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25
发动机原理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中,哪一个冲程是做功冲程?A. 进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2. 发动机的压缩比是指什么?A. 进气量与排气量之比B. 进气量与燃烧室容积之比C. 燃烧室容积与排气量之比D. 燃烧室容积与进气量之比3.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汽油机使用点火系统,柴油机使用压燃B. 汽油机使用压燃,柴油机使用点火系统C. 汽油机使用柴油,柴油机使用汽油D. 汽油机和柴油机都使用点火系统4. 发动机的热效率是指什么?A. 发动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B. 发动机输出功率与燃料热值之比C. 发动机输出功率与燃料质量之比D. 发动机输出功率与燃料体积之比5. 什么是发动机的机械效率?A. 发动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B. 发动机输出功率与燃料热值之比C. 发动机输出功率与燃料质量之比D. 发动机输出功率与燃料体积之比6. 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是指什么?A. 点火时刻相对于活塞到达上止点的角度B. 点火时刻相对于活塞到达下止点的角度C. 点火时刻相对于活塞到达排气冲程的角度D. 点火时刻相对于活塞到达进气冲程的角度7. 发动机的爆震现象是如何产生的?A. 由于燃料燃烧速度过快B. 由于燃料燃烧速度过慢C. 由于发动机过热D. 由于发动机过冷8. 发动机的排放控制主要针对哪些污染物?A.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B. 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C. 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D. 一氧化碳和水蒸气9. 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B. 提高发动机的机械效率C. 提高发动机的进气量D. 提高发动机的排气量10. 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系统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减少燃油消耗B. 减少发动机的噪音C. 减少发动机的排放D. 减少发动机的维修成本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发动机的________冲程是燃料燃烧产生动力的冲程。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知识考试练习题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1.汽油机通常是由()和五大系统组成的。
A、两大机构B、三大机构C、四大机构D、五大机构2.上、下两止点间的距离称为()。
A、活塞行程B、压缩比C、发动机工作容积D、汽缸总容积3.柴油机吸入气缸的是()A、纯汽油B、纯空气C、纯柴油D、可燃混合气4.在发动机的四个工作行程中,只有()是有效行程。
A、进气行程B、压缩行程C、做功行程D、排气行程5.上止点是指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 )。
A、最远B、最近C、最高D、最低6.下述不属于机体组的部件是()。
A、气缸盖B、汽缸垫D、飞轮7.四冲程发动机在进行压缩行程时,进气门( ),排气门( )。
A、开/开B、开/关C、关/开D、关/关8.四冲程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在上、下止点间往复移动共( )。
A、四次B、三次C、二次D、一次9.下列属于曲轴飞轮组的部件是()。
A、气缸盖B、气缸垫C、气缸套D、飞轮10.发动机排量是指发动机各气缸()的总和。
A、工作容积B、燃烧室容积C、总容积D、浮子室容积11.曲轴飞轮组主要由曲轴、()和附件组成。
A、飞轮B、齿轮C、链轮D、带轮12.在冷却系中,()的作用是控制流经散热器的水量的元件。
A、节温器B、水泵C、旁通阀13.()是汽车的动力装置。
A、车身B、底盘C、电气设备D、发动机14.下列发动机系统中,柴油发动机没有的是()。
A、启动系统B、点火系统C、冷却系统D、润滑系统15.以下不是发动机润滑系的作用是()A、清洗B、密封C、加热D、冷却16.()的功用是用来支撑和关闭气门并使气门关闭紧密,防止气门跳动而使气缸漏气。
A、气门座B、气门导管C、气门弹簧D、推杆17.汽油的辛烷值表示汽油的( )。
A、经济性B、挥发性C、抗爆性D、燃烧性18.配气机构不包括()。
A、凸轮轴B、进气门C、正时链皮带19.四行程柴油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形成在()。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发动机的性能⼀、解释术语1、指⽰热效率:是发动机实际循环指⽰功与消耗燃料的热量的⽐值.2、压缩⽐:⽓功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3、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h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4、平均有效压⼒:单位⽓缸⼯作容积所做的有效功5、有效燃料消耗率:是发动机发出单位有效功率时的耗油量6、升功率:在标定⼯况下,发动机每升⽓缸⼯作容积说发出的有效功率7、有效扭矩:曲轴的输出转矩8、平均指⽰压⼒:单位⽓缸容积所做的指⽰功2、⽰功图:发动机实际循环常⽤⽓缸内⼯质压⼒P随⽓缸容积V(或曲轴转⾓)⽽变化的曲线⼆、选择题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A、定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个多变过程。
在膨胀过程中,⼯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吸热⼜放热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有效指标表⽰,因为有效指标以( D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5、通常认为,⾼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个多变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吸热⼜放热2、发动机⼯作循环的完善程度⽤指⽰指标表⽰,因为指⽰指标以( C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2、表⽰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
A、有效热效率B、混合热效率C、指⽰热效率D、实际热效率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
A、定容过程B、加热过程C、定压过程D、绝热过程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个( D )。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5、通常认为,⾼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
汽车发动机原理一、选择题:1.曲轴后端的回油螺纹的旋向应该是(与曲轴转动方向相反)2.四冲程发动机曲轴,当其转速为3000r/min时,则同一气缸的进气门,在一分钟时间内开闭的次数应该是(1500次)3.四冲程六缸发动机。
各同名凸轮的相对夹角应当是(120度)4.获最低耗油率的混合气体成分应是(α=1.05-1.15)5.柱塞式喷油泵的柱塞在向上运动的全行程中,真正供油的行程是(有效行程)6.旋进喷油器端部的调压螺钉,喷油器喷油开启压力(升高)7.装置喷油泵联轴器,除可弥补主从动轴之间的同轴度外还可以改变喷油泵的(每循环喷油量)8.以下燃烧室中属于分开式燃烧室的是(涡流室燃烧式)二、填空题:1.柴油机燃烧室按结构分为统一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两类2.喷油泵供油量的调节机构有齿杆式油量调节机构和钢球式油量调节机构两种3.在怠速和小负荷工况时化油器提供的混合气必须教浓过量空气系数为0.7-0.94.闭式喷油器主要由孔式喷油器和轴式喷油器两种5.曲轴的支撑方式可分为全支承轴和非全支承轴两种6.排气消声器的作用是降低从排气管排出废气的能量。
以消除废气中的火焰和火星和减少噪声7.配气机构的组成包括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两部份8.曲柄连杆机构工作中受力有气体作用力运动质量惯性力离心力和摩擦力9.凸轮传动方式有齿轮传动链传动齿形带传动三种10.柴油机混合气的燃烧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备然期速燃期缓燃期后燃期三、名词解释: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工作容积或发动机排量配气相位:配气相位就是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通常用相对于上下点曲拐位置的曲轴转角的环形图来表示。
这种图形称为配气相位图。
过量空气系数:发动机转速特性:发动机转速特性系指发动机的功率,转矩和燃油消耗率三者随曲轴转速变化的规律压缩比: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体积之比称为压缩比四、简答题:1. 柴油机燃烧室有哪几种结构形式?答:可分为两大类:统一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统一式燃烧室有分为ω形燃烧室和球形燃烧室分隔式燃烧室有分为涡流式燃烧室和预燃式燃烧室2. 柴油机为什么要装调速器?答:柴油机经常在怠速的工况下工作此时供入气缸的燃油量很少,发动机的动力仅用以克服发动机本身内部各机构运转阻力,而这阻力测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增加,这时,主要问题在于发动机能否保持最低转速稳定运转而不熄火。
一、单项选择题1、高速柴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 D )A、定压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温加热循环D、混和加热循环2、增加排气提前角会导致( C )A、自由排气损失增加B、强制排气损失增加C、提前排气损失增加D、换气损失增加3、汽油机早燃的原因是混和气( C )A、自燃B、被火花塞点燃C、被炽热表面点燃D、被废气点燃4、对自然吸气的四冲程内燃机,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中有( D )A、提高进气气流速度B、加大进气迟闭角C、提高进气管内压力D、合理选择进气迟闭角5、为了保证新鲜工质顺利流入气缸,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打开气门。
从气门开启到上止点之间的角度称为( B )A、排气门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6、单位时间内燃烧的混合气数量是汽油机的( C )A、火焰速度B、点火速度C、燃烧速度D、混合速度7、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过程中,不使用的辅助手段是( D )A、大压缩比B、高压喷射C、进气运动D、加热进气道8、压力升高率用于评价( B )A、着火延迟期B、速燃期C、缓燃期D、后燃期9、四冲程发动机实际排气过程的持续长度( C )A、小于180°曲轴转角B、等于180°曲轴转角C、大于180°曲轴转角D、不小于180°曲轴转角10、发动机的工况变化取决于其所带动的工作机械的( A )A、运转情况B、功率情况C、速度情况D、传动情况11、柴油机出现不正常喷射的各种原因中包括( C )A、高压油管过细B、油管壁面过厚C、喷油压力过高D、喷油数量过多12、描述发动机负荷特性时,不能代表负荷的参数是( A )A、转速B、功率C、扭矩D、油门位置13、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人为地分为( C )A、5个阶段B、4个阶段C、3个阶段D、2个阶段14、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 C )A、定压过程B、定温过程C、多变过程D、绝热过程15、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16、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 A )A、泵气损失B、传热损失C、流动损失D、机械损失17、柴油机间接喷射式燃烧室类型中包括下面列出的( D )A、半开式燃烧室B、开式燃烧室C、统一室燃烧室D、预燃室燃烧室18、发动机的外特性是一种( B )A、负荷特性B、速度特性C、调整特性D、万有特性19、柴油机的理想喷油规律是( B )A、均匀喷油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先快后慢再快20、汽油机燃烧特点中包括( A )A、有时缺氧B、空气过量C、扩散燃烧D、喷雾燃烧21、汽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 B )A、定压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温加热循环D、混和加热循环22、减小排气提前角会导致( B )A、自由排气损失增加B、强制排气损失增加C、提前排气损失增加D、换气损失增加23、汽油机爆震的原因是混和气( A )A、自燃B、被火花塞点燃C、被炽热表面点燃D、被废气点燃24、提高柴油机混合气质量的措施中有( C )A、提高进气气流速度B、加大喷油嘴油孔直径C、加强缸内空气运动D、合理选择喷油提前角25、为了增加流入气缸的新鲜工质数量,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后才关闭气门。
、发动机的性能二、选择题1 、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A )A、定容加热循环 B 、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 D 、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膨胀过程中,工质B )A、不吸热不放热 B 、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 D 、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 、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 、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C )A、定容加热循环 B 、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 D 、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工质A、不吸热不放热 B 、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 D 、又吸热又放热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2、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 B 、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 D 、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C)。
A、有效热效率 B 、混合热效率C、指示热效率 D 、实际热效率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
A、定容过程B 、加热过程C、定压过程D 、绝热过程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B 、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 、多变过程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
A、定容B 、定压10、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A )理论循环相似 。
A 、混合加热循环B 、定容加热循环C 、定压加热循环D 、卡诺循环11、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D )A 、膨胀结束B 、排气终了C 、混合D 、多变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 D )A 、绝热过程B 、吸热过程C 、放热过程D 、多变过程7、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B )加热循环。
A 、定容B 、定压C 、混合D 、多变8、 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理论循环相似9、 A 、混合加热循环 C 、定压加热循环 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 A 、 4 ~ 7 B C 、 11 ~ 15 D 、定容加热循环、卡诺循环)范围内。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一三、填空题1、在最高燃烧压力和燃烧温度相同时,定压加热循环的热效率最高。
2、对汽车发动机,不仅希望有足够的扭矩,还要求发动机的扭矩随转速下降而增加.为衡量发动机的爬坡能力和克服短期超载能力,可以用扭矩储备系数和适应性系数等指标.3、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若它们功率大小不相同,则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升功率.4、汽油机热效率比柴油机低的重要原因是汽油机的压缩比小.5、柴油机负荷调节方式是通过改变进入气缸的燃油质量来控制混合气的浓度,这种负荷调节方式称为质调节.6、为了降低发动机排气门的热负荷,增压柴油机往往采取扫气的措施。
所谓扫气是指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不在气缸中停留,利用气门重叠,直接从排气门流出.7、控制进气气流速度不能过高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有较高的充气效率.8、油束的几何特性可用三个参数描述,即油束射程、喷雾锥角和最大宽度。
9、汽油机燃烧室基本要求是面容比小、结构紧凑;充气效率高;组织适当的气流运动以及火焰传播距离短.10、在压缩比和加热量相同时,定容加热循环的热效率最高.11、每小时耗油量的测量可以用流量法、容积法和质量法等.12、在发动机全部工作转速范围内都起作用的调速器是全程调速器。
13、有效功率相同的两种柴油机,若它们的干质量大小不相同,则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比质量。
14、汽油机振动比柴油机小的重要原因是汽油机的压力升高率小。
15、改变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数量来调节汽油机负荷,这种调节方式称为量调节。
16、进气门直径比排气门大的原因是为了保证有较高的充气效率。
17、油束的微观特性可用油滴平均直径和均匀度描述。
18、柴油机燃烧室基本要求是面容比小、结构紧凑;充气效率高;组织适当的气流运动以及燃油油1、充气效率—- 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工质的质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工质的质量的比值。
2、着火延迟—- 混合气达到自燃温度或被点燃之后,并不立即出现明显燃烧,而是有一段时间滞后,这种现象称为着火延迟。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一、选择题1. 汽车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中,哪个冲程不会产生机械功?A. 进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功率冲程D. 排气冲程2. 以下哪种类型的发动机具有最高的热效率?A. 汽油发动机B. 柴油发动机C. 电动发动机D. 混合动力发动机3. 在四冲程发动机中,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是由什么控制的?A. 飞轮B. 曲轴C. 凸轮轴D. 涡轮增压器4. 以下哪个部件的主要作用是将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A. 活塞B. 曲轴C. 连杆D. 凸轮轴5. 发动机的压缩比是指什么?A.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B. 燃烧室容积与气缸总容积的比值C. 进气门面积与排气门面积的比值D. 气缸直径与活塞直径的比值二、填空题1. 发动机的两个基本循环是______循环和______循环。
2. 在汽油发动机中,混合气的形成主要发生在______。
3. 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的主要区别在于柴油发动机没有______。
4. 发动机的点火方式通常分为两种,即______点火和______点火。
5. 涡轮增压器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发动机的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流程。
2. 说明汽油发动机与柴油发动机的主要区别。
3. 描述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4. 讨论发动机压缩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5. 解释什么是发动机的热效率以及提高热效率的方法。
四、论述题1. 分析现代汽车发动机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创新措施。
2. 论述电动汽车技术对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挑战与影响。
3. 探讨未来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可能的技术突破。
五、计算题1. 给定一个发动机的排量为2.0升,压缩比为10:1,计算其燃烧室的容积。
2. 如果一个发动机的功率为100千瓦,转速为3000转/分钟,计算其每分钟的功输出。
3. 假设一个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为250克/千瓦时,计算该发动机在100千瓦功率输出下每小时的燃油消耗量。
汽车发动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A. 热力学循环B. 电磁感应C. 机械运动D. 化学反应答案:A2. 四冲程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A. 一个进气冲程、一个压缩冲程、一个做功冲程、一个排气冲程B. 两个进气冲程、两个压缩冲程、两个做功冲程、两个排气冲程C. 两个进气冲程、一个压缩冲程、一个做功冲程、两个排气冲程D. 一个进气冲程、两个压缩冲程、两个做功冲程、一个排气冲程答案:A3. 发动机的压缩比是指:A.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B. 燃烧室容积与气缸总容积之比C. 气缸总容积与进气门面积之比D. 进气门面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答案:A4. 以下哪个部件不是发动机的组成部分?A. 曲轴B. 活塞C. 变速器D. 气缸答案:C5. 现代汽车发动机中广泛使用的燃料是:A. 柴油B. 汽油C. 氢气D. 电力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发动机的冷却方式主要有:A. 水冷B. 风冷C. 油冷D. 气冷答案:AB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发动机的燃油消耗?A. 发动机排量B. 车辆重量C. 驾驶习惯D. 轮胎气压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A. 减少摩擦B. 散热C. 清洁D. 密封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A. 催化转化器B. 燃油喷射C. 电子点火D. 废气再循环答案:ABD5. 以下哪些是发动机性能的主要指标?A. 功率B. 扭矩C. 压缩比D. 燃油消耗率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发动机的排量越大,其动力性就越好。
()答案:×2. 涡轮增压器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
()答案:√3. 发动机的压缩比越高,燃油消耗率越低。
()答案:×4. 柴油发动机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答案:√5. 现代汽车发动机普遍采用电喷技术。
()答案:√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发动机的四冲程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的性能一、解释术语1、指示热效率:是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消耗燃料的热量的比值.2、压缩比:气功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3、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h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4、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有效功5、有效燃料消耗率:是发动机发出单位有效功率时的耗油量6、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说发出的有效功率7、有效扭矩:曲轴的输出转矩8、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容积所做的指示功2、示功图:发动机实际循环常用气缸内工质压力P随气缸容积V(或曲轴转角)而变化的曲线二、选择题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A、定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C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
A、有效热效率B、混合热效率C、指示热效率D、实际热效率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
A、定容过程B、加热过程C、定压过程D、绝热过程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
汽车专业:汽车发动机原理测试题1、单选进气压力传感器是采用().A、惠斯达电桥电路原理设计的。
B、惠斯登电路原理设计的。
C、发动机怠速时.D、发动机加速时.正确答案:B2、单选精度0.01mm的外(江南博哥)千分尺,其测量轴螺纹节距为()。
A.0.5mmB.0.7mmC.0.9mmD.1.0mm正确答案:A3、单选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是由()三部分电路组成。
A、开关、触点和热敏电阻B、开关、滑动电容和热敏C、开关、可变电阻和热敏电阻D、触点、可变电阻和热敏电阻正确答案: D4、单选波细VM型高压分配式喷射泵,当四缸四行程发动机曲轴转一转时,柱塞发生几次往复运动?()A.1次B.2次C.3次D.4次正确答案:B5、单选与四冲程内燃机相比,下列哪项不是二冲程内燃机的换气特点()A.换气时间短B.气缸充量系数大C.进排气过程同时进行D.扫气消耗功大正确答案:B6、单选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最大转速可达到()转/分钟以上。
A.10000B.20000C.30000D.100000正确答案:D7、单选检查气缸盖不平度的量具为()。
A.直定规,厚薄规B.千分表C.千分尺D.深度规正确答案:A8、单选分层燃烧的混合气是在火花塞的周围形成____混合气,在燃烧室的大部分区域形成____混合气。
()A.较浓较稀B.较稀较稀C.较稀较浓D.较浓较浓正确答案:A9、单选将喷射泵外壳依其轴运转方向移动会使喷射开始时期()。
A.变晚B.提早C.不变D.无关正确答案:A10、单选可能造成汽油发动机爆震的原因为()。
A.进气压力低B.压缩压力低C.点火时间过早D.混合气过浓正确答案:C11、单选汽油喷射发动机的喷油嘴阻塞会造成()。
A.混合气过稀B.混合气过浓C.油压过高D.油压过低正确答案:A12、填空题内燃机又分()和()两大类。
车用发动机主要采用()。
正确答案:活塞式内燃机;燃气轮机;活塞式内燃机13、单选曲轴吹漏气(Blow-ByGas)中最多的污染气体为()。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一(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高速柴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D)A、定压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温加热循环D、混和加热循环2、增加排气提前角会导致(C)A、自由排气损失增加B、强制排气损失增加C、提前排气损失增加D、换气损失增加3、汽油机早燃的原因是混和气(C)A、自燃B、被火花塞点燃C、被炽热表面点燃D、被废气点燃4、对自然吸气的四冲程内燃机,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中有(D)A、提高进气气流速度B、加大进气迟闭角C、提高进气管内压力D、合理选择进气迟闭角5、为了保证新鲜工质顺利流入气缸,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打开气门。
从气门开启到上止点之间的角度称为(B)A、排气门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6、单位时间内燃烧的混合气数量是汽油机的(C)A、火焰速度B、点火速度C、燃烧速度D、混合速度7、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过程中,不使用的辅助手段是(D)A、大压缩比B、高压喷射C、进气运动D、加热进气道8、压力升高率用于评价(B)A、着火延迟期B、速燃期C、缓燃期D、后燃期9、四冲程发动机实际排气过程的持续长度(C)A、小于180°曲轴转角B、等于180°曲轴转角C、大于180°曲轴转角D、不小于180°曲轴转角10、发动机的工况变化取决于其所带动的工作机械的(A)A、运转情况B、功率情况C、速度情况D、传动情况11、柴油机出现不正常喷射的各种原因中包括(C)A、高压油管过细B、油管壁面过厚C、喷油压力过高D、喷油数量过多12、描述发动机负荷特性时,不能代表负荷的参数是(A)A、转速B、功率C、扭矩D、油门位置13、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人为地分为(C)A、5个阶段B、4个阶段C、3个阶段D、2个阶段14、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C)A、定压过程B、定温过程C、多变过程D、绝热过程15、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D)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16、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A)A、泵气损失B、传热损失C、流动损失D、机械损失17、柴油机间接喷射式燃烧室类型中包括下面列出的(D)A、半开式燃烧室B、开式燃烧室C、统一室燃烧室D、预燃室燃烧室18、发动机的外特性是一种(B)A、负荷特性B、速度特性C、调整特性D、万有特性19、柴油机的理想喷油规律是(B)A、均匀喷油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先快后慢再快20、汽油机燃烧特点中包括(A)A、有时缺氧B、空气过量C、扩散燃烧D、喷雾燃烧21、汽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B)A、定压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温加热循环D、混和加热循环22、减小排气提前角会导致(B)A、自由排气损失增加B、强制排气损失增加C、提前排气损失增加D、换气损失增加23、汽油机爆震的原因是混和气(A)A、自燃B、被火花塞点燃C、被炽热表面点燃D、被废气点燃24、提高柴油机混合气质量的措施中有(C)A、提高进气气流速度B、加大喷油嘴油孔直径C、加强缸内空气运动D、合理选择喷油提前角25、为了增加流入气缸的新鲜工质数量,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后才关闭气门。
一、发动机题库一、选择题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A、定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C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
A、有效热效率B、混合热效率C、指示热效率D、实际热效率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
A、定容过程B、加热过程C、定压过程D、绝热过程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
A、定容B、定压C、混合D、多变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7、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B )加热循环。
A、定容B、定压C、混合D、多变8、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B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卡诺循环9、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 B )范围内。
A、4 ~7B、7 ~11C、11 ~15D、15 ~2210、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A )理论循环相似。
汽车发动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A. 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 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C. 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答案:B2. 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中,哪个冲程是对外做功的?A. 进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答案:C3. 以下哪个部件不属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A. 气门B. 曲轴C. 气门弹簧D. 气门推杆答案:B4. 什么是发动机的压缩比?A. 进气量与排气量之比B. 燃烧室内的气体压缩程度C. 活塞行程与气缸直径之比D. 气缸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答案:D5. 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发动机的燃油消耗?A. 点火时间B. 发动机排量C. 发动机温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1. 柴油机和汽油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压缩比。
(错误)2. 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对发动机的性能没有影响。
(错误)3.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可以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发动机寿命。
(正确)4. 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只负责在发动机过热时进行冷却。
(错误)5. 涡轮增压器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
(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答: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基于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在进气冲程中,空气和燃料混合进入气缸;压缩冲程中,混合气体被压缩;做功冲程中,混合气体被点燃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对外做功;排气冲程中,废气被排出气缸。
2. 什么是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它对发动机有何影响?答:点火顺序是指多缸发动机中各气缸点火的顺序。
正确的点火顺序可以平衡发动机的运转,减少振动,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
四、计算题1. 已知某发动机的排量为2000cc,求其单缸排量(假设该发动机为四缸发动机)。
答:单缸排量 = 总排量 / 气缸数 = 2000cc / 4 = 500cc2. 如果发动机的压缩比为10:1,燃烧室内的气体体积为100cc,求燃烧前的总体积。
一、发动机的性能解释术语指示热效率:是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消耗燃料的热量的比值.压缩比:气功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发出1KW 有效功率,在1h 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有效功有效燃料消耗率:是发动机发出单位有效功率时的耗油量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说发出的有效功率有效扭矩:曲轴的输出转矩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容积所做的指示功2、示功图:发动机实际循环常用气缸内工质压力P 随气缸容积V(或曲轴转角)而变化的曲线选择题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定容加热循环 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C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
A、有效热效率B、混合热效率C、指示热效率D、实际热效率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
A、定容过程B、加热过程C、定压过程D、绝热过程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
A、定容B、定压C、混合D、多变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 D )。
一、发动机的性能二、选择题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A、定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C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
A、有效热效率B、混合热效率C、指示热效率D、实际热效率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
A、定容过程B、加热过程C、定压过程D、绝热过程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
A、定容B、定压C、混合D、多变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7、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B )加热循环。
A、定容B、定压C、混合D、多变8、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B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卡诺循环9、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 B )范围内。
A、4 ~7B、7 ~11C、11 ~15D、15 ~2210、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A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卡诺循环11、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D )。
A、膨胀结束B、排气终了C、压缩初期D、进气中期12、自然吸气柴油机的压缩比范围为(D )。
A、8 ~16B、10 ~18C、12 ~20D、14 ~22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设燃烧是加热过程,其原因是( B )。
A、温度不变B、工质不变C、压力不变D、容积不变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原因是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C )。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原因是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B )。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C )。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三、填空题1、P-V图上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所做的有用功,该图称为____示功图_____。
2、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____ 多变_____过程。
3、四冲程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为:进气冲程、__ 压缩___、作功冲程、排气冲程。
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___膨胀___、和排气五个过程组成。
4、一个实际循环中,工质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称为____指示功____。
5、升功率用来衡量发动机__对气缸工作容积的__利用的程度。
5、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相同,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___升功率___ 。
5、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在转速相同时,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相同,说明容积利用程度不同,衡量发动机单位气缸容积所发出有效功的指标是____平均有效压力___ 。
1、具有相同标定功率的两种柴油机,如果其干质量不同,说明材料利用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___比质量____ 。
四、判断题1、比质量是指发动机的干质量与所给出的标定功率之比。
[ 1 ]2、升功率是指发动机的标定功率与其质量之比。
[ 0 ]五、简答题1、解释发动机的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指示指标是以工质对活塞做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是用来评价其内部循环完善性。
反映气缸内工质对活塞的做功情况;而有效指标是以发动机曲轴端输出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是用来评价发动机整机性能的指标联系:指示指标是有效指标的基础,指示指标好,有效指标不一定好,但指示指标差,有效指标肯定差,指示指标不能综合反映发动机的整机性能,而有效指标不能准确指示发动机内部过程的完善程度。
1、什么是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它由哪些损失组成?1、简述机械损失的组成及影响机械损失的因素。
2、讨论发动机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的差异。
七、计算题1、测量得到某柴油机的有效功率P e=130 (kW ),每小时消耗柴油量B=35 (kg / h),求该柴油机的有效燃料消耗率b e。
1、某汽油机在转速n=5000 (r / min)时,测量出其有效功率P e=120 (kW ),求该汽油机的有效扭矩T eq。
4、有效燃料消耗率——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或,发动机在1小时内发出1 kW功率所消耗的燃油质量)。
5、发动机的指示指标有何作用?发动机指示指标用于评价其内部循环完善性,反映气缸内工质对活塞的做功情况(2分)。
它是有效指标的基础,但不能综合反映发动机的整机性能(2分);发动机的整机性能以曲轴输出的功为依据,但不能准确指示发动机内部过程的完善程度(1分)。
二、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二、选择题6、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 C )A、进气过程B、排气过程C、进排气过程D、气门开启时期1、发动机的换气损失是指( C )A、进气损失B、排气损失C、进排气损失D、机械损失8、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 A )A、泵气损失B、传热损失C、流动损失D、机械损失20、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中存在气门叠开现象的原因是( C )A、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早开B、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早开C、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D、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晚关7、充气效率用于评价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 D )A、机械效率B、流动效率C、换气效率D、容积效率14、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
从上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C )A、排气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2、在发动机超临界排气阶段,排气流动速度是(B )的。
A、低于音速B、等于音速C、高于音速D、亚音速16、为了增加流通面积,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开启气门。
从气门开始打开到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B )A、排气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4、在发动机强制排气阶段,排气流动速度是(A )的。
A、低于音速B、等于音速C、高于音速D、和音速无关5、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下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
从下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D )。
A、排气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6、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 C )。
A、进气过程B、排气过程C、进、排气过程D、气门开启过程7、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有( D )。
A、机械效率B、热效率C、进气马赫数D、充气效率8、从发动机是能量转换装置角度,( C )也是发动机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
A、燃烧损失B、传热损失C、换气损失D、机械损失三、填空题1、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指标主要是___充气效率_和___换气损失2、进气损失与排气损失之和称为__换气损失排气损失包括__提前排气损失__和__活塞上行强制排气所消耗的有用功。
3、一般将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分作自由排气、强制排气和惯性排气_、进气和气门叠开四个阶段。
将进、排气门开关角度以及相对上、下止点的位置画出所得到的图称为__配气相位。
4、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___排出发动机气缸内的已燃废气,并吸入新鲜充量的过程。
5、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时期中,___进气迟闭__________的改变对充气效率的影响最大。
四、判断题1、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定时中,排气提前角对充气效率的影响最大。
[ 0 ]2、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排气管压力的这个时期,称为强制排气阶段。
[ 0 ]3、在超临界排气期间,排出的废气量由缸内和排气管内的压力差来决定。
[ 04、排气终了时,排气管内废气压力高,说明残余废气密度大,残余废气系数上升。
[ 1 ]5、充气效率总是小于1的。
[ 1 ]6、发动机进气终了的温度T a低于进气状态温度T s 。
[ 0 ]五、简答题1、用什么参数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所消耗的功?为什么?1、从哪些方面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的完善程度?为什么?2、何谓气门叠开?增压发动机为何可以有较大的气门叠开角?3、引起工质进气终了温度T a高于进气状态温度T s的原因是什么4、分析发动机进、排气门提前开启和迟后关闭的原因。
六、综述题1、充量系数的定义是什么?试述影响发动机充量系数的主要因素。
七、分析题1、提高充气效率的技术措施有哪些?2、泵气损失的含义是什么?与换气损失有何不同?发动机换气过程消耗的功即泵气损失(2分)。
泵气损失是强制排气损失与进气损失之和,并扣除实际示功图不包含的部分,不包括提前排气损失(2分)。
泵气损失与换气损失不同,后者表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差异,包括扣除部分和提前排气损失(1分)。
三、燃料与燃烧二、选择题2、柴油的十六烷值反映其( A )A、着火性能B、抗爆性能C、安全性能D、点火性能一般说来,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要相应提高所使用汽油的( C )A、热值B、点火能量C、辛烷值D、馏程3、极其细小油滴群的燃烧,可以看作是( C )A、预混燃烧B、扩散燃烧C、喷雾燃烧D、混合燃烧3、颗粒粗大的油滴的燃烧,应该看作是( B )A、预混燃烧B、扩散燃烧C、喷雾燃烧D、混合燃烧1、以下燃料中,已经作为汽车燃料得到实际使用的是(B )。
A、二甲醚B、乙醇C、氢气D、水煤浆2、柴油的十六烷值反映其( A )。
A、着火性能B、抗爆震性能C、安全性能D、点火性能4、以下燃料中,还不能看作为汽车燃料,尚未得到实际使用的是( C )。
A、石油气B、乙醇C、氢气D、天然气5、汽油的辛烷值反映其()。
A、着火性能B、抗爆性能C、安全性能D、点火性能6、评价柴油自燃性的指标是(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