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27.25 KB
- 文档页数:10
同中寻异,千人千面—品读《水浒传》经典人物形象(教案)教学目标通过设置竞聘会情境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同中寻异”阅读策略品读《水浒传》经典人物形象。
借助对一组相似人物的品读,达到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深度解读其他人物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学生在竞聘会中运用“同中寻异”阅读策略品析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手段:交互式白板、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名著《水浒传》、微教学视频等教学课时:第 1 课时(共 1 课时)学情分析:一、推送前置问卷。
通过畅言智慧课堂平台推送前置问卷。
第一题了解同学们关于《水浒传》阅读情况。
10.2%的同学只阅读了《水浒传》重要情节,63.3%的同学通读了一遍,26.5%的同学通读了 2 遍及以上,因此,可进行《水浒传》阅读推进课。
第二题了解同学们关于《水浒传》阅读习惯,28.6%的同学以浏览数据为主,很少做批注,57.1%的同学会圈画批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14.3%的同学会做读书笔记、思维导图等,总的来说,大部分同学阅读时会进行圈画批注,阅读时会进行思考。
第三题了解同学们的阅读期待,38.8%的同学期待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 28.6%的同学偏爱魅力十足的英雄好汉,8.2%同学对艺术特色感兴趣,可见从《水浒传》中精彩情节入手,感知人物形象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第四题设置竞聘会情境,“华天安保公司预在梁山泊招聘一名保镖,应聘要求:有勇有谋。
鲁智深、武松两位好汉前来应聘。
请你先梳理两位好汉的平生经历,感知人物形象,再选择支持者。
根据畅言智慧课堂平台反馈,超过 85%同学能梳理两位好汉的主要情节经历,对人物形象有一定了解,如鲁智深的嫉恶如仇、粗中有细、武艺高强等,武松的嫉恶如仇、快意恩仇、勇猛等。
38.8%的同学选择支持武松,30.6%的同学选择支持鲁智深,30.6%的同学选择加入招聘方。
第五题告知竞聘环节,第一个环节“介绍环节(介绍自家好汉有勇有谋的体现)”。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反思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反思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名著的阅读也不例外,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阅读经典名著,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积累他们的文化底蕴、处世经验,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进取精神。
《新课标》对中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想阅读、爱阅读,在阅读中受益、在阅读中成长。
但是现在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他们学习压力确实很大,因此喜欢阅读校园、青春、网络、游戏、侦探、言情、卡通、武侠等读物,用以在紧张的应试教育压力下获得一种缓解、释放、调节和放松。
对于课标要求阅读的名著,他们普遍感到枯燥和乏味。
没有主动阅读的欲望,所谓名著,是已经被证明了的我们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它里面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强我们的人文底蕴,健全我们的人格,使我们不至于成为“文明的野蛮人”。
名著的内涵博大精深,只有学生真正喜欢上了名著,名著的阅读才会成为其阅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才会成为他们主要的精神食粮,才会真正增加他们的人文底蕴,进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1【设计说明】《水浒传》作为一部经典的长篇小说,人物众多,情节曲折而又繁杂,对其主题思想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真正读懂这部经典名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初中生读《水浒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去关注紧张的情节和感兴趣的人物,而忽视对其文学性和思想性的探究,使得自己的阅读只停留在作品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分析,没有读懂作品的精髓。
【教学目标】1.学习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2.尝试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学习合作探究,敢于表达不同的见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以画像激趣。
用多媒体显示戴敦邦所画的水浒人物,重点展示宋江、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等主要人物,同时说明:戴敦邦是当代著名的人物画家,他所画的水浒人物,造型生动而又略有夸张,表现了水浒好汉的个性和英雄气,在电视剧《水浒传》(央视版)片尾出现的水浒人物画像,就是他的作品。
然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之后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显示):问题一:读了《水浒传》之后,你的头脑中会出现一些主要人物的形象,看一看画家笔下的水浒人物,同自己想象的人物形象是否一致?问题二:同自己的想象相比,你认为画家所画的人物有哪些好的地方或者不好的地方?问题三:大家都看过电视剧《水浒传》,你认为剧中的人物造型好不好?举例说明。
这些问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的兴趣,要敢于拿出时间让学生讨论和交流。
对于学生的表达,凡是言之成理的看法,教师都应予以鼓励。
二、表达思考与发现。
要求:用“假如我是_____(宋江、武松、鲁智深、李逵……)”这样的句式说一段话,要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结合人物的特点,展开想象,说出人物另外的结局。
创意说明:一千个读者,便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
读经典最忌人云亦云,要读出自己的独到发现。
读《水浒传》之后,很多人都会对主要人物的结局不甚满意,用上述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也利于其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目标:1.通过典型人物的引读,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通过精彩段落的品读,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
一、导语课前播放《好汉歌》,进行气氛渲染。
同学们,《好汉歌》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听了之后让人热血沸腾,浑身充满了力量。
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古典名著《水浒》,对于《水浒》你了解多少呢?(要点提示:学生畅所欲言,可能想到的作者施耐庵,108将,豪侠之士逼上梁山的林冲、醉打猛虎的武松、勇猛憨直的李逵、行侠仗义的鲁智深等。
)虽然大家以前通过电视、书籍对其中的故事有所了解,但把这本书全部读下来的人不多,对其中的内容了如指掌的更是不多,要想读好这部巨著不容易,所以希望通过今天这堂课,同学们能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然后真正走进《水浒》中,去充分感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魅力。
二、读故事、识林冲在众多英雄中,老师先引领大家来认识林冲,讲一讲林冲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一步步由八十万禁军的教头,走上了反叛之路。
(一)把林冲的娘子拦着道:“你且上楼去,和你说话。
”林冲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
……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
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
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
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请同学朗读这一下这段话,说说你看到了林冲怎样的内心变化?明确:林冲先是愤怒,喝斥调戏自己妻子的后生,但是看到是高俅的干儿子时,自己的手先软了下来了,即使鲁达要带人去打,也被他以高衙内不认识自己妻子的理由给挡了下来。
由此可以看出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明确:林冲顾忌到自己的地位和身份,以及高衙内是自己上司的干儿子的身份,即使心有怨怒,也不能、也不敢一释为快,这是林冲软弱性格表现之一。
《水浒传》名著导读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水浒传》名著导读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因其形象传神、故事情节生动而广受欢迎。
无论在文化传承还是教育教学中,它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阅读素材。
而《水浒传》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授该课程时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积累和学科素养,才能更好地审视、研究、阅读、解读和评价这一著名的作品。
本文将利用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建议,结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探索如何开展名著阅读优质班课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这一名著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使其能够深刻理解其中包含的人民性、民族性和历史文化。
2.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人物的特点和性格,认识传统美德和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其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入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时间背景/名著的创作动机及文化价值。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传奇与小说的关系通过分析《水浒传》的文本,引发学生对于“文本背后有故事”这一观点的思考,使学生了解《水浒传》中的故事与民间故事、传奇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3. 全书概况介绍《水浒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整篇小说的鲜明特点和整体风格。
4. 人物形象深入浅出地讲解《水浒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人物,如林冲、宋江、武松等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他们所代表的价值观念、人格特征,从中找到创作初衷和文化内涵。
5. 传统文化介绍《水浒传》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如武林、义气、江湖、斗争等,通过教学使学生更深入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和特点。
6. 阅读态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阅读题目,让学生在阅读中发挥思维和想象,发现问题和隐含信息。
同时还应该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态度,如保持兴趣、注重细节、严谨思索、多角度看问题等。
火眼金睛识英雄——《水浒传》名著导读课教学评一致性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1)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高于表现力的语言。
2.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水浒传》篇幅比较长,情节跌宕起伏,语言文白参半,方言较多,学生阅读的难度较大。
3.教材分析《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属于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农民起义为素材加工而成。
通过对农民起义经过的描写,表现宋朝末年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揭示“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教学目标】1.通过速读课本名著导读,感知全书内容。
2.通过读文看图,品味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赏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通过创作颁奖词,感悟人物形象,体会“官逼民反”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读文看图,品味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赏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难点:通过创作颁奖词,感悟人物形象,体会“官逼民反”的主题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评价任务】针对目标一:知英雄书。
速读课本名著导读内容,感知全书整体内容。
针对目标二:品英雄意。
活动1.回顾第3-12回中出现的英雄及其绰号,并用一句话概括出他们的主要故事情节;活动2.读文看图猜人物;活动3.速读第3—12回回目,找出鲁智深、林冲相关情节,找出鲁智深、林冲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赏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建立人物档案,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针对目标三:辨英雄气。
活动1.选择书中一位人物相关章节片段边阅读边思考:此人是否可以被称为英雄,把感受写在阅读卡上;活动2.从鲁智深、林冲中,选择一位你喜欢的英雄,为他写一篇颁奖词。
【教学活动设计】导入:在梁山泊聚集着这样一群英雄们,他们性格迥异,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宿命和结局。
火眼金睛识英雄——《水浒传》名著导读课教学评一致性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1)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高于表现力的语言。
2.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水浒传》篇幅比较长,情节跌宕起伏,语言文白参半,方言较多,学生阅读的难度较大。
3.教材分析《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属于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农民起义为素材加工而成。
通过对农民起义经过的描写,表现宋朝末年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揭示“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教学目标】1.通过速读课本名著导读,感知全书内容。
2.通过读文看图,品味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赏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通过创作颁奖词,感悟人物形象,体会“官逼民反”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读文看图,品味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赏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难点:通过创作颁奖词,感悟人物形象,体会“官逼民反”的主题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评价任务】针对目标一:知英雄书。
速读课本名著导读内容,感知全书整体内容。
针对目标二:品英雄意。
活动1.回顾第3-12回中出现的英雄及其绰号,并用一句话概括出他们的主要故事情节;活动2.读文看图猜人物;活动3.速读第3—12回回目,找出鲁智深、林冲相关情节,找出鲁智深、林冲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赏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建立人物档案,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针对目标三:辨英雄气。
活动1.选择书中一位人物相关章节片段边阅读边思考:此人是否可以被称为英雄,把感受写在阅读卡上;活动2.从鲁智深、林冲中,选择一位你喜欢的英雄,为他写一篇颁奖词。
【教学活动设计】导入:在梁山泊聚集着这样一群英雄们,他们性格迥异,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宿命和结局。
部编版初中语文《水浒传》名著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前言本篇教学设计旨在提供关于如何教授初中学生《水浒传》这本名著的指导。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设计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基础,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水浒传》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2. 熟悉《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 理解《水浒传》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引入与导入(10分钟)- 介绍《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对于该名著的兴趣;- 分享《水浒传》的名著地位和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0分钟)- 介绍《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着重强调梁山泊起义、英雄好汉的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解释《水浒传》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背后的社会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3. 教学方法与活动(30分钟)- 分发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与《水浒传》相关的课文,并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阅读和理解;- 引导学生围绕《水浒传》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视情况选用其他教学方法,如个人写作、角色扮演等,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和体验《水浒传》的世界。
4. 总结与展望(10分钟)- 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表现,回顾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水浒传》所表达的价值观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展望后续的课程安排,鼓励学生深入阅读和研究《水浒传》。
四、教学评估方法-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的成果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根据学生的写作作业和口头答辩等形式评估他们对于《水浒传》中价值观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参考资源-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水浒传》相关课文;-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资料以及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 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具,如图片、视频等。
大话《水浒》走近英雄——名著《水浒》阅读指导【教学目标】1.分析《水浒》人物,感受《水浒》魅力。
2.激发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 赏析精彩片段,领略《水浒》的艺术魅力,掌握小说中阅读赏析的方法。
2. 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
【教学方法】激趣法、自主学习法、练习巩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的主题曲《好汉歌》。
教师:听完之后同学们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之感?这激昂的旋律,叫人心潮澎湃,随着歌声我们仿佛跨越时空,来到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侠之士面前。
那么,同学们知道这首歌取材于我国哪部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吗?《水浒》是我国古典名著中刻画英雄人物形象最多的一部小说,众多的水浒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大话《水浒》,走近英雄!(板书)设计意图:开头的激趣导课,通过同学们熟悉的《水浒》主题歌曲,引入名著《水浒》,让他们初步感受梁山英雄的侠义精神,再顺势导入新课。
二、近看英雄外貌——人有其形状。
教师:首先,让我们来初步感知一下小说的主要内容:《水浒》生动的描写了北宋末年奸臣当道背景下,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大起义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施耐庵在小说中塑造了108位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上至朝廷命官,下至普通百姓,甚至是鸡鸣狗盗之徒,各自都有其突出的特点,诸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有善于偷盗的,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里的,野蛮粗鲁的。
大才子金圣叹在《<水浒传>读法》中说:“《水浒》所叙,叙一百零八人,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人有其性情。
”每个英雄都有不同的外貌、语言、性格,下面,我来考考大家,你认识他们吗?你知道他们的绰号吗?默读语段,思考作答。
1. 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双磕爪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的年纪。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目标】1、积累作家及其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
2、了解作品中的人物,感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主要故事情节。
3、初步评价作品的内涵和思想感情倾向。
4、了解我国古典名著的辉煌成就,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作品中的人物,感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主要故事情节。
2.初步评价作品的内涵和思想感情倾向。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朝代:元末明初。
2.它是我国小说史上的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
3.《水浒传》描写了108梁山好汉,他们有着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的共同特征,小说记叙了他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揭示了官逼民反主题。
4.好汉们大都有着自己的辛酸史,他们是被逼无奈才铤而走险、“犯上作乱”的,这恰好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理。
在梁山,不论是富豪将吏,还是贫贱子弟,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高低,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在将它翻译成英文时就定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二.人物篇(一)读名著片段,识水浒英雄:人物绰号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花和尚-鲁智深拚命三郎-石秀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鼓上蚤-时迁黑旋风-李逵行者-武松青面兽-杨志豹子头-林冲母大虫-顾大嫂神行太保-戴宗浪里白跳-张顺浪子-燕青圣手书生-萧让活阎罗-阮小七立地太岁-阮小二玉麒麟-卢俊义入云龙-公孙胜霹雳火-秦明(二)人物性格及故事如何分析人物性格特点?1.通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把人物放在特定故事情节中分析性格特点。
A绰号:及时雨性格:仗义疏财、济弱扶贫、善于用人、浓厚的正统观念与忠君思想。
故事情节: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B绰号:智多星性格:机巧聪明故事情节: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C绰号:豹子头性格:逆来顺受、忍辱负重故事情节:误入白虎堂、雪夜上梁山、刀并王伦D绰号:花和尚性格: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暴、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故事情节: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倒拔垂杨柳、大闹五台山E 绰号:行者性格: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武艺高强、仗义豪爽故事情节:景阳岗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F绰号:黑旋风性格:仗义豪爽、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直爽率真、脾气火暴、头脑简单故事情节:怒杀四虎、真假李逵3.牛刀小试以比较的方法分析英雄性格的异同,加深理解。
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水浒》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学科: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课时:1学生课前准备:学生已有网络搜索的能力,可通过百度搜索搜集并整理一些有关水浒传的人物故事。
二、教学课题新课程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增设了“名著导读”环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并要求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初中教材所选篇目基本上都是中外小说史上的经典作品,通过这些优秀作品的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怡养性情,提高修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文学名著导读也是新课改以来在中考语文命题中新出现的一种考试内容。
如何让学生喜欢名著并指导他们阅读,我认为教师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设计浑然一体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对名著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阅读冲动,在阅读冲动的作用下,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的完成有效阅读。
三、教材分析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不要轻视了名著导读课,导好了,给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名著宝藏的大门;导不好,让学生对名著敬而远之。
《水浒》它是一部长篇小说,要完全在课堂上研究,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堂课上,要充分利用网络展示能力强、传达信息量大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它的价值,了解它的艺术魅力,并通过百度搜索、百度视频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赏析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通过故事情节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1、创设情境,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2、感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五、教学方法激趣法、自主研究法、讨论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水浒》的主题曲《好汉歌》视频。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水浒传》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水浒传》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熟悉《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探讨《水浒传》所传达的核心价值观和主题二、教学重点- 分析《水浒传》的作者和作品特点- 理解《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形象描写和性格特点- 探索《水浒传》所讲述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三、教学内容1.《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生平- 介绍《水浒传》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 讲解《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的生平和创作经历2.《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形象描写和性格特点- 分析《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形象描写,如宋江、林冲、武松等- 探讨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忠诚、勇敢、悲壮等3.《水浒传》所讲述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 了解《水浒传》中所描绘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 概述《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如108位英雄好汉的义勇抗敌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解介绍《水浒传》的背景、作者生平和故事情节-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和讨论《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观摩法:观看与《水浒传》相关的影视作品或戏曲表演,增强研究的视听效果五、教学评估- 口头回答问题:学生回答与《水浒传》相关的问题,检验对内容的掌握程度-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水浒传》相关的主题讨论,展示对作品的理解和观点- 书面作业:布置与《水浒传》有关的写作或绘画作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六、教学延伸- 继续了解《水浒传》的后续故事和衍生作品,如《水浒英雄传》、《水浒演义》等-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经典文学作品,提升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七、教学反思-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更具吸引力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思维的启发和批判性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力以上是《水浒传》名著导读教案的简要内容概述,具体的教学活动和资源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拓展。
希望学生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对《水浒传》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同时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水浒传》名著导读优质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一. 教材分析《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吴用、林冲等一百零八位好汉聚义梁山,反抗官府,最终被招安的故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的《水浒传》选材丰富,既有经典情节,也有重要人物形象的分析,适合学生深入理解这部名著。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文学素养,但对于《水浒传》这样的古典名著,部分学生可能存在阅读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名著的精髓。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提升文学素养。
2.学会分析名著中的典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水浒传》进行个性化解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难重点:分析名著中的典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名著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案例分析法:分析名著中的典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读后感写作法:引导学生撰写读后感,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水浒传》的内容,整理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水浒传》相关章节,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和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水浒传》中的经典情节,如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等,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名著中的典型情节,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宋江三打祝家庄等,思考这些情节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名著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水浒传》进行个性化解读。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浒传》反映的社会现实,如官逼民反、义薄云天等,探讨作品的时代意义。
名著导读教案——《水浒传》教学对象:八年级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和主要人物,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原著,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评价古典文学名著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水浒传》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作品特色。
2.教学难点: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部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
(2)请大家谈谈自己对《水浒传》的了解,包括作者、背景、主要人物等。
2.作者及背景介绍(1)施耐庵,明代小说家,代表作有《水浒传》。
(2)背景:北宋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间起义不断。
3.主要人物介绍(1)宋江:义薄云天,忠诚勇敢,被称为“及时雨”。
(2)武松:勇猛善战,性格刚烈,被称为“行者”。
(3)林冲:英勇善战,忠诚正直,被称为“豹子头”。
(4)李逵:粗犷豪放,忠诚勇敢,被称为“黑旋风”。
4.故事情节简介(1)高俅陷害王进,王进投奔史进。
(2)史进结识林冲,林冲结识鲁智深。
(3)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逃至五台山。
(4)宋江结识武松,武松血溅鸳鸯楼。
(5)梁山好汉聚义,攻打祝家庄。
5.作品特色分析(2)人物性格:丰满鲜明,各具特色。
(3)故事情节:紧张刺激,引人入胜。
6.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水浒传》中某个角色的喜爱及原因。
(2)讨论《水浒传》中的某个故事情节,分析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7.课后作业(1)阅读《水浒传》原著,了解更多故事情节和人物。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水浒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但在分析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方面,仍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目标:1.通过典型人物的引读,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通过精彩段落的品读,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
一、导语课前播放《好汉歌》,进行气氛渲染。
同学们,《好汉歌》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听了之后让人热血沸腾,浑身充满了力量。
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古典名著《水浒》,对于《水浒》你了解多少呢?(要点提示:学生畅所欲言,可能想到的作者施耐庵,108将,豪侠之士逼上梁山的林冲、醉打猛虎的武松、勇猛憨直的李逵、行侠仗义的鲁智深等。
)虽然大家以前通过电视、书籍对其中的故事有所了解,但把这本书全部读下来的人不多,对其中的内容了如指掌的更是不多,要想读好这部巨著不容易,所以希望通过今天这堂课,同学们能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然后真正走进《水浒》中,去充分感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魅力。
二、读故事、识林冲在众多英雄中,老师先引领大家来认识林冲,讲一讲林冲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一步步由八十万禁军的教头,走上了反叛之路。
(一)把林冲的娘子拦着道:“你且上楼去,和你说话。
”林冲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
……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
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
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
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请同学朗读这一下这段话,说说你看到了林冲怎样的内心变化?明确:林冲先是愤怒,喝斥调戏自己妻子的后生,但是看到是高俅的干儿子时,自己的手先软了下来了,即使鲁达要带人去打,也被他以高衙内不认识自己妻子的理由给挡了下来。
由此可以看出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明确:林冲顾忌到自己的地位和身份,以及高衙内是自己上司的干儿子的身份,即使心有怨怒,也不能、也不敢一释为快,这是林冲软弱性格表现之一。
那么事情仅仅至此为止了吗?(二)董超、薛霸又添酒来,把林冲灌的醉了,和枷倒在一边。
薛霸去烧一锅百沸滚汤提将来,倾在脚盆内,叫道:“林教头,你也洗了脚好睡。
”林冲挣的起来,被枷碍了,曲身不得。
薛霸便道:“我替你洗。
”林冲忙道:“使不得。
”薛霸道:“出路人那里计较的许多。
”林冲不知是计,只顾伸下脚来。
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滚汤里。
林冲叫一声:“哎也!”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
林冲道:“不消生受。
”薛霸道:“只见罪人伏侍公人,那曾有公人伏侍罪人。
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口里喃喃的骂了半夜。
林冲那里敢回话。
自去倒在一边。
……董超去腰里解下一双新草鞋,耳朵并索儿却是麻编的,叫林冲穿。
林冲看时,脚上满面都是潦浆泡。
只得寻觅旧草鞋穿,那里去讨。
没奈何只得把新鞋穿上。
……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鲜血淋漓。
正走不动,声唤不止。
薛霸骂道:“走便快走,不走,便大棍搠将起来。
”林冲道:“上下方便,小人岂敢怠慢,俄延程途。
其实是脚疼走不动。
”这段文字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明确;押监他的两个差人董超、薛霸故意烫伤了他的脚,给他一双新草鞋,折磨他,连我们都不能忍了,他还是“忍”,这是林冲忍让性格表现之二。
林冲什么时候才会反抗呢?让我们接着看看下面的情节:(三)当时张见草场内火起,四下里烧着,林冲便拿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前面有人说将话来。
林冲就伏在庙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且奔庙里来。
用手推门,却被林冲靠住了,推也推不开。
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
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
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
这番张教头没的推故。
”那人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
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
”……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
”又听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
”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
”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
林冲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一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
林冲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戳倒差拨。
……这段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明确:林冲最后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说话,要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
这时林冲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打开山神庙的门出去把几个人杀了,然后造反上山,由此实现了彻底地转变: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林冲上山是走了一个非常艰苦的道路。
梁山好汉一百零八人,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想知道的更多是吗?那就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水浒传》原著,相信在以后的阅读中你们会更深刻地认识他们,也一定会被这一百零八个忠义、勇武、善恶分明的人物所感动。
同学们可以给梁山好汉每个人做一张卡片,记录他们每个人的精彩故事。
三、品语言,赏个性《水浒》除了精彩的故事情节外,吸引大家的还有一系列人物形象,小说中对人物精彩的语言刻画也是这部经典小说精彩之处。
《水浒》中可谓人物繁多,不能一一细数。
我们下面主要来看一下作者是如何用精彩的语言对鲁智深、李逵两个人进行刻画形象的。
(一)读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分析鲁提辖性格特点。
(要求:在朗读中用笔画出写鲁提辖的句子,说说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人物什么性格特点。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来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
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
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街坊邻居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 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三回。
学生交流。
预设: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
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街坊邻居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展示鲁提辖粗中有细的特征。
鲁提辖虽然急躁莽撞,但惩罚恶霸的过程中也显示出他作为军官的机智细心,说郑屠诈死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还有之前他帮助金氏父女,等金氏父女远行才去找郑屠,也体现这一点。
(二)李逵也是大家喜爱的人物,他和鲁智深性格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又有不同,来看看他的语言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1.李逵第一次见宋江,就问戴宗:“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责备他粗鲁,他不服,等戴宗向他介绍了情况,他还说:“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他心里怎么想,口里就怎么说;他刚上梁山便大发狂言:“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作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作小宋皇帝……杀去东京,夺了鸟位。
”……2.李逵道: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著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学生交流(语言描写:李逵说话极其直率,他的天真、坦诚、毫无心机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具有最强烈的造反精神,也不免头脑简单。
)思考:鲁智深、李逵这二人都是经典的英雄形象,你能说说他们的异同吗?学生交流(这二人都是武艺高强、性格刚烈、不畏强暴的好汉。
鲁智深急躁莽撞、嫉恶如仇,但深粗中有细。
李逵造反精神最强烈,天真、坦诚、毫无心计,说话直率,但头脑不免简单。
)同学们在以后阅读的过程中,请将以下人物再做一下比较:(1)林冲和武松性格的异同;(2)晁盖和宋江的性格异同。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名著,精心摘抄你喜欢的精彩的人物描写和其他描写,并做一下赏析,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精彩表现!小组讨论:刚刚我们看到了鲁智深的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今天我们的社会也有这样那样的令人激愤的现象,我们是否也应该像水浒英雄一样“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明确:《水浒》在揭露社会黑暗的同时,赞扬了梁山英雄身上所具有的共性即“义”,这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见义勇为的风尚是一致的。
现代社会,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仍然应该见义勇为,传承中华美德。
四、学方法、会阅读概括阅读、欣赏小说的方法。
1.首先要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住人物形象。
应抓住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结合文章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性格形成原因。
2.品味精彩的语言,感知人物个性。
用圈划批注的方法来阅读,圈划出精彩的人物描写、景物描写、情节和人物的铺垫预设等等,掌握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即主题思想)。
五、阅读建议我们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读完《水浒》,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读书计划表。
1、积累精彩片段,文中有大量精彩的人物细节描写,请你摘抄在笔记本上,并做出批注。
2、给每一位英雄做一张故事卡片,回顾概括小说英雄人物的故事梗概。
结合每位英雄人物的经历,分析你喜欢的英雄的人物形象,并评价人物的性格。
同学们,“阅读经典,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可以增强我们的能力,可以培养我们的情趣;欣赏经典,我们就能多一层理解,多一份感受,多一份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