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真题地理学科分类汇编01-地球和地图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6
目录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含答案) (2)(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江西使用) (2)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新课标卷II) (8)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安徽卷) (17)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3)北京卷地理部分 (23)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9)福建卷地理部分 (29)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广东卷) (34)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40)广西卷地理部分 (40)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省地理卷 (44)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含答案)(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江西使用)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1,完成1~3题。
1.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图2为45º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共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澳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4~6题。
4.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洋流5.该区域位于()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6.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6.图3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A单元地球和地图(含解析)A 单元地球和地图A1 地球和地球仪9. A 10.B4【2013·四川卷】图 5 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
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
据此回答 9~ 10 题。
图 59.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 )A.昼夜温差大 B.秋雨绵绵 C.气候湿热 D.台风频繁[答案 ]9. A[解析 ] 主要考查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土拱为吐鲁番地区特色民居。
房顶为拱顶或平顶,说明当地降水较少;墙体厚度很大,说明该地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
10. 6 月 8 日当地地方时 15 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答案 ]10. D[解析 ] 主要考查太阳方位。
该地位于亚洲中纬地区,正午时太阳应位于其南部天空,此时地方时为 15 时,说明此时为下午,太阳应位于西南天空。
40.(1)M3 A1 C5 (2)M3 E1 (3)M3 C5 (4)M3 D4 (5)M3 O3 2013·广东卷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 (5) 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 5)图 5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 _______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 ________。
(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 ________、 ________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0 10 20km山 脉 山峰 图2N2013年(新课标卷Ⅰ)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1,完成1~3题。
1.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的鲜切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 .地势较平B .降水较丰沛C .气温较高D .土壤较肥沃 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 .公路运输B .铁路运输C .航空运输D .海洋运输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
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 .运费低B .热量足C .技术高D .品种全 图2为45°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
读图2,完成4~6题。
4.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大气环流B .地形C .纬度位置D .洋流 5.该区域位于A .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B .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C .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D .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6.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 .常绿阔叶林B .常绿硬叶林C .针阔叶混交林D .草原图3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变化率。
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
据此完成7~8题。
7.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 .总人口减少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8.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 .美国B .日本C .俄罗斯D .德国图4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 为低压。
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
读图4,完成9~11题。
9.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 .偏东风B .偏南风C .东北风D .西北风 10.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A .14日14时 B .14日19时 C .15日4时 D .15日11时 11.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A .华北平原,3、4月份 B .四川盆地,1、2月份 C .黄土高原,10、11月份 D .东南丘陵,4、5月份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与地图[2001年津晋卷] 36.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读图5,完成下列要求。
(21分)图51.判断在E 、F 、G 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 处车辆的是 。
2说明: 。
3.经该公路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学校所在的省区简称是(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A .鲁B .浙C .青D .吉 【 】 (4)利于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A .充分利用竹、木资源,建立小型造纸厂 B .适度发展花卉种植业,满足市场需求 C .加大科技投入,建设茶叶和柑橘生产基地 D .在公路两侧,辟建费旧电器回收加工区E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 【 】参考答案: 36.(共15分)(1)G (4分)(2)正确作图(见图)(7分) 从剖面图上可以看出G 地到H 点之间没有障碍,可以清晰地观察。
(2分)(3)B (2分)(4)B 、C 、E (共6分,选对其一得2分)[2002年全国卷]读图1,回答8~10题: 8.M 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A 1020、1012.5B 1017.5、1020C 1017.5、1015D 1015、1012.5 9.N 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A 南风 B 西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10.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绥而降水较多的地方为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 8.C 9.D 10.D[2005年全国卷I] 图2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
读图回答5-7题。
5.两国的临海分别是A .红海、亚丁湾B .安达曼海、泰国湾C .地中海、波斯湾D .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6.②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A. 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B .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 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D .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7.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A .300千米B .550千米C .1300千米D .1550千米 答案:5.C 6.D 7.C[2005年全国卷III] 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 ,11°56′E )建成。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1~3题.1.(4分)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2.(4分)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3.(4分)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如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4~6题.4.(4分)导致图示区域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洋流5.(4分)该区域位于()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6.(4分)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如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7~8题.7.(4分)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总人口减少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8.(4分)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德国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完成9~11题.9.(4分)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偏东风B.偏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10.(4分)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A.14日14时B.14日19时C.15日4时D.15日11时11.(4分)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A.华北平原,3、4月份B.四川盆地,1、2月份C.黄土高原,10、11月份D.东南丘陵,4、5月份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46分)1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支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周边地形.(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13.(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 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如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3)分析尼罗河鲈鱼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选考题:(考生选择一题作答,如果都选,则按第一题计分)14.(10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岛礁面积约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如图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15.如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1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某企业在甲地(如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分析该尾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1~3题.1.(4分)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考点】61: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其中,气候条件包括光照、热量、降水.【解答】解:根据哥伦比亚和美国农业区位比较,2月14日,正值美国冬春季节,美国本土气温较低,而哥伦比亚地处低纬,气温较高,是其优势条件。
专题一 地球和地图一、单选题(2013高考题重庆卷)图1是47°N 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1回答1~3题.东经(°) 海拔(m ) 年降水量(m m ) 图11. 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距海距离B . 地形条件C . 局地水域D . 植被分布【答案】1.B【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中国区域地理知识,考生可以根据经纬度很容易判断出是我国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的东北部,再就是考查对图中海拔曲线和降水量曲线的认知。
【解题思路】根据图中的海拔高度和降水量曲线,可以得出海拔高的地方降水量对应就高。
可得答案为B2. 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A . 虫害B . 冻害C . 滑坡D . 洪水【答案】2。
B【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东北区域气候特征的了解。
也突出了中图版选修5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解题思路】该题主要是由于东北纬度较高,春季温度回升慢,而且离冬季风源地较近,极易受到冷空气影响,所以选B。
【易错点拨】该题目容易选D洪水,因为东北地区河流有春汛,不一定就形成洪水,但是要注意题目问的是突出的,寒潮冻害比洪水形成更突出.3.材料所示的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含沙量高B.流程较短C.春夏汛明显D.冰川补给为主【答案】3。
C【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东北河流的水文特征,特别是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夏两个汛期一定要知道。
【解题思路】东北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森林覆盖率尚可,所以,含沙量应该小;东北平原面积较大,河流不可能流程较短;该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应该以降水补给才对,所以选C。
(2013高考题北京卷)读图1,回答第1~3题。
4.图中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答案】1。
D【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和“水循环的过程”,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专题一地球与地图【2013·安徽·30~31】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
完成1~2题。
1.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2.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解析】本题组考查区域定位及地势影响下的等温线图的相关判读。
1.根据经纬网定位、北部山峰和1月0℃等温线经过地区可判断该地处秦岭南坡,1月0℃等温线向北、高纬、暖温带方向偏移;向高海拔、落叶阔叶林带偏移,故选D项。
2.受气候变暖影响,1月0℃等温线向高海拔地区偏移。
在地势影响下的两条等温线可看成是等高线,1959、2009线海拔相对较高,可判断甲为山岭;乙为谷地。
甲海拔高于乙,年平均温低于乙,甲乙受气候变暖影响冬温趋于上升,故选B项。
【答案】1.D 2.B【2013·江苏·27(1)】27. 图中是我国 30°N 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
读图回答3题。
3.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3 分)【答案】3.东部多,西部少;地形、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2013·四川·7~8】图中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 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 30 米。
读图回答4~5题。
4.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 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A.鞍部B.山谷C.山脊D.山顶5.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A.156 米B.178 米 C .220 米 D . 255 米【答案】4.B 5.C【2013·山东·26(1)~(2)】26.(24分)阅读材料,回答6~7题。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选择题部分2013年3月3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
读图1回答1~2题。
1.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 )A.陕、桂、湘 B.滇、黔、蜀 C.滇、黔、湘 D.陕、蜀、桂2.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 )A.滑坡 B.沙尘暴 C.森林火险 D.土壤盐碱化【答案】1.B 2.C读图2,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从沿海到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向是(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4.R河段( )A .流量季节变化大B .春汛明显C .河流堆积作用强D .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答案】3.B 4.A图3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6.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以发展的工业是( )A .棉花纺织B .甘蔗制糖C .葡萄酿酒D .大豆加工 【答案】5.D 6.C图4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
读图回答7~8题。
7.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 .鞍部B .山谷C .山脊D .山顶 8.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 .156米B .178米C .220米D .255米 【答案】7.B 8.C图5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
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
据此回答9~10题。
图39.这种民居所处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A.昼夜温差大 B.秋雨绵绵 C.气候湿热 D.台风频繁10.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答案】9.A 10.D表1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图
1
专题一 地球和地图习题
一、单选题
(2013高考题重庆卷)图1是47°N 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1回答1~3题。
125 127 129 131 133 135
东经(°)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降水量 海拔
海拔(m )
年降水量(m m )
图1 乙
甲
1. 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距海距离
B . 地形条件
C . 局地水域
D . 植被分布 2. 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 . 虫害
B . 冻害
C . 滑坡
D . 洪水 3. 材料所示的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 . 含沙量高
B . 流程较短
C . 春夏汛明显
D . 冰川补给为主
(2013高考题北京卷)读图1,回答第1~3题。
4.图中
A .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 .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 .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 .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5.东北平原
A .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 .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 .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 .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6.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13高考题天津卷)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图2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2~3
题。
7.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2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8.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 、b 、c 、d 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
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米) 400 200 0 (米)
400 200 0 (米) 400 200 0
(米)
400 200 0
A
D
C
B
(2013高考题福建卷)图3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
以平均气温 24℃、相对湿度70 %、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
读图回答6~8题。
图3
9.图中 d 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A. a B. b C. c D. e
10.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风带C.地形D.河流
11.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 3、4 B. 5、6 C. 7、8 D. 9、10
二、综合题
12.(2013高考题江苏卷)图16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⑴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
(3分)
⑵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____,原因有____。
(3分)
⑶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
________。
(4分)
⑷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2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图12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10分)
N
1000 5
00
70
7
50
2000m
1000
河流
500 等高线/m
居民点
14.(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图13)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图13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10分)
锰 甲
涪
4000 20
00
江
33°
32°
河流
2000 等高线/m
104°
15.(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
图9示意神龙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
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