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学时)
- 格式:pdf
- 大小:100.13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五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目的要求】1.掌握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2.学习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含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H2O2是医药、卫生行业上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它在酸性溶液中能被KMnO4定量氧化而生成氧气和水,其反应如下:5H2O2+2MnO4-+6H+=2Mn2++8H2O+5O2滴定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反应时锰的氧化数由+7变到+2。
开始时反应速度慢,滴入的KMnO4溶液褪色缓慢,待Mn2+生成后,由于Mn2+的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度。
生物化学中,也常利用此法间接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在血液中加入一定量的H2O2,由于过氧化氢酶能使过氧化氢分解,作用完后,在酸性条件下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剩余的H2O2,就可以了解酶的活性。
【仪器试剂】台秤(0.1g)、天平(0.1mg),试剂瓶(棕色),酸式滴定管(棕色,50cm3),锥形瓶(250cm3),移液管(10cm3、25cm3);H2SO4(3 mol·dm-3),KMnO4(s),Na2C2O4(s,AR.),双氧水样品(工业)。
【实验步骤】1. KMnO4溶液(0.02 mol·dm-3)的配制称取1.7g 左右的KMnO4放入烧杯中,加水500cm3,使其溶解后,转入棕色试剂瓶中。
放置7-10天后,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
残渣和沉淀则倒掉。
把试剂瓶洗净,将滤液倒回瓶内,待标定。
2. KMnO4溶液的标定精确称取0.15~0.20g预先干燥过的Na2C2O4三份,分别置于250cm3锥形瓶中,各加入40cm3蒸馏水和10cm33 mol·dm-3 H2SO4,水浴上加热直约75-85℃。
趁热用待标定的KMnO4溶液进行滴定,开始时,滴定速度宜慢,在第一滴KMnO4溶液滴入后,不断摇动溶液,当紫红色退去后再滴入第二滴。
溶液中有Mn2+产生后,滴定速度可适当加快,近终点时,紫红色褪去很慢,应减慢滴定速度,同时充分摇动溶液。
实验七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学习样品的处理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3.掌握计算结果并分析实验误差。
二、实验原理1.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是常用的一种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测定样品中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反应所形成的氧化锰的质量来计算出过氧化氢的含量。
2.高锰酸钾在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化锰,过程如下:5H2O2 + 2KMnO4 + 3H2SO4 → 5O2 + K2SO4 + 2MnSO4 + 8H2O反应中高锰酸钾由+7价态还原为+2价态,同时过氧化氢被氧化分解,释放出氧气。
3.反应进行速度较快,可以使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三、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取适量样品,精密称取20ml,加入200ml去离子水中,用20%的硫酸至中性或者碱性,放置过滤。
2.实验设备准备:将装有10g高锰酸钾的烧杯密封,混匀溶解,装入滴定漏斗,有保护眼镜,穿起着装。
(1)将样品转移到滴定瓶中,加入3-4滴甲基红指示剂。
(2)在滴定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过量加入高锰酸钾,否则会使滴定过程变得复杂,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3)开始滴定时出现紫红色溶液,代表滴定过程开始了。
(4)不断滴入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逐渐变浅,最后消失。
(5)结束滴定,读取滴定漏斗下的高锰酸钾溶液的刻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调理的实验结果如下所示:实验编号样品编号初滴高锰酸钾管体积(mL)终滴高锰酸钾管体积(mL)消耗高锰酸钾体积(mL)1 P101 0.00 31.90 31.902 P102 0.00 28.70 28.703 P103 0.00 30.20 30.204 P104 0.00 29.50 29.505 P105 0.00 29.10 29.10通过测定高锰酸钾的滴定量,即可计算出过氧化氢的含量。
计算公式为:过氧化氢含量(mg/L)=滴定量(mL)×0.05mol/L的高锰酸钾的摩尔浓度×34.01÷20mL根据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编号样品编号每20mL中过氧化氢的含量(mg/L)五、实验误差分析1.服装不符合标准化操作要求,部分实验人员操作时未穿戴手套和着装,可能污染实验结果。
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学、生物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
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于检测食品、化妆品、洗涤剂等产品中过氧化氢的含量,还可以用于医学研究和环境监测。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方法——高锰酸钾法——用于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
高锰酸钾法是一种水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其原理是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氧气可以通过量的测定来确定过氧化氢的含量。
以下是高锰酸钾法的具体步骤:1.准备试剂高锰酸钾(KMnO4)、硫酸、无水磷酸2.样品的制备将待测样品放入试管中, 添加足量的酸性底物,使样品溶解,酸性底物为硫酸、无水磷酸或者其它适用的试剂。
3.称量测量称取0.2g的高锰酸钾,加入5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到500ml.4.稀释样品5.反应将稀释过的样品加入比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少的硫酸中,振荡混合均匀,然后滴加高锰酸钾溶液,使其颜色变为淡红色。
稍加停顿,如果颜色继续变浅,则再滴几滴高锰酸钾溶液,直到溶液变为粉红色。
6.计算过氧化氢含量测量反应后溶液的体积,计算反应消耗的高锰酸钾的体积(V),用公式(V×KMnO4/C)V 的结果即为过氧化氢的含量。
其中C为高锰酸钾的浓度。
高锰酸钾法较为简单,但其有如下限制:1. 反应的过程是一个间接测量,使误差较大。
用高锰酸钾法测量糖类、酮类、苯酚等能被氧化的物质时,易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2. 对样品中的杂质十分敏感,有可能造成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结果。
高锰酸钾法需要注意的事项有:1.浓度过高时,稀释应注意随之变化,严格按照应有的计算比例才可使用。
2.样品应严禁受到紫外线和阳光照射,以免过氧化氢被降解。
3.体积的读数应精确,否则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高锰酸钾法是测定过氧化氢含量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样品制备和试剂配制的精确性,以及反应过程的控制和数据的准确性,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过氧化氢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准确测定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掌握相关的化学分析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₂O₂)具有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能与高锰酸钾(KMnO₄)发生定量的氧化还原反应。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₄+ 5H₂O₂+ 3H₂SO₄= K₂SO₄+ 2MnSO₄+ 5O₂↑ + 8H₂O根据此反应,通过测定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即可计算出过氧化氢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酸式滴定管(50mL)锥形瓶(250mL)移液管(25mL)容量瓶(1000mL)电子天平玻璃棒烧杯(500mL、100mL)2、试剂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约 002mol/L)3mol/L 硫酸溶液过氧化氢试样四、实验步骤1、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称取约 32g 高锰酸钾固体,置于 1000mL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2)将配制好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标定。
称取约 02g 基准物质草酸钠(Na₂C₂O₄),置于 250mL 锥形瓶中,加入 50mL 水和 10mL3mol/L 硫酸溶液,加热至 75 85℃。
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且30s 内不褪色,记录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体积。
平行标定三份,计算高锰酸钾溶液的准确浓度。
2、过氧化氢试样的处理用移液管准确移取 2500mL 过氧化氢试样,置于 25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用移液管移取 2500mL 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置于 250mL 锥形瓶中,加入 10mL 3mol/L 硫酸溶液,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且 30s 内不褪色,记录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体积。
平行测定三份。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测定次数|草酸钠质量(g)|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mL)|高锰酸钾溶液浓度(mol/L)|平均值(mol/L)|相对平均偏差||||||||| 1 |_____ |_____ |_____ |||| 2 |_____ |_____ |_____ |||| 3 |_____ |_____ |_____ |||2、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测定次数|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体积(mL)|过氧化氢含量(g/L)|平均值(g/L)|相对平均偏差|||||||| 1 |_____ |_____ |||| 2 |_____ |_____ |||| 3 |_____ |_____ |||计算公式:过氧化氢的含量(g/L)=(c × V × 001701)× 1000 ÷ V₁其中,c 为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 为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V₁为移取过氧化氢试样的体积(mL),001701 为与 100mL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c(1/5 KMnO₄)= 1000mol/L 相当的以克表示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1、试剂
(1)2mol/L 硫酸溶液
(2)10%硫酸锰溶液
(3)0.1 mol/L 高锰酸钾溶液
2、操作方法
取样品25.0ml置于碘量瓶中,加入2mol/L硫酸溶液10ml 和10%硫酸锰溶液3滴,摇匀。
用0.1 mol/L 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保持30秒钟。
3、计算
样品中有效成分过氧化氢含量(X%)
X%=高锰酸钾溶液浓度0.1 mol/L*高锰酸钾滴定液的用量(ml)*0.01701*100/样品质量(g)
注:0.01701为每毫升高锰酸钾滴定液相当于过氧化氢的克数。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1.取5.0ml过氧化氢消毒剂置于三角瓶中,
2.加入20ml的软化水混匀;
3.加入硫酸溶液10ml;
4.加入硫酸锰溶液3滴,摇匀;
5.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保持30秒钟不变色;
X= C×V×0.03402
X:样品中有效成分过氧化氢含量(%)
C:高锰酸钾滴定液的浓度
V:高锰酸钾滴定液的用量(ml)
消毒剂浓度要求为0.3%-0.5%之间
高锰酸钾消耗量在8.8-14.7ml之间,消耗量越高浓度越高。
双氧水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_高锰酸钾法实验十四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目的要求】1.掌握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2.学习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含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HO是医药、卫生行业上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它在酸性溶液中能被KMnO定量氧化而224生成氧气和水,其反应如下: +2+-5HO+2MnO+6H=2Mn+8HO+5O22422 滴定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反应时锰的氧化数由+7变到+2。
开始时反应速度慢,滴入的2+2+KMnO溶液褪色缓慢,待Mn生成后,由于Mn的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度。
4生物化学中,也常利用此法间接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在血液中加入一定量的HO,22由于过氧化氢酶能使过氧化氢分解,作用完后,在酸性条件下用标准KMnO溶液滴定剩余4的HO,就可以了解酶的活性。
22【仪器试剂】3台秤(0.1g)、天平(0.1mg),试剂瓶(棕色),酸式滴定管(棕色,50cm),锥形瓶333-3(250cm),移液管(10cm、25cm);HSO(3 mol?dm), KMnO(s),NaCO(s,AR.),244224双氧水样品(工业)。
【实验步骤】 -31. KMnO溶液(0.02 mol?dm)的配制 43称取1.7g 左右的KMnO放入烧杯中,加水500cm,使其溶解后,转入棕色试剂瓶中。
4 放置7-10天后,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
残渣和沉淀则倒掉。
把试剂瓶洗净,将滤液倒回瓶内,待标定。
2. KMnO溶液的标定 43精确称取0.15~0.20g预先干燥过的NaCO三份,分别置于250cm锥形瓶中,各加入22433-340cm蒸馏水和10cm3 mol?dm HSO,水浴上加热直约75-85?。
趁热用待标定的KMnO244溶液进行滴定,开始时,滴定速度宜慢,在第一滴KMnO溶液滴入后,不断摇动溶液,当42+紫红色退去后再滴入第二滴。
溶液中有Mn产生后,滴定速度可适当加快,近终点时,紫红色褪去很慢,应减慢滴定速度,同时充分摇动溶液。
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摘要】过氧化氢具有还原性,在酸性介质和室温条件下能被高锰酸钾定量氧化。
通过本实验掌握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原理及方法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关键字: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 滴定终点一、实验目的1.掌握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原理及方法;2.掌握滴定终点的判断。
二、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具有还原性,在酸性介质和室温条件下能被高锰酸钾定量氧化,其反应方程式为:4222222MnO 5H O 6H 2Mn 5O 8H O -++++====+↑+室温时,滴定开始反应缓慢,随着Mn 2+的生成而加速。
H 2O 2加热时易分解,因此,滴定时通常加入Mn 2+作为催化剂。
三、试剂与仪器0.020mol〃L-1KMnO4标准溶液;H2SO4溶液3mol〃L-1;MnSO4溶液1mol〃L-1;H2O2试样市售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水溶液。
台秤、电光天平、锥形瓶、移液管、酸式滴定管四、实验步骤1、用移液管移取H2O2试样溶液2.00ml,置于25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后备用;2、用移液管移取稀释过的H2O220.00mL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3mol〃L-1H2SO45mL,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即为终点;3、平行测定3次,计算试样中H2O2的质量浓度(g〃L-1)和相对平均偏差。
五、注释①H2O2试样若系工业产品,用高锰酸钾法测定不合适,因为产品中常加有少两乙酰苯胺等有机化合物作为稳定剂,滴定时也将被KMnO4氧化,引起误差。
此时应用采用碘量法或硫酸鈰法进行测定。
六、思考题1、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能否用HNO3或HCl来控制酸度?答: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不能用HCl或HNO3来控制酸度,因HCl具有还原性,HNO3具有氧化性。
2、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为何不能通过加热来加速反应?答:因H2O2在加热时易分解,所以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不能通过加热来加速反应。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3学时)
一、目的要求
掌握应用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市售的双氧水是含30%或3%的过氧化氢水溶液。
H 2O 2的含量可用高锰酸钾法测定。
在酸性介质中H 2O 2与KMnO 4发生下列反应:
2MnO 4-+5H 2O 2+6H +==2Mn 2++5O 2↑+8H 2O
该反应能在室温下顺利进行。
但开始时滴定的速度不宜太快,应逐滴加入。
通常待到第一滴KMnO 4溶液颜色褪去后,再加入第二滴。
当反应到达化学计量点附近时,滴加一滴KMnO 4溶液使溶液呈稳定的微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双氧水中H 2O 2的含量计算式为:
25000
.1000.25)()()(25/)(2244122××⋅⋅⋅=⋅−O H M KMnO V KMnO c mL g O H ρ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分析天平,50mL 酸式滴定管,10mL 、25mL 移液管,250mL 容量瓶,常用玻璃仪器若干。
2.试剂
KMnO 4标准溶液(见实验: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H 2O 2商品液(3%),H 2SO 4(3.0mol ⋅L -1)
四、参考步骤
1.KMnO 4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见实验: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H 2O 2含量的测定
用10mL 移液管移取3%的双氧水于250mL 容量瓶中,加入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均匀。
再用25mL 移液管移取稀释液于250mL 洁净的锥形瓶中,加入20~30mL 的去离子
水,15~20mL3.0mol⋅L-1H2SO4溶液,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呈微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平行三次,极差应小于0.05mL。
根据KMnO4标准溶液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双氧水中H2O2的含量。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自己设计表格)
六、问题与思考
1.用KMnO4法测定双氧水中H2O2的含量时,能否用HNO3、HCl和HAc控制酸度,为什么?
2.H2O2含量的测定除用KMnO4法外,还可用碘量法测定。
试写出用碘量法测定的有关方程式及H2O2含量的计算公式?
(任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