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功率的分配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并联从字面上理解便是并在一起的连接,有两个以上的电阻,他们的一端接在一起,另一端也连接在一起,两个节点是以外加的电压,形成一个又分支的电路,这就叫做并联电路。
如上图中的两个灯泡便是并联关系,当然了控制灯泡的两个开关相互之间也是并联。
并联电阻及电流和电压的大小这里用右图来说明并联电路的特点。
并联电路电压:由于各个支路一段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也连接在一起,承受同一电源的电压,所以各支路的电压是相同的。
并联电路电流:由于各个支路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便可知电阻小的支路电流大;电阻大的支路电流小。
即并联各支路的电流与对应的电阻成反比分配;因为:I1=U/R1;I2=U/R2;I3=U/R3所以:I1:I2:I3:=1/R1:1/R2:1/R3并联电路电功率:由于各个并联支路电压相同,各支路电流又与电阻成反比分配,所以各个支路电功率与电阻也成反比例分配;P1:P2:P3=U²/R1:U²/R2:U²/R3=1/R1:1/R2:1/R3并联电路总电流: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知,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I3并联电路电阻: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证明如下:因为:I=I1+I2+I3所以:,即:在实际电路中,常遇到两个电阻并联的电路,这时总电阻可以用下式计算:,故:当R1≥R2时;两个组织相差很悬殊的电阻并联后,其等值电阻更接近与小电阻值。
当R1=R2时,R=R1÷2,如果有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其等值电阻值为:R=R1÷n。
这说明并联电阻数越多,等值电阻越小。
若总电流为已知,则分电流可由下式计算:,并联电路计算题题目:有两个电阻并联,R1=2Ω,R2=18Ω,电源电压为126V。
求总电阻R和总电流I以及两支路电流I1和I2,如右图所示;解题:由公式:代入计算:(2×18)÷(2+18)=36÷20=1.8Ω(并联电路总电阻),总电流等于电压被总电阻除(欧姆定律),即:I=U/R=126÷1.8=70A流过R1的电流I1=U/R1=126÷2=63A,流过R2的电流I2=U/R2=126÷18=7A。
高二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识点总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物理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识点总结1.部分电路基本规律知识点总结(1)形成电流的条件:一是要有自由电荷,二是导体内部存在电场,即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2)电流强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强度。
(3)电阻及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定义式;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S成反比,跟导体的材料有关,即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决定式;公式中L、S是导体的几何特征量,r叫材料的电阻率,反映了材料的导电性能。
按电阻率的大小将材料分成导体和绝缘体。
对于金属导体,它们的电阻率一般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对电阻率增大,导体的电阻也随之增大,电阻定律是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因此也只有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才能使用。
将公式错误地认为R与U成正比或R与I成反比。
对这一错误推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电阻是导体的自身结构特性决定的,与导体两端是否加电压,加多大的电压,导体中是否有电流通过,有多大电流通过没有直接关系;加在导体上的电压大,通过的电流也大,导体的温度会升高,导体的电阻会有所变化,但这只是间接影响,而没有直接关系。
第二,伏安法测电阻是根据电阻的定义式,用伏特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用安培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从而计算出电阻值,这是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
(4)欧姆定律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要注意:a:公式中的I、U、R三个量必须是属于同一段电路的具有瞬时对应关系。
b:适用范围: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质的溶液,不适用于气体。
在电动机中,导电的物质虽然也是金属,但由于电动机转动时产生了电磁感应现象,这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也不能简单地由加在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和电动机电枢的电阻来决定。
串并联电路公式总结电路特点:一条路,一处断处处段。
开关作用:各处作用一样控制整个电路。
电流:各处电流相等 I = I1 = I2 I1:I2 =1:1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 = U1 + U2电阻: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R总= R1 + R2 若有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R总= n R电阻特点:串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总电阻越串越大,大于任何一个用电器电阻;电功率: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电功率之和 P总= P1 + P2电功:电路中总功等于各用电器消耗电功之和W总=W1 + W2电热:电路中总电热等于各用电器产生电热之和Q总=Q1 + Q2比例关系:串联电阻起分压作用,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高,R1:R2 = U1:U2 = P1:P2= W1:W2= Q1:Q2R串>R1>R2>R并并联电路电路特点:多条路,分干路和支路,各支路互不影响开关作用: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它所在的支路电流: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干=I1 + I2 电压:电源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 U = U1 = U2 U1:U2 =1:1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1 / R总=1 / R1 + 1 / R2若仅有两个电阻并联则:R总=R1R2 /若有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R总=R / n电阻特点:并联总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总电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电功率: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电功率之和 P总= P1 + P2电功:电路中总功等于各用电器消耗电功之和 W总=W1 + W2电热:电路中总电热等于各用电器产生电热之和Q总=Q1 + Q2比例关系:并联电阻起分流作用,电阻越大分得电流越小,R2:R1 = I1:I2 = P1:P2= W1:W2= Q1:Q2 重要公式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 = U / R U = I R R = U / I电功率: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P = W / t = U I = I2 R = U2 /R P实= P额U实> U额,P实> P额用电器超负荷工作,不正常; U实< U额,P实< 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泡的亮暗于灯泡的实际功率有关,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2 2 电功:W = U I t = P t =IRt = Ut/R = U Q电热: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W = Q =I2 Rt = U I t = P t = U2 t/R = U Q 串并联电路规律小结例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3v,R1=10Ω,U1=1v,求:其他六个量。
中考专题复习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1、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的中的规律:(☆☆☆☆☆)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 1=I 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 1+I 2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1221RR I I = I 1R 1=I 2R 2 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 1+U 2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
U=U 1=U 2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大。
(总电阻越串越大)R=R 1+R 2◆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并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小。
(总电阻越并越小)R=R 1R 2/R 1+R 2(上乘下加)或: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即:因此几个电阻连接起来使用,要使总电阻变小就并联;要使总电阻变大就串联。
◆如果n 个阻值都为 R 0 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 0 ◆如果n 个阻值都为 R 0 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 R=R 0/n电功:◆串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 总=W 1+W 2+…Wn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2121R R W W =◆并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 总=W 1+W 2+…Wn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即:1221R R W W = 电功率:◆串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
即:P 总=P 1+P 2+…P n各个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并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即:P 总=P 1+P 2+…P n2121RR U U =n21R 1R 1R 1总R 1++= 2121R RP P =各支路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个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1、电量:(1)定义:物体含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用符号Q 表示。
(2)单位:库仑(库),用符号C表示。
(3)检验:验电器(结构、原理、使用)。
2、电流:(1)定义:1 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电流)。
用符号I 表示。
(2)公式:I=Q/t (定义式)式中I 表示电流强度(电流),Q 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t 表示通电时间。
(3)单位:国际单位安培(安)(A)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muA)。
(4)测量:电流表。
(5)电路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1=I2=I3==In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 总=I1+I2++In3、电压:(1)电压的作用: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用符号U 表示。
(2)电源的作用:电源的使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压,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它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了电能,而在对外供电时,却又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3)单位:国际单位伏特(伏)(V)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muV)。
4)几种电压值: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U=1.5 伏2、每个铅蓄电池的电压U=2 伏3、照明电路(家庭电路)的电压U=220 伏4、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U&Ie36伏)(5)测量:电压表。
(6 )电路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即U=U1+U2++Un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均相等。
即U=U1=U2==Un4、电阻:(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用符号R表示。
(2)单位:国际单位欧姆(欧)(&0mega)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Omega)、兆欧(M&Omega)。
(3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
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是电路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在电子器件的连接方式中起着重要作用。
串联和并联是指将多个电子器件按照不同的连接方式相互连接,产生不同的电路效果。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的原理和应用。
一、串联电路的原理与应用串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子器件连接在一条电路路径上,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电子器件。
串联电路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相等。
根据基本电路理论,电流在一个闭合电路中是恒定不变的,而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能顺序通过各个器件。
因此,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相等。
其次,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而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因此电压在各个器件之间按照电阻比例进行分配。
串联电路在实际电子电路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电子设备中,如手机、电视、电脑等,通常使用串联电路将各个电子器件连接在一起,通过串联电路实现电子器件之间的数据传输、信号放大、功率放大等功能。
此外,在灯泡串联的电路中,当其中一个灯泡损坏时,其他灯泡也会因为电路断开而停止工作。
这种串联电路的特性使得我们能够通过更换损坏的电子器件来维修整个电路。
二、并联电路的原理与应用并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子器件同时连接在一个节点上,电流在各个器件之间分流。
并联电路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流。
根据基本电路理论,电流在一个闭合电路中是恒定不变的,而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分流通过各个器件。
因此,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等于各个器件的电流之和。
其次,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相等。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器件之间处于相同的电压状态。
并联电路在实际电子电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家庭电路中,电源并联连接各个电器,可以同时为多个电器供电。
同时,在计算机内部的硬盘、内存条等电路中,也采用并联电路实现信号传输和存储。
并联电路的特性使得我们可以在无需中断其他电器工作的情况下更换或维修其中一个电子器件。
电路中的电功率串并联电功率的计算电路中的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路中所消耗的电能,它是衡量电路工作状态和效率的重要指标。
在电路中,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常见的电路连接方式。
本文将介绍如何计算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功率。
一、串联电路中的电功率计算串联电路是指电路中的元件按照顺序连接的方式。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间是相等的,而电压则分担在各个元件上。
要计算串联电路中的电功率,我们需要知道每个元件的电阻以及电压。
假设串联电路中有n个电阻,分别为R1, R2, …, Rn,电流为I,总电压为V,则总电功率P总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出:P总 = V * I其中,电流I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得出:I = V / (R1 + R2 + … + Rn)因此,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功率P总可以进一步表示为:P总= V * (V / (R1 + R2 + … + Rn))= V^2 / (R1 + R2 + … + Rn)二、并联电路中的电功率计算并联电路是指电路中的元件按照并列的方式连接的方式。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元件间是相等的,而电流则分担在各个元件上。
要计算并联电路中的电功率,我们需要知道每个元件的电阻以及电流。
假设并联电路中有n个电阻,分别为R1, R2, …, Rn,电流为I,总电压为V,则总电功率P总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出:P总 = V * I其中,电压V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得出:V = I * (1 / R1 + 1 / R2 + … + 1 / Rn)因此,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功率P总可以进一步表示为:P总= I * (I * (1 / R1 + 1 / R2 + … + 1 / Rn))= I^2 * (1 / R1 + 1 / R2 + … + 1 / Rn)结论: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功率P总等于总电压V的平方除以总电阻R,即P总 = V^2 / R。
而在并联电路中,总电功率P总等于总电流I的平方乘以总电阻的倒数,即P总 = I^2 / R。
串并联电路的判断方法1. 确定电流方向: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沿着电路中的每一个元件都是相等的。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会分为不同的路径,并在每个路径中分流。
详细描述: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动,因此电流通过串联电路中的每一个元件时都是相等的。
这是因为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具有相同电位差,没有分支路径可供电流选择。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分为不同的路径。
当电流进入并联电路后,它会根据欧姆定律分流到不同的并联分支中。
每个并联分支中的电阻越小,电流就越大。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是根据每个并联分支的电阻大小来分流的。
2. 确定电压方向:在串联电路中,电压是沿着电路中的每一个元件相加的。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在不同的路径上相等。
详细描述:在串联电路中,电压是沿着电路中的每一个元件相加的。
这是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电压是根据每个元件的电阻大小来分配的。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电流乘以总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在不同的路径上是相等的。
这是因为在并联电路中,每个并联分支的电压是相等的。
这是因为每个分支都与电源直接相连,并且没有其他分支干扰。
3. 计算总电阻: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是所有电阻的和。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是根据每个分支的电阻来计算的。
详细描述:在串联电路中,电阻是沿着电路中的每一个元件相加的。
这是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供选择,并且必须通过每一个元件。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所有电阻的和。
在并联电路中,电阻是根据每个并联分支的电阻来计算的。
每个并联分支的电阻越小,总电阻就越小。
这是因为在并联电路中,每个分支都提供了一个额外的路径,使电流可以选择通过其中之一。
4. 应用欧姆定律: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沿着电路的每一个元件都是相等的。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在每个并联分支中是相等的。
详细描述: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和电流之间关系的基本物理定律。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九年级电学知识集锦1、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的中的规律: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1=I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1+I2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1+U2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
U=U1=U2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大。
(总电阻越串越大)R=R1+R2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并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小。
(总电阻越并越小)R=R1R2/(R1+R2)(上乘下加)或: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如果n个阻值都为R0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0如果n个阻值都为R0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R0/n电功:串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总=W1+W2+?W n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
因此几个电阻连接起来使用,要使总电阻变小就并联;要使总电阻变大就串联。
并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总=W1+W2+?W n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电功率:串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
即:P总=P1+P2+P n 各个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
并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即:P总=P1+P2+?P n各支路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个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电流(A):I=U/R(电流随着电压,电阻变)电压(V):U=IR(电压不随电流变。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阻(Ω):R=U/I(对于此公式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电阻与电流、电压没有关系。
只与本身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温度有关)电能(J):W=UIt , W=Pt(此二式是普适公式)W=I2Rt, W=U2t/R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中)KW.h也是电能的单位俗称度。
R R 1R211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一、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I=I 1=I 2 2、电压特点:①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串联各部分两端的电压之和。
U=U 1+U 2②串联分电压:按电阻大小来分,电阻大的、分得的电压大。
分得的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即:注意:串联分电压时,电源电压不变,被分配到各串联电阻两端。
3、电阻特点:①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R=R 1+R 2②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一串联分电阻都大。
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随分电阻的增大而增大,随分电阻的减小而减小。
4、电功率特点:①串联电路的总功率都等于各用电器的实际功率之和。
P 总=P 1+P 2+…②串联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的实际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P 1:P 2=R 1:R 2(P 1:P 2=U 1:U 2=R 1:R 2)电功率之比等于电压之比,都等于电阻之比.5、电功的特点:①串联电路中电流做的总功等于电流通过各用电器做的总功之和。
W 总=W 1+W 2+…②相同时间内电流做的功与电阻成正比。
W 1:W 2= R 1:R 2(W 1:W 2=P 1:P 2=U 1:U 2=R 1:R 2 )相同时间内电流做的功之比,等于电功率之比,等于电压之比,都等于电阻之比。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1、 电流特点:①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I=I 1+I 2②并联分电流:干路中的电流被各支路所分。
按电阻大小来分:电阻大的,分得的电流小。
分得的电流之比等于电阻比的倒数:③注意:并联分电流,指的是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而不是说总电流不变。
其实总电流要随分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多并一个支路,总电流就要增大一点,但其他各支路的电流不受影响(因其两端的电压不变,电阻不变,所以电流不变)。
2、电压的特点: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U 1=U 23、电阻的特点: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物理知识点电路中电阻的计算与串并联的电流与电压与功率物理知识点:电路中电阻的计算与串并联的电流、电压与功率一、电阻的计算在电路中,电阻是指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电压降的比例。
电阻的计算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进行,即U = 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例如,若已知电压为5伏特,电流为2安培,则电阻的计算可以使用欧姆定律进行:R = U / I = 5伏特 / 2安培 = 2.5欧姆。
二、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与功率1. 串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是指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电路中,形成一个电流沿着一条路径流动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强度在各个电阻之间保持不变。
2.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计算对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计算,可以使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即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压。
因此,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可以通过各个电阻上的电压来计算。
例如,若一个串联电路中有三个电阻,分别为R1、R2和R3,电源的电压为V,则电流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I = V / (R1 + R2 + R3)3.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计算在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压。
因此,在已知电源电压和电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计算其他电阻上的电压来确定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压。
4. 串联电路中功率的计算在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I^2 * R三、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与功率1. 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是指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电路中,形成电流分流的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大小在各个电阻之间保持不变。
2.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计算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
因此,可以使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来计算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
例如,若一个并联电路中有三个电阻,分别为R1、R2和R3,总电流为I,则总电流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I = I1 + I2 + I33.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计算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压相等。
电学知识点大全电学知识点大全+公式整理1、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的中的规律:(☆☆☆☆☆)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1=I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1+I2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图片I1R1=I2R2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1+U2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图片◆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
U=U1=U2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大。
(总电阻越串越大)R=R1+R2◆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并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小。
(总电阻越并越小)R=R1R2/R1+R2(上乘下加)或: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因此几个电阻连接起来使用,要使总电阻变小就并联;要使总电阻变大就串联。
◆如果n 个阻值都为R0 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0◆如果n个阻值都为R0 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R0/n电功:◆串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 总=W1+W2+…Wn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图片◆并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总=W1+W2+…Wn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即:图片电功率:◆串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
即:P总=P1+P2+…Pn各个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即:P总=P1+P2+…Pn各支路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个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图片2、公式:(☆☆☆☆☆)◆电流(A):I=U/R(电流随着电压,电阻变)◆电压(V):U=IR(电压不随电流变。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阻(Ω):R=U/I(对于此公式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一、串联电路1.定义:串联电路是指将电路中的元件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电路路径,电流在各个元件中依次流过。
a)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处处相等。
b)电压在串联电路中分配,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c)串联电路中,任何一个元件损坏,整个电路都会处于断路状态。
I = I1 = I2 = … = In(电流公式)U = U1 + U2 + … + Un(电压公式)二、并联电路1.定义:并联电路是指将电路中的元件并列连接起来,形成多个电路路径,电流在各个路径中分流。
a)电压在并联电路中处处相等。
b)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分配,总电流等于各部分电流之和。
c)并联电路中,任何一个元件损坏,不影响其他元件的工作。
I = I1 + I2 + … + In(电流公式)U = U1 = U2 = … = Un(电压公式)三、串联与并联的比较1.电流关系: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并联电路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
2.电压关系:串联电路电压分配,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电压相等。
3.工作特点:串联电路任何一个元件损坏,影响整个电路;并联电路任何一个元件损坏,不影响其他元件的工作。
4.串联电路:适用于需要依次经过各个元件的电路,如照明电路、电子钟等。
5.并联电路:适用于需要多个路径同时工作的电路,如家庭用电、计算机电路等。
五、注意事项1.理解串联与并联电路的概念,掌握其特点和公式。
2.在实际操作中,注意元件的连接方式,避免出现错误。
3.了解串联与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电阻为R的灯泡串联一个电阻为2R的电阻,再串联一个电阻为3R的电阻,求整个电路的总电阻。
方法: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答案:总电阻 = R + 2R + 3R = 6R2.习题:一个电压为12V的电源串联一个电阻为R的灯泡和一个电阻为2R的电阻,求灯泡和电阻的电压分配。
方法: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DAY13
(1)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I=I1=I2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I=I1+I2
(2)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等于两端的总电压。
U=U1=U2
(3)串并联电阻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R=R1+R2 若R1=R2=r 则R=2r
并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1/R=1/R1+1/R2若R1=R2=r 则R=r/2
(4)串并联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即阻值大的电阻,其两端的电压也大,阻值小的电阻,其两端的电压也小,这种关系称为分压关系。
U1/U2=R1/R2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即阻值大的电阻,其两端的电压小,阻值小的电阻,其两端的电压大,这种关系称为分流关系。
I1/I2=R2/R1
(5)串并联电路电功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等于各串联用电器消耗的电功之和。
W=W1+W2
并联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等于各并联用电器消耗的电功之和。
W=W1+W2
(6)串并联电路电功与电阻的关系:
串联电路中,电功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即阻值大消耗的电功多,阻值小的消耗的电功少。
W1/W2=R1/R2
并联电路中,电功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即阻值大消耗的电功少,阻值小的消耗的电功多。
W1/W2=R2/R1
(7)串并联电路电功率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等于各串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
P=P1+P2
并联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等于各并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
P=P1+P2
(8)串并联电路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即阻值大消耗的电功率大,阻值小消耗的电功率小。
P1/P2=R1/R2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即阻值大消耗的电功率小,阻值小消耗的电功率大。
P1/P2=R2/R1
(9)串并联电路电热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路中所产生的总热量等于各串联用电器产生的热量的总和。
即Q =Q1+Q2
并联电路中,电路中所产生的总热量等于各并联用电器产生的热量的总和。
即Q =Q1+Q2(10)串并联电路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产生的电热与电阻成正比。
即Q1/Q2=R1/R2
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产生的电热与其电阻成反比。
即Q1/Q2=R2/R1
练习题:
1.对式子R=U/I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无关
D、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则通过它的电流为零,此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2.两只电阻,甲标有"10Ω,1A",乙标有"15Ω,0.6A",把它们串联在电路,允许接在最大电压为_______V的电路中.
3.L1、L2两只灯额定电压相同均为U,额定功率P额1>P额2,把它们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灯串联使用时,实际功率P1<P2
B.两灯并联使用时,实际功率P1>P2
C.串联时两灯消耗的总功率P总>P额2
D.并联使用时两灯消耗的总功P总<P额1
4.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甲乙两表是电压表,示数之比是3:2,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
A.2:1B3:1C2:3D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