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大数据时代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面临的问题

浅析大数据时代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面临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b4704380.html,

浅析大数据时代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面临的问题

作者:杨建国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10期

【摘要】安全生产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谐、文明,同时

也是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安全生产的形势总体上呈现出平稳向好的趋势发展,然而粗放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预埋下的安全生产隐患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时时考验着安全生产监管防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些年来,国家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引起了高度重视,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各种非法违法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还是屡禁不止,各种安全生产事故还是不断发生。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将大数据应用于提升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的关键时期,我国工业企业的地区分布、总体数量、产业结构等都处于比较大的调整期。同时,在工业化前期,由于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不足以及企业的主体责任没有落实到位等客观原因,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难度,同时也加大了从事后管理到事前管理的转变。然而再单一地依靠传统中人工监管的手段,将难以建立起分类分级动态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难以从根本上扭转事故高发态势。如今,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科学来指导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创新安全生产的监管模式以及提升监管能力,显得尤为必要。

一、大数据时代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学化水平还有待提升

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在行政执法时很大程度是由系统内部来实现的,长时间以来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有着很大的自由选择权,依靠直觉与经验对抽样数据、局部数据来做出判断,大数据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抽样数据以及局部数据边界模糊、数据分散以及时效性短,难以将其实质性作用表现出来,特别是越来越多流动性以及碎片化的信息出现时,当传播渠道也变成了平台时,抽样数据以及局部数据就完全失去了效用,然而这却违背了安全生产监管行政执法的实效性。大数据可不断扩大样本的数量来控制误差,将大数据应用于安全生产中可收集期间的各类海量数据,这些实时数据对于监管人员做出科学决策有极大的帮助,然而目前我国大数据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还处于一个初步阶段,才开始从信息化迈向数据化,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学化水平还有待提升。

浅析大数据应急管理在安全生产方面运用

浅析大数据应急管理在安全生产方面运用 大数据正在改变世界,而数据收集和分析则是提升应急管理功能的重要手段。在对大数据内涵和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后就会发现,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有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思维两种方式。在应急管理的事前准备、事中响应和事后救援与恢复的每一阶段都可以引入大数据的应用,每个阶段对大数据的应用程度也会因其需要应对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别。生产生活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信息集聚发展,“大数据”运用逐渐成为主流的情况下,以科技手段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应急管理机制创新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 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整个应急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包括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善后恢复等多个环节。由于当前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大多处于技术应用阶段,并没有针对应急管理中大数据的应用进行严格分类,本篇主要探讨大数据在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应急管理应用方面机制框架。 一、传统安全生产工作架构 通过了解,目前项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是由监管责任部门、

项目企业配备安全监理人员、现场管理人员来实施的,安全监理人员与施工管理人员属不同的岗位,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被认为的隔断开来,施工进度安排、工序穿插、人员调配、物(设备)的状态管理等与安全由直接关系的要素,因为安全与施工管理岗位的不同而人为的割裂,安全管理资源严重浪费,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项目总工、安全监理人员、设备管理员等都具有安全管理的知识和能力,但在目前的项目安全管理模式下,这些安全管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此外,项目安全监管部门在安全工作协同、信息数据互通、专业技术人才利用方面也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提高。 现行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安全管理是为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开展的管理活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是进行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落实安全管理决策与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现阶段,项目所采用的安全管理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落实安全责任制。项目实行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业主企业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安全管理活动。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均需与

大数据时代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浅析

大数据时代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浅析 发表时间:2019-11-15T10:30:39.26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4期作者:陈春阳 [导读] 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普及程度不够。 福建省南安市应急管理局福建泉州 362300 摘要: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快速进步的时代背景下,目前,我国的企业生产和基层建设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现阶段,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屡屡发生,人们对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就对了基层安全生产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对全球经济影响深远,推动着社会各个产业的转型与变革,同样,大数据对于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意义也是非常重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大数据时代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一、大数据时代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法科学化程度较低 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普及程度不够,同时,对于一些新技术的应用还不成熟,使得基层生产过程获取的数据可能存在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方面的问题,这就导致我国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较低。实质上,对基层生产安全的监督管理主要是执法人员内部完成的,这就意味着安全监督执法人员具有极大的自由裁决权,执法人员在进行工作时根据其经验以及直觉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以这些数据作为参考来评价是否存在安全问题。而云端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对这种仅凭经验、直觉的工作方法带来了挑战。具体来说,由于我国基层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不成熟,导致云计算技术获取到的生产数据可能存在覆盖度低、准确性差等问题,同时,部分基层获取到的生产数据量较少,无法进行大数据分析。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学化水平较低。 (二)政府大数据专业人才缺乏 和传统的抽样数据、局部数据等“小数据”相比较,大数据的数据量更多、数据种类更加复杂、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的速度更快,同时,大数据对数据的质量要求也更高,大数据应用的这些要求使得传统的数据统计技术以及管理措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为了有效提升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推动我国生产安全的科学化发展,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大数据专业人才应用方面,仍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分布不均等问题。现阶段我国部分基层单位信息技术工作人员对信息以及大数据的理解不够透彻,同时,这部分工作人员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不到位,无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究其原因,就是大数据人才培养和重视不足,导致专业人才匮乏。在进行基层安全生产时大量的数据没有被发觉,从而无法发挥其价值。 (三)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 存在缺陷,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下对大量数据的精确处现阶段,基层在进行安全生产时相关部门配置以及部门间协作理以及批量存储的要求,同时,也没有建立相应的防护措施来预防数据分析存储可能存在的隐患。尽管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数据的存储以及收集,但是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来说,仍存在着数据总量不足、数据精确度不足、数据客观性不够等问题。 二、大数据时代提升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建议 (一)运用大数据思维提升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法科学化程度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需要从思想上作出相应的改变。对于监管人员来说,为了让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得到良好的应用,实现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事故的超前预防,需要将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手段转变为精细化管理;再者,还需要实现各个部门的独立为战向共享合作方面的转变;另外,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还需要实现从政府导向型向以人为本服务型方向转变。这些工作形式以及策略的转变,是大数据思维方式在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二)积极培育大数据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的工作贯穿于大数据建设的每个环节,需要专业人员的操作才能完成,其中最为核心的数据分析部分,即基于预言建模或未来趋势分析,以往我们所使用的数据分析,在开发预测分析应用程序模型这方面受阻,而该方面的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相当稀缺,以往对于数据分析人才的要求仅限在能够掌握统计学基本原理,而在计算机、统计软件编程方面没有过多的要求,而现阶段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数据分析人才,首先要求必须对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基本原理均要熟悉和掌握,还必须能够熟练使用C++、JAVA 等主流编程语言和高级统计分析软件,如 S、SAS 和SPSS 等;同时,操作人员应该对分布式计算的原理达到理解和应用,熟悉使用 MapReduce+Java 等。因此,在大数据分析人才的培养上。必须加强该方面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课程,同时还应该重视高等院校对相关人才与相关专业的建立,将大数据专业人才和各个高校的教育进行相互渗透和融合,促进人才的培养。 (三)构建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从管理学角度来说,改变管理模式的最佳方法是从管理者本身入手,这可以通过改变其思维、管理主体等来实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同时推动了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需要更多的注重数据的收集以及部门间的合作。因此,在政府的主导下需要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获取基层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解决。 (四)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执行主体 依据管理学理论,改变一种管理模式最好的方法必然是改变管理者本身,实现途径是多方面的,可以转变管理者思维,或者改变管理主体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出了挑战,同时也要求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要在数据收集、部门协同合作、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上做出决策,究其根本要实现管理主体的转变。传统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人员最权威、最主要的主体无疑是政府,但是,随着信息资源和信息权利的流动化、共享化和普遍化,单一“执行主体”的权威性受到质疑。纵观当下的安全监管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遇到的

(综合)浅谈如何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对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安全生产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党和人民对安全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中间梗阻”的现象,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检查不落实,考核不过硬,使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形同虚设。“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虽然早已家喻户晓,但实际上是喊得多、落实得少。安全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单位、一个人的能力所能解决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实践证明:要想成功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必须切实做到把握安全生产政策导向,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组织各项安全生产检查,规范安全生产台帐管理,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在此,我就如何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谈几点浅薄看法。 一、认真学习准确把握政策导向,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不仅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眼睛,同时也是我们进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标尺,通过这只眼睛我们可以看到工作的职责所在,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个标尺可以掌握工作的标准,找准工作的着重点。所以要想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认真学习、熟悉掌握安全生产行业法律法规,弄清楚本辖区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结

合实际,对照目标任务,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年初工作计划,按照工作计划,扎实有序开展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任何工作都不是靠哪一个人的力量能搞好的,都说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就是重于屋山,也不是我们一个人两个人的力量所能扛动的,有好多同志,事故出来以后,一脸的茫然,极力的推卸责任,可又缺乏依据,最后只有自己去承担责任。用句俗话说:力也出了,劲也掏了,为什么会出现令人失望的结果呢?就是因为自己平时没弄明白应该怎么做。那么做好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根据本辖区、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状况和要达到的目标,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制度决定行为,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有了制度就有了明确、具体的标尺。有了这样的标尺,既便于衡量,也便于检查监督,对有关的职责、权利、义务、程序等,或是作质的界定,或是作量的界定,对于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怎样去做,哪些是哪个单位或哪个岗位的人去做,规定得清清楚楚,使人一目了然。所以安全生产各项制度的建立,是人、设备和环境等安全性的有力保证,可以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以达到安全生产目的。 ?三、搞好全程监督管理,把工作落在实处 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外乎三种形式:事前监督管理、事中监督管理、事后监督管理。事前监督管理是指有关安全生产许可事项的审批,包括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等。事后监督管理是指事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分类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分类 违反设备设施、经营场所及安全条件方面规定的行为 1、未保证安全资金投入 2、未按规定提取及使用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 3、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4、未向从业人员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5、未设置安全设施设备或未进行维护及保养检测 6、不具备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7、设备、设施及原料不符合标准 8、使用国家命令淘汰、禁止的工艺、设备及材料 9、生产经营场所与宿舍的设置不符合安全要求违反制度建设及人员管理方面规定的行为 1、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2、未经考核及未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擅自从事相关安全工作 3、未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4、未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或违反安全管理制度 5、未按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配备管理人员 6、未履行与承包及租赁单位的安全管理义务 7、在同一作业区域内,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谢意或者未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8、非专业人员操作设备

9、非法处置危险化学品、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 10、危险化学品未储存在专用仓库内或者未设专人管理 11、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或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不服从行政机关管理的违法行为 1、未履行及时报告义务 2、未按规定进行登记、变更或申请复核、注销手续 3、拒不执行安全监察指令 4、拒绝现场检查或者不如实反映事故隐患 5、发生事故时,不及时报告或干扰事故调查违反安全生产审批规定的行为 1、从事超出许可范围的活动 2、违反许可证管理要求 3、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未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 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未按照批准施工或未经验收合格擅自投入生产 5、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 6、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未经安全审查或者安全审查不合格 7、非法生产、经营、储存、使用、采购危险化学品及容器 中介机构的违法行为 1、出具虚假证明或弄虚作假骗取资质证书 2、擅自出租、出借经营资质或非法经营 3、未按同一的培训大纲组织教学培训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导论论文《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 作者:李佳倩 学号:2014301500243 院系:计算机学院 班级:14级8班 指导老师:王骞 2015/1/24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 中文摘要 大数据(Big Data)是当前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正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工作习惯及思考模式。但目前,大数据在收集、存储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安全风险,大数据所导致的隐私泄露为用户带来严重困扰,虚假数据将导致错误或无效的大数据分析结果。该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的产生原因、发展概述、主要特征及大数据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并针对现有的安全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本文编者:山东正舟信息 https://www.doczj.com/doc/3b4704380.html, 山东正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文案) 关键词:大数据;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信息安全 Abstract Nowadays big data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both the academic and the industrial research.It is regarded as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work and think.However,there are many security risks in the field of data security and privacy protection when collecting,storing and utilizing big data.Privacy issues related with big data analysis spell trouble for individuals.And deceptive or fake information within big data may lead to incorrect analysis result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era of big data, development overview,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ig data information security research, and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safety problems. Key words: Big data;Big data era;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of big data era

浅析大数据时代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面临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b4704380.html, 浅析大数据时代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面临的问题 作者:杨建国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10期 【摘要】安全生产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谐、文明,同时 也是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安全生产的形势总体上呈现出平稳向好的趋势发展,然而粗放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预埋下的安全生产隐患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时时考验着安全生产监管防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些年来,国家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引起了高度重视,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各种非法违法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还是屡禁不止,各种安全生产事故还是不断发生。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将大数据应用于提升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的关键时期,我国工业企业的地区分布、总体数量、产业结构等都处于比较大的调整期。同时,在工业化前期,由于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不足以及企业的主体责任没有落实到位等客观原因,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难度,同时也加大了从事后管理到事前管理的转变。然而再单一地依靠传统中人工监管的手段,将难以建立起分类分级动态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难以从根本上扭转事故高发态势。如今,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科学来指导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创新安全生产的监管模式以及提升监管能力,显得尤为必要。 一、大数据时代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学化水平还有待提升 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在行政执法时很大程度是由系统内部来实现的,长时间以来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有着很大的自由选择权,依靠直觉与经验对抽样数据、局部数据来做出判断,大数据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抽样数据以及局部数据边界模糊、数据分散以及时效性短,难以将其实质性作用表现出来,特别是越来越多流动性以及碎片化的信息出现时,当传播渠道也变成了平台时,抽样数据以及局部数据就完全失去了效用,然而这却违背了安全生产监管行政执法的实效性。大数据可不断扩大样本的数量来控制误差,将大数据应用于安全生产中可收集期间的各类海量数据,这些实时数据对于监管人员做出科学决策有极大的帮助,然而目前我国大数据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还处于一个初步阶段,才开始从信息化迈向数据化,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学化水平还有待提升。

浅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秋龙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监督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之在九十年代末期出现了我国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局面,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进入21世纪,国家领导人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进一步深化,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委员会第二 十八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2005年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局(副部级)正式升格为安监总局(正部级),其监管职能和权 威进一步加强,今年又制定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等 法律法规,为我国的依法监管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仍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架构和建设统一协调、层级健全、职能到位、高效权威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体系,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大重要环节。 一、浅析当前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是指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管和行政执法的组织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合理配置、有关部门职责科学分工、监督执法机制协调高效的统一体,即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机构、人

员、职责、机制的有机结合。建设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是一项长期任务,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一)、机构不健全,监管人员业务不熟悉 目前基层乡镇一级安全生产无机构无编制,现在乡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的,一般都是企业服务中心的人员兼职,这些兼职的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因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任务多且待遇无,不能安下心来钻研业务,认真掌握安全生产的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而是天天想着转科室,人在心不在,人员难于留住,流动性大,难以胜任繁重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执法人员素质是决定法律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我国整个安全生产监察系统调整后成立时间较短,由于开展工作的需要和体制等原因,大量没有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员又充实到各地安监系统,导致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素质特别是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各地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普遍处于摸索阶段,监管效力低下,执法水平不高。(二)、行政人员依法治安意识不强 在我国,由于计划经济下政府长期采用行政管理手段而不是法律手段来管理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并且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史的国家,封建专制意识浓厚,官本位思想、特权思想盛行。这些东西正是法治的大敌。导致部分执法人员仍未能快速转变观念,对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到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难于严格实施,表现出“严不起来,执行不下去”的现象。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不断的普及,计算机网络给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 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好处,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了安全隐患,那就是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问题。其中信息安全是主线,它贯穿于计算机安全和网络安全之中。正是网络的广泛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如何来保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如最近的,美国白宫近日确认其400万政府雇员信息遭到泄露,而这仅是近来众多网络安全事件的一个缩影,信息安全问题更是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预示着,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安全在强大的互联网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正如有一部电影所说“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讲述的是马克斯,本杰明和神童斯蒂芬以及保罗私人组建了黑客组织CLAY,并且为了正义入侵国际安全系统。他们凭借高超黑客技术的所为引起了德国秘密警察组织、欧洲刑警组织的重视,并且一个邪恶的黑客将他们视作威胁,想要将他们除去。本杰明因此感觉到自己正在面临生死攸关的考验,并且他们的目标似乎不值得他付出如此大的代价……相信没有一个人敢打包票说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安全的。特别是对于很多“宅男”或者“宅女”来说,每天上网聊天、发帖子、逛论坛灌水、网上购物……泡在网上的时间都不短,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就更大了。由于很多网站需要实名注册,往往要验证手机号码或电子邮件,很多人在注册后不久就会收到莫名其妙的垃圾邮件、骚扰短信、推销电话。除了各种漫无目标的“轰炸式”信息外,严重的是个人的网上银行和支付宝的财产安全,个人银行卡被盗刷资金被盗的例子数不胜数。不仅如此,,这些年来,诈骗短信、电话层出不穷,互联网上也时有交流通讯工具被盗号的情况出现。而如果骗子掌握了姓名、电话、居住地这些个详细的个人信息,再冒充朋友借钱、谎称家人住院,通常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得手的几率也要高得多。可见,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因此,为了减少我们的信息泄露,保障我们的信息安全,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计算机信息安全体系。下面是一些构建计算机信息安全体系的方法。 第一,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资源,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特 殊网络互联设备。它对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按 照一定的安全策略来实施检查,以确定网络之间的通信是否被允许,并监视网络运行状态。根据防火墙所采用的技术不同,可将它分为:包过滤型、地址转换型、代理型和监测型。包过滤型防火墙采用网络中的分包传输技术,通过读取数据包中的地址信息判断这些“包”是否来自可信任的安全站点,一旦发现来自危险站点的数据包,防火墙便会将这些数据拒之门外。地址转换型防火墙将内侧IP地址转换成临时的、外部的、注册的IP地址。内部网络访问因特网时,对外隐藏了真实的IP地址。外部网络通过网卡访问内部网络时,它并不知道内部网络的连接情况,而只是通过一个开放的IP地址和端口来请求访问。程123代理型防火墙也

大数据_开辟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新时代

/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设备,从而无法带来管理效率的提高,浪费了企业的资源,有可能返工,加大成本投入。 2.2人员配备不到位 由于财务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不仅涉及到财务部门,还要涉及到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等业务部门,加之大中型企业一般建立时间较长,人员流动性慢;很多岗位,现有人员存在年龄偏大,业务技能落后,知识跟不上企业发展要求,或者人员老化,学习新知识比较吃力。难以适应新的信息核算系统。 2.3相关部门协调不畅,推进困难 财务信息化工作是一项集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公司的大部分部门和业务,收集数据等工作又十分繁重,需要公司上下各部门的大力协作,如果部门不够认真重视,势必影响到整体工作进度。例如,销售部门需要提供完整的客户信息,以备期初录入,还要计算账龄等工作,还需确定客户的信用记录,以确定公司的销售条件、收款条件、价格优惠幅度等;采购部门需要完整的供应商信息,以备后期进行信用评估,确定适当的付款条件,会否有采购优先权等等;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需要提供各项资产的详细信息,有的还需查阅初始采购记录才能确定。以上都是财务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内容,缺一不可,任务较重,这就要求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2.4自身业务不够规范,实施财务信息化工作难度较大 由于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间较短,企业类型较多,有的企业改制后仍沿用原来的管理模式,机构设置也比较传统。业务核算比较富于个性化核算,不太适合现有的财务信息化标准工作要求。有的部门存在多重领导现象,不利于以后的标准化核算;业务部门习惯了人工工作流程,很多信息仅提供简写名称等个人习惯程序,难以符合信息化的标准操作程序。3 财务信息化实施的几点建议3.1树立财务信息化管理观念,明确信息化目的 企业经营者必须树立起明确的财务信息化管理观念,明确实 施的目的,通过管理模式的变更,使企业管理水平能够有大的提 升,进而提高企业效益。 3.2必须下大力气解决人员配备问题 财务信息化是一项新的工作,必须要有新的工作方式与之适应,人员素质必须跟上。或加强培训,或新增人员,必须要有符合新业务的条件的人员才能上岗。 3.3设立专设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推进信息化建设 应由企业高级经营者负责统一协调工作,监管各项工作进度,及时解决问题,推进整体工作;设立奖惩机制,对工作先进的部门、个人进行嘉奖;对未按期完成的,要有适当的处罚措施。通过这些措施,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3.4理顺工作顺序、办事流程,使之符合财务信息化工作要求 对原有的具体工作内容要逐项识别,使之在应用了新的信息化处理方式后,仍能顺利开展业务。 对不符合标准信息化处理的业务要及时修正工作方式,以使原有工作内容能够持续开展。 3.5及时记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以便于与软件公司沟通解决 财务信息化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比较复杂的系统工作,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是企业内部出现的问题,有些是需要软件公司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分门别类进行统计,解决方案与各部门沟通,以便出现类似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财务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全力配合,需要经营者的高度重视,需要公司内部、外部良好的沟通,共同来实施。同时财务信息化工作也是一项管理工具的提升,实施后可以减少财务核算工作的费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可以使企业的财务信息能够及时地反映到经营者手中,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资金管理、物资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提供重要支持,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实现效益提升。 大数据:开辟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新时代 杨雷,史胜春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07) [摘 要]当前,人类迈入“大数据”时代。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建立的信息系统已经积累了海量数据,但对数据的利用还远远 不够深入。随着生产能力和规模的逐年加大,生产储存装置逐渐向大型化、规模化发展,重大危险源不断增多,安全生产监 管难度和防范事故任务加大。本文介绍了利用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利器”———大数据对基础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寻找事故发生的规律,预测未来,可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的管控水平。 [关键词]大数据;石油化工;安全生产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18.025[中图分类号]F27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4)18-0036-03 1 引言 石化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具有高温高压、有毒有害、连续作业、点多面广的特点,随着生产能力和规模的逐年加大,生产储存装置逐渐向大型化、规模化发展,重大危险源不断增多,任何一项制度缺陷、设备隐患、程序遗漏、工作疏忽或个人违章行为,都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发生,引发严重后果。中国石化 “11·22”特别重大事故的惨痛教训,要求安全生产必须从细微着 手,要求安全生产必须从传统意义上被动的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建立的业务系统,加上互联网不断的深化应用,已经为安全管理积累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等导致事故发生的大量数据。但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利用还远远不够。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缺陷等有价值信息,寻找事故发生的规律,提高安全生产 [收稿日期]2014-05-26 !!!!!!!!!!!!!!!!!!!!!!!!!!!!!!!!!!!!!!!!!!! 中国管理信息化 C 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2014年9月第17卷第18期 Sep.,2014Vol .17,No .18 36

浅谈安全生产监管创新

浅谈安全生产监管创新 安全生产工作有它自身的规律性,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需要政府、企业和广大员工共同努力,安全监管工作必须在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上狠下功夫,只有不断创新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才能破解安全生产工作的难题,把工作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如何创新是安监工作者十分关注的话题,在此谈谈个人的看法。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创新。中华辞海上解释创新:创建新的:刻意创新继承与创新有一定的辩证关系。个人认为,创新是建立在对事物原有的一整套理论、体制、机制基础上的,是继承原有事物传统的提高和完善。在这里要明确这样一个问题,就某一项事物来说要想突破原有的一套,就必须熟悉掌握该事物原有的体系。那么,怎样来掌握呢?一是靠学习。不论什么人从事什么工作,要想创新你必须认真学习该项工作的全部历史、现状,了解该项工作的来龙去脉,抓住问题的症结,找到根本。二是靠实践。毛主席说过,你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必须亲口尝一尝。你要想了解某项工作的实际情况,你必须亲自从事这项工作。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让实践对你的理解做出检验。三是触类旁通。在全面考察了解掌握该项工作的基础上,把它放在更大的环境里来看待,分析其与相关工作的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安全生产监管创新也和其他事物一样,必须深入研究它的规律性,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完善的基础上创新。 一是要在学习上创新。学习是永恒的主题。安监部门要成为学习型机关,成为安监干部的学校,组织学习要带着问题学,学习前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大家在学习中寻找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改变过去那种一人念、大家听,这个耳朵听、那个耳朵冒,大呼隆的学习方法。要向实践学,理论的创新来自实践,实践是解决问题的最好老师。一些新的理论、新的办法,都是从实践中来的。要向人民群众学,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身上有着巨大的创造力,他们能够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安监干部要深入企业、矿山、基层,虚心向企业管理人员学习,向企业员工学习,向基层群众学习,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切忌监管工作不切实际,主观

浅谈安全生产监管创新

浅谈安全生产监管创新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浅谈安全生产监管创新安全生产工作有它自身的规律性,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需要政府、企业和广大员工共同努力,安全监管工作必须在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上狠下功夫,只有不断创新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才能破解安全生产工作的难题,把工作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如何创新是安监工作者十分关注的话题,在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创新。中华辞海上解释“创新:创建新的:刻意创新继承与创新有一定的辩证关系”。个人认为,创新是建立在对事物原有的一整套理论、体制、机制基础上的,是继承原有事物传统的提高和完善。在这里要明确这样一个问题,就某一项事物来说要想突破原有的一套,就必须熟悉掌握该事物原有的体系。那么,怎样来掌握呢?一是靠学习。不论什么人从事什么工作,要想创新你必须认真学习该项工作的全部历史、现状,了解该项工作的来龙去脉,抓住问题的症结,找到根本。二是靠实践。毛主席说过,你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必须亲口尝一尝。你要想了解某项工作的实际情况,你必须亲自从事这项工作。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让实践对你的理解做出检验。三是触类旁通。在全面考察了解掌握该项工作的基础上,把它放在更大的环境里来看待,分析其与相关工作的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安全生产监管创新也和其他事物一样,必须深入研究它的规律性,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完善的基础上创新。 一是要在学习上创新。学习是永恒的主题。安监部门要成为学习型机关,成为安监干部的学校,组织学习要带着问题学,学习前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大家在学习中寻找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改变过去那种一人念、大家听,这个耳朵听、那个耳朵冒,大呼隆的学习方法。要向实践学,理论的创新来自实践,实践是解决问题的最好老师。一些新的理论、新的办法,都是从实践中来的。要向人民群众学,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身上有着巨大的创造力,他们能够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安监干部要深入企业、矿山、基层,虚心向企业管理人员学习,向企业员工学习,向基层群众学习,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切忌监管工作不切实际,主观臆造、闭门造车。 二是要在工作方法上创新。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安全生产工作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企业数量迅速膨胀,民营经济成分构成占有率增加,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增长,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监管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这些都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搞好安全生产监管必须创新工作方法,具体做到“四多四少”:多一些具体指导,少一些空话。实践表明,目前我们有的企业不仅缺乏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正确理

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问题思考

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问题思考 隐私OR便利 互联网上的“透明人” “中国人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很多情况下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利性。”今年3月,一位知名互联网企业负责人在公开场合谈到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然而,这一言论迅速击中了网民的痛点:在大数据时代,普通网民究竟还有没有隐私?我们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面临“选择”:是否同意获取个人信息。使用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注册一个网络账号,都会让用户提供手机号码、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隐私信息。 安装一个新的APP,使用前先要收到一连串的提醒:“允许发送通知”“允许访问位置”“允许获得手机通讯录”“允许启用电话、短信、相机”……尽管用户可以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但用户一旦选择了“不同意”,很多APP便自动退出不再提供服务。 甚至发在个人朋友圈中的照片,都有可能被他人恶意盗取。近日有媒体曝光称,大量来自朋友圈、QQ空间或者微博上的私人照片,正在被放在网上低价出售,甚至被非法用于商业广告或婚恋网站。对此,有网友感叹:“原来,我们一直在互联网上‘裸奔’!” 网上个人信息泄露还可能引发次生灾害,成为精准诈骗的帮凶。一些人把个人隐私信息当成赚钱的工具,通过售卖越权获取的用户信息获得巨额利润,并由此形成了黑色产业链。如何提高网络安全性,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成为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核心关切。 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丽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传统问题向互联网延伸,线上向线下延伸,人类空间向虚拟空间延伸。人们在互联网上变成了“透明人”,个人的一举一动都被互联网“记录在案”,导致人们在网络空间越来越缺乏安全感。

浅谈大数据技术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现状与应用

浅谈大数据技术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现状与应用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从分析大数据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现状、实施基础、实施关键入手,指出基层工作者如何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标签:安全生产;大数据;信息化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它象征着人类的时代跨越。最显著的特征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效支撑大数据统计分析在各行业中的运用。大数据技术正在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学习式和工作方式,传统的工作方式在信息化时代凸显出一些不足和弊端。所谓大数据,单从字面来看,它表示数据规模的庞大,并满足5个特点: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高速性(velocity)、价值性(value)和真实性(veracity)。以下将浅谈大数据技术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价值与应用。 1 大数据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现状 安全生产信息化是大数据技术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应用基础,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在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府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美国矿山安全信息中心建有安全生產业务信息系统,负责网络管理和数据处理,包括采集矿山危险源实时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发现事故隐患,记录整改情况,通知现场安全监察员进行监察等。该系统还能在网上接受现场安全监察员每日的报告,对执法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确定工作重点,进行人员调配,发布每日安全生产信息,第一时间通报安全事故等业务,并对灾害事故救援采用了现代通信、信息网络、数据库技术,推行计算机模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新技术在矿山中的应用,大幅度减少了煤矿挖掘中的意外险请,不仅提高了矿山安全水平,还提高了数据效率。2010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发生死亡29人的矿难,由于该煤矿的监管记录保存完整,每条记录都包括检查的时间、结果、违反的法律条款、处理的意见、罚款的多少、已缴纳的金额、煤矿是否申诉等记录。逾千条的监管记录为事故追责提供了重要证据,从而使调查当局迅速锁定责任方并予以正确处罚。 我国在2011年12月发布了国家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分析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管理和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领域)及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以及加强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对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旨在实现安全生产领域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和共享,为政府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科学有效的保障手段,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是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重要依据。目前,在国家安全生产总局网站上,已经投入使用的数据库信息平台有安全生产综合统计信息直报系统、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基本情况普查系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问题及解决建议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为了在安全、优质、高效中满足市场需求,集团公司在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常抓不懈的同时,还建立了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督工作的实效强化机制,作为一名下属公司的主管生产副经理,我在骄傲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想要得到不断的提升,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查找不足,发现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拿出解决方案,为此,我就多年来从事安全生产工作所发现的问题谈以下浅见: 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监督管理意识不强。就公司现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分析来看,其监督管理意识不强的思想问题存在于其中,致使安全生产过程中各种问题的频现,有的甚至直接导致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比如说,在安全生产工作过程中,管理者习惯性的、被动的、针对一些问题进行监督管理,即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才进行一系列的监督和管理,而没有在问题发生前进行预防性的管理,引发这种行为的最终原因就是其监督管理超前意识不强,没有忧患意识,这一问题,直接导致在日常施工中工作负责人和安全监督人员对施工中的危险点考虑不周全,防范

措施不全面,不利于总结、落实和完善日常工作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也使公司安全问题受到了严重威胁,从而引发一些安全生产事件。 二是监督管理过程中人员的监管力度不足、责任心不强。在生产工作中,安全监督行为的严谨程度,直接影响到安全是否到位,而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和考核流程,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各类客户的用电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细化,势必导致我们电力工作在生产、运行中的安全要求日趋复杂,我们也迫切需要更为先进的电力安全监督管理与之相配合。只有强调和巩固对各类生产、运行的监管内容的领会程度,才能提高监管人员自身对各种危险点发展的判断力,从而促进地电系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措施的完善。 从目前公司的监督和管理整体水平来看,其在整个管理监督过程中没有呈现出人对不断发展、充实的各类监管要求完全掌握的完整性和可扩充性的状态,这种状态导致了安全监督管理措施落实的不到位。比如说未监督到基层工作人员的对事故、事件的真实推演工作,没有进行精密的设计和构建,缺乏规范化的指导和设计并让所有的监管人员熟知其中的道理,也没有根据施工计划或在市场导向性的前提下,进行过监督和管理的深层推演,极大的不利于公司现行的安全生产,直接导致基层安全监督人员在履行监管职能时,无法准确判断事件的发展轨迹,更无法在

(安全生产)2020年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分类标准

工贸行业安全监管 分类标准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安全监管分类标准(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管四〔2014〕29号)内容,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安全监管作出分类标准。 冶金 (02) 有色 (03) 建材 (05) 机械 (07) 轻工 (24) 纺织 (42) 烟草 (45) 商贸 (46)

冶金行业 一、炼铁:指用高炉法、直接还原法、熔融还原法等,将铁从矿石等含铁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生产活动。 二、炼钢:指利用不同来源的氧(如空气、氧气)来氧化炉料(主要是生铁)所含杂质的金属提纯活动。 三、黑色金属铸造:指铸铁件、铸钢件等各种成品、半成品的制造。 四、钢压延加工:指通过热轧、冷加工、锻压和挤压等塑性加工使连铸坯、钢锭产生塑性变形,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的钢材产品的生产活动。 五、铁合金冶炼:指铁与其他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生产活动。

有色行业 一、常用有色金属冶炼:指通过熔炼、精炼、电解或其他方法从有色金属矿、废杂金属料等有色金属原料中提炼常用有色金属的生产活动。 (一)铜冶炼:指对铜精矿等矿山原料、废杂铜料进行熔炼、精炼、电解等提炼铜的生产活动。 (二)铅锌冶炼 (三)镍钴冶炼 (四)锡冶炼 (五)锑冶炼 (六)铝冶炼:指对铝矿山原料通过冶炼、电解、铸型,以及对废杂铝料进行熔炼等提炼铝的生产活动。 (七)镁冶炼 (八)其他常用有色金属冶炼 二、贵金属冶炼:指对金、银及铂族金属的提炼活动。 (一)金冶炼:指用金精(块)矿、阳极泥(冶炼其他有色金属时回收的阳极泥含金)、废杂金提炼黄金的生产活动。 (二)银冶炼:指用银精(块)矿、阳极泥(冶炼其他有色金属时回收的阳极泥含银)、废杂银提炼白银的生产活动。 (三)其他贵金属冶炼 三、稀有稀土金属冶炼:指钨钼、稀有轻金属、稀有高熔点金属、稀散金属、稀土金属及其他稀有稀土金属冶炼活动,但不包括钍和铀等放射性金属的冶炼加工。 (一)钨钼冶炼 (二)稀土金属冶炼 (三)其他稀有金属冶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