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喘病人冬病夏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353.10 KB
- 文档页数:2
冬病夏治配合督脉灸治疗哮喘护理体会一、冬病夏治的应用冬病夏治是中医理论中的一项重要治疗原则,即在夏季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对于哮喘患者来说,夏季是病情相对稳定的时期,因此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预防冬季发作。
在我护理的一位哮喘患者身上,我给出了以下建议:1. 远离过敏原。
夏季是花粉、灰尘等过敏原较多的季节,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远离这些过敏原,比如不在花园、草坪等堆放干草或者干木屑。
2. 坚持锻炼。
夏季的气候相对较好,适合患者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气功,从而预防冬季哮喘发作。
3. 合理饮食。
患者需要遵循清淡饮食原则,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炸食品,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肠胃道的清洁。
二、督脉灸的应用督脉灸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督脉上的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中医理疗法,可以起到缓解哮喘症状的作用。
我在护理哮喘患者时,选用了以下穴位进行灸治疗:1. 膻中穴。
这个穴位位于胸骨之上,可以帮助患者放松呼吸肌肉,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2. 神道穴。
这个穴位位于后颈部,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肩颈肌肉,缓解疲劳和疼痛。
3. 大椎穴。
这个穴位位于脊椎之上,可以缓解心理压力,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
通过使用督脉灸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哮喘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缓解其心理压力和疲劳。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冬病夏治和督脉灸治疗时,护士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需要遵循如下原则:1. 患者应该在有经验且具备相关技能的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灸治疗;2. 防止穴位感染;3. 督脉穴位灸治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灸点温度,防止灸伤;4. 在冬病夏治方面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总之,冬病夏治和督脉灸都是中医疗法中治疗哮喘的有效手段。
但它们都需要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具体操作,同时需要注意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只有搭配好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措施,才能帮助哮喘患者度过难关,让他们重拾健康。
冬病夏治配合督脉灸治疗哮喘护理体会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在发作期间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
冬病夏治配合督脉灸治疗哮喘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在实践中我结合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哮喘的护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冬病夏治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它强调的是根据四季的变化,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哮喘患者在冬季容易发作,主要是由于寒冷气温和空气干燥导致气道痉挛。
在冬季对哮喘患者进行加强护理,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
我在实践中,针对哮喘患者的特点,加强了对病人的保暖工作,及时帮助他们增加衣物,避免受凉。
我还注意提醒患者多喝水,保持室内湿度,避免空气干燥刺激气道。
通过这些措施,有效缓解了哮喘患者在冬季的症状,减少了发作次数和发作的严重程度。
督脉灸是一种经络疗法,通过刺激督脉经络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在哮喘的治疗中,我经常应用督脉灸进行护理。
督脉位于背部,与人体的呼吸和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通过灸热刺激督脉,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缓解哮喘症状。
我通常将灸热敷于督脉的相关穴位,如大椎、竹风、脊中等穴位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我注重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情况判断病情变化,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灸疗的时间和灸热的温度,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通过冬病夏治和督脉灸的配合,我收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患者的哮喘症状明显减轻,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明显减少。
患者整体的体力状况也有所提高,抵抗力增强。
患者的心理状况也有所改善,更加积极乐观,对疾病有了一定的控制感。
通过长期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持续的改善,并且有了长时间的稳定期。
在实践中,我还注意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我向患者讲解了哮喘的原因、病情变化和预防措施,并给予了相应的指导。
我告诉患者要坚持每天早晚进行气功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烟尘、花粉、宠物等;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保持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清洁等。
冬病夏治配合督脉灸治疗哮喘护理体会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治疗哮喘的方法很多,其中灸疗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天然治疗方法。
我在配合督脉灸治疗哮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护理体会。
一、了解病情,加强健康教育病人要认识到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
在进行督脉灸治疗之前,需要详细了解病人的病情和病史,了解哮喘的常见症状、发作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加强病人的健康教育。
帮助病人了解病情,掌握哮喘的日常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二、正确选择穴位位置和灸法督脉穴是人体太阳经的主要穴位,治疗哮喘效果显著。
在进行督脉灸治疗之前,需要仔细查看病人的舌脉情况,确定适合的穴位位置。
在进行灸疗时,要注意将灸盒放在穴位区域,按照适当的灸法进行治疗。
在灸疗过程中,要观察病人的反应,调整灸的温度和时间。
三、合理用药,加强自我管理督脉灸治疗哮喘可以缓解病人的症状,但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因此,在进行督脉灸治疗时,需要合理用药,遵医嘱服药。
同时,病人需要加强自我管理,积极控制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要减少对过敏原的接触,避免劳累、吸烟和二手烟等刺激物的接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心情舒畅,定期锻炼身体。
四、定期复诊,必要时住院治疗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
在进行督脉灸治疗后,病人需要定期复诊,检查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如果病情加重或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住院治疗。
在住院治疗期间,要遵医嘱服药、注意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加快康复。
综上所述,灸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哮喘的方法。
在督脉灸治疗过程中,病人需要加强自我管理,合理用药,定期复诊,必要时住院治疗。
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冬病夏治配合督脉灸治疗哮喘护理体会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特点是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
传统中医认为,哮喘属于“痰喘”范畴,主要病机是“痰湿互结”或“寒湿凝滞”,所以在冬季对哮喘的治疗尤为重要。
通过配合督脉灸治疗,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整气机,改善痰湿状态,从而达到治疗哮喘的效果。
在护理过程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操作方法:第一步: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所以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确保患者按时正确服药。
还要注意保持患者的合理营养和休息,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第二步:进行灸治疗。
选择治疗时间为冬季,因为冬季是痰湿体质患者症状最严重的季节,此时进行灸治疗效果更好。
使用的穴位主要是督脉上的“玉堂”和“列缺”,这两个穴位与呼吸系统有关,可以调整气血循环,促进气机畅通。
在灸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温度和时间,保证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第三步: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治疗哮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来评估治疗效果。
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咳嗽频率、喘息次数和呼吸困难程度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还要关注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避免病情加重。
第一点是灸治疗的重要性。
通过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气机状态,缓解呼吸困难和咳嗽症状。
在实施过程中,我注意掌握好灸的时间和温度,确保患者的安全。
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治疗的效果。
第二点是护理过程中的细致观察。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患者的症状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在护理过程中,我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抵抗力。
第三点是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哮喘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单纯依靠灸治疗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冬病夏治配合督脉灸治疗哮喘护理体会冬病夏治是中医养生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季节养生的重要性。
而在中医中,灸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尤其是对于哮喘这样的慢性疾病,督脉灸更是有着独特的疗效。
下面,我将结合我的临床经验,分享一下关于冬病夏治配合督脉灸治疗哮喘的护理体会。
我要说明的是,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易在季节交替时发作。
冬病夏治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应该在夏季对患者进行养生调理,以减少冬季发作的可能性。
而在这个过程中,督脉灸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督脉灸是一种以穴位热敷为主要手段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穴位,调理气血,增强体质,从而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我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引导其合理饮食,科学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我在夏季给患者进行了督脉灸治疗,以期望在冬季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和程度。
通过这些措施,我发现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我要强调的是,针对哮喘患者的护理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患者要合理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同时要适量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患者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以减少过敏原对呼吸道的刺激。
科学运动也对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减少哮喘的发作。
在实践中,我为患者们提供了全面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引导他们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还能够降低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结合冬病夏治的养生理念和督脉灸的治疗方式,我在护理患者哮喘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未来的实践中,我将继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为更多的哮喘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我也期望更多的护理人员可以关注冬病夏治的理念和督脉灸的治疗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护理服务。
冬病夏治法治疗咳喘病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冬病夏治疗法治疗中医咳喘病的疗效。
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化痰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冬病夏治疗法。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症状控制和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和9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1.2 方法1.2.1 治疗时间:每年夏季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
1.2.2 内服药物:温肺化痰胶囊,主要由苏子、白芥子、白前、当归、金沸草、炙麻黄等组成,具有温肺降气化痰作用。
服法:2粒,用温开水冲服,1日3次,共30d。
1.2.3 穴位敷贴:将冬病夏治散剂(白芥子,生甘遂,细辛等组成)新鲜生姜汁调丸,直径约为1.5cm,贴天突,膻中,大椎,肺腧,膈腧,膏肓,肾腧等15个穴位,以麝香镇痛膏覆盖(约8cm×6cm),保留4~6h去掉。
初伏、中伏、末伏第一天各贴一次,共三次。
1.2.4 注意事项:贴治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之品,伴急性感染如咳黄痰、发热者应结合抗生素治疗,待急性感染好转后再贴治。
1.3疗效判定标准1.3.1 中医症状积分:分别计算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咯痰、气喘症状积分变化(无症状记0分,症状轻记3分,症状中记6分,症状重记9分)。
1.3.2 总体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控制:咳嗽、咳痰、气喘症状基本消失,或肺部啰音轻度者。
显效:咳嗽、咳痰、气喘症状明显好转,或肺部啰音明显减轻。
有效:咳嗽、咳痰、气喘症状好转,或肺部啰音减轻。
无效:咳嗽、咳痰、气喘症状或或肺部啰音无改变,或减轻不明显,以及症状或肺部啰音加重。
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之=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观察结果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数据用统计学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对照组临床控制19例,显效24例,有效33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78%。
慢性咳喘病人冬病夏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6-27T14:01:30.0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8期作者:谭慧卿
[导读] 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是以《黄帝内经》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理论依据。
谭慧卿
(宁明县中医医院广西宁明 532599)
【摘要】目的:分析冬病夏治治疗慢性咳喘的治疗效果,并探究其护理方法。
方法:贴敷部位的局部护理与全身护理相结合。
结果:120例中痊愈52例,占43.3%;有效56例,占46.7%;无效12例,占10%。
总有效率90%。
结论:冬病夏治三伏天贴敷治疗慢性咳喘病人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具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慢性咳喘病;冬病夏治;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345-02
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是以《黄帝内经》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理论依据。
从中医角度讲,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样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均属于咳喘病,是临床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病,因其多在冬季发病或加重,且发作频繁,常缠绵难愈,给患者身心带来诸多痛苦,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
为此,在慢性咳喘病的缓解期采取措施减轻或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1月至2013年
12月,我们根据伏邪和“治病求本”的原则“冬病夏治”,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并护理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经过120例临床观察,疗效非常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1.冬病夏治的基本原理和呼吸系统疾病特点
1.1 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季节性较为明显,春冬时节均为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的疾病,冬季天气由于较为寒冷,因此加重了呼吸系统,因此时气候转冷,伏痰遇感而引触,以至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而发病。
夏季特别是“三伏天”阳气盛,人体阳气得天助而正盛,寒痰伏饮受制而邪衰,正盛邪衰,病情缓解。
因痰饮久伏于肺,未能尽祛,使本病反复发作。
1.2 冬病夏治的基本原理
穴位贴敷疗法是祖国医学一种独特的外治法,对于慢性咳喘(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的治疗历史悠久。
夏季的伏天,外界阳气最盛,人体腠理开泄,“阳盛于外而虚于内”,因此,要滋养体内之阳,以助生长之能[1]。
对慢性咳喘患者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最易刺激位,促使经络畅通。
因此我们选择“三伏天”为本病最佳的治疗时机,“冬病夏治”应合了“天人之律”。
2.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慢性咳喘病患者,其中男61例,女59例,年龄在20~90岁之间。
病程最长的30年。
3.选穴的依据及贴敷方法
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
背俞穴是内脏经气输注之处,中药穴位贴敷于背俞穴通过“肺朝百脉”,经络的“行气血、营阴阳”作用于全身,进而发挥效能,达到调节全身的作用。
取穴风门(双)、大杼(双)、肺俞(双)行敷贴,对久病所致肾气不足的阳虚患者可加贴肾俞(双)、命门、足三里(双)、三阴交;外感风寒的咳喘患者兼有痰的可加贴天突穴。
每次根据病情选穴10~15个,或每次交替贴敷。
药物组成和使用方法:根据本院自制的方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等六味中药按比例研成粉末,生姜捣碎后取汁,药粉与生姜汁按5比2的比例相互混匀,并加上适量蜂蜜调成干稠膏状,摊于约壹元硬币大小,厚度约0.5cm的敷料中间上备用。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暴露所选穴位,先将皮肤用温水洗净擦干,贴敷部位用75%酒精或碘伏常规消毒,将药膏贴在所选的穴位上,用5cm×5cm的脱敏胶布固定。
贴敷每次约4~6小时,以局部有灼热感,充血潮红或有细小水泡为宜,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如病人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贴敷药膏应现配现用,不能久置,以免气候炎热使药物变质失效。
4.护理方法
4.1 贴敷时间
每年夏天之初伏、中伏、末伏以上午八时以前为佳,各贴敷1次。
每年治疗3次,为1个疗程,间隔时间为10d,连续3个疗程。
4.2 贴敷前的心理护理
予以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在贴敷前可以通俗地向患者说明贴敷俞穴治疗的机制、方法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告诉患者(及家属)贴敷疗法治疗具有效果好、痛苦小的特点,还不影响工作,价格低廉,消除患者思想顾虑,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
4.3 贴敷中的观察护理
患者在贴敷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表现,根据患者的体质、对药膏的耐受程度面的等进行相应的护理。
对药物耐受能力强的可贴4~6小时;皮肤敏感者,若耐受不了灼热感,可根据自己的耐受程度,及时取下,不受2小时所限。
去药后局部潮红为贴敷的最佳时间,患者会出现热痛感,几天后脱一层薄屑,同时又没有疱,这样不仅达到了治疗的目的,且不需要忍受起疱的痛苦。
4.4 贴敷后的局部护理
药物贴敷后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部分患者会出现麻木、针刺、疼痛、瘙痒等感觉,以上反应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果患者感觉上述症状特别明显,几乎不能耐受时,要及时取下药物,同时用清水对局部进行冲洗,告知患者切不可搓、抓、挠。
当患者敷贴药物时,进行选取透气性好、宽松的衣服,要避免被空调、电扇等直吹,防止影响药物的吸收;在敷贴过程中部分患者的贴膏药处会针尖至小米大小的水疱,告知患者不要害怕,属药物贴敷的正常反应,叮嘱患者此时要需保持背部干燥,稍严重的患者可以局部涂抹哈西奈德乳膏止痒;如患者的水疱较大、有少量渗出,要及时将敷贴去除,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或直接刺破水疱,用消毒棉球吸干水疱中的渗出液,再用紫药水涂抹局部;个别愈合时间稍长,若穴位皮肤嫩红者可换其他俞穴贴敷。
愈合的皮肤暂时会有色素沉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缓慢消退,不会留有瘢痕。
另外,皮肤高度过敏者不宜进行此项治疗。
4.5 贴敷期间的饮食起居护理
起居有常,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适当增加水分、维生素等摄入,少进食甜食以及刺激性食物,例如冷食、油炸食物等。
夏季气候具有炎热、多暑湿的特点,因此,病人要注意防暑、降温,可以通过多饮水抵御病毒的入侵,加快体内毒素排泄。
同时嘱咐病人忌食生冷食
物,不吃肥甘、厚腻食物,禁食发物例如海鲜、虾等,应戒牛肉、鸭、鹅、花生及煎炸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4.6 生活指导
对于吸烟的病人,要向其说明吸烟对疾病的影响,劝其戒烟,告知病人积极预防感冒,鼓励病人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增强病人的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当气候发生骤变时,叮嘱病人要注意保暖,防止因天气寒冷受寒。
5.疗效评价
5.1 疗效标准
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作为评价依据,具体判定效果如下:①痊愈:患者的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消失,随访一年内无复发:②有效;患者的咳嗽、喘息等发作次数减少,发作症状减轻,且发作时容易控制;③无效:患者的咳嗽、喘息等症状无变化。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5.2 治疗结果
120例中痊愈的患者52例,占43.3%;有效患者56例,占46.7%;无效患者12例,占10%。
总有效率90%。
6.讨论
慢性咳喘病是目前难治之症,病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且易反复发作,正气虚时易诱发,所以,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利用“三伏天”火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部分患者达到了治愈的显著疗效,部分患者发作症状明显减轻或发作间隔延长,免疫力提高。
加上科学细致的护理,慢性咳喘病人的冬病夏治疗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综上所述,在炎热的三伏天,慢性咳喘患者通过上述治疗,在人体阳气鼎盛时期,借人体腠理开放之机,用药物外敷穴位,易于激荡经气,使经气助药力,药力助经气,直达病所,祛顽疾,愈痼疾。
达到散寒、通络、活血、防治疾病的目的。
【参考资料】
[1]路怀忠,马世民,冬病夏治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2):47.
[2] 颜惠萍.应用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法治疗慢性咳喘56例疗效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2,25(5):88-89.
[3] 杨凤午.浅谈慢性咳喘冬病夏治[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5(10):502-503.
[4] 姬同超.“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咳喘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4,13(5):1019-1020.
[5] 赵志红.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喘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6):53-53.
[6] 许梅芳."冬病夏治"治疗慢性咳喘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0(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