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新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图画展览会》《图画展览会》教学目标:1、聆听《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2、通过小组合作,在理解音乐意境的基础上,能创编哑剧动作将音乐加以再现。
3、通过欣赏、创编、表演,掌握“音画”这一概念。
4、利用上网查阅、预先收集视听资料等多种渠道,学会用自学的方式了解穆索尔斯基这个音乐人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图画展览会》中《牛车》、《基辅大门》两个音乐段落,体验音乐要在情绪中刻画出来。
2、教学难点:根据音乐,发挥想象创编哑剧并表演。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去参观过一些展览会啊?去过哪些展览会呢?(汽车展、售楼展、动漫展、画信展、美术展、古玩展等等)今天,老师将邀请你们用耳朵去参观一个图画展览会。
耳朵如何去参观画展?二、新课教学:1、大家平时参观展览会的时候通常会选择用怎样的步伐速度呢?(快速、中速、慢速)。
2、如果为你参观的步伐配上音乐,你会选择下面哪一种呢?请同学感受选择一个音乐速度与意境最为适合的旋律片段。
体会音乐要素中速度与情绪对作品的影响作用,并对《图画展览会》中衔接各乐段的《漫步主题》有一个初步印象。
3、刚才大家听到的《漫步主题》是穆索尔斯基作品《图画展览会》中最为重要的一段音乐。
因为这部作品是曲作者穆索尔斯基去参观亡友俄罗斯画家和建筑家哈特曼的遗作展览后,经过筛选从中挑出他最感亲切的肖像画、风俗画以及与民间创作密切相关的画面,写成的一套钢琴曲。
全曲共分《侏儒》《古堡》《杜衣勒里宫得花园》《墓穴》等十段音乐。
每一段乐曲描绘了特定的景物,(强调、语气加重)而整个作品则用《漫步主题》加以贯串和统一起来,所以说这段音乐在这个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熟悉漫步主题后,简单介绍《图画展览会》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下面各段音乐旋律。
课题:图画展览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和体验,能够让学生们了解和认识交响音画的特征和特点,充分理音乐和画面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体验让学生们了解管弦乐的特征和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交响音画的学习和体验,开拓学生的视野,感悟到交响乐和生活的贴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交响音画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欣赏和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音乐和图画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8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树立了音乐的审美体验,对音乐的形象理解已经有了更深的提高,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节课充实学生的感性音乐思维和训练学生的理性音乐思维,使二者在建立音乐与美术的联系的方面得到训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展示:视听音乐训练,播放两段管弦乐乐曲,让学生们说说这两段乐曲所描述的音乐形象是怎样的?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不同音乐能够展示出不同的音乐形象。
二、学习新知识:1、引入课题:多彩管弦乐——魅力交响音画介绍管弦乐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义。
弦乐组:铜管组:木管组:打击乐组:视听训练,视频中运用了管弦乐中的哪个组别?播放《圣诞夜的乐队指挥》2、管弦乐队对形象的塑造初步介绍穆索尔斯基的交响音画图画展览会3、介绍图画展览会中的漫步主题聆听分析(1)运用哪个乐器组?(2)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拓展实践:请同学们上台跟随着音乐行走,体验“漫步”的特征和特点。
观看管弦乐视频欣赏《图画展览会》漫步主题音乐。
4、学习《图画展览会》作品两个犹太人,播放微课进行学习并回答问题。
(1)你觉得这两个人是一个风格吗?(2)在你的脑海中,他们俩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3)用什么样的乐器来表现两个犹太人(4)表格分析问题。
展示两个犹太人的图画,拓展实践:请同学们上台装扮两个犹太人,伴随着音乐进行表演。
5、学习《图画展览会》作品基辅大门(1)聆听并回答问题:运用了管弦乐哪个组的乐器增强了效果?分析:图片简介:军队凯旋的场景,士兵方队雄壮威武的通过基铺大门,与妻儿家小欢聚庆贺的场面。
新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图画展览会》《图画展览会》教学目标:1、聆听《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2、通过小组合作,在理解音乐意境的基础上,能创编哑剧动作将音乐加以再现。
3、通过欣赏、创编、表演,掌握“音画”这一概念。
4、利用上网查阅、预先收集视听资料等多种渠道,学会用自学的方式了解穆索尔斯基这个音乐人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图画展览会》中《牛车》、《基辅大门》两个音乐段落,体验音乐要在情绪中刻画出来。
2、教学难点:根据音乐,发挥想象创编哑剧并表演。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去参观过一些展览会啊?去过哪些展览会呢?(汽车展、售楼展、动漫展、画信展、美术展、古玩展等等)今天,老师将邀请你们用耳朵去参观一个图画展览会。
耳朵如何去参观画展?二、新课教学:1、大家平时参观展览会的时候通常会选择用怎样的步伐速度呢?(快速、中速、慢速)。
2、如果为你参观的步伐配上音乐,你会选择下面哪一种呢?请同学感受选择一个音乐速度与意境最为适合的旋律片段。
体会音乐要素中速度与情绪对作品的影响作用,并对《图画展览会》中衔接各乐段的《漫步主题》有一个初步印象。
3、刚才大家听到的《漫步主题》是穆索尔斯基作品《图画展览会》中最为重要的一段音乐。
因为这部作品是曲作者穆索尔斯基去参观亡友俄罗斯画家和建筑家哈特曼的遗作展览后,经过筛选从中挑出他最感亲切的肖像画、风俗画以及与民间创作密切相关的画面,写成的一套钢琴曲。
全曲共分《侏儒》《古堡》《杜衣勒里宫得花园》《墓穴》等十段音乐。
每一段乐曲描绘了特定的景物,(强调、语气加重)而整个作品则用《漫步主题》加以贯串和统一起来,所以说这段音乐在这个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熟悉漫步主题后,简单介绍《图画展览会》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下面各段音乐旋律。
知识与技能1、 聆听《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 中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 力度,,)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 方面的作用。
2、 聆听《图画展览会》,学习“标题交响音 乐音画”这一体裁并能背唱《图画展览 会》的漫步主题。
过程与方法1、聆听并能背唱《图画展览会》的漫步主 题。
2、能够听音乐片段做即兴表演;3、为《图画展览会》的音乐试着画简 笔画。
教学重点 聆听《图画展览会》,学习“标题交响音乐 音画”这一体裁。
教学难点 1听音乐进行表演、绘画;2、对管弦乐队充分发挥各种乐器 的功能和塑造具有丰富音乐表现力了解不够教学准备本课在多媒体环境下实施教学,需要准备与本课有关的 PPT 课 件、钢琴。
学生搜集有关作曲家的知识。
教学过程结构设计表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结构:模仿表演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图共同听赏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开始'组织教学CD 欣赏乐曲《图画展览会》 提出要求视唱漫步主题PPT 听赏乐曲牛车提问■n自主探究解答提问提问自主探究 共同实践听赏两个犹太人教学步骤:学习探究PPT展示: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共分十段,每一段乐曲描绘一个特定的景物,而整个作品则用一个叫作“漫步”的主题贯穿和统一起来。
他们分别是:1、《侏儒》,2《古堡》,3《杜衣勒里宫的花园》,4《牛车》,5《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6《两个犹太人》,7《李莫日市场》,8《墓穴》,9《鸡脚上的小屋》,10《基辅大门》。
完整聆听音乐。
请你从上述10个段落标题中,选出你认为我们这节课要听的三个标题音乐,把标题填入圆形空中。
学生听音乐,选择三段音乐的标题,并说明理由,填空。
如下图:第一次感受标题音乐的标题性。
探究体验探究模仿r牛车示:这是波兰农村常见的漫步主题:1 = b B5/4 6 5 1 2 5 3 | 6\4 2 5 3 1 2 6 5 |笨重而简陋的牛车:要求听出牛车是怎样从我们面前经过的?用什么力度表现强”。
图画展览会教材分析《图画展览会》原是一部钢琴组曲,是穆索尔斯基根据亡友哈特曼遗作展览会的观后感写成。
组曲由十首小曲组成,每一首小曲各以人物肖像、生活风俗、民间童话和叙事诗中的形象,被作曲家巧妙地用“漫步”主题,联系各分曲成为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标题音乐画廊。
我们欣赏的是由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改编的管弦乐曲。
教学目标一、欣赏《国画展览会》,尝试从速度,力度节奏、音区(乐器(销绪、性格等多种音乐要素和心理特征上分析作品,并记住《漫步》、《基辅大门》等几段音乐主题,进而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二、知道民族乐派与强力集团、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及创作背景;复习“音画”相关知识,并借助画面,感受作品中描绘的音乐形象与绘画艺术的关系,了解音画的创作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介绍“强力集团”和曲作家穆索尔斯基。
教师:从作家的笔下看19世纪的俄罗斯,是动荡、变革与征战的。
然而,随着俄罗斯音乐渐渐走近人们的视野,对民族的热爱之情深深地烙在了人们心中。
这股热情也带来了一个复兴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团体一“强力集团”,又称“五人集团”,一个由巴拉基列夫为代表组成的作曲家社团。
其宗旨是促进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从民歌、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文学名著中吸取素材,并在音乐表现手法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们笔下的音符描绘出一幅幅俄罗斯民族的风情长卷,形成一股席卷世界乐坛的潮流。
而提起“强力集团”,就不能不提及穆索尔斯基。
因为他把俄罗斯的民间音乐元素运用到作品中,让俄罗斯风情在音乐中闪闪发亮。
很有趣的是,穆索尔斯基原是政府官员,从小曾受过严格的音乐训练,虽然其晚年凄凉,但在音乐上的才华却难以掩盖。
听过他作品的人都会觉得他就是一个天才的画家,信手拈来的乐思中,带着斑斓的画面。
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曲《跳蚤之歌》等。
二、音画之境(一)观赏画家哈特曼十幅图画教师:这十幅作品,是俄罗斯画家哈特曼的作品。
新课标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图画展览会》精品教案第一篇:新课标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图画展览会》精品教案新课标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图画展览会》精品教案教师: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初步了解音乐体裁——交响音画,从中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
2、能够背唱、听辨《漫步主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两个犹太人》画面,结合人物形象听辨音乐。
(把画面中两个人物分开,为后面欣赏《两个犹太人》埋下伏笔)(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力度、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
)(二)欣赏《牛车》1、创设情境,学生在漫步的主题音乐中进入《图画展览会》的介绍。
(设计意图:情境下的无意识欣赏,为漫步主旋律的记忆做好铺垫。
)2、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图画展览会》的十个标题。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为理解作品创作风格作铺垫。
)3、播放《牛车》,学生为音乐选配标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感知音乐作品内容并初步理解音乐创作来源于图画内容)4、出示《牛车》画面,再次聆听作品《牛车》,用动作表现其力度的变化。
(设计意图:把对音乐作品的体验和视觉的感知结合起来。
在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要素对音乐形象及情绪的影响。
)(三)欣赏《两个犹太人》1、在情境下,以踏步形式感受漫步主题,进入《两个犹太人》的欣赏。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理解、感知《图画展览会》作品的结构做进一步的铺垫)2、出示画面《两个犹太人》,回想胖子和瘦子的主题,欣赏两个主题交织在一起的音乐片段并揭示标题。
(将分开的人物画面合并)(设计意图:视听结合,让学生理解音乐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3、完整聆听《两个犹太人》。
(设计意图:重点感受音色在表现人物形象上的作用,借助音乐手法进一步体会人物特点和所表现的情景。
)(四)欣赏“漫步”主题1、学生学唱漫步主题,在老师的指挥下以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
《图画展览会》【教学目标】1、聆听《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旋律、音色、力度等)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2、在理解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和刻画音乐形象上的作用后,能简单对作品进行自主分析。
3、能够通过不同的音乐形式塑造出不同的音乐形象,对音乐的“视觉形象“这一概念能准确的把握与熟练的运用。
4、通过欣赏和介绍,使学生掌握“音画”这一概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享受,拓宽艺术视野与审美。
【教学重点】欣赏《图画展览会》的“漫步主题”和《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三个段落,体会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和刻画音乐形象上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已知的音乐要素,自主分析作品所表现的情绪及刻画的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画展场景,课堂设问:音乐可以被看见么?2、带着这个问题聆听音乐片段,选择合适的绘画作品。
A《罗纳河畔的星夜》 B《杜伊勒里宫的花园》 C《自画像》师:绘画是没有声音的,音乐是没有颜色的,音乐家要谱写具有色彩的音乐;画家要绘制具有音响的图画。
有这样一部作品,堪称绘画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3、引出课题《图画展览会》介绍作曲家,标题音乐。
师:《图画展览会》这部这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一个画展,作曲家穆索尔斯基1874年参观亡友俄罗斯画家、建筑家哈特曼的遗作展览,随后从展品中选出他最感亲切的肖像画、风俗画、设计图等,创作了一组钢琴曲。
整个组曲由十首带标题的乐曲和一个多次出现贯穿全曲的“漫步”主题构成。
《图画展览会》已经出版引起很多行家的注意,在众多的改编中,以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改编的管弦乐版本最为流行。
4、简单回顾管弦乐队知识二、新授(一)漫步主题1、初听感知“漫步主题”(1)音乐是由哪一个组别的乐器演奏的?(2)主奏乐器名称?(3)乐器音色特点是怎样的?2、体验探究“漫步主题”(1)身势律动,感受节拍变化。
(2)模唱主题旋律3、完整欣赏理解“漫步主题”(1)主题旋律在整个“漫步主题”出现几次?(2)具体出现在是?前段、中段、尾段(3)“漫步主题”描绘的音乐形象?(二)《牛车》(1)欣赏风俗画《牛车》谈感受。
《图画展览会》
20
分
钟
新
授
二、分段聆听《图画展览会》
(一)聆听《牛车》,感悟乐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
1.聆听《牛车》片断,思考乐曲的速度如何?主奏乐器是什么?刻画
什么形象?(速度徐缓,大号,沉重的牛车在艰难行进)
2.完整聆听《牛车》,说说乐曲力度是如何变化的?作曲家是如何增强
乐曲力度的?(很弱—很强—很弱)
【设计意图】结合生动形象辨听主题,不仅降低了辨听难度而且更好
地体会了作品的深刻含义及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并感受、体验乐曲中
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
(二)聆听“漫步”主题
1.简介《图画展览会》
【设计意图】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音乐内容,和作曲家
要表达的情感;对音乐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聆听主题(片断),思考: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描绘了什么
画面?(小号—铜管,描绘作者漫步欣赏画展的情景)
3.完整聆听引子部分漫步主题,思考这段主题的主奏乐器除了铜管乐
器外,还有哪些乐器组主奏?音乐分成几个部分?
(小号、铜管—弦乐、木管—铜管、全奏,乐曲分成三个部分)
4.对比欣赏漫步主题2,总结漫步主题在组曲中的作用。
(起到引子、连接和转换情绪的作用)。
【设计意图】了解漫步主题在组曲中的作用,并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
(三)聆听《基辅大门》
1.聆听“基辅大门”主题,思考这个大门的音乐形象是怎样的?由什
么乐器组奏出?(高大庄严宏伟的,由铜管乐器奏出)。
2.聆听“钟声”主题。
3.聆听结尾部分。
图画展览会教案
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聆听体验《漫步主题》《牛车》《基辅大门》,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刻画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2、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音乐体裁——交响音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对交响诗、交响音画等音乐感兴趣,积极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其中的音乐情感及文化内涵,进而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人音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的第一课时——欣赏音画作品《图画展览会》,共有三部分内容:《漫步主题》《牛车》《基辅大门》。
《图画展览会》原是一部钢琴组曲,作者为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后被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改编成管弦乐曲。
组曲中的每一首乐曲都描绘一个特定的景物,作品的旋律、节奏等都与俄罗斯民间歌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重点难点初步了解音乐表现手段与美术作品相结合的蕴意。
用美术、文学的视角来理解音乐,了解艺术之间的关联性。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新课导入1、出示三幅图片——高山、沙漠、河流。
同时播放《沃尔塔瓦河》的音乐主题。
2、提问:你听到的音乐片段描写的是哪幅图片?
3、师: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听出这段音乐描绘的是正在流淌的河流,或者说,音乐描绘的是自然景物。
像这种形式的音乐有一个特殊的名称——“交响诗”,也叫做“音诗音画”(PPT出示)。
【讲授】新课教学1、师:请同学朗读“音诗音画”的概念。
2、师: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描绘文学作品的交响诗叫“音诗”,描绘自然景物的交响诗叫“音画”。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音乐可以和文学相结合,也能和美术相结合。
3、师:既然交响音画是以绘画为题材的,那么就一定和美术作品有关。
同学们有没有参观过画展的呢?你会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步伐来参观画展呢?
4、用PPT播放三段不同速度不同情绪的音乐片段,让同学们选择能够体现参观画展的步伐状态的音乐片段。
(选用快速、中速、慢速的三个音乐片段,其中慢速的音乐片段是《漫步主题》)
5、师:看来大家都会选择第三种稍慢的音乐来表现漫步的状态,那么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用放慢的脚步,走进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音画作品《图画展览会》。
(PPT出示课题)
6、介绍作曲家生平
a.穆索尔斯基
b.强力集团
7、聆听《漫步主题》:
a.听一听: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意境?
b.辨一辨:再次聆听,思考: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哪一个?(小号)
8、观看视频,认识主奏乐器。
(出示管弦乐队编制图)
9、作品创作背景介绍(PPT)
《图画展览会》共有十幅画,作者是穆索尔斯基已故的建筑家朋友哈特曼。
作曲家为这十幅画分别谱写了音乐作品,并用《漫步主题》进行了连接,在整体上形成了统一。
(浏览画作)
【活动】音乐鉴赏(一)学唱《漫步主题》
唱一唱:
1、分析谱例
师:同学们仔细观看谱例,寻找不常见的音乐符号。
(5/4拍子—混合复拍子、6/4复拍子、“—”充分保持符号)
2、教师用钢琴弹奏《漫步主题》的主旋律,要求同学们边唱谱边用手打节奏。
3、用“bong”来模仿管弦乐队的声音演唱。
(二)欣赏《牛车》
1、师:伴随着悠扬的漫步主题,我们来到了一幅叫做《牛车》的画面前。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在脑海中想象,音乐描绘了什么样的一个场景?
2、播放《牛车》的美术作品,验证自己聆听音乐后想象的画面和此作品是否相似。
3、观看视频,分辨主奏乐器。
(低音号)
(三)欣赏《基辅大门》
1、聆听音乐作品,完成连线题(将旋律特点与音乐形象想连结)
2、思考音乐情绪。
气势雄伟、庄严宏大、感人至深……
【讲授】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师总结:作曲家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了音诗音画,赋予音乐神奇的魅力,从而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
图画是无声的音乐,音乐是流淌的画面。
当我们能够用耳朵去欣赏一幅画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图画展览会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图画展览会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新课导入1、出示三幅图片——高山、沙漠、河流。
同时播放《沃尔塔瓦河》的音乐主题。
2、提问:你听到的音乐片段描写的是哪幅图片?
3、师: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听出这段音乐描绘的是正在流淌的河流,或者说,音乐描绘的是自然景物。
像这种形式的音乐有一个特殊的名称——“交响诗”,也叫做“音诗音画”(PPT出示)。
【讲授】新课教学1、师:请同学朗读“音诗音画”的概念。
2、师: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描绘文学作品的交响诗叫“音诗”,描绘自然景物的交响诗叫“音画”。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音乐可以和文学相结合,也能和美术相结合。
3、师:既然交响音画是以绘画为题材的,那么就一定和美术作品有关。
同学们有没有参观过画展的呢?你会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步伐来参观画展呢?
4、用PPT播放三段不同速度不同情绪的音乐片段,让同学们选择能够体现参观画展的步伐状态的音乐片段。
(选用快速、中速、慢速的三个音乐片段,其中慢速的音乐片段是《漫步主题》)
5、师:看来大家都会选择第三种稍慢的音乐来表现漫步的状态,那么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用放慢的脚步,走进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音画作品《图画展览会》。
(PPT出示课题)
6、介绍作曲家生平
a.穆索尔斯基
b.强力集团
7、聆听《漫步主题》:
a.听一听: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意境?
b.辨一辨:再次聆听,思考: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哪一个?(小号)
8、观看视频,认识主奏乐器。
(出示管弦乐队编制图)
9、作品创作背景介绍(PPT)
《图画展览会》共有十幅画,作者是穆索尔斯基已故的建筑家朋友哈特曼。
作曲家为这十幅画分别谱写了音乐作品,并用《漫步主题》进行了连接,在整体上形成了统一。
(浏览画作)
【活动】音乐鉴赏(一)学唱《漫步主题》
唱一唱:
1、分析谱例
师:同学们仔细观看谱例,寻找不常见的音乐符号。
(5/4拍子—混合复拍子、6/4复拍子、“—”充分保持符号)
2、教师用钢琴弹奏《漫步主题》的主旋律,要求同学们边唱谱边用手打节奏。
3、用“bong”来模仿管弦乐队的声音演唱。
(二)欣赏《牛车》
1、师:伴随着悠扬的漫步主题,我们来到了一幅叫做《牛车》的画面前。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在脑海中想象,音乐描绘了什么样的一个场景?
2、播放《牛车》的美术作品,验证自己聆听音乐后想象的画面和此作品是否相似。
3、观看视频,分辨主奏乐器。
(低音号)
(三)欣赏《基辅大门》
1、聆听音乐作品,完成连线题(将旋律特点与音乐形象想连结)
2、思考音乐情绪。
气势雄伟、庄严宏大、感人至深……
【讲授】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师总结:作曲家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了音诗音画,赋予音乐神奇的魅力,从而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
图画是无声的音乐,音乐是流淌的画面。
当我们能够用耳朵去欣赏一幅画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这就是音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