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三国演义》第一部群雄逐鹿第1集桃园三结义
- 格式:pdf
- 大小:46.20 KB
- 文档页数:2
1994版《三国演义》分集简介第一集: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汉桓帝年幼,外戚专权,宦官干政。
桓帝死后,灵帝继位,权力落在十常侍手中。
他们卖官害民、横征暴敛,官逼民反,终于在东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正月,爆发了席卷中原的黄巾起义。
汉灵帝命地主豪强领兵镇压,各州募兵守备。
招兵告示张贴在涿县城门口。
围观群众中,有一位红脸大汉,他叫关羽,是河东解县人,因在家乡杀了豪强,流落到涿县,卖绿豆为生。
人群中还有一人看了榜文,叹了一口气。
在他身后一个黑脸大汉向叹气的人说道:“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反在此长叹,何为大丈夫?”那个叹气的青年名叫刘备,本是汉室宗亲,幼年丧父,跟母亲流落涿县,靠编席贩履糊口。
黑脸大汉名叫张飞,在本地开肉铺,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他常将卖不完的猪肉放在一口井里,盖上磨盘。
谁能挪开此磨盘,可以任取井中肉。
有人到张飞的肉铺来买肉,伙计却拿不出肉,关羽走过来将磨盘挪开,尽取井中猪肉分于众人。
张飞得知,想和关羽分个高下,两人打得难解难分之际,被一旁的刘备拉开。
由于三人志同道合,便在桃林中结拜为兄弟。
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接着兄弟三人来到铁匠铺各自打了兵器。
刘备使双股剑、关羽使青龙偃月刀、张飞使丈八蛇矛。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刘备立了不少战功,却只当了中山府安喜县县尉。
不久,十常侍命令各地太守派督邮下去查访,借机淘汰一批地方官吏。
本郡督邮来到安喜县视察,对刘备傲慢无礼,还索取贿赂。
张飞得知大怒,将督邮捆绑用柳条鞭打。
刘备闻讯赶来,见督邮求饶,令张飞住手。
关羽认为:“荆棘丛中,非栖鸾凤之地,不如弃官归乡别图大计。
”于是兄弟三人弃官而去。
第二集:十常侍乱政黄巾起义军主力被镇压之后,地方割据势力迅速发展,外戚和宦官的斗争日趋尖锐。
由于灵帝病危,围绕立嗣之争,以张让为首的十位中常侍与国舅大将军何进之间展开一场激烈的斗争。
灵帝有两个儿子,何后生皇子辩,王美人生皇子协。
三国演义1-10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BD )A.《三国演义》原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浅易文言小说,是以晋朝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为基础加工而成的一部历史小说。
B.《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张宝领导的黄巾起义开始,在镇压起义中,群雄崛起,董卓进京,曹操迎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汉朝名存实亡,历史进入三国时期。
C.《三国演义》有明显的封建正统思想,《三国志》是“拥曹反刘”,而《三国演义》则是“拥刘反曹”,把蜀汉作为正统,因为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有着严重的天命思想。
D.“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写的开篇词,多少年来脍炙人口。
E.小说开篇就写“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全书定下了历史循环基调,以三国故事宣扬“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天命观。
2.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D )A.《三国演义》是板块式结构的开山之作,也是板块式结构的典范之作。
大致可分为“群雄逐鹿”“三足鼎立”“赤壁鏖战”“南征北战”“三国归一”五大板块。
B.“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对《三国演义》语言最好的概括,小说语言与史传相比,明显通俗了许多;但又不是一味的通俗,而是有文思而不深奥,有敷衍而不过俗。
C.《三国演义》共写了1200多个人物,是古代小说中描写人物最多的巨著。
小说善于通过不同情节反复渲染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
D.《三国演义》的人物语言能够反映人物的个性,关羽的高傲、曹操的大度、孔明的机智、周瑜的狭隘都在各自的语言中得到充分体现。
E.《三国演义》计谋描写共四百多处,可以说就是一部写计谋的书。
小说一般围绕军事斗争写计谋,而且通过计谋的描写表现了不同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3. 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C D )A.《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书中通过尊刘(备)抑曹(操)等描写,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这主要是由于作者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造成的。
三国演义精简版第一集: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汉桓帝年幼,外戚专权,宦官干政。
桓帝死后,灵帝继位,权力落在十常侍手中。
他们卖官害民、横征暴敛,官逼民反,终于在东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正月,爆发了席卷中原的黄巾起义。
汉灵帝命地主豪强领兵镇压,各州募兵守备。
招兵告示张贴在涿县城门口。
围观群众中,有一位红脸大汉,他叫关羽,是河东解县人,因在家乡杀了豪强,流落到涿县,卖绿豆为生。
人群中还有一人看了榜文,叹了一口气。
在他身后一个黑脸大汉向叹气的人说道:“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反在此长叹,何为大丈夫?”那个叹气的青年名叫刘备,本是汉室宗亲,幼年丧父,跟母亲流落涿县,靠编席贩履糊口。
黑脸大汉名叫张飞,在本地开肉铺,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他常将卖不完的猪肉放在一口井里,盖上磨盘。
谁能挪开此磨盘,可以任取井中肉。
有人到张飞的肉铺来买肉,伙计却拿不出肉,关羽走过来将磨盘挪开,尽取井中猪肉分于众人。
张飞得知,想和关羽分个高下,两人打得难解难分之际,被一旁的刘备拉开。
由于三人志同道合,便在桃林中结拜为兄弟。
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接着兄弟三人来到铁匠铺各自打了兵器。
刘备使双股剑、关羽使青龙偃月刀、张飞使丈八蛇矛。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刘备立了不少战功,却只当了中山府安喜县县尉。
不久,十常侍命令各地太守派督邮下去查访,借机淘汰一批地方官吏。
本郡督邮来到安喜县视察,对刘备傲慢无礼,还索取贿赂。
张飞得知大怒,将督邮捆绑用柳条鞭打。
刘备闻讯赶来,见督邮求饶,令张飞住手。
关羽认为:“荆棘丛中,非栖鸾凤之地,不如弃官归乡别图大计。
”于是兄弟三人弃官而去。
第二集:十常侍乱政黄巾起义军主力被镇压之后,地方割据势力迅速发展,外戚和宦官的斗争日趋尖锐。
由于灵帝病危,围绕立嗣之争,以张让为首的十位中常侍与国舅大将军何进之间展开一场激烈的斗争。
灵帝有两个儿子,何后生皇子辩,王美人生皇子协。
三国演义精简版第一集: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汉桓帝年幼,外戚专权,宦官干政。
桓帝死后,灵帝继位,权力落在十常侍手中。
他们卖官害民、横征暴敛,官逼民反,终于在东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正月,爆发了席卷中原的黄巾起义。
汉灵帝命地主豪强领兵镇压,各州募兵守备。
招兵告示贴在涿县城门口。
围观群众中,有一位红脸大汉,他叫关羽,是河东解县人,因在家乡杀了豪强,流落到涿县,卖绿豆为生。
人群中还有一人看了榜文,叹了一口气。
在他身后一个黑脸大汉向叹气的人说道:“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反在此长叹,何为大丈夫?”那个叹气的青年名叫备,本是汉室宗亲,幼年丧父,跟母亲流落涿县,靠编席贩履糊口。
黑脸大汉名叫飞,在本地开肉铺,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他常将卖不完的猪肉放在一口井里,盖上磨盘。
谁能挪开此磨盘,可以任取井中肉。
有人到飞的肉铺来买肉,伙计却拿不出肉,关羽走过来将磨盘挪开,尽取井中猪肉分于众人。
飞得知,想和关羽分个高下,两人打得难解难分之际,被一旁的备拉开。
由于三人志同道合,便在桃林中结拜为兄弟。
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接着兄弟三人来到铁匠铺各自打了兵器。
备使双股剑、关羽使青龙偃月刀、飞使丈八蛇矛。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备立了不少战功,却只当了府安喜县县尉。
不久,十常侍命令各地太守派督邮下去查访,借机淘汰一批地方官吏。
本郡督邮来到安喜县视察,对备傲慢无礼,还索取贿赂。
飞得知大怒,将督邮捆绑用柳条鞭打。
备闻讯赶来,见督邮求饶,令飞住手。
关羽认为:“荆棘丛中,非栖鸾凤之地,不如弃官归乡别图大计。
”于是兄弟三人弃官而去。
第二集:十常侍乱政黄巾起义军主力被镇压之后,地方割据势力迅速发展,外戚和宦官的斗争日趋尖锐。
由于灵帝病危,围绕立嗣之争,以让为首的十位中常侍与国舅大将军何进之间展开一场激烈的斗争。
灵帝有两个儿子,何后生皇子辩,王美人生皇子协。
何后嫉妒,毒死王美人,皇子协养于董太后宫中。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
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
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2、张飞怒鞭督邮:因为刘备讨黄巾有功,当上了县尉,不久,督邮来了,很是瞧不起刘备,问起刘备的家世,刘备说是中山靖王之后,督邮说刘备冒充帝胄,侍从告诉刘备督邮发怒是一位没有贿赂给他,刘备说自从上任以来没有拿过百姓的东西,没有钱给他,于是督邮真的发怒了,后来张飞喝了几杯闷酒,骑着马出来,看见几个来人跪在县衙口,问清楚了愿意,张飞很是生气,就冲进去把督邮抓了出来绑在县衙门口一个柱子上,扯下柳条来打,打断了好几根,刘备挂印而去.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3、吕布投靠董卓:吕布原为丁原义子,为人勇猛。
董卓想要出去丁原到害怕吕布,便派李肃带着赤兔马带着黄金、珠宝前去劝降.吕布见利忘义在夜里提到到丁原帐中,杀之,砍下他的首级,投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
董卓赐之金子,封他为都亭侯。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4、曹操献刀:曹操佩着七宝刀径自到相府,恰遇董卓叫吕布去挑好马赐给曹操.吕布去后,董卓因为太胖而侧卧,曹操正要行刺,却被董卓在镜子里看见.这是吕布已牵马回来,曹操跪下谎称献刀给董卓,并借口试马,等董卓醒悟过来,曹操已经去了洛阳。
5曹操杀吕伯奢一家:曹操谋刺董卓未成功而逃亡,路经中牟被县令陈宫捉住。
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去官与他同逃。
在成皋曹操多疑,错杀了吕伯奢家人。
陈宫认为曹操打不义,但又念及自己为国家跟他到此,不忍杀曹操,便弃曹操而去.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6、温酒斩华雄:董卓大将华雄连斩数将,各路诸侯大惊失色,发誓胜不了华雄愿意受斩。
三国演义第一篇桃园三结义的主要内容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情节之一,它是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英雄人物结为兄弟的故事。
这一事件发生在东汉末年,大家都知道当时天下大乱,战乱不断,人民生活艰难。
刘备是个有抱负的年轻人,他希望能够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重建太平盛世。
于是,他决定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奋斗。
故事开始时,刘备正在桃园中与关羽、张飞一起喝酒闲聊。
刘备向两位好友诉说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他希望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共同谋求天下大同。
关羽和张飞听后,深感刘备是个有志气的人,他们也都有类似的愿望。
于是,他们决定立下誓言,结为兄弟,共同奋斗。
三人在桃园中拜了天地,举杯饮酒,宣誓以血为盟,结为兄弟。
他们发誓,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无论是荣誉还是耻辱,都将共同承担,永不背离。
他们将共同努力,相互扶持,共同为民除害,为国家的安定和百姓的幸福而奋斗。
这一桥段展示了刘备、关羽和张飞的大无畏精神和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他们的结义表明了他们不仅有共同的目标和志向,更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原则。
他们愿意为了大义而牺牲个人利益,他们愿意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到底。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兄弟不一定是血缘关系,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契合和共同的理想。
这种真挚的情谊和忠诚的精神,在整个《三国演义》的故事中都得到了体现。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兄弟情义,刘备才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也使得他们三人能够共同经历沧桑和战火,最终成就了一段传世佳话。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它告诉我们,在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相互扶持,共同奋斗;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反思。
我们应该学习刘备、关羽和张飞的忠诚和担当精神,不仅要为自己的利益考虑,更要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
我们应该秉持着大公无私的思想,努力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国演义》分为五部,共84集!《三国演义》分为五部,共84集!2010-01-06 19:27《三国演义》分为五部,共84集!第⼀部群雄逐⿅1 桃园三结义2 ⼗常侍乱政3 董卓霸京师4 孟德献⼑5 三英战吕布6 连环计7 凤仪亭8 三让徐州9 孙策⽴业 10 辕门射戟11 宛城之战 12 ⽩门楼 1 13 ⽩门楼 2 14 煮酒论英雄 15 袁曹起兵16 关⽻约三事 17 挂印封⾦ 18 千⾥⾛单骑 19 古城相会 20 孙策之死21 官渡之战 1 22 官渡之战 2 23 ⼤破袁绍第⼆部⾚壁鏖战24 跃马檀溪 25 刘备求贤 26 回马荐诸葛 27 三顾茅庐 28 ⽕烧博望坡29 携民渡江 30 ⾆战群儒 31 智激周瑜 32 周瑜空设计 33 群英会34 草船借箭 35 苦⾁计 36 庞统献连环 37 横槊赋诗 38 诸葛祭风39 ⽕烧⾚壁 40 智取南郡 41 ⼒夺四郡 42 美⼈计 43 ⽢露寺44 回荆州 45 三⽓周瑜 46 卧龙吊孝 47 割须弃袍第三部三⾜⿍⽴48 张松献图 49 刘备⼊川 50 凤雏落坡 51 义释严颜 52 夺占西川53 单⼑赴会 54 合肥会战 55 ⽴嗣之争 56 定军⼭ 57 巧取汉中58 ⽔淹七军 59 ⾛麦城 60 曹操之死 61 曹丕篡权 62 兴兵伐吴63 ⽕烧连营 64 安居平五路第四部南征北战65 兵渡泸⽔ 66 绝路问津 67 七擒孟获 68 出师北伐 69 收姜维70 司马复出 71 空城退敌 72 司马取印 73 祁⼭⽃智 74 诸葛妆神75 六出祁⼭ 76 ⽕熄上⽅⾕ 77 秋风五丈原第五部三国归⼀78 诈病赚曹爽 79 吴宫⼲⼽ 80 兵困铁笼⼭ 81 司马昭弑君 82 九伐中原83 偷渡阴平 84 三分归晋。
三国演义精简版第一集: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汉桓帝年幼,外戚专权,宦官干政。
桓帝死后,灵帝继位,权力落在十常侍手中。
他们卖官害民、横征暴敛,官逼民反,终于在东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正月,爆发了席卷中原的黄巾起义。
汉灵帝命地主豪强领兵镇压,各州募兵守备。
招兵告示张贴在涿县城门口。
围观群众中,有一位红脸大汉,他叫关羽,是河东解县人,因在家乡杀了豪强,流落到涿县,卖绿豆为生。
人群中还有一人看了榜文,叹了一口气。
在他身后一个黑脸大汉向叹气的人说道:“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反在此长叹,何为大丈夫?”那个叹气的青年名叫刘备,本是汉室宗亲,幼年丧父,跟母亲流落涿县,靠编席贩履糊口。
黑脸大汉名叫张飞,在本地开肉铺,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他常将卖不完的猪肉放在一口井里,盖上磨盘。
谁能挪开此磨盘,可以任取井中肉。
有人到张飞的肉铺来买肉,伙计却拿不出肉,关羽走过来将磨盘挪开,尽取井中猪肉分于众人。
张飞得知,想和关羽分个高下,两人打得难解难分之际,被一旁的刘备拉开。
由于三人志同道合,便在桃林中结拜为兄弟。
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接着兄弟三人来到铁匠铺各自打了兵器。
刘备使双股剑、关羽使青龙偃月刀、张飞使丈八蛇矛。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刘备立了不少战功,却只当了中山府安喜县县尉。
不久,十常侍命令各地太守派督邮下去查访,借机淘汰一批地方官吏。
本郡督邮来到安喜县视察,对刘备傲慢无礼,还索取贿赂。
张飞得知大怒,将督邮捆绑用柳条鞭打。
刘备闻讯赶来,见督邮求饶,令张飞住手。
关羽认为:“荆棘丛中,非栖鸾凤之地,不如弃官归乡别图大计。
”于是兄弟三人弃官而去。
第二集:十常侍乱政黄巾起义军主力被镇压之后,地方割据势力迅速发展,外戚和宦官的斗争日趋尖锐。
由于灵帝病危,围绕立嗣之争,以张让为首的十位中常侍与国舅大将军何进之间展开一场激烈的斗争。
灵帝有两个儿子,何后生皇子辩,王美人生皇子协。
《三国演义》(1-60回)主要情节《三国演义》(1-20回)主要情节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国家不安,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惜力量不足。
一天他正在看官府的招兵告示,遇上路过的张飞,张飞听说了刘备的宏图大志,决定与刘一起做番大事。
于是,二人相约到酒店相商,巧遇关羽,三人志向相同,在张飞家后的桃园,焚香礼拜,义结金兰,共图大志,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
2.鞭打督邮:刘备讨伐黄巾有功为安喜县尉。
上任不到四个月,适有督邮到县,对刘备态度傲慢,有索取贿赂之意,令县吏诬称刘备害民。
刘备和众老几次想拜见督邮,都被门吏拦住,张飞酒后乘马从馆驿前过,不禁大怒,径入馆驿,揪住督邮头发,扯出馆驿,绑到马桩上,折下柳条鞭打,一连打断柳条十余枝。
刘备闻讯赶来,急喝张飞住手。
3. 董卓弄权: 外戚与宦官争权,互相攻杀。
汉灵帝死,少帝继位,为外戚大将军何进所制。
十常侍诱杀何进,袁绍等领兵诛杀宦官,西凉刺史董卓趁机进兵京师、驱逐袁绍、灭丁原、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专权朝野,自封相国,独掌大权。
(建安元年,董卓部将发生内讧,汉献帝逃往许都,大权由曹操独揽。
4.吕布投董卓:吕布原为丁原义子,为人勇猛。
董卓派李肃带着赤兔马和黄金、珠宝前去劝降。
吕布见利忘义,夜里砍下丁原的首级,投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
董卓赐之金子,封他为都亭侯。
5.曹操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恰遇董卓叫吕布去挑好马赐给曹操。
曹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
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
”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6.杀吕伯奢:曹操刺杀董卓越未果,被中牟县令陈宫捉住。
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在途中投奔故人吕伯奢,吕杀猪待客,曹操反以为是吕将加害于己,杀了吕的全家。
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曹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不忍杀曹操,便弃曹操而去。
老版《三国演义》第一部群雄逐鹿第1集桃园三结义
channelId
1
1
2
ad5c82c4c5624e70aecff9bccc3def95
860010-1107010100
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民不聊生。
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军,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孙彦军饰)、关羽(陆树铭饰)、张飞(李靖飞饰)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的玄孙,虽然沦落下层,但不失龙子龙孙的风采。
关羽只因杀死富豪,正流浪江湖。
张飞以卖酒杀猪为业,并在本地有一所庄子。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刘关张与朱俊、孙坚进攻黄巾军,大
胜。
刘备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督邮来县巡视,刘备出城迎接,极为谦恭。
而督邮却非常傲慢,开始时痛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接着,见刘备无礼物奉送,就捏造“县尉害民”之罪。
张飞知道实情后,大怒,骑马来到馆驿,当着众多百姓,扯下柳条,往督邮两腿上狠力鞭打。
(CCTV-8电视剧2010-05-01)
老版《三国演义》第一部群雄逐鹿第1集桃园三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