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小数和单位换算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31
第7课时《小数与单位的换算》说课稿一、说教材小数与单位换算这部分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学习这部分的内容需要综合运用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等知识。
在改写时,学生先要判断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还是1000;还要确定是该扩大多少倍,还是缩小原来的多少分之一;以及怎么样移动小数点,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在前几册书中已经出现过了整数单名数的改写,而这节课中主要内容是学生要掌握小数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改写,而且还涉及到复名数的改写,所以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掌握的。
所以这节课以学生自己探究、合作讨论、归纳为主。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教学现状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设置为:(一)学生掌握小单位数转化成大单位数的方法。
(二)经历单位换算的过程,体验迁移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化。
(三)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难点:掌握小单位数转化成大单位数的方法。
(二)突破方法:引导学生用旧知识迁移,掌握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策略根据新课程所提出的观点,所以这节课我根据课本提出的例一,创设帮小朋友排队的情景,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进行学习本节课。
五、说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通过几道填空题,让学生回忆各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再回顾整数的换算方法。
(二)情境导入。
四年级二班选了四名同学去参加舞蹈比赛,进场之前需要根据他们的身高从高到矮排成一队,下面是他们的身高,你能帮他们排排队吗?(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主题图)先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小朋友的身高分别是多少?(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80cm, 1m45cm, 1.32m,0.95m)我们现在知道每位同学的身高了,是不是就可以直接帮他们排队了?(组织学生议一议,使学生明白这些数据的单位不一致,要按高矮顺序给小朋友排队的话,必须先把数据的单位改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
小数与单位换算-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能够将小数转化为分数
2.能够在换算长度、容量、重量时正确地运用小数与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教学内容
1.小数转化为分数
2.米与千米的换算
3.升与毫升的换算
4.克与千克的换算
三. 教学过程
1. 小数转化为分数
1.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基本概念
2.引导学生将小数转化为分数的方法
–先将小数的数值写在分数的分子上,分母为10、100、1000等的10的倍数
–化简分数
2. 米与千米的换算
1.引导学生回顾米和千米的概念,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千米=1000米
2.引导学生进行换算练习,例如:5.6千米=多少米?
3. 升与毫升的换算
1.引导学生回顾升和毫升的概念,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升=1000毫升
2.引导学生进行换算练习,例如:3600毫升=多少升?
4. 克与千克的换算
1.引导学生回顾克和千克的概念,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2.引导学生进行换算练习,例如:
3.5千克=多少克?
四. 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强化学生记忆
2.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使用单位换算,如在市场购物、衣服尺码选择、药品用量计算等方面
五. 练习与作业
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和作业
2.针对实际生活中的单位换算问题,进行练习和探讨。
4小数与单位换算本小节内容包括教材P48~51的2个例题和练习十二。
本小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充分了解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例1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将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数;例2的教学是把含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1.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将高级单位的名数与低级单位的名数进行改写。
2.培养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名数互相改写的方法。
【难点】进行名数改写时,小数点的移动规律的应用。
【教师准备】PPT课件、米尺。
【学生准备】米尺。
1. 4.53÷100=231÷100=0.65×100=83.5÷1000=6.89×10=8.93×100=7.82×10=43.9÷10=9.8÷100=43.9×100=2. 1千米=()米1米=()厘米1千克=()克1平方米=()平方分米【参考答案】1.0.04532.31650.083568.989378.24.390.098 43902.10001001000100方法一师:四(3)班要选拔四人参加学校舞蹈比赛,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26 cm,1 m 45cm,1.32 m,1.34 m,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他们几个排队。
师:仔细观察这四个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预设生1:这些数据太乱了,怎么比呢?生2:他们的单位不相同。
师:对,要是我们把他们改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就容易多了。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这个问题——小数与单位换算。
(板书课题) 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入手,提出数学问题,引出小数与名数的改写,突出这种改写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改写的必要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应用到生活中去。
方法二师: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小数?说一说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小数与单位换算。
学生需要掌握小数的概念,了解小数点的位置以及小数的读法。
同时,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将小数与整数进行单位换算,包括将小数转换为整数和将整数转换为小数。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读出小数。
2. 学生能够将小数与整数进行单位换算,包括将小数转换为整数和将整数转换为小数。
3. 学生能够运用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小数的概念理解可能存在困难,特别是小数点的位置和小数的读法。
2. 学生在进行单位换算时可能会出现混淆,特别是将小数转换为整数和将整数转换为小数的过程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小数的卡片,用于展示小数的概念和小数点的位置。
2. 准备一些小数的实际例子,如货币、长度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与单位换算的关系。
3. 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知识。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小数的概念,并展示一些小数的例子。
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的位置和小数的读法。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小数与单位换算的规则,包括将小数转换为整数和将整数转换为小数的方法。
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解释,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3. 练习: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知识。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4. 应用: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知识进行解答。
学生可以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数与单位换算的重要性和应用。
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板书设计:1. 小数的概念和小数点的位置2. 小数的读法3. 小数与整数单位换算的规则4. 实际问题解答的步骤作业设计:1. 填空题:学生填空,巩固小数的概念和小数点的位置。
2. 选择题:学生选择正确的小数读法。
3. 计算题:学生进行小数与整数单位换算的计算题。
4. 应用题:学生运用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8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第8课时主要内容是小数与单位换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能够运用小数进行单位换算,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之前,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小数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单位换算是新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单位换算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单位换算的概念,知道单位换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单位换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能够运用小数进行单位换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单位换算的概念,能够进行复杂的单位换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单位换算的概念,并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单位换算的概念。
2.准备练习题,用于让学生巩固单位换算的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比如长度、重量、时间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这些单位的换算呢?2.呈现(10分钟)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单位换算的概念。
例如,1米=10分米,那么10分米=1米;1千克=1000克,那么1000克=1千克。
让学生明白,单位换算就是将不同单位的名数换算成同一单位的名数。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单位换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包括长度、重量、时间等不同单位的换算。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单位换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根绳子长30米,切成每段2米,可以切成多少段?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进行单位换算时,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呢?让学生总结出单位换算的规律,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