。
在切削加工中,去除的切屑尺寸越小,加工精度也就越高。
由于磨削加工的砂轮是用磨料的微小切削刃进行切削,所以排除的切屑也极其微小,通过计算可知,切屑的厚度可在亚微米级甚至更小,从这点看,利用磨削,完全可以满足零件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从应用范围来看,磨削加工可以说是最广泛的。
(数控模具设计)模具表面的光整加工模具表面精加工模具表面的光整加工技术刘德平1,李宏兵1,2(1.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450000;2.郑州轻工业学院轻工职业学院450002)关键词:模具;光整加工;高速铣削光整加工是指精加工后,从工件上不切除或只切除极薄的材料层,以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或强化其表面的加工方法。
光整加工能够获得比壹般机械加工更高的表面质量。
模具表面光整加工壹直以来都是模具加工中的难题之壹,特别是对于壹些硬度较高的金属模具进行装配时,我国目前仍以手工研磨抛光为主。
手工研磨抛光不仅难以保障产品质量、加工周期长,而且模具钳工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从而使之成为模具制造效率的瓶颈,也制约了我国模具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对于模具复杂型腔和壹些狭缝的精加工,传统的机加工方法已无法胜任,必须采用新的工艺措施,如电化学或电化学机械光整加工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模具的加工工艺要求越来越高。
提高模具的抛光效率和表面质量,使我国模具制造工艺水平再上新台阶,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在模具表面光整加工技术中,主要的能够分为俩大部分,即传统光整加工技术和非传统光整加工技术。
传统光整加工技术主要是以手工研磨抛光为主和逐渐发展起来的机械光整加工;非传统光整加工主要包括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电解研磨、电化学机械光整加工、超声波加工、电火花抛光、激光抛光技术以及磁流变抛光等。
下面就主要的加工方法进行介绍。
1.常用光整加工方法和设备(1)手工研磨抛光该方法是传统模具光整加工所采用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目前仍广泛采用的方法之壹。
该方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适应性比较强,主要依赖于模具钳工的经验和技术水平,但效率低(约占整个模具周期的1/3),且工人劳动强度大,质量不稳定,制约了我国模具加工向更高层次发展。
但就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状况来见,在今后的相当壹段时间内仍不能完全淘汰这种加工手段。
(2)数字式模具抛光机这种抛光工具采用数字化控制,数字式显示和控制工艺参数,备有整套磨头及磨料,半自动抛光,具有体积小、使用方便的优点。
第六章模具光整加工和表面加工技术第一节光整加工光整加工是以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提高表面形状精度和增加表面光泽为主要目的的研磨和抛光加工,统称为光整加工。
型腔模的型腔、型孔成型表面的精加工手段,主要为电火花成型加工和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在电加工之后成形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变质层。
变质层上的许多缺陷,除几何形状规则表面可以采用高精度的坐标磨削加工外,多数情况需要依靠研磨抛光来去除变质层,以保证成形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因此,光整加工主要用于模具的成形表面,它对于提高模具寿命和形状精度,以及保证顺利成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研磨和抛光的机理(一)研磨的机理和特点研磨是使用研具、游离磨料对被加工表面进行微量加工的精密加工方法。
在被加工表面和研具之间置以游离磨料和润滑剂,使被加工表面和研具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并施以一定压力,磨料产生切削、挤压等作用,从而去除表面凸起处,使被加工表面精度提高、表面粗糙度降低。
研磨加工过程如图7-1所示。
图6-1 研磨加工过程示意图1-研具 2-磨料 3-切屑 4-原加工变质层 5-研磨加工变质层 6-工件基体在研磨过程中,被加工表面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其主要作用如下:1.微切削作用在研具和被加工表面作研磨运动时,在一定压力下,对被加工表面进行微量切削。
在不同加工条件下,微量切削的形式不同。
当研具硬度较低、研磨压力较大时,磨粒可镶嵌到研具上,产生刮削作用。
这种方式有较高的研磨效率。
当研具硬度较高时,磨粒不能嵌入研具,磨粒在研具和被加工表面之间滚动,以其锐利的尖角进行微切削。
2.挤压塑性变形钝化了的磨粒在研磨压力作用下,挤压被加工表面的粗糙突峰,在塑性变形和流动中使突峰趋向平缓和光滑,使被加工表面产生微挤压塑性变形。
3.化学作用当采用氧化铬、硬脂酸等研磨剂时,研磨剂和被加工表面产生化学作用,形成一层极薄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很容易被磨掉,而又不损伤材料基体。
在研磨过程中,氧化膜不断迅速形成,又很快被磨掉,此循环加快了研磨过程,使被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