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上下肢血压差异常:正常下肢血压高于上肢血压2040mmHg。如下肢血压等于或低于上肢血压见于主动 脉缩窄,胸腹主动脉型大动脉炎,闭塞性动脉硬化, 髂动脉或股动脉栓塞等。
12
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5、脉压改变:脉压>40mmHg为脉压增大,见于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甲亢和严 重贫血,老年主动脉硬化症。若脉压 <压,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
间接测量方法及步骤
1、病人在安静环境休息5~10分钟, 采取仰 卧位或坐位,右上肢裸露并伸直轻度外 展,上臂(肘部)与心脏同一水平。
2、将袖带的气囊部分对准肱动脉, 缚于 上臂,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约2-3cm。
4
间接测量方法及步骤
3、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上(不能压 在袖带下面)。
4、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 脉搏动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0-30mmHg。
(4)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有如潮水冲涌.
19
脉搏检查
20
脉搏
检测方法:触诊:主要方法 脉搏计描记波形 床边监护仪
检测血管:浅表的动脉 桡动脉:常用
其他: 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 股动脉、 足背动脉
21
脉搏
触诊方法:检查者手指并拢,以示指、中 指和环指指腹平放于桡动脉近手腕处, 仔细感觉脉搏搏动情况。
7
血压标准
根据1999年10月中国高血压联盟参照了WHO/ISH指南 (1999)公布的新标准,规定如下:
8
下肢血压测量方法
与上肢测量血压方法基本相同 不同点
病人采取俯卧位 选用较宽的袖带 袖带缚于腘窝上3~4cm处 听诊器胸件置于腘窝处腘动脉上。
9
血压测量方法
10
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