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的 治疗策略及进展
湖州浙北明州医院泌尿外科 陆林法
-
1
膀胱疼痛综合症/间质性膀胱炎( painful bladder syndrome / interstitial cystitis,PBS/IC)是一种基于尿频、尿急、膀胱或盆底疼痛 的的慢性疼痛综合症。
2002年国际尿控学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将其定 义为“一种与膀胱充盈相关的耻骨上疼痛,并伴随其他症状,如白天和夜间 排尿次数增加,同时除外泌尿系感染和其他病理病变”美国泌尿外科学会 (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AUA)及尿动力学和女性泌尿学会 (the Society for Urodynamics and Female Urology,SUFU)将之定义为 一种与排尿相关的不适感(疼痛、压迫感,憋胀),病史大于6周,合并下 尿路症状,排除感染和其他疾病,其中的尿频和疼痛是诊断上的两大要素。
美国泌尿外科指南将PBS/IC 在诊断时患者的病史时间缩短为六周,使更多 的患者能够早期治疗,指南根据不同的纳入标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有所 变化,例如,仅以盆腔区域的不适感,疼痛为参数,特异性为54%,敏感度为 81%,如果加入抗生素及雌激素治疗效果则特异性增为83%,敏感度减为48%。
-
3
PBS/IC治疗主要分为行为治疗,口服药物治疗,膀胱内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
-
8
2.2三环类抗抑郁药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可以产生中央和周边抗胆碱能作用,具有抗组胺和镇静效 果,能够抑制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
Hanno于1989年使用阿米替林治疗PBS/IC的效果,在其治疗的20例患者中19 例的疼痛和尿频症状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