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451.00 KB
- 文档页数:4
1.2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经常用到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和比较法1、观察法:(1) 概念: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感官包括:➢眼看: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鼻闻: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闻有毒气体时,不能直接靠近➢借助仪器:可以借助仪器来观察,从而提高观察的灵敏度(2) 要求: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2、实验法:(1) 概念:是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者探究物质未知性质的方法(2) 要求:➢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中:要仔细研究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3、分类法: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类对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研究,可总结出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和特性4、比较法: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二、观察法例子:可以通过实验法来研究钠的物理性质和钠与水反应的相关性质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银白色➢两点:熔沸点低➢两度:硬度、密度小(密度比水小)2、钠与水反应(1) 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钠块熔成闪亮的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发出嘶嘶的响声,说明反应生成气体(经检验可知该气体为H2) ➢小球迅速向各个方向游动,是因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运动➢滴有酚酞的溶液变红色,说明反应生成了碱因此: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2) 注意事项:➢取金属钠时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拿➢实验时切取的钠不能太多,一般黄豆粒大小就可以了➢切完后,剩余的钠必须要放回原瓶,不可随意乱丢知识点补充:钠与水溶液的反应情况(1)钠与酸溶液的反应: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来的极少量的H+反应生成H2,在酸溶液中,酸电离出的H+浓度远大于水,因此钠在酸溶液中,先与酸反应,当酸反应完时,剩余的钠再与水反应。
第一章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教案教案名称: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教学目标:1.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掌握物质性质的观察、实验和总结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和运用物质性质的观察、实验和总结方法;2.掌握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巧。
教学准备:实验室设备、试剂、实验器材、实验记录表、实验报告模板。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提出问题:物质有哪些性质?学习物质性质有什么意义?2.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15分钟)1.解释物质性质的概念,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熔点、化学反应等;2.介绍物质性质的研究方法:观察、实验和总结。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演示观察法:选择一种物质,观察其外观、形状、颜色等性质,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2.演示实验法:选择两种物质,进行一种化学反应实验,并观察反应前后的变化;3.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规范。
四、小组合作实验(30分钟)1.分学生组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物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研究其性质;2.指导学生操作实验,记录观察结果和实验数据;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物质性质特点。
五、实验报告和讨论(25分钟)1.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等;2.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展示和讨论,交流不同物质性质的研究方法和结果。
六、归纳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到的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进行总结;2.学生进行小结,复习重点内容,并提出问题和疑惑。
拓展延伸:1.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进行物质性质的研究实践,提出更多的问题和设计更复杂的实验;2.学生可以扩展学习其他的物质性质,如导电性、可燃性等。
实蹲市安分阳光实验学校课时跟踪检测(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A级—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1.下列气体有毒的是( )A.H2B.N2C.O2D.Cl2解析:选D Cl2有毒,其他三种气体无毒。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氯B.氯水C.漂白粉D.盐酸解析:选A 氯水和盐酸都是溶液,都是混合物;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是混合物。
3.下列物质能使湿润的布条褪色的是( )A.氯化钙B.氯化氢C.氯气D.氯化钠解析:选C 氯气与湿润的布条中的水反生成次氯酸,从而使布条褪色。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和氯离子都呈黄绿色B.干燥的氯气和制氯水都能使鲜艳的红花褪色C.常温下,液氯可以用钢瓶盛装D.制的氯水该保存在无色的玻璃试剂瓶中解析:选C 氯离子无色,A错误;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B错误;制的氯水该保存在棕色的玻璃试剂瓶中,D错误。
5.(2019·高一期末)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向田鼠洞内通入氯气杀灭田鼠,是利用了氯气有毒和密度较大的性质B.制的氯水具有漂白作用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烟的颜色与产物溶于水形成溶液的颜色相同D.漂白粉可由Cl2通入石灰乳中制备,其有效成分是Ca(ClO)2解析:选C A项,氯气有毒且密度大于空气,可杀灭田鼠,正确;B项,制的氯水中含有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正确;C项,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而CuCl2溶液为蓝色,错误;D项,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反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为Ca(ClO)2,正确。
6.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都呈酸性B.前者能使布条褪色C.光照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H2D .加入AgNO 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解析:选C 制的氯水中含有分子:Cl 2、HClO 、H 2O ,离子:H +、Cl -、ClO-、OH -,但是光照时发生反2HClO=====光照2HCl +O 2↑,久置的氯水实际上已经是盐酸,故A 、B 、D 项正确,C 项错误。
第2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研究物质的性质通常按以下基本程序进行:第一步: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主要了解物质存在的状态、颜色、气味 等。
第二步:预测物质的性质。
运用分类的方法,根据所属的类别或利用有关反应规律预测 物质的性质。
第三步:实验和观察。
根据预测进行实验和观察。
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出与预测一致的性质;如果出现预测之外的特殊现象,则需要进一步研究,提出新问题和做出新的预测,并再进行实验和观察,验证新的预测。
第四步:解释和结论。
需要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一般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出物质的通性及特性。
二、氯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研究一种气体的物理性质一般侧重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度、密度五个方面着手。
氯气的物理性质可概括为:①氯气 是黄绿色 气体 ,密度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②氯气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有毒。
(闻气体方法:用手轻轻在瓶口煽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2.化学性质氯气是非金属单质的典型代表,在教材中是作为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的案例出现的,其化学性质总结如下(写出化学方程式):(1)氯气与金属反应①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 22FeCl 3 (产生棕褐色的烟,溶于水后,溶液呈黄色)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Cu+Cl 2CuCl 2 (产生棕黄色的烟,溶于水后,溶液呈蓝绿色)③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 22NaCl (产生大量的白烟)(2)氯气与非金属反应①氯气与氢气,磷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H 2在Cl 2中安静的燃烧H 2+Cl 22HCl (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②氯气与水反应 Cl 2+H 2O═HCl+HClO(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HClO==2HCl+O2↑)③氯气与碱反应Cl 2+2NaOH═2Cl 2+2Ca(OH)3.探究氯水的成分新制氯水、久置氯水和液氯成分的比较(填表)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气是黄绿色的,氯离子是无色的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C.氯气有毒,氯离子无毒D.氯气可使湿的红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2.关于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制的氯水呈淡黄绿色,久置的氯水无色B.新制的氯水漂白作用强,久置的氯水没有漂白作用C.新制的氯水中没有氯离子,久置的氯水中才含有氯离子D.新制的氯水中含氯气多,久置的氯水中无氯气3.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A.Cl2B.氯水C.NaClO溶液D.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4.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了氯气泄露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了多人中毒。
1.2.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学习目标】
1.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2.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自学探究】
知识点1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知识点2 氯气的性质
1.氯气的物理性质
2.氯气的化学性质
⑴氯气与氢气的反应
H2在Cl2中燃烧,火焰呈,在集气瓶口生成大量,
化学方程式为:
⑵氯气与钠、铁、铜等金属的反应
①钠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产生大量烟,化学方程式为:
②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烟,化学方程式为:
③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烟,化学方程式为:
『注意』烟与雾的区别
⑶氯气与水发生反应:①化学方程式为:
②HClO的性质:a具有漂白性:能破坏物质的有色质使其退色。
b不稳定性:
③新制氯水的性质
⑷与碱反应
①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途: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原理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有效成分。
漂白粉漂白的原理:
②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途:a实验室常用此反应原理吸收多余氯气b 制取84消毒液
84消毒液消毒的原理:
3.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
⑴假说
①概念:以已有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为依据,面对未知事实或规律所提出的一种推测性说明。
②意义:假说提出后须得到实践的证实,才能成为科学理论。
⑵模型
①概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对事物及其变化的简化模拟。
②分类:a物体模型,如甲烷的球棍模型b思维模型,如“葡萄干布丁”原子结构模型。
【思考探究】
1.燃烧一定需要有氧气参加吗?
2.结合氯气的性质,试判断实验室中如何收集氯气?如何问氯气?
3.请结合氯气与水的反应,探究新制氯水的成分,并分析氯水能否久置,实验室中应如何保存新制氯水?
4.有人说新制氯水能够使干燥的有色布条退色,液氯也可,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种说法对吗?
5.漂白粉久置于空气中会失效,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典例探究】
【典例1】在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
体、无色气体,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它们可按下面框图进行
反应。
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请回答: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
⑵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⑶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⑷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典例2】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应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
质,其中气体E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
回答下
列问题:
⑴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氯气能否与水反应,与研究
目的直接有关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
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⑶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存在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_______________。
请在图中的D 处以图的形式表明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施。
【基础训练】
1.据报道,云南某公司液氯充装车间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导致厂区71名工人出现中毒反应。
作为现场
人员下列处理方法合理的是()
①及时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易挥发的碱性物质的水溶液解毒;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溶液处理过的口罩;⑤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⑥及时清理现场,检验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
A.①③④⑥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①②⑤
2.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B.FeCl2C.AlCl3D.FeCl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退色
B.欲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应密封保存
D.将新制取的氯水放在阳光下照射,有气泡产生,该气体为氯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方法”和“程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地完成研究物质性质的任务
②“假说”是以已有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为依据,面对未知事实或规律所提出的一种推测性说明
③“模型”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是对事物及其变化的简化模拟
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一般是:观察物质的外观→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全部
5.自来水生产时,用适量的Cl2来杀菌消毒,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水出售,
为辨别真假,可用下列化学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A.酚酞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AgNO3溶液
【达标检测】
1.清蒸的河蟹由青色变成红色,某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
生改变。
就这位同学的看法而言,这应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总结
2.下列图示与内容不相吻合的是()
A.闻氯气的气味
B.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C.盛装液氯的容器
D.证明氯气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
3.用自来水(以Cl2为杀菌消毒剂)配制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会出现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A.Na2CO3
B.AgNO3
C.CuSO4
D.NaOH
4.某化学实验的尾气中含有较多的氯气,它有毒。
要吸收这些尾气,下列试剂中最合适的是( )
A.烧碱溶液
B.饱和的石灰水
C.自来水
D.食盐水
5.如图所示: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潮湿的氯气经过甲瓶
后,通入乙瓶,布条不退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
这种气体,布条退色。
甲瓶中所盛的试剂不可能是( )
A.浓H2SO4B.NaCl溶液C.Ba(OH)2溶液D.NaOH溶液
6.某校的化学科研小组成员为了全面认识氯水的组成和性质,
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有关填空或有关问题的回答:
⑴观察氯气的外观特征,现象是__________,观察氯水的外观特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于水的氯气_______(填代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①全部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②没有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部分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⑵取饱和氯水三份,每份5 mL,分别盛在编号为1、2、3的三支试管中,向1号试管内加一小块石灰石,石灰石逐渐溶解了,同时溶液中逸出无色气泡,这说明氯水显__________(填“碱性”或“酸性”);向2号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结果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这说明氯水中含有_____________(填一种酸的名称);向3号试管内加一块牵牛花的花瓣,结果红色花瓣变成了白色花瓣,这是因为氯水具有使某些有机色质退去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
7.某课外兴趣活动小组试图在实验室中验证纯净干燥的氯
气没有漂白性,同时利用尾气自制消毒液,已知实验室中
常用MnO2固体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
,现用如图所示
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用字母填写装置的连接顺序:a接()、()接()、()接()、()接()。
⑵第一个洗气瓶中的液体是_________,U形管B也可用C装置代替,内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名称)。
⑶在制取氯气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
⑷D装置中现象是_________,此现象说明干燥的氯气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漂白性。
⑸写出制取消毒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