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1)课程序言
- 格式:pdf
- 大小:2.79 MB
- 文档页数:48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春》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2.思维发展与提升:.深入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品味优美语句,揣摩关键语句,积累语言。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知课文内容,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对文章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的探讨,体认作者在《春》中“清隽简约,贮满诗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春天的语言之美。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整体感知文章,概括文意,体会散文的结构之美,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设想《春》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反映自然世界为主题,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意在让学生学会欣赏写景散文,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初步了解写景文章的表现手法,进而指导学生将所学的描写景物的方法迁移到写作之中,让他们学会有层次、有条理地描写景物。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能够借助工具书疏通文章,扫除阅读障碍,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但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是有待于引导和指点的。
学生的认知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情感体验也经历着从无到有、由零散到集中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法国有一位雕刻家,叫罗丹。
他曾经说过一句话:“美是处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觉察。
”确实,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了美。
第1篇大家好!在这阳光明媚、春风拂面的美好时节,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参加公司安全教育培训。
首先,我谨代表公司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员工幸福生活的保障。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技能,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公司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这次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旨在通过集中学习,进一步提升大家的安全生产素质。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
从企业领导到普通员工,从生产一线到后勤保障,每个人都肩负着安全生产的重要责任。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才能确保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本次安全教育培训,我们邀请了业内知名专家和资深安全工程师,为大家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课程。
这些课程涵盖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大家全面了解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在接下来的培训中,我们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强化安全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
通过学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做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二、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
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自身合法权益。
三、掌握安全生产技能,提高安全操作水平安全生产技能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
我们要通过学习,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安全操作水平,做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第1课《春》教学设计《春》是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
本文写的不是某一特定地方的春景,而是作为季节的“春”,充满浓烈的情感,写春天到来时的那些最富有特点也最能体现春之新鲜、美好、生机盎然的场面,以优美的语言,描与春回大地的景象,表现春天里目然力物勃发的生命力,表达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除了富于诗意和情感,还带有对春的思考和哲思,但这种哲思又是融汇在全文里面,与写景抒情交融着,十分自然。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停连、重音和感情。
2.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多幅画面。
3.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感知课文内容,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感受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停连、重音和感情。
2.掌握文章写景所运用的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方法,能够准确地赏析语言。
教学难点:掌握从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方法。
第一课时人间四季,春天最令人赏心悦目。
冰雪消融,溪水潺潺,看到远山渐绿的颜色,那是春的语言;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看到枝头重现的雀跃,那是春的呢喃。
春,是一个充满了美好、温暖与希望的季节。
大家来说一说,你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杜甫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贺知章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崔护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高鼎人们对春的描绘和赞美,从未停止,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近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春》。
【走近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
2014年春季开学安全第一课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的教育。
教学过程:新学期开始了,安全将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学习和健康成长。
为了全班同学的安全,今天我们组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安全伴我行。
一、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学生结合假期所见所闻的有关安全事例说一说。
二、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一)学生讨论。
(二)集体归纳。
1、增强安全意识,时时处处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加强安全教育。
2、认真吸取近几年来安全事故血的教训,树立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严禁学生擅自下河、池、水库等危险水域游泳(游玩),洗澡、钓鱼等。
4、严禁到高速路施工场地或危险楼房、地段、桥梁、游玩、逗留。
5、注意户外活动安全,确保学生不在危险地带玩耍,不做危险游戏,不私自外出游玩。
6、不准攀爬电杆、树木、楼房栏杆、不翻越围墙、不上楼顶嘻闹。
7、交通安全。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准骑自行车上路,不攀爬车辆,不在铁路、公路上停留、游玩、奔跑、嬉闹。
8、防火安全。
不准玩火,不准私自上山带火,不接触易燃易爆物品,不随便放烟花,爆竹。
9、严防煤气中毒。
住房内要注意通风,严禁晚上将煤炉放置室内。
10、不随便接触电源和带电电器,不在雷雨时避于树下、电线杆下或其它易发雷电的地方。
11、不准随便吃零食、野果,不吃过期和霉烂变质的食品,注意饮食卫生,严防食物中毒。
12、不准进行不安全的戏闹,如抛石头、土粒、杂物,拿弹弓、木棍、铁器、刀具等追逐戏打。
13、不准未告知家长私自外出。
外宿和远游,防止被绑架、拐骗或走失。
六岗村小学2014.2.17。
陌上花开,春天归来——朱自清《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春》是新课标颁布后初中起始年级的第一课,这一课具有标示性的作用。
中学语文学什么,怎样学,学生将在这一课的学习中获得怎样的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的大背景下,我们再来设计《春》的教学,就要思考怎样落实新课标所提出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理念。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笔者以“春天”这一核心词语铺开教学,延续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梳理文章内容,初步感知春天特点;整合内容概括画面,对课文所写画面进行主观评述,唤醒学生的表达期待;回顾全文内容,唤醒情感共鸣,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从而形成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停连、重音和感情。
2.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多幅画面,感受文章语言的美。
3.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停连、重音和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情感。
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小游戏“飞花令”,说出还有“春”字或者描绘春天的诗句。
二、课堂导入春天是什么?是叶绍翁笔下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杜甫笔下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是朱熹笔下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那么在现代诗人朱自清的笔下,春天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朱自清的“春”,一起领略春天的美。
三、初读,触摸春天1.自由出声朗读课文,读通文章,读准字音。
思考:文章的题目是“春”,那么作者写了春天中哪些事物?用笔圈画出来。
2.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
预设:朗润(rùn)嫩嫩的(nèn)嗡嗡(wēnɡ)酝酿(yùn niànɡ)窠巢(kē)喉咙(hóu lónɡ)宛转(wǎn)应和(hè)嘹亮(liáo)烘托(hōnɡ)稀疏(shū)风筝(zhenɡ)筋骨(jīn)抖擞(dǒu sǒu)健壮(jiàn)3.文章用了大量景物来描写春天,这些景物分别表现了春天的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用“我从一句读出了春天的特点,因为这句话中所写的,让人觉得春天”的句式回答问题。
电力系统理论与分析Theory & Analysis of Power System研究生课程32学时教师:胡伟、闵勇■主要教学内容●平常习题作业(占20%)●期中测验(占20%)●期末考试(占60%)■作业和答疑●从第2周开始,每周的星期一交作业●答疑时间:每周一下午3:30~5:00●答疑地点:西主楼3区210室■教学教师《动态电力系统的理论和分析》,倪以信、陈寿孙、张宝霖,清华大学出版社《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P. Kundur ,中国电力出版社胡伟西主楼3区210室电话:62794777Email: huwei@闵勇西主楼1区102室Email: minyong@■教学教材■教学参考书Moderon Power System Analysis(Third Edition),D.P.Kothari、I.J.Nagrath,清华大学出版社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王锡凡、方万良、杜正春,科学出版社 电力系统分析,夏道止,中国电力出版社Carson W.Taylor-Power System Voltage StabilityT.V.Cutsem,C.Vournas-Voltage Stability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高等电力网络分析,张伯明,清华大学出版社■教学常用离线仿真软件Analysis Software●美国PTI公司——PSS/E●Mathworks公司开发的MATLAB 中所包含的PowerSystem Blockset(PSB) 512具箱●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NETOMAC 软件●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BPA●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H.W.Dommel教授创立的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PSASP●中国南瑞依据扩展等面积法则(EEAC)而设计的电力系统安全定量分析软件(FASTEST)(1)EMTP和NETOMAC仿真软件的特点是计算速度快、结果准确度高、功能强大,几乎可为任意复杂电力网络进行模拟;(2)PSS/E是一个集成化的交互式软件,主要用于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界面友好,可与多种输出设备相连,输入输出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设计,但它要求用户有一定的编程基础,输入不如EMTP和PSASP方便;(3)PSB可对复杂的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如神经网络、模糊控制、鲁棒性等,且界面相当友好,有在线帮助等功能,但其适宜于对规模不大的电力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在对大型电力系统仿真中,其计算速度比其他软件要慢,没有太多优势;(4)PSASP、BPA特点在于其使用简单,功能简单齐全,但计算模式有局限性,不易进行复杂模型的算法仿真;(5)FASTEST是一个新型暂态安全评估工具,能全面地快速定量评估电网的暂态功角稳定性、暂态电压安全性和暂态阻尼安全性,满足在线动态安全分析要求。
电力系统理论与分析32学时参考进度表1,2月25日(1)绪论、发电机模型2,3月04日(2)发电机模型(1)3,3月11日(3)励磁与调速系统模型4,3月19日(4)输电系统模型5,3月25日(5)负荷模型6,4月01日(6)直流输电模型、FACTS 模型、核电厂简介7,4月08日(7)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控制8,4月15日(8)期中测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1)9,4月22日(9)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2)10,4月29日(10)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1)11,5月06日(11)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2)12,5月13日(12)电力系统中期和长期稳定13,5月20日(13)电力系统电压稳定(1)14,5月27日(14)电力系统电压稳定(2)15,6月03日(15)提高稳定性的方法、期末复习16,6月10日(16)端午节放假本课程是电机系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的重要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的动态行为、系统数学模型与分析方法,以及现有的控制与保护策略等。
●本课程介绍国内外电力系统动态研究的最新进展与研究成果●本课程介绍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与经济运行的基本控制策略,●本课程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的基础;电力系统理论与分析教学目标●力争对于本系研究生今后的论文研究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与指导作用前言-我国电力系统概述⏹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迅速,已经形成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互联等六个跨省区电网。
除西北电网主网架电压等级为330千伏外,其他跨省电网均已建成500千伏主网架;§前言-我国电力系统概述⏹发电量增速由GDP 增速和反映用电结构变化的电力弹性系数综合决定,因GDP 增速放慢1.5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节电降耗作用等因素综合影响,使电力弹性系数大幅减小,用电量显著减少,2012年用电量49591亿千瓦时,增长5.5%,较上年同落6.2个百分点。
导致增速下降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占用电量40%左右的钢铁、有色、化工、建材四大行业用电量增加不多,甚至负增长,如1~11月累计分行业用电量增速,钢铁工业-4.39,有色金属工业7.59,化学工业-0.15,建材0.15。
资料来自中国电力联合会§前言-我国电力系统概述 2012年与GDP 增速逐季回落但回落幅度逐季收窄相一致,四个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6.8%、4.3%、3.6%和7.3%,且11、12月份增速连续创2012年以来的月度最高增速,表明前期“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经济正逐渐趋稳回升。
资料来自中国电力联合会2012年,第一产业用电量1013亿千瓦时,与上年基本持平;第二产业366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四个季度同比分别增长4.5%、2.9%、1.6%和6.7%,第四季度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成为带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连续回升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56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城乡居民生活6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
§前言-我国电力系统概述资料来自中国电力联合会⏹电力生产:2012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4977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22%。
●水电发电量86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3%,占全国发电量的17.4%,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火电发电量391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3%,占全国发电量的78.6%,比上年降低3.9个百分点;●核电发电量98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6%,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1;●并网风电发电量100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5.5%,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资料来自中国电力联合会⏹2012年,全年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572小时,较2011年降低158小时。
●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3555小时,同比增加536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4965小时,同比降低340小时;●核电7838小时,同比增加79小时;●风电1893小时,同比增加18小时。
资料来自中国电力联合会⏹节能减排:2012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326克/千瓦时,同比降低3克/千瓦时;全国电网输电线路损失率6.62%,同比增加0.10个百分点。
自1996年起,我国装机总量位居世界第二高岭背靠背直流月份投产150万千瓦1000千伏特高压联络线月份投产月,华北、华中通千伏长治-南阳-荆2008年过高岭背靠背直流联网电网灵宝直流二期12月份投300产75万千瓦德宝直流单极月份投§前言-我国电力系统概述资料来自中国电力联合会⏹2012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设备容量8020万千瓦,回落至9000万千瓦以下。
其中,水电新增1551万千瓦,火电新增5065万千瓦,并网风电新增1285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新增119万千瓦。
⏹截至2012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4491万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水电24890万千瓦(含抽水蓄能2031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1.7%;火电81917万千瓦(含煤电75811万千瓦、气电3827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71.5%;核电1257万千瓦,并网风电6083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328万千瓦。
⏹2012年,全国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和变电设备容量分别为3.2万公里和1.8亿千伏安,分别同比减少0.4万公里和0.3亿千伏安。
截至2012年底,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公用变设备容量分别为50.7万公里、22.8亿千伏安,分别同比增长6.7%和8.3%。
⏹电力投资:2012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7466亿元,同比下降1.9%。
其中,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772亿元,同比下降3.9%;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693亿元,比上年增加0.2%。
电源投资中,水电完成投资1277亿元,同比增长31.5%;火电1014亿元,比上年减少10.5%,延续了“十一五”以来逐年递减的态势,火电投资所占电源投资比重降至26.9%;核电778亿元,同比增长1.8%;风电615亿元,比上年大幅减少31.8%,结束了“十一五”以来快速增长的态势。
⏹电力技术:●电力建设取得新成就,世界最大的三峡水电站(2250万千瓦)全部建成投产,向家坝、锦屏二级、官地、糯札渡等一批大型水电站投产发电。
●核电批准了国家核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5万千瓦快中子增殖试验堆正式投产,荣城石岛高温气冷堆和田湾#3#4核电机组开工。
●风电继续快速发展,新增并网容量1285万千瓦。
●光伏发电起步良好,新增并网发电119万千瓦。
●天然气发电比重提高。
⏹2012年投产220千伏以上输电线30161千米,变电容量18208万千伏安;全国220千伏以上输电线总长50.66万千米,变电容量22.77亿千伏安,稳居世界第一。
⏹锦屏至苏南±800千伏、容量720万千瓦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产。
⏹建设糯札渡至广东、哈密至郑州、溪洛渡至浙西等三项±800千伏特高直流输电工程和淮南至皖南、浙北、上海1000千伏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等。
⏹全国六大电网电力供需情况良好,基本平衡无拉闸限电。
⏹四川、云南、三峡大型水电送出良好。
部分北方大型风电基地出现卡脖子弃风较多现象。
⏹西电东送能力增强。
全国1~11月跨区送电6613亿千瓦时,增长14.15%;南方电网西电东送1152亿千瓦时,增长24.9%。
§前言-我国电力系统概述资料来自中国电力联合会§前言-我国电力系统概述“西电东送”是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
东北新疆西北西藏川渝华北山东华东福建华中南方送电方向贵州天生桥云南广东三峡三西煤电基地小湾龙滩台湾溪洛渡2005年达3070万千瓦2010年达6440万千瓦2020年达15000万千瓦蒙东煤电基地西电东送总体规划示意图资料来自发改委加强各区域电网建设,到201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全国联网,区域电网间电力交换能力从目前的1000万千瓦提高到300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