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籍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334.50 KB
- 文档页数: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地籍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公布日期】1992.08.18•【文号】•【施行日期】1992.09.01•【效力等级】军事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中国人民解放军地籍管理办法(1992年8月18日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军用土地地籍管理(以下简称地籍管理),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合理规划利用土地,提高其军事、经济效益,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房地产管理条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土地使用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地籍管理是指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建立档案等一系列工作的统称。
第三条地籍管理必须确保地籍资料的系统性、准确性、完整性和现势性,积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步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
第四条地籍管理实行按级归口管理。
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负责全军的地籍管理工作;各军区、各军兵种、国防科工委等各大单位(以下简称各大单位)后勤基建营房部门负责本区域、本系统的地籍管理工作;军级以下后勤营房部门负责本单位的地籍管理工作。
第二章地籍调查第五条地籍调查是通过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土地的位置、权属、界址、用途、面积和利用现状的活动。
土地的权属、界址、用途和利用现状发生变化,应进行变更地籍调查。
第六条全军性的地籍调查由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拟定方案报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批准实施;区域性的地籍调查由各大单位批准实施。
日常变更地籍调查由军、师(旅)、独立团后勤机关组织实施。
第七条土地权属调查的程序:(一)准备资料。
权属调查前应收集土地来源证明材料,准备地籍调查表(式样见附件一)、界址调查表(式样见附件二)和调查底图。
调查底图可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原有地籍图或营区平面图。
无调查底图的宗地,可边调查边绘制调查草图。
(二)实地调查。
地籍调查人员会同宗地边界邻方委派的指界人,到实地核实宗地的界址及使用情况。
实地调查的结果应全部标绘在调查底图上,并填写地籍调查表。
2004-土地估价师—第5讲内容提要第四章地籍管理第一节地籍与地籍管理;第二节土地调查;第三节土地登记重点难点地籍的含义,特点,功能,分类,内容,管理原则。
地籍调查,土地登记。
内容讲解第四章地籍管理第一节地籍与地籍管理一、地籍及其类别(一)地籍的含义地籍是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数量、质量、用途(地类)和权属关系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地籍最早是为征税而建立的一种田赋清册或簿册。
地籍为国家管理土地、取得有关土地资料、巩固土地制度、合理利用土地、制订经济计划的重要依据。
例题:地籍是记载土地()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A.位置、界址B.数量、质量C.用途D.权属关系答案:A。
B。
C。
D分析:地籍是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数量、质量、用途(地类)和权属关系等基本状况的簿册(二)地籍的特点地籍的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和连续性特点。
地籍的空间性是由土地空间位置的固定性所决定的。
所以,地籍的内容不仅需要记载在地籍簿册上,同时还应在地籍图册上标绘清楚,并做到图册与簿册的一致性。
地籍的法律性体现了地籍簿册(含图)的可靠性,地籍资料的取得,一般需要通过实地调查,并运用先进的测绘和计算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从而保证了地籍的精确性。
地籍不是静态的,必须经常更新,保持资料的记载和数据统计的连续性,否则难以反映它的现势性。
(三)地籍的功能1.地籍的税收功能地籍的产生都与赋税有联系。
在现代地籍中都记录了土地的权属、数量、用途、等级和价格,这为公平的赋税提供了基础。
2.地籍的产权保护功能地籍的核心是权属。
3.地籍的土地正常交易维护功能4.地籍的土地管理功能地籍提供的资料为国家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用途管制、调整土地政策提供了基础资料,地籍是土地管理的基础。
5.地籍的多目标服务功能(四)地籍的分类人们可从地籍功能、地籍所完成的任务、地籍所记载的对象及地籍表现形式等角度给地籍分类。
1.按功能分类地籍按功能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