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68.92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地理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的关系,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归纳城市服务功能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城市服务功能的定义和等级划分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和特点3. 城市服务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和特点。
2. 难点:城市服务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我国不同等级的城市为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城市服务功能的特点。
2. 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分析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和共性。
3. 采用讨论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城市服务功能。
2. 提问:“你们认为,城市服务功能与城市等级有什么关系?”环节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城市服务功能的定义和等级划分。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环节三: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和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城市服务功能的规律。
环节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城市服务功能与城市等级的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环节五:作业布置2. 调查所在城市的基本情况,了解城市服务功能的变化,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延伸1. 利用课后时间,让学生进行城市服务功能实地考察,加深对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参加地理实践活动,如城市规划、旅游开发等,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进行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
八、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地考察报告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案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从容说课城市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城市人口规模,我国城市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等级。
不同等级的城市其服务功能,提供的服务种类不同,服务范围也不同。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城市的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材通过案例来说明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
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因素仅仅是条件,而不是决定因素,并不是每个城市都能逐渐提升其等级的。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不同等级的城市之间会自然形成一定的等级体系。
中心地理论是关于城市服务范围的理想模式,现实中的城市等级体系虽然不会呈现理想的结构,但仍具有理论上得出的空间分布规律。
该理论在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运用这一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
2.了解不同等级的城市地域结构不同,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了解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L读图分析讨论法。
2.案例教学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辩证的、科学的发展观。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城市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区域规划、城市建设的观念。
教学重点1.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功能差异。
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的生活运用。
教学难点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视频导入:拥挤、繁忙、高楼林立的上海;安静整洁的张家港)师: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如北京、南京、上海、张家港等,我们知道,这些城市有大小之分,也就是说城市等级是不同的,那么城市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呢?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如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第二节。
课题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设计教师授课教师时间第周月日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重点难点重点: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难点:在实际生活中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教法教具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第一步:尝试练习尝试练习学案上的试题第二步:考点扫描:考点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步:写学案记知识点1.城市等级划分(1)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 我国城市的等级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50万~100万人口中等城市——20万~50万人口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2.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城市等级规模提供职能级别提供职能种类服务范围高大高多大先学后教,先试后导(3分钟)目标定向(1分钟)学生说出考点教师补充第一课时主要以记忆知识点为主,学生限时记忆,然后马上验收默写考试3.城市等级体系的分布(1)等级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低的城市数目较多,距离较近。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第四步:变式训练学案上例题作为变式训练题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设置相关问题,自己铺设道路,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让学生学会图文转换。
第五步:解惑答疑该环节为学生讨论探究本节课知识点和变式训练以及尝试训练的习题,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质疑,师生质疑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握。
第六步:构建网络第七步:当堂检测教师及时把握学生动态,对记忆和理解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及时的讲解和点评变式拓展,感悟实践,质疑互动(15分钟)合作探究,视导讨论,穿插巩固(3分钟)总结升华,回扣目标(5分钟)限时独立,快速反馈,体验收获(5分钟)教学反思:板书设计:高中地理术语全集一、等潜水位线将潜水位线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
随地形起伏而起伏。
1、判断地势的高低潜水位的高低起伏与地表地势的高低起伏基本一致,但潜水位要平缓得多。
2、判断潜水的流向垂直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2.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学习目标』1.不同等级的城市的划分依据,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分析,理解中心地理论对城市形成、分布、发展的影响3. 了解不同城市等级服务功能的嵌套理论及应用。
4.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课标要求)『课前预习』一.城市的不同等级:1、城市等级:(1)划分依据:通常是以城市来划分的。
(2)等级:我国从小到大一般可分为、、、等。
2、城市服务范围:(1)范围:城市本身及城市附近的和广大的地区。
(2)特点:城市范围不是,不明确。
(3)城市等级和服务种类、服务级别、范围的关系:城市等级服务种类服务级别范围小城市大城市3、影响城市等级提升的因素:人口、、。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1)城市等级体系是指。
(2)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
(3)等级较高的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了的城市服务范围。
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
三、读图“六边形服务网络图”(1)、按城市等级由高到低排列,图中的排列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图中城市等级的级别符号(甲、乙、丙)填入括号内,并用线段将与其相对应的图例、符号连接起来。
()最高级城市·………()中级城市○––––()最低级城市⊙『探究案』探究一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阅读课本P25-27,完成下列题目。
1.读图2.10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2、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的基本条件:(1)上海市所以能够成为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与它的有着密切地关系。
(2)石家庄市原来是河北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属于特大城市,而正定县城仍不过是座3万人的小城,什么原因呢?。
(3)我国的攀枝花、大庆、马鞍山能成为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探究二德国南部等级体系的启示一、读课本P28图2.12德国南部及其周围的城市体系,完成下列问题。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学习目标』1.能说出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
2. 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嵌套和中心地理论。
『重点难点』1.城市的不同等级。
2.城市的六边形服务范围。
『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一)城市的不同等级1.城市等级划分(1)依据:城市。
从小到大划分一般可以划分出:集镇→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城市按人口规模分为、、、四类等级。
2.城市服务功能:城市是区域的中心,为区域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
(1)服务范围:及城市附近的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2)特点:范围,也没有明确的。
3.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扩大的基本条件(城市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同一个区域中,不同级别的,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读课本28页,图2.1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城市共有几个等级?(2)不同等级城市数目与城市级别有什么关系?(3)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与城市级别有什么关系(同等级城市的彼此距离)?★总结: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心地理论:原理:一般来说,同一等级的城市分布,区域内的居民。
城市的服务范围呈_____________形,同一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_____________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的。
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许多国家和地区来指导。
课堂检测1.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表现在( )①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②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③城市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④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相同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上海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著名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及国际投资中心。
关于其服务职能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南京、杭州等城市提供行政管理服务②可为全国提供金融服务③其交通运输服务职能可辐射到国外④为上海市民提供行政管理服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读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完成3~4题。
高中地理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优秀教案范文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在不同等级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服务功能差异。
本章将探讨高中地理中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特点。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的关系,掌握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特点,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第二章: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2.1 城市等级的概念城市等级是指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要程度和规模大小。
通常以城市的人口数量、区域范围和综合实力等指标来衡量。
2.2 城市服务功能的概念城市服务功能是指城市为周边地区提供各种服务的能力,包括经济服务、政治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等。
2.3 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的关系城市等级越高,通常服务功能越强大,能够提供更多样化、更高质量的服务。
城市等级的差异也导致了服务功能的差异。
第三章: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特点3.1 一线城市一线城市是指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一线城市的服务功能特点包括:(1) 经济服务功能强大,拥有丰富的金融、商业、贸易等资源。
(2) 政治服务功能完善,通常是国家行政中心或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
(3) 文化服务功能突出,拥有世界著名的文化遗址、博物馆、剧院等。
(4) 社会服务功能先进,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3.2 二线城市二线城市是指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城市,如杭州、武汉、成都等。
二线城市的服务功能特点包括:(1) 经济服务功能较为强大,拥有一定的金融、商业、贸易等资源。
(2) 政治服务功能较为完善,通常是省级行政中心或重要的地区交往中心。
(3) 文化服务功能较为突出,拥有较多的文化遗址、博物馆、剧院等。
(4) 社会服务功能较为先进,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较为齐全。
第四章:案例分析本章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特点。
可以选择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案例分析。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日益凸显。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及其差异,提高学生对城市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的含义;2. 掌握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特点;3. 认识到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性。
1.3 教学内容1.3.1 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的定义1.3.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及特点1.3.3 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第二章:一线城市的服务功能2.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一线城市的定义及特点;2. 掌握一线城市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3. 分析一线城市服务功能的优势和挑战。
2.2 教学内容2.2.1 一线城市的定义及特点2.2.2 一线城市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2.2.3 一线城市服务功能的优势和挑战第三章:二线城市的服务功能3.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二线城市的定义及特点;2. 掌握二线城市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3. 分析二线城市服务功能的优势和挑战。
3.2 教学内容3.2.1 二线城市的定义及特点3.2.2 二线城市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3.2.3 二线城市服务功能的优势和挑战第四章:三线城市的服务功能4.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三线城市的定义及特点;2. 掌握三线城市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3. 分析三线城市服务功能的优势和挑战。
4.2 教学内容4.2.1 三线城市的定义及特点4.2.2 三线城市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4.2.3 三线城市服务功能的优势和挑战第五章:四线城市的服务功能5.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四线城市的定义及特点;2. 掌握四线城市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3. 分析四线城市服务功能的优势和挑战。
5.2 教学内容5.2.1 四线城市的定义及特点5.2.2 四线城市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5.2.3 四线城市服务功能的优势和挑战第六章:城市服务功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6.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城市服务功能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2. 分析城市服务功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 探讨经济发展对城市服务功能的需求和推动作用。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等级的划分以及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的划分。
2.理解城市服务范围的含义。
3.运用有关原理,说明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差异。
4.了解城市服务范围的影响因素。
5.理解某一区域内,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关系并了解嵌套理论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书籍、报章、互联网等途径搜集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经济、人口、交通、服务种类)等相关资料,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地理信息搜集、整理、分析能力。
2.利用多媒体把搜集资料汇总并制作电子版向其它同学作演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对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经济、人口、交通、服务种类)等相关资料的搜集,让学生关心我国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2.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2、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其城市地域结构不同,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并利用理论解释一些城市中出现的现象。
3.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课件4.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投影)安徽省合肥市、毫州市(问题导入)(1)我们知道世界上有无数个城市,那城市有没有大小之分?城市大小通过什么来划分?请同学们看亳州市和合肥市概况(演示多媒体)。
那个城市大?有什么划分指标?(2)结合身边的事情,在购买以下物品时,你会到亳州还是合肥的商店?①纸、米、笔等日常用品②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③高档服装、数码产品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主题: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板书)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推进(新知识传授)[教师精讲](过渡)城市是有大小之分的,不同等级的城市主要用人口规模来划分。
不同的国家,由于疆域、人口、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城市化水平不同,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定义和等级划分不完全相同。
15级地理2.2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学习目标】
1.说出不同等级城市的划分标准,比较不同等级城市的不同服务功能。
2.举例说明城市的等级提升和服务范围的扩大的基本条件。
3.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分析,理解中心地理论对城市形成、分布、发展的影响。
【知识结构】
【课前预习】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
(1)划分依据:通常是以城市 来划分的。
(2)等级:我国从小到大一般可分为 、 、 、 等。
2.城市服务范围:
(1)范围:城市本身及城市附近的 和广大的 地区。
(2)特点:城市范围是 , 不明确。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1)城市等级体系是指 。
(2)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 ,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 。
(3)等级较高的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了 的城市服务范围。
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 。
1.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判别
3.分析下列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1)我国有67%的城市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2)我国青藏高原区和以北地区城市密度、规模均小于东部沿海地区。
(3)武汉位于汉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其上游的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交汇处。
(4)石家庄市原来是河北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后来由于京汉铁路的修建和石德、石太铁路在这里相交,使得石家庄市获得快速的发展,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属于特大城市,而正定县城仍不过是座3万人的小城。
(5)我国的攀枝花、大庆等城市在建国以后从无到有。
(6)美国首都华盛顿建成于独立战争以后的1799年。
(7)三国时期,荆州处于魏蜀吴三国交界,是当时最重要的军事重镇。
(8)梵蒂冈城是意大利首都罗马的“城中之国”,是世界天主教的宗教中心。
(9)美国的“硅谷”作为世界微电子工业的中心得益于二战以后计算机科技的迅猛发展。
(10)我国城市桂林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
通过上述案例,归纳和总结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 【当堂检测】
1.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城市的人口规模
B.城市经济规模
C.城市用地规模
D.城市地域位置
2.有关城市服务范围的正确叙述是( )
A.城市的服务范围就是城市本身
B.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服务范围是相切的
C.服务范围越大,说明城市的级别就越高,功能越多
D.不论城市大小,城市的功能都相同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城市的服务范围没有明确的界线
B.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固定的
C.城市的服务范围是不固定的
D.任何城市都有其一定的服务范围
4.关于城市等级与其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一定位于城市服务范围的几何中心
B.同一级别城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发生重叠
C.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与其等级和职能种类成正比
D.高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被低一级城市服务范围所覆盖
5.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
A.甲:珠宝行,乙:家具商店,丙:早点铺
B.甲:星级宾馆,乙:珠宝行,丙:早点铺
C.甲:普通服装店,乙:家具商店,丙:星级宾馆
D.甲:早点铺,乙:汽车销售,丙:高级家用电器
6.下列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郑州
B.上海
C.安阳
D.九江
7.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8.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和县级市,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里的快餐店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可以更方便居民
B.城市里的大酒店比快餐店少,这是因为快餐店服务范围大,赢利多
C.小城镇上有快餐店,但可能没有大酒店,因为大酒店比快餐店需要更大的服务范围
D.城市等级越大,提供的服务也越大,因而必须淘汰快餐店,多建大酒店
10.关于上海成为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B.上海水能资源丰富。
C.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连接长江流域和北京,广州等大城市,铁路网密集。
D.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地势平坦。
读图完成11~14题。
11.图示反映了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各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是(
)
A.重叠交错,层层嵌套
B.界线分明,彼此相离
C.界线分明,偶有交错
D.重叠交错,同级嵌套
12.图示服务范围发生在理想均质平原上,其最初的服务范围圆形被图示正六边形取代,这是因为( )
A.可以使商品的供应达到饱和
B.阻止外区商品进入
C.城市发展更快
D.区域内居民选择同级服务时,只受距离的影响,且能最大程度满足居民需要
13.读某地级市和县级市服务范围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为地级市的是,判断依据
是;为县级市的是,
判断依据是。
(2)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在城市的服务范围之
内,他们之间服务范围的关系是。
(3)在我国,A类城市数目,B类城市数目
(多或少)。
14.读课本图2.15荷兰圩田居民点设置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几级居民点?
(2)图中高一级居民点的位置与低一级居民点的位置关系如何? 为什么这样设置?
(3)A、B、C三级居民点中,数目最多的是,服务范围最广的是。
(4)圩田上各级居民点的服务范围是否是六边形?为什么?
【归纳小结】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