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第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65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提出背景热力学第一定律以能量守恒定律为根据,引入U、H两个热力学函数,经W、Q、ΔU 及ΔH的计算,解决变化中的能量转换。
除此而外,另一被无机、有机、化学工程等领域共同关心的问题:几种放在一起的物质间是否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若可能,变化的方向为何,在哪里停下来?●方向问题:C(石墨) →C(金刚石)的变化极具价值,但历史上的无数次试验均告失败。
应用热二律计算表明,常温实现这一转化所需压力为大于1500MPa(~15000atm)。
即常温常压下该变化正向是非自发的。
反向?事实表明:一定条件下,并非任何变化都能朝着人们预期的方向进行。
提出的问题:确定条件下的方向为何?预期方向的实现需要何种条件?●限度问题:在高炉炼铁Fe3O4+4CO →3Fe+4CO2事实表明:一定条件下,变化是有限度的。
提出的问题:确定条件下某变化的限度如何?平衡位置在哪?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如何控制条件来控制平衡位置及转化率?▪方向和限度两个问题是热一律所不能解决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将引入新的热力学函数S、G、A,解决这两个问题。
学习要求及重点:深入理解熵、赫姆霍兹函数、吉布斯函数等概念;了解热力学能和熵的本质;掌握封闭系统PVT变化、相变化及化学变化三类过程ΔS、ΔA、ΔG的计算;理解热力学重要关系式及其应用。
3.1 热力学第二定律1.自发过程的特征(1)明显的自发变化: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如:铁在潮湿空气中自动生锈(2)经引发明显自发:2H2(g) +O2(g) →H2O(g)H2(g) +Cl2(g) →2HCl(g)(3)难以觉察的自发:C(金刚石) →C(石墨)(4)非自发:C(石墨) →C(金刚石)N2+O2→2NO6CO2+6H2O →C6H12O6+6O2C+H2→汽油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⑴都具明显的单向自发倾向,逆过程需借助外力做功,且系统和环境不可同时复原;⑵都具一推动力,推动力消失为限度——平衡态;⑶加以控制和利用时,可获得功;⑷都向着孤立体系中能量发散的方向自发进行。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3.1 热力学第二定律1.自发过程自发过程:在自然条件下,能够发生的过程,称为自发过程。
自发过程的逆过程称为非自发过程。
所谓自然条件,是指不需要人为加入功的过程。
例如:(1)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入低温物体; (2)气体向真空膨胀;(3)锌片与硫酸铜的置换反应等,。
说明:自发过程是热力学中的不可逆过程,这是自发过程长的共同特征。
自发过程的逆过程都不能自动进行,自发过程的逆向必须消耗功。
2.热、功转换任何热机从高温1T 热源吸热1Q ,一部分转化为功W ,另一部分2Q 传给低温2T 热源。
将热机所作的功与所吸的热之比值称为热机效率,或称为热机转换系数,用η表示。
恒小于1。
即1W Q η-=若热机不向低温热源散热,20Q =,此时热机效率可达到100%,将所吸收的热全部变为功,实践证明这样的机器永远造不成。
人们将这种从单一热源吸热全部用来对外作功的机器,称为第二永动机。
2.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Clausius )的说法:“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开尔文(Kelvin )的说法:“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出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发生其他的变化。
”克劳修斯和开尔文的说法都是指某一件事情是“不可能”的,即指出某种自发过程的逆过程是不能自动进行的。
克劳修斯的说法是指明热传导的不可逆性,开尔文的说法是指明功转变为热的过程的不可逆性,这两种说法实际上是等效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第一定律一样,是建立在无数事实的基础上,是人类经验的总结。
它不能从其它更普遍的定律推导出来。
§3.2 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1.卡诺循环(Carnot cycle )卡诺循环:由恒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恒温可逆压缩、绝热可逆压缩四个可逆步骤组成的循环过程。
以理想气体为工作物质,从高温T 1热源吸收Q 1的热量,一部分通过理想热机用来对外做功W ,另一部分的热量Q 2放给低温T 2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