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的特殊控制方法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409.00 KB
- 文档页数:41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培训资料一、什么是关键工序特殊过程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具有重要影响和风险的工序,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的特殊过程。
这些特殊过程可能涉及到复杂的操作、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对产品质量有关键影响的过程等。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正确操作和控制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还关系到生产安全和企业声誉。
因此,对于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培训和管理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二、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培训目标1.确保工人了解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重要性和风险。
2.培养工人正确操作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技能。
3.增强工人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5.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信誉度。
三、关键工序特殊过程培训内容1.工序的背景和重要性:介绍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背景和对产品质量的重要影响,让工人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
2.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详细介绍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包括步骤、注意事项、操作顺序等。
3.安全措施和风险防范:介绍关键工序特殊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安全措施和防范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
4.质量控制和检验方法:详细介绍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检验方法,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5.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提供一些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案例,让工人通过分析和讨论,了解关键工序特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操作技能培训:为工人提供针对性的操作技能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操作要领。
四、关键工序特殊过程培训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工人传授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要点。
2.动手操作:提供实际的操作场景和设备,让工人亲自操作关键工序特殊过程,并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3.视频教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教学视频,让工人在自己的工位上观看学习。
4.现场实操:安排专人现场指导工人进行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操作,实时纠正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关指导。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1.对进入副回路的干扰有很强的抑制能力;2.能改善控制通道的动态特性,提高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3.对非线性情况下的负荷或操作条件的变化,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过程控制的特点:(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简称,连续型)(工业生产过程:连续型、离散型、混合型)1.系统由被控过程与系列化生产的自动化仪表组成;2.被控过程复杂多样,通用系统难以设计;3.控制方案丰富多彩,控制要求越来越高;4.控制过程大多属于慢变过程与参量控制;5.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形式。
前馈控制的特点:(设计原理“不变性原理”)1.基于扰动控制扰动;2.前馈控制是一种开环控制;3.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及时;4.只可测不可控;5.前馈补偿器为专用调节器。
反馈控制的特点:1.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2.不及时的控制;调节器的作用总是落后与扰动;3.闭环控制;4.可消除多种扰动;5.控制规律:P,PI,PD,PID。
均匀控制的特点:1.系统结构无特殊性;2.参数均应缓慢的变化;3.参数变化应限制在允许范围内。
推理控制系统的特点:1.实现了不可测干扰的信号分离;2.实现了不可测干扰的估计;3.可实现理想控制。
连续型生产过程的主要特征:成流动状态的各种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传热、传质或物理、化学变化等,大多会发生相变或分子结构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产品。
过程控制系统的功能:1.变送与执行功能;2.作安全与环境保护功能;3.常规控制或高级控制功能;4.实时优化功能;5.决策管理与计划调度功能。
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1.单向性能指标:(1).衰减比,是衡量系统振荡过程衰减程度的指标,它定义为两个相邻的同向波峰值比;衰减率:一个周期后波动幅度衰减的程度。
(2).最大动态偏差和超调量:在定值阶跃响应中,系统过渡过程的第一个峰值超出设定值的幅度,最大动态偏差占被控量稳态值的百分比称为超调量。
(3).残余偏差: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量新的稳态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值。
特殊过程控制规定1、范围本规定描述了公司对项目工程建设现场施工的特殊过程的管理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项目部所承担的通辽三期扩建1*600MW机组工程建设。
2、规范性引用标准2.1、公司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3、职责3.1、公司技术部负责对工程项目特殊过程的控制情况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
3.2、项目技术部负责本项目特殊过程的管理工作,对特殊过程的确定、策划和控制情况进行检查、管理。
3.3、项目质安部负责对现场施工的特殊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控制。
4、定义本规定采用下列定义:4.1、特殊过程指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
4.2、电力建设过程中的特殊过程一般有(但不限于):4.2.1、关键设备的运输、吊装过程。
4.2.2、承压设备的焊接、热处理及无损探伤。
4.2.3、锅炉及管道化学清洗过程。
4.2.4、主要设备油系统油处理循环过程。
4.2.5、厂用电系统受电。
4.2.6、重要的油漆防腐过程。
4.2.7、汽轮机扣盖。
4.2.8、锅炉水压试验。
4.2.9、蒸汽冲管。
4.2.10、大体积砼的灌注。
4.2.11、屋面防水。
4.2.12、高边坡开挖、大跨度洞室开挖、软土地基开挖。
4.2.13、隐蔽工程。
4.2.14、爆破工程。
4.2.15、打桩。
4.2.16、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中的特殊过程。
5、管理要求5.1、特殊过程的识别5.1.1、工程项目的特殊过程应在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或《专业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
5.1.2、质量检查人员应审查施工队对特殊过程识别的充分性和准确性。
5.2、特殊过程的确认5.2.1、各施工队应针对影响过程能力的关键因素进行特殊过程的确认,确认的内容可采用以下一项或几项的组合:5.2.1.1、评审和批准准则的确认即对特殊过程的工艺参数、验收准则及审批权限等进行确认。
评审和批准准则的确认由项目技术部负责,公司技术部提供技术支持。
5.2.1.2、设备认可,当施工队所使用的设备对过程的质量、安全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时,应对设备进行认可,项目技术部或质量检查人员应确认设备认可的时机、职责和周期。
轨道交通行业特殊过程的控制和确认方法摘要:本文阐述了轨道交通行业中特殊过程的控制和确认方法。
“特殊过程”通常指不易或不能经济地确认其输出是否合格的过程。
其在轨道交通行业发挥关键作用,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很多质量问题都是因为生产过程中对特殊过程的控制不到位而导致,这些质量问题在使用前无法检测,所以必须通过对影响特殊过程的相关过程因素进行控制从而得到可靠的质量。
因此,有必要在项目的所有阶段和整个价值链中对特殊过程进行管理。
关键词:特殊过程;轨道交通;控制;确认;1 概述特殊过程是指某些加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或试验而得到充分验证的过程(工序),包括:1)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的测量或监控加以验证的工序;2)产品质量需进行破坏性试验或采取复杂昂贵方法才能测量或只能进行间接监控的工序;3)该工序产品仅在产品使用或交付之后,不合格的质量特性才能暴露出来。
为确保特殊过程输出结果的一致性,需对过程影响因素(输入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这些因素包括管理、人员、设备、方法/工艺、材料、作业环境。
过程的影响因素和输出结果可以使用因果图来表示,如下图:2 管理管理对特殊过程的所有影响因素和过程输出都有影响,所以特殊过程的管理是关键。
特殊过程管理包括:风险管理、过程确认、过程监视、变更管理等。
通常,企业需要建立一个过程来管理特殊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特殊过程的识别、技能和资质要求、使用前批准和随后的变更等的管理,确保确定的必要条件在供应链中得到落实,以保证过程的预期结果。
2.1风险管理在进行特殊过程管理时,首先应基于风险的思维考虑输入因素如何影响特殊过程的输出,采用FMEA等风险管理工具进行风险分析并形成文件,确定并批准输入因素的危害程度,针对输入因素建立适当的确认和控制计划。
2.2过程确认因特殊过程的输出结果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应对过程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进行确认,必要时进行再确认,确认所使用的条件可以是实际的或是模拟的。
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确认及其施工方法、控制措施1 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确认在某火车站给排水工程各单位工程中,水源井的施工质量不易控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出水量和供水质量,在本工程中为关键工序;过轨涵管顶进及管道埋设质量要求高、与线路、行车关系密切,安全要求高,确定为关键工序。
1 水源井的施工方法及控制措施1.1 水源井设计情况某火车站供水管井按勘测生产井设计,井位在JK119+31.5 左125m。
原水经消毒设备加氯消毒,即达到使用标准,由潜水深井电泵直接注入给水管网。
供水管井井顶绝对标高为28.40m,井底标高为-56.60m,井深为85m。
从井顶至井底地质分层如下:粘土(厚110m)—中砂(厚2.50m)—粘土(厚9.30m)—粗砂、粗砂砾石(厚4.70m)—粘土(厚6.20m)—中砂(厚14.70m)—粘土(厚5.50m)—中砂(厚40m)—粘土(厚17m)。
采用铸铁井壁管、滤水管、沉淀管,直径φ300 mm,滤水管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丝缠丝。
井壁管长度58.2m。
滤水管长度26.8m,滤水区间在管井相对标高-28.8mm 至-33.5m、-39.7m 至-54.4m、-59.9m-63m。
填砾从井底-85.0m 至-23.8m,填粘土球区间为-23.8m~-13.8m,填粘土区间为-23.8m~0.00m。
管井设计静水位为-5.1m、动水位-13.60m。
1.2 水源井施工方法1.2.1 钻井前准备工作1. 管井施工分包给具有管井施工资质证专业队伍施工。
钻井机及其他设备按协定施工单位实际设备情况而定。
井架大钩考虑最大荷载Q=Q`×1.5(系数)=7595Kg×1.5=11392Kg,其中Q`=井壁自重=85m×87Kg/m=7595Kg2.安装钻机之前,首先了解钻台基础下有无上水管、电缆和其他有碍钻进的构筑物,并注意钻机上空有无高压线等,井架过高要设避雷设施。
特殊过程控制程序1.目的及适用范围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确认(以下称特殊过程),确保提供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期望,证实过程能力满足策划结果。
适用于公司特殊过程的控制。
2.权责2.1生产部是特殊过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实施《特殊过程控制程序》;2.2生产部长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使用。
3.程序3.1特殊过程的定义输出的结果不能经过其后的测量或监视验证时(仅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已提供后,缺陷才能暴露出来),这些过程应列入特殊过程,其作业应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来完成,并对过程的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控制,以确保满足规定的要求。
3.2本公司的特殊工序为杀菌消毒过程。
3.3过程策划3.3.1生产部应根据产品要求及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包括人员、设备、工艺、材料、检验和环境等)进行策划,编制相应的过程、技术工艺文件作为过程控制依据;3.3.2特殊过程的生产规程除明确参数外,还应对生产参数的控制方法、方式、试样的制取、材料、设备和环境条件等作出具体的规定;3.3.3生产规程必须经评审批准或验证认可,评审批准或验证由生产部组织,生产部参加,参加人员在评审记录或验证书上签署负责;3.3.4特殊过程的作业指导等文件的编制、评审批准、更改活动要求同工艺规程。
3.4过程的评审和批准3.4.1特殊过程评审和批准的规定3.4.1.1特殊过程评审和批准的时机a)当过程连续出现质量问题经分析属工艺问题时;b)原材料或标准要求发生变化时;c)正常情况下每年进行验证或评审一次。
3.4.1.2特殊过程评审和批准时由生产部组织,生产部有关人员参加。
3.4.1.3特殊过程评审和批准可选择以下方法:a)正常工艺条件下(设备及原材料符合规定要求,操作者具备上岗资格)进行工艺过程验证评审和批准;b)工序能力测定和计算。
3.4.1.4特殊过程评审和批准后应保存《特殊过程确认报告》。
3.5设备的认可3.5.1设备的鉴定认可规定3.5.1.1设备的鉴定时机:a)设备新安装调试接受或大修时;b)连续发生产品质量问题经评审分析认为属于设备问题时;c)正常情况下,应根据产品质量状况每年一次评审设备的状态。
典型大惯性过程的控制方法综述(共5篇)第一篇:典型大惯性过程的控制方法综述典型大惯性过程的控制方法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由于物料或能量的传输带来时间延迟的问题,即被控对象具有不同程度的纯滞后,不能及时反映系统所受的扰动。
此外,测量信号到达控制器,即使执行机构接受信号后立即动作,也需要经过一个滞后时间才能影响到被控制量实现控制。
该种类型过程必然会产生较大的超调和较长的调节时间,使过渡过程变坏,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设τ为纯滞后时间, T为对象的容量滞后时间,当τ/T增加时,过程中的相位滞后增加而使超调增大,甚至会因为严重超调而出现生产安全事故。
通常将纯滞后时间与过程的时间常数之比大于0.3的过程认为是具有大滞后的过程。
即:TP=T传统的PID控制一般不能解决过程控制上的大滞后问题,具有大滞后的过程控制被公认为是较难的控制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过程控制研究的热点。
加热装置的炉温控制具有典型的时间滞后特点。
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本文对适用于大惯性过程中的典型控制算法进行总结,并适当的列举当下较为突出的相关控制策略,做出相应的说明和阐述。
一、传统控制的改进1.串级控制由于系统纯延迟时间较长,而且扰动的因素多,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不能满足控制品质的要求。
为了提高控制质量,采用串级控制系统,运用副回路的快速作用,有效地提高控制质量,满足生产要求。
串级控制系统采用两套检测变送器和两个调节器,前一个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后一个调节器的设定,后一个调节器的输出送往调节阀。
若选择锅炉为大延迟对象,则串级控制方框图可以设计成如图1-1所示。
x ― 主调节器― 副调节器调节阀炉膛管壁物料y副测量变送器主测量变送器图1-1 整个系统包括两个控制回路,主回路和副回路。
副回路由副变量检测变送、副调节器、调节阀和副过程构成;主回路由主变量检测变送、主调节器、副调节器、调节阀、副过程和主过程构成。
前一个调节器称为主调节器,它所检测和控制的变量称主变量(主被控参数),即工艺控制指标;后一个调节器称为副调节器,它所检测和控制的变量称副变量(副被控参数),是为了稳定主变量而引入的辅助变量。
关键、特殊过程(关键、特殊工序)控制办法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控制办法本文规定了制造企业在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质量控制方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控制内容。
关键工序是对产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工序,需要严密控制,而特殊工序是工序的加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充分得到验证的工序,例如焊接和喷漆。
在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质量控制方面,应根据产品的类型、用途、用户的要求、生产条件等情况而有所区别,允许使用不同的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以加强过程控制为主,辅以必要的多频次的工序检查,检查人员与质量保证人员对现场操作负有监督的责任和权限。
应从工序流程分析着手,找出各环节影响质量特性的主要因素,研究控制方法,配备适当手段,进行工序过程的系统控制。
特别工序应遵循“点结合”的原则,在系统控制的基础上,对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控制。
应根据产品的工艺特点,加强工艺方法的试验验证。
制定明确的技术和管理文件,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及影响参数波动的各种因素,使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要经过技术培训和资格认证。
所用工艺材料、被加工物料应实行严格控制,必要时应进行复检。
必须使用经确认合格的模具、工装、设备和计量器具,并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控制手段,对影响质量特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调整,力争实现自动控制,以减少人的因素引起的质量波动。
在工作环境方面,应对尘埃、温度、湿度等进行控制,满足工艺文件的要求,必要时应加以验证。
工艺规程和技术文件除明确工艺参数外,还应对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试样的制取、工作介质、设备和环境条件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工艺规程必须经验证认可并符合有关标准。
主要工艺参数的变更,必须经过充分试验验证或专家论证合格后,方可更改文件。
4.4 环境条件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车间的环境条件必须满足工艺技术文件的要求。
这包括厂房内温度和湿度、冷却介质的温度和压力、压缩空气的压力以及施工现场的风速等。
过程控制工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或被控对象、测量变送器等环节组成。
2、调节阀按能源不同分为三类: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
3、自动控制系统按工作原理可分为三类: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按给定值特点分类可分为三类: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4、过程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安全、稳定、经济。
5、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机理法建模、系统辨别法建模、混合法(机理分析+系统辨别)建模。
6、理想流量特性有四类,分别是直线、对数、抛物线、快开。
7、定比值控制系统包括:开环比值控制系统、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和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8、控制器参数整定法有:经验法、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振荡法、响应曲线法。
9、根据实践经验的总结发现,除少数无自平衡的对象以外,大多数对象均可用一阶、二阶、一阶加纯滞后、二阶加纯滞后这四种典型的动态特性来加以近似描述。
为进一步简化,也可以将所有的对象的动态特性都简化为一阶加纯滞后的形式,用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K表示对象的静态放大系数,T表示对象的时间常数,表示纯滞后时间。
10、调节器的比例度δ越大,则放大倍数Kc越小,比例调节作用就越弱,过渡过程曲线就越平稳,但余差也越大。
积分时间T i越小,则积分速度越大,积分特性曲线的斜率越大,积分作用越强,消除余差越快,微分时间T d越大,微分作用越强。
11、定值控制系统是按测量与给定偏差大小进行调节的,而前馈调节是按扰动量大小进行调节的;前者是闭环调节,后者是开环调节。
采用前馈-反馈调节的优点是利用前馈调节的及时性和反馈调节的静态准确性。
12、防止几分饱和有哪三种方法:限幅法、外反馈法、积分切除法。
13、测量变送器的要求:准确、快速、可靠。
14、在串级控制系统中,调节器参数的整定方法有:逐次逼近法、两步整定法、一步整定法。
二、选择题1、下列控制系统中,哪些是开环控制(C),哪些是闭环控制(ABD)A、定值控制B、随动控制C、前馈控制D、程序控制2、对某PI控制系统,为了防止积分饱和,采取下列措施,问哪一条是不起作用的(D)C、采用高低阻幅器 B、采用调节器外部积分反馈法C、采用PI-P调节器D、采用PI-D调节器3、如果甲乙两个广义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完全相同(如均为二阶对象),甲采用PI作用调节器,乙采用P作用调节器。
特殊过程控制原理和控制程序我们建立一个过程并对它进行控制,其最终目的都是要获得过程的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必须符合预定的要求。
特殊过程自然也不例外。
但特殊过程具有其它过程所没有的特性,这就是:“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
特殊过程的控制方法,完全是由特殊过程的这一性质决定的。
一,特殊过程的控制原理特殊过程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类似于收听广播节目。
我们知道,收音机有很多波段、很大的频率范围可供选择。
我们的目的是要收听“北京音乐台”的节目。
但首次收听不知道该台的波段和频率,只能通过调谐旋扭来逐渐寻找,一边收听,一边调谐。
当收听到某个节目时,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台是不是北京音乐台,还需要通过播音员的播报来验证,当播音员播报:“这里是北京音乐台……”时,我们才能确认:调谐旋扭当前的这个位置B就是北京音乐台。
此时调谐旋扭所处的频率位置为B,就是我们要寻找并予以确认的频率位置。
当找到这个频率位置B,并确认只有B的位置才能收到北京音乐台时,以后再接收北京音乐台的节目就不用再刻意寻找,只要将调谐旋扭直接置于频率B的位置,收到的节目必然是北京音乐台的节目,这是毋庸置疑的,无需通过播音员的播报来验证。
但在正常收听时,必须随时监视调谐旋扭,并使其始终保持在B的位置。
若因某种偶然原因使旋钮偏离B的位置,就会出现噪音甚至收不到北京音乐台,此时需要对旋钮进行回归调整,使其恢复到B的位置。
这样才能持续、稳定的收听北京音乐台。
特殊过程的控制与收听广播十分类似。
特殊过程建立(形成)之后,过程要素的运行状态有无穷多种方案可以选择。
最初我们只知道产品的规定要求,不知道人机料法环等过程要素处于什么状态才能输出合格产品。
只能通过试验来寻找这一状态。
也就是通过运行试验,一边对输出的“试验品”进行验证,一边对过程要素的状态进行调整。
当验证结果表明“试验品”合格时,过程要素所处的具体状态水平,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答案,也是最终要予以确认的对象。
1 目的对关键过程、特殊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以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2 范围适用于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识别、确认、标识及控制。
3 职责设计所负责产品的特性分类。
技术处负责实施并归口管理。
各有关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及信息反馈。
质量检验处负责监督、检查。
4 工作程序4.1关键过程控制流程设计所…………技术副总经理5 管理要求5.1 特性分类设计所按GB190-86《特性分类》对产品特性实施分类,确定产品的关键特性、重要特性。
1)划分特性类别的程序a)设计所在设计评审中,需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编制“特性分析报告”(R7.9-1),并按要求进行审签;b)根据“特性分析报告”(R7.9-1)确定的产品关键特性、重要特性,按Q/6E161.07《产品图样编制规则》的规定在产品图样上标注特性分类符号,并将其内容纳入“关键件、重要件项目明细表”、“关键特性、重要特性明细表”,并经顾客审签。
2)特性分类的动态管理设计所应根据产品研制情况,对产品特性分类进行动态管理,必要时重新编制“特性分析报告”(R7.9-1),其编号在原编号后增加以英文字母为序列的版本号,按要求进行审签后对产品图样上标注的特性分类符号进行调整,并对“关键件、重要件项目明细表”、“关键特性、重要特性明细表”进行更新。
5.2 关键过程的确定1)技术处根据产品图样及设计所编制的“特性分析报告”,并结合产品工艺特点,将下列工序定为关键工序:a)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形成的工序;b)关键成件、重要成件的入厂验收工序;c)对产品性能有较大影响且难以直接检测的一般特性形成的工序;d)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原材料昂贵,出废品后经济损失较大的工序。
2)技术处在编制产品工艺路线(研制方案或车间分工表)后,编制“关键工序目录”(R7.9-2)和“关键工序目录卡”(R7.9-3)的同时编制关键工艺规程及关键工序控制卡片。
试验室根据“关键工序目录”(R7.9-2)和“关键工序目录卡”(R7.9-3)编制关键工序控制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