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境追随幼儿的发展小班主题:爸爸去哪儿 环境创设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42 MB
- 文档页数:19
幼儿园小班音乐亲子律动《爸爸去哪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并唱出《爸爸去哪儿》的旋律,认识简单的歌词。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集体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亲子活动,增进父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感受家庭的温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唱《爸爸去哪儿》歌曲,能够参与亲子律动。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歌词,提高音准和节奏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歌曲《爸爸去哪儿》音频、歌词卡片、小道具(如望远镜、雨伞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放松身心,进入学习状态。
2. 歌曲学习(10分钟):1. 教师播放《爸爸去哪儿》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旋律。
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帮助幼儿掌握歌词。
3. 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唱,教师及时纠正音准和节奏问题。
3. 亲子律动(10分钟):1. 教师邀请几位家长上台,示范亲子律动。
2. 家长和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做律动,感受亲子之间的互动。
3. 教师逐一指导每个家庭的律动动作,确保幼儿安全。
4. 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家长参与。
2. 每组根据歌曲内容,选择一个小道具,如望远镜、雨伞等。
3. 家长和幼儿共同创作一个短剧,表现歌曲中的故事情节。
4. 各组依次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1. 教师邀请幼儿谈谈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
2. 家长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提出建议。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歌曲学习过程中的音准、节奏感和表现力。
2. 关注幼儿在亲子律动中的参与程度和与家长的合作能力。
3. 搜集家长和幼儿对活动的反馈意见,以便改进后续教学。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练习歌曲和亲子律动,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墙面布置“爸爸去哪儿”主题展示,展示幼儿活动的照片、作品等。
幼儿园综合活动展示方案————小班《爸爸去哪儿》设计意图:生活中幼儿的教育离不开爸爸的参与,但实际中爸爸参与较少,于是我们借助父亲节的节日打造了“爸爸去哪儿”的活动主题。
增进父子之情,让幼儿了解爸爸,为爸爸自豪。
活动目标:一、了解爸爸生活习惯,工作等基本情况;感知爸爸工作的辛苦,尝试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对爸爸的感谢。
二、乐意为爸爸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愿意在集体面前做大胆表演,表达对爸爸的爱。
三、尝试和爸爸配合完成游戏挑战;感受和爸爸在一起玩游戏的快乐。
综合活动展示方案:年龄段:小班级别:2册活动基本情况:主题:爸爸去哪儿地点:园所多功能厅时长:2个小时左右具体时间:6月19号下午2:30到4:30。
参会人员:幼儿园全体小班幼儿70人,小班教师9人,小班幼儿的家长(爸爸)约70人。
(班级老师共9人,每班2名老师管理幼儿共6人,1名主持人,1名播放音乐及催场,1名机动人员身份)活动前:价值:(1)对家长:a.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b.有利于家长掌握正确的教养方式(2)对教师:给教师提供锻炼的平台与展示的机会(3)对园所:有利于让家长更全面的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并宣传幼儿园经验准备:1、提前两周向家长发书面邀请“给家长的一封信”,告知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参加活动的需求和要求。
提前两天电话、微信、短信再次确定家长到会情况。
与家长沟通好提前了解幼儿爸爸工作情况,找到职业有代表性的家长,如警察、医生等。
录制2-3分钟视频(当班老师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内容以爸爸辛苦工作,照顾父母帮助别人等等)。
2、幼儿熟悉并掌握本学期阅读(诗歌及故事)、数学和音乐(歌曲)的学习内容。
3、6月6日之前教师将各班幼儿节目上交到保教主任处并开始排练。
6月15日家长把照片和视频上交至班级老师处。
材料准备:1、1至2位爸爸的从小到大的生活照,工作照及录像资料。
2、活动所需的背景音乐(《和爸爸一起跳舞》、《感恩的心》、《泰迪熊》、《狗狗乐园》、其他欢快的背景音乐),头饰、服饰、小礼物、眼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