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病变
- 格式:pptx
- 大小:8.06 MB
- 文档页数:46
主动脉弓部病变的开窗技术要领主动脉弓部病变是指由于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瘤等原因导致主动脉弓部血管的异常变化,可能会对相关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准确评估主动脉弓部病变的程度和形态,医学影像学中需要进行开窗技术。
开窗技术是指通过不同的图像处理手段将特定的影像信息突出显示,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分析病变情况。
在主动脉弓部病变的评估中,开窗技术可以提供相关的解剖结构、病变的形态、血管壁的异常变化等信息。
其要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成像方法:目前常用的成像方法包括传统X线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
对于主动脉弓部病变的评估,CT和MRI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可以提供较为清晰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的形态信息。
2.选择适当的影像窗宽窗位:在CT和MRI成像中,窗宽表示图像显示的灰度范围,窗位表示显示灰度的中心位置。
对于主动脉弓部病变的评估,选择适当的窗宽窗位可以使血管壁和病变区域的异常变化更加明显。
3.运用不同的图像重建技术:CT和MRI成像中可以进行多种图像重建技术,如最大强化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VR)、容积渲染(VR)、最小强化投影(MinIP)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多个不同方向和角度的图像切片,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情况。
4.注重解剖结构的识别:在开窗技术中,注重对主动脉、主动脉弓、分支血管等解剖结构的准确识别是非常重要的,以便更好地评估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对于较为复杂的病变,如主动脉瘤,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分析病变的包膜、外径、内径等参数。
5.与其他影像学表现相结合:在开窗技术中,通常还需要将主动脉弓部病变的影像表现与其他相关的影像学特征相结合,如病人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以便更全面地评估病变的程度和对相关器官的影响。
总之,主动脉弓部病变的开窗技术要领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成像方法、选择适当的窗宽窗位、运用不同的图像重建技术、注重解剖结构的识别以及与其他影像学表现相结合。
主动脉夹层支架种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主动脉病变,指主动脉内部发生的血管壁撕裂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血液渗入血管壁中,形成夹层,导致主动脉功能受损甚至破裂。
为了治疗主动脉夹层,夹层支架的使用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主动脉夹层支架的不同种类及其特点。
不同种类的夹层支架在形状、材料、安装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并且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可能有不同的适用性。
通过了解不同种类的夹层支架,可以帮助医务人员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本文将详细介绍两种主动脉夹层支架的种类及其特点。
每种夹层支架都将被分别讨论,包括其优点、缺点以及适用的临床情况。
此外,本文还将对这些夹层支架的临床应用和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医疗界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和研究方向。
在本文的最后,将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主动脉夹层支架种类的全面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应对主动脉夹层这一严重病症,为患者提供更先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同时,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动夹层支架技术的发展,为主动脉夹层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主动脉夹层支架的种类展开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进行概述,介绍主动脉夹层的基本概念和背景信息。
接下来,文章将分为正文和结论两个主要部分。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两种主动脉夹层支架的种类。
第一种主动脉夹层支架将被称为主动脉夹层支架一,我们将在2.1节中对其进行详细讨论。
在该节中,我们将介绍主动脉夹层支架一的要点1和要点2。
然后,我们将转向第二种主动脉夹层支架的种类,将其称为主动脉夹层支架二,我们将在2.2节中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在该节中,我们将介绍主动脉夹层支架二的要点1和要点2。
通过这两个节的内容,读者将对不同种类的主动脉夹层支架有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主动脉夹层支架的发展方向。
·63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JUL. 2023, Vol.21, No.07 Total No.165【第一作者】荆彦平,男,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影像诊断工作。
E-mail:***********************【通讯作者】荆彦平CTA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64·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07月 第21卷 第07期 总第165期月形,不对称增厚,內缘光滑,不强化(图3);主动脉粥样硬化附壁血栓16例,呈腔内低密度充盈缺损,不强化,不光滑,多发,位于血管内膜内侧,引起管腔不同程度狭窄(图4);多发性大动脉炎2例,局限性管壁环形增厚,有强化,管腔狭窄(图5);lgG4相关动脉周围炎2例,主动脉壁周围管壁不均匀增厚,范围较长,内膜光整,管腔狭窄不明显,管壁强化(图6)。
图1 男,56岁,胸腹主动脉夹层,见真假腔,真腔小,假腔大,肠系膜上动脉受累(箭)。
图2 男,75岁,胸主动脉壁间血肿,钙化内膜内移,管壁新月形,不对称增厚,內缘光滑(箭)。
图3 女,63岁,胸主动脉壁间血肿,管壁新月形,不对称增厚,內缘光滑,不强化(箭)。
图4 男,69岁,主动脉粥样硬化附壁血栓,腔内低密度充盈缺损,不强化,不光滑,位于血管内膜内侧,引起管腔不同程度狭窄(箭)。
图5 女,46岁,多发性大动脉炎。
图5A:胸主动脉管壁局限性环形增厚,有强化,管腔狭窄(箭);图5B:合并右颈总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箭)。
图6 女,52岁,lgG4相关动脉周围炎。
图6A:胸主动脉管壁周围性增厚,内膜光整,管腔狭窄不明显(箭);图6B:胸主动脉管壁周围不均匀增厚,可见强化,范围较长,内膜光整(箭)。
表1 主动脉壁增厚病变的影像特征及预后 发病时间 病变位置 病变范围 管壁增厚形态 主动脉夹层 急、突发 内膜连同中膜撕裂,内膜片 长短不一,部分呈螺旋形 管壁撕裂破口及真假腔形成 主动脉壁间血肿 急血肿位于中膜与外膜之间,内膜完整无破口 较长,单发 新月形,不对称,光滑主动脉粥样硬化附壁血栓长、缓慢 主动脉主干及分支 不固定,多发 腔内低密度充盈缺损,尖角征,不光滑多发性大动脉炎 缓慢 胸腹主动脉及一级分支开口狭窄 局限性 管壁环形增厚 动脉周围炎 较缓慢 主动脉壁周围 较长 环绕动脉管壁不均匀增厚,内膜光整续表1 增强管壁强化 管腔有无狭窄 治疗方法 预后主动脉夹层 真假腔强化,部分分支血管受累 真腔小,假腔大保守或手术治疗 较差主动脉壁间血肿 不强化,钙化内膜内移 无狭窄或轻度受压 对症治疗 较好主动脉粥样硬化附壁血栓 不强化,位于血管内膜内侧,钙化在外侧 有狭窄 对症治疗 较好多发性大动脉炎 有强化 有狭窄或闭塞,可伴溃疡或假性动脉瘤 激素及对症治疗 较差动脉周围炎 管壁强化不明显,周围组织强化,以及“肠卷样”改变 狭窄不明显 激素治疗有效 较好12345A 5B6A 6B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65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JUL. 2023, Vol.21, No.07 Total No.165(收稿日期:2022-10-25)(校对编辑:孙晓晴)3 讨 论 主动脉壁增厚病变在临床上不少见,部分病变起病急,不及时处理预后严重,CTA检查对主动脉壁增厚病变的定性诊断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