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以太网连通性测试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265.00 KB
- 文档页数:7
网络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网络连通性测试与网络命令验证日期:2015.11.09 班级:学号:姓名:【一】预习内容5个常用网络命令:net命令(net config server查阅本网络配置信息统计;Net share查阅本地计算机上共享文件;Net user查阅本地用户账号;Net view查阅网络上可用计算机)ping命令用于确定网络的连通性tracert命令是路由跟踪命令,检查路由结点情况telnet 命令测试端口连通性tasklist命令检查进程route 命令route print 打印路由表route add 增加路由【二】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网线连接设备的方法。
2.掌握常用网络命令。
【三】实验过程1.连接设备步骤:关闭计算机电源→按照图示连接设备→打开计算机电源。
2.网络属性设置步骤:控制面板→网络和拨号连接→本地连接→属性→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将4台计算机的IP地址分别设置为:192.168.0.1、192.168.0.2、192.168.0.3和192.168.0.4;子网掩码全部为:255.255.255.0。
3.测试网络连通性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步骤:在IP地址为192.168.0.1的计算机上打开“开始”→“运行”→输入“cmd”→确定→在DOS提示符下键入命令“Ping192.168.0.2”、“Ping 192.168.0.3”和“Ping 192.168.0.4”→如果出现类似于“Reply from 192.168.0.2……”的回应,说明TCP/IP协议工作正常;如果显示类似于“Request timed out”的信息,说明双方的TCP/IP协议的设置可能有错,或网络的其它连接有问题。
重新设置后再次测试。
4.查看网络设置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网络设置,下面的命令测试全部在DOS提示符下完成(1)键入Ipconfig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基本TCP/IP 配置。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网络连通性测试的方法,了解常用的网络测试命令,并学会使用这些命令检测网络故障,提高网络管理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PC机3. 网络拓扑:星型拓扑结构4. IP地址规划:192.168.1.0/24三、实验内容1. 网络连通性测试(1)使用ping命令测试主机间的连通性在PC1上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ping 192.168.1.2,观察结果。
若PC1与PC2之间的网络连通,则显示成功发送和接收数据包的信息。
(2)使用tracert命令跟踪数据包路径在PC1上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tracert 192.168.1.2,观察结果。
tracert命令将显示数据包从PC1到PC2所经过的路由器,以及每个路由器的响应时间。
2. 网络故障排查(1)检测物理连接检查PC1和PC2之间的网线是否连接正常,确认网线未损坏。
(2)检查网络配置在PC1和PC2上分别输入ipconfig命令,查看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确认网络配置正确。
(3)检查防火墙设置在PC1和PC2上分别输入netstat -an命令,查看是否有被防火墙阻止的连接。
(4)检查路由器或交换设备故障检查路由器或交换设备的端口状态,确认端口未故障。
3. 网络性能测试(1)使用iperf命令测试网络带宽在PC1上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iperf -c 192.168.1.2 -t 60 -b 1M,观察结果。
iperf命令将测试PC1和PC2之间的网络带宽,持续时间为60秒,带宽为1MB。
(2)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网络连接状态在PC1上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netstat -an,观察结果。
netstat命令将显示PC1的所有网络连接状态,包括TCP、UDP和UNIX套接字。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网络连通性测试实验结果显示,PC1与PC2之间的网络连通性良好,能够成功发送和接收数据包。
测试网络连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试网络连通性,通过检测网络中的主机是否能够相互通信,以及诊断和解决网络通信中的问题。
实验材料- 一台笔记本电脑- 一条网线- 一个交换机实验过程1. 连接设备:首先,将笔记本电脑通过网线与交换机相连。
2. 确认设备配置:打开笔记本电脑的网络设置,确保网络配置正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
3. 检测局域网内连通性:使用ping命令测试局域网内其他设备的连通性。
在命令提示符或终端中输入`ping 目标IP地址`,观察是否有响应。
4. 检测跨网段连通性:如果局域网内连通性正常,现在可以测试不同网段之间的连通性。
在命令提示符或终端中输入`ping 目标IP地址`,观察是否能够收到回应。
5. 解决问题:如果在以上步骤中出现了连通性问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解决:- 检查物理连接:确认网线连接是否牢固,交换机电源是否正常。
- 检查配置:确认网络配置是否正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 检查防火墙设置:防火墙设置可能会阻止网络通信,可以尝试关闭防火墙或修改相关设置。
- 检查路由器设置:如果网络中有路由器,确保路由器的配置正确,包括路由表和NAT设置等。
6. 记录结果:将每一步的测试结果记录下来,包括成功与失败的测试案例。
实验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本次实验得出了以下结果:1. 局域网内连通性测试:所有主机都能够正常互相通信,ping命令的测试结果均为成功。
2. 跨网段连通性测试:不同网段之间的连通性也正常,ping命令的测试结果均为成功。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测试了网络的连通性,并通过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解决了出现的问题。
在未来的网络配置和故障排除中,我们可以借鉴以下经验:- 确认物理连接是否牢固和设备电源是否正常,很多网络问题都是由于这些简单的问题导致。
- 提前检查设备的网络配置是否正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
- 如果出现连通性问题,可以尝试暂时关闭防火墙或修改防火墙设置,以排除防火墙的干扰。
网络连通性的测试[实验名称]网络连通性的测试[实验目的]1. 熟悉了解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2. 掌握Ping等命令的使用。
3. 掌握如何使用Ping命令验证目标主机的连通性。
4. 掌握常用的TCP/IP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相关知识]在网络故障中,最常见的故障就是网络的连通性的故障,通过对网络连通性的分析,从故障出发,运用网络诊断工具,就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网络的故障点,排除故障,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
ping命令是一种常见的网络连通性测试命令。
ping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向远程计算机通过ICMP协议发送特定的数据包然后等待回应并接收返回的数据包,对每个接收的数据包均根据传输的消息进行验证以校验与远程计算机或本地计算机的连接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检测顺序,必须遵守的规则是由近到远的检测顺序,否则会出现网络问题的错误定位。
当某一步连通检测出障碍,则定位出网络连通的故障点所在,从而给网络管理员解决连通故障带来方便。
利用ping命令进行网络连通性检查的前提条件是,本网的交换机、路由器和本网中的计算机不能禁止ping 命令的使用ping出和ping入。
[实验步骤]步骤1. 进入windows命令输入框:点击开始菜单→运行→输入cmd,然后回车:步骤2. 在出现的windows命令输入中输入ipconfig/all命令查看主机的网络参数见下图通过此操作,我们可以了解所操作机器的各项参数:主机名称:b15物理地址:00-19-21-27-C9-5A网络地址:192.168.1.44本网掩码:255.255.255.0默认网关:192.168.1.254步骤3. 测试本机TCP/IP协议安装配置是否正确,即ping 127.0.0.1 测试结果见下图:127.0.0.1是本地回绕地址。
由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ms TTL=128 packets: sent=4 Received=4 Lost=0 表明本机TCP/IP协议运行正常。
实验四常用网络命令使用与网络连通测试实验报告任务一使用IPConfig来查看本机IP相关信息。
1、使用IPConfig来查看本机IP相关信息:本机IP地址是10.10.200.58,为A类的地址,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默认的网关是10.10.200.254,网络号为10,子网号是10.200,主机号为58。
2、ipconfig/all命令查询相关信息:物理地址(MAC)是00-1E-98-85-42-PD,同时显示了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和租用地址预计失效的日期。
3、使用ipconfig/release和ipconfig/renew命令:任务二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1、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①、登录无线网后测试结果如下:本机的TCP/IP协议能正常工作,网络连接无故障。
②、注销无线网帐号后测试结果:无法ping通,表明本机TCP/IP协议不能正常工作。
ping本机地址来查看网络适配器能否正常工作显然能正常工作,并且主机箱上闪着绿灯。
Ping同一工作组主机的IP地址:能通说明内网是通的。
任务三使用tracert 命令来检查到达的目标IP地址的路径并记录结果。
使用此命令可知道本机到达目标地址所经过的路由和跳数,有时会有些超时,但最多的跳数为30跳。
任务四使用Netstat显示与IP、TCP、UDP和ICMP协议相关的统计数据,检验本机各端口的网络连接情况。
使用netstat –a 命令来显示本机所有有效信息的列表:端口号:20100,状态:SYN_SENT。
使用netstat –e命令来显示关于以太网的统计数据:Netstat –e显示关于以太网的统计数据。
它列出的项目包括传送的数据报的总字节数、错误数、删除数、数据报的数量和广播的数量。
这些统计数据既有发送的数据报数量,也有接收的数据报数量。
这个选项可以用来统计一些基本的网络流量。
丢弃0个数据报,错误0,未知协议17431个总接收1512165645个字节,总发送350661810个字节。
一、实验需求:配置Router0和Router1两台路由器,并且测试两台路由器的连通性。
二、实验配置:1、配置路由器Router0Continue with configuration dialog? [yes/no]:n敲击几次回车键,进入路由器的用户模式(Router>)Router>Router>enableRouter#configure terminal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Router(config-if)#endRouter#2、配置路由器Router1Continue with configuration dialog? [yes/no]: n敲击几次回车键,进入路由器的用户模式(Router>)Router>enableRouter#configure terminal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Router(config-if)#endRouter#三、实验测试:在Router0的特权模式下通过“ping”命令进行测试。
Router#ping 192.168.1.2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南京吾曰思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四、白板配置:1、配置路由器Router0enconf tint f0/0no sh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end2、配置路由器Router1enconf tint f0/0no ship add 192.168.1.2 255.255.255.0end本次试验需要同学们主要以下几个模式,并注意不同的命令是在什么模式下配置的: 用户模式:Router>特权模式:Router#全局配置模式:Router(config)#接口配置模式:Router(Config-if)#南京吾曰思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实验1 网络基础与应用1.1 网络命令及应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IP/TCP/UDP/ICMP等协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熟悉并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格式和使用方法。
【实验环境】两台以上装有Windows 2000/XP/2003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熟悉并使用常用的网络命令,包括:ping、ipconfig、netstat、tracert、net、at、nslookup等。
(1)pingping是使用频率极高的用来检查网络是否畅通或者网络连接速度快慢的网络命令,目的是通过改善特定形式的ICMP包来请求主机的回应,进而获得主机的一些属性。
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主机交换数据包。
如果ping运行正确,就可以相信基本的连通性和配置参数没有问题。
通过ping命令,可以探测目标主机是否活动,可以查询目标主机的机器名,还可以配合arp命令查询目标主机的MAC地址,可以进行DDoS攻击,有时也可以推断目标主机操作系统,还可以直接ping一个域名来解析得到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
(2)ipconfig执行ipconfig/all,就会看到所有网络配置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一般用来检测手工配置TCP/IP参数设置的正确性。
如果计算机和所在的局域网使用了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那么执行ipconfig/all,可以了解计算机是否成功的租用到IP地址,如果租用到IP地址,则可以了解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信息。
(3)netstatnetstat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命令,用来显示计算机上网时与其他计算机之间详细的连接情况和统计信息(与IP、TCP、UDP和ICMP协议相关的统计数据)。
netstat命令一般用来检测本机各端口的网络连接情况。
(4)tracert用法:tracert IP地址或域名该命令用来显示数据包达到目的主机或经过每一个路由或网关的IP地址,并显示到达每个路由或网关所用的时间。
网络连通性测试及网络配置检测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项目名称:网络连通性测试及网络配置检测二.实验环境:⑴已建立得对等网;⑵
⑵与Internet连接得局域网。
三.实验目得与要求⑴掌握常用DOS网络命令得用途及使用方法;⑵会使用常用DOS网络命令对网络进行检测与配置。
四.实验过程1.使用Ipconfig命令1)Ipconfig命令
2)Ipconfig/all命令
3)Ipconfig/renew[adapter]命令
4)Ipconfig/release[adapter]命令
2、Ping命令1)ping
IP地址
命令
2)ping–t
命令
3)ping–llength命令
4)ping–ncount命令
5)ping127、0、0、1命令
6)pinglocalhost命令
7)ping本机IP命令
8)ping网关IP
命令
9)ping
命令
3.Tracert命令1)tracert–d命令
2)tracertIP命令
五.实验总结1、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错误操作。
1)在ipconfig命令中,将ipconfig/all命令输入成ipconfigall 命令,
出现得结果错误。
2)在ping命令遇到得问题。
在参数-ncount中,误将count当做命令使用,其实就是将它代入为数字得,
从而出现结果为:
后面将count输入为数字,才得到正确得结果。
2、在操作其她命令得时候,都显示正常。
计算机网络对等及交换式以太网组建实验报告实验一组建对等以太网一实验目的(1)熟悉网卡、线缆、交换机等网络硬件设备;(2)熟悉Windows2000/XP下的网络组建及各参数的设置;(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熟悉对等网络的特点。
二实验任务双绞线的制作及测试,完成对等网络的组建。
三实验器材计算机、网卡、电缆、交换机、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
四实验准备1. 区分三种电缆的不同连接方法及用途(1)直通线一般用于工作站与集线器(或交换机)之间或配线架与集线器(或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图1.1),线缆两端的RJ-45接头的线序完全相同。
(2)交叉线一般用于集线器(或交换机)与集线器(或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图(图1.1),线缆两端的RJ-45接头的线序一端是TIA/EIA 568A,另一端是TIA/EIA 568B (图1.2)。
工程中多选择T568B标准。
图1 直通线与交叉线的应用(3)反转线一般用于与Console端口的连接。
用于RJ-45与RS-232之间的转换,其两端线序完全相反。
图2TIA/EIA 568A及TIA/EIA 568B标准2.熟悉实验工具及使用方法网线制作与测试的主要工具是线钳与测线器(图1.3-1.6)。
图1.3线钳测线器图1.4线钳图1.5测线器(正面)图1.6测线器(侧面)3.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作用、检查设备的性能参数检查网卡、以太网交换机、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的型号、参数及性能(图1.7-1.9)。
图1.7AMP以太网交换机图1.8锐捷三层交换机3550与二层交换机1908图1.9 锐捷路由器2601五. 实验步骤1 网线的制作与测试(1) 每组做1根直通线,一根交叉线。
(2) 将每根线用测线仪进行测试。
网线制作好之后,首先进行连通性测试。
如果是一项实际工程,还需要按照国际标准TIA/EIA TSB-67对布线系统的端接线图、长度、衰减和近端串扰进行测试。
实验一网线的制作与连接一、实验目的1、掌握双绞线的接头制作方法2、掌握双绞线的连接方式3、掌握双绞线制作工具的使用4、掌握双绞线测试工具的使用二、实验内容1、使用EIA/TIA 568B 标准制作一根1米左右的直通双绞线,并测试其连通性。
2、制作一根1米左右的交叉双绞线,并测试其连通性。
三、实验步骤(1)用剥线钳剥去双绞线端头的外皮大概2-4cm。
(2)按照T568B的线序标准对内芯进行排序。
(3)用RJ45压线工具将排完序的内芯一次性剪平整,且剩余裸芯15mm到30mm之间;(4)将双绞线插入水晶头中,用劲往里推。
(注意RJ45接头方向,线要插到底);(5)用压线钳压紧。
(6)用同样的办法做另一端水晶头。
四、实验结果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制作好后,经过线缆测试仪测试,每一根线都是连通的,说明网线制作成功,可以正常使用。
五、思考题1、为什么剩余裸芯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答:剩余裸芯太短则不能接进水晶接头,太长就会过多的暴露在保护套之外,容易断掉。
2、一般分别在什么场合下使用直连线和交叉线,用交叉线时PC该如何设置IP?答:使用直连线的场合:将交换机或HUB与路由器连接或者计算机(包括服务器和工作站)与交换机或HUB连接。
使用交叉线的场合: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通过UPLINKS口连接; HUB与交换机连接; HUB 与HUB之间连接;两台PC网卡与网卡之间的连接直接相连;路由器接口与其它路由器接口的连接;Ethernet接口的ADSL Modem连接到PC机的网卡接口;ADSL MODEM连接PC机的网卡的连接;3、讨论制作过程中哪些容易导致网线不通或者不稳定的因素。
答:接线没有按照规定的次序摆放,线与水晶接头的方向相反,线没有剪整齐等。
4、查资料列出双绞线的分类标准和目前的市场价格(每100米)。
答:根据有无屏蔽层,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与非屏蔽双绞线。
根据电气性能,双绞线常见的有三类线,五类线和超五类线,以及六类线,前者线径细而后者线径粗,具体型号如下:1)一类线(CAT1):线缆最高频率带宽是750kHZ,用于报警系统,或只适用于语音传输(一类标准主要用于八十年代初之前的电话线缆),不用于数据传输。
实验1 局域网连通性测试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Ipconfig命令测试局域网的配置参数。
2.学习用Ping命令测试局域网的连通性。
3.学习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配置状况。
二、实验理论局域网能否正常运行需要进行测试,即使原来能正常运行的局域网,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故障,要排除故障也需要测试。
测试什么?怎么测试?这是首先需要明确的两个问题。
应该说,测试内容很多,但一般需要测试的是网络的配置是否正确、连通性是否良好。
测试的方法有多种,一般用网络操作系统集成的TCP/IP测试工具:Ping和Ipconfig。
只要能熟练地使用这些工具软件,一般都能对网络做出快速诊断。
1.关于网络的连通性网络是由若干台计算机用通信线路和设备连接起来的一个大系统,网络的运行需要网络操作系统、协议、设备驱动程序的正确安装和配置。
“连通性” 有两个含义:一是物理连通,二是逻辑连通。
物理连通可以用万用表、线缆测试仪测试;逻辑连通性由正确的软件设置确定。
测试的方法是用工具软件。
网络要正常工作,既要物理连通,又要逻辑连通。
2.IP测试工具PingPing命令是Windows系统集成的网络测试工具,凡使用TCP/IP协议簇的网络,均可用它来测试主机的配置状况、名称解析功能和节点之间的连通性。
它的基本测试原理是利用网际消息控制协议(ICMP),发送数据包到目的节点,而后在屏幕上显示对方响应的应答信息(如发送数据包的大小、重复发送的次数、信息往返的时间等)来表明网络的连通特性,或者显示连接超时、找不到主机等不能连通的信息。
(1)Ping工具的使用格式。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Ping<IP地址>/<计算机名> [参数1][参数2]…(2)Ping的主要参数。
a—解析主机地址。
n:数值—发送的测试包的个数,缺省值为4。
t—不停地执行Ping命令,直到用户用Ctrl+C组合键终止。
Ping命令的全部参数,可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下运行Ping-?命令查看。
网络连通性测试及网络配置检测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网络连通性测试及网络配置检测一、实验概述网络连通性测试及网络配置检测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重要实验内容。
本实验主要通过使用命令行工具进行网络诊断及测试,检测网络的连通性和配置是否正确。
通过本实验,可以了解网络诊断及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的网络测试工具。
二、实验设备1.5台计算机2.交换机3.路由器三、实验步骤1.网络连通性测试首先,检查网络连通性是网络故障排查的第一步。
使用命令行工具ping进行这一测试。
步骤如下:1.1打开一台计算机的命令行窗口。
1.2 输入命令ping IP地址(示例:ping 192.168.1.1),查看是否可以与目标计算机通信。
1.3分别测试与其他计算机的连通性,记录结果。
2.网络配置检测网络配置的正确性对网络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通过使用命令行工具ipconfig和ifconfig进行网络配置检测。
步骤如下:2.1打开计算机的命令行窗口。
2.2 输入命令ipconfig(Windows系统)或ifconfig(Linux系统),查看计算机的网络配置信息。
2.3检查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等网络配置参数是否正确。
2.4若发现配置错误,可以手动修改配置参数,然后重新测试网络连通性。
四、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操作,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实验结果:1.网络连通性测试结果在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时,我们分别使用ping命令测试了计算机A与计算机B、计算机A与计算机C的连通性。
测试结果显示,计算机A与计算机B的连通性正常,而计算机A与计算机C的连通性出现问题。
进一步分析网络拓扑图发现,计算机A与计算机B直接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而计算机A与计算机C连接在不同交换机上,通过路由器实现互联。
因此,我们初步判断计算机A与计算机C之间的连通性问题可能与路由器配置有关。
2.网络配置检测结果通过命令行工具ipconfig(Windows系统)和ifconfig(Linux系统)检测了计算机A和计算机C的网络配置信息。
实验一:网络常用命令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 了解或掌握一些网络常用命令;2. 掌握Ping、IPconfig、arp等命令的功能及一般用法;3. 能应用上述命令进行网络连通、网络状态、网络配置等。
二、实验环境:1. 运行Windows 2000 / 2003 Server / XP操作系统的PC一台;2. 每台PC具有一块以太网卡,通过双绞线与局域网相连。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1. 进入DOS模式:(1)“开始”-> “所有程序”->“附件”-> “命令提示符”;或者:“开始”-> “运行”-> 输入“cmd”;(2)在DOS环境中输入“cd\”,回车;(3)继续输入“md 学号+姓名”,回车;(4)继续输入“cd 学号+姓名”,示例如下图所示。
本实验后续内容,需在此目录下完成。
2. 参照附件一:IP地址的查看与配置,完成其中实验要求,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本机的IP地址是什么?并记录下来。
(2)使用“ipconfig”命令,怎样查看本机的物理地址?截屏记录,并根据截屏回答物理地址具体是多少?3. 参照附件二:网络连通性的测试,完成其中实验要求,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时,本机通常向被测试计算机发几次请求?(2)执行“ping ”,是否可以获取对应的IP 地址?截屏记录其IP地址。
(3)执行“ping ”和“ping ”,记录两者执行后的参数“平均往返时延”各为多少?并截屏记录。
(4)执行ping命令,要求向香港科技大学t.hk一次性发送10个报文请求。
截屏记录操作结果。
(5)执行ping命令,要求向香港科技大学t.hk发送报文请求的长度分别为500B 和2000B。
截屏记录操作结果。
4. 参照附件三:理解ARP协议,练习并熟悉“arp”命令中各命令属性,完成其中实验要求,并截屏记录下面的过程:(1)使用“arp -a”查看本机ARP选路表中的内容;(2)使用“arp -d”删除ARP选路表的内容;(3)使用“ping <IP地址>”命令ping局域网中另一台主机(且确保该主机IP未出现在ARP选路表中);(4)然后再执行“arp -a”;由此体会主机间通过通信生成和更新ARP选路表的过程。
以太网通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以太网通讯原理和驱动程序开发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IP网络协议和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方法。
二.实验设备1.硬件:Embest Edukit-III实验平台,ULINK USB-JTAG防真器套件,PC机,以太网集线器(Hub,可选)。
2.软件:uVision IDE for ARM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 98/2000/NT/XP。
三、实验内容熟悉以太网控制器CS8900A,在内部以太局域网上基于TFTP/IP 协议,下载代码到目标板上。
四、实验原理1.以太网通讯原理以太网是由Xeros公司开发的一种基带局域网碰撞检测(CSMA/CD)机制。
现在普遍遵从IEEE802.3规范。
2.工作原理以太网的传输方法也就是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MAC)技术称为载波监听多路存取和冲突检测(CSMA/CD),原理如下:2.1载波监听2.2信道忙碌2.3信道空闲2.4冲突检测2.5遇忙停发2.6多路存取3、IP网络协议原理TCP/IP协议是一组包括TCP协议和IP协议,UDP协议、ICMP 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组。
TCP/IP协议采用分层结构共分为四层,每一层独立完成指定功能,入图:网络接口层:负责接收和发送物理帧。
互联层:负责相邻接点之间的通信。
传输层:负责起点到终点的通信。
应用层:定义了应用程序使用互联网的规程。
3.1.IP协议[1].接收由更低层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
相反也把从更高层接收来的数据包发送到更低层。
[2].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它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没有被破坏。
[3].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地址(目的地址)。
[4].IP是个无连接的协议,主要就是负责在主机之间寻址并为数据包设定路由,在交换数据前它并不建立会话。
3.2 .TFTP协议TFTP协议是一个传输文件的简单协议,即简化的TCP/TP文件传输协议,它基于UDP协议而实现,支持用户从远程主机接收或向远程主机发送文件。
实用文档
实验一以太网组网
一、实验目的
1、正确识别双绞线的类型、类别和标记。
2、掌握两种网线(直通线和双绞线)的制作技术和简单测试方法。
3、熟悉网络实验室的物理布局和网状拓扑结构,认识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
等网络设备。
二、实验内容
1、剪取适当长度的UTP,观察UTP绝缘外套上的标志,然后制作一根直通线或
交叉线。
2、使用网络电缆测试仪对制作的网线进行测试,观察结果。
3、仔细观察网络实验室的物理布局,认识各种网络设备。
三、实验设备
制作网线是需要的设备:适当长度的UTP网线1条,RJ-45连接头2个,AMP 压线钳1把,简单电缆测试仪1个,剥线刀1个。
四、实验原理
RJ-45接线方式规定如下:
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直通线是指线缆两端遵守相同的线序标准,直通线通常用于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之间。
如PC-交换机,交换机-路由器。
交叉线是指双绞线两端的发送线与接收线交叉相连,要求双绞线两端连线一定要进行交叉。
在制作交叉线时,一端为T568A线序标准,而另一端为T568B。
交叉线序用于同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
五、实验总结
1、在用剥先刀剥线时,最好是把线伸进去2cm。
2、在把排好序的线往RJ-45接头中塞时,把线剪到1cm,再往进塞。
3、在用简单电缆测试仪测试网线是否做好连通时,看指示灯是否从1亮到8。
如果是,则表示网线连通了。
以太网实验报告篇一:以太网实验报告x电信学院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名称USB接口及以太网接口实验专业班级电信102 姓名学号指导教师x一、实验任务1、U盘扇区的读写。
2、以太网简易通信。
3、TFT彩屏使用与简单GUI。
二、实验原理CH375芯片的TXD引脚接地, 从而使其工作于并口模式。
CH375芯片的8位双向数据总线直接与MCU数据口相连,RD#和WR#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读选通输出引脚和写选通输出引脚。
片选信号CS#、中断引脚INT#以及地址输入线A0分别与MCU任意分配的引脚相连。
当CS#为低电平时,选通CH375芯片;CH375向MCU请求中断时,将INT#引脚电平拉低,这个时候可以读取中断状态,读到的数据可以判断当前芯片或是工作处于什么状态,也可以分析错误原因,在调试的时候使用,可以编写两版程序,一版用于调试,一版用于实际应用;当A0引脚为高电平时,选择CH375的命令端口,可以写入命令,为低电平时选择数据端口, 可以读写数据,具体操作时序详见数据手册。
实验箱上配有一块寸的TFT触摸彩屏模块,内置TFT专用控制器ILI9325、电阻式触摸屏控制器XPT2046、总线驱动芯片74HC245、电源管理芯片,还有一个SD卡槽。
这个模块实际上就是把一块寸TFT触摸彩屏、控制器、电源管理芯片、电平转化芯片和SD卡槽等器件集成在了一起,并留出了信号和电源的物理接口。
三、实验步骤1、打开IAR FOR ARM建立新工程,并进行命名、保存。
2、在新工程上右击选择options设置选项,在General Options中的divice 项选择NXP公司的LPC2148处理器;在output中的Output Converter项的输出类型选择为Intel型;在Linker中的linker configuration fiel项选择事前复制的*icf 文件;在Debugger的Driver中选择J-Link 在download选项中将verify download和use flash loader两个选项打勾,点击OK 完成设置。
(一) 以太网连通性测试实验
实验目的:
(1)理解IP协议,掌握IP地址的两种配置方式(指定和自动获取IP地址)。
(2)掌握IP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
(3)熟悉ping命令和ipconfig命令的使用。
实验步骤:
四人一组
一、指定IP地址,连通网络
1.设置IP地址
在保留专用IP地址范围中(192.168.N.X),任选IP地址指定给主机。
N为组号,子
网掩码均为255.255.255.0,X在1~254之间任选。
各台主机均不设置缺省网关。
2.测试网络连通性
(1)用PING 命令PING 127.0.0.1,检测本机网卡连通性。
(2)分别“ping”同一实验组的计算机名;“ping”同一实验组的计算机IP地址,并记
录结果。
(3)ping不同实验分组的计算机。
并记录结果。
二、自动获取IP地址,连通网络
Windows主机能从微软专用B类保留地址(网络ID为169.254)中自动获取IP地址。
1.设置IP地址
把指定IP地址改为“自动获取IP地址”。
2.在DOS命令提示符下键入“ipconfig”,查看本机自动获取的IP地址,并记录结果。
3.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1)在命令提示符下试试能“ping”通组内主机吗?
(2)每个实验组把一部分主机的IP地址改为“指定IP地址”,地址为169.254.*.*(*.*为0.1~255.254),另一部分仍然使用自动获取的IP地址,用“网上
邻居”和“ping”命令测试彼此的连通性,并记录结果。
实验报告:
1.请叙述指定IP地址时,网络连通性测试结果,并分析原因。
2.请叙述自动获取IP地址时,网络连通性测试结果,并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