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1讲 地球与地图
- 格式:docx
- 大小:2.74 MB
- 文档页数:44
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本讲属于地理基础知识部分,在高考中单独命题频率很低,往往与区域图结合,通过区域定位重点考查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对应的高考考题如下:2015·全国卷Ⅰ·T6;2014·全国卷Ⅱ·T4。
1.区域认知:结合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并能运用经纬网进行相关推理、运算。
2.综合思维:通过区域定位,综合分析区域的环境特征及影响。
3.地理实践力:学会正确运用经纬网地图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知识点一| 地球仪与经纬网(对应学生用书第1页)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读地球大小示意图,完成问题。
(1)地球的形状: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①赤道半径长约6 378千米,极半径长约6 357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长约6_371千米。
②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连接南北两极点之间的经线长约2万千米。
③地球表面积约5.1亿km2,地球上约71%为海洋,约29%为陆地,所以从太空上看地球呈蔚蓝色。
2.地球仪与经纬网(1)读地球模型图,认识地球仪(2)读地球仪上的经线(左图)和纬线(右图)示意图,认识经纬网①经线和纬线的比较经线纬线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点,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经度纬度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分布规律东经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的度数越向西越大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半球划分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3.经纬度的判读(1)依据经纬度分布规律判读经纬度从南北方向上看:向北数值增加是北纬,向南数值增加是南纬(如图甲所示);从东西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上看,向东增加是东经,向西增加是西经(如图乙所示)。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选择题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①位于低纬度B.②位于太平洋C.③位于非洲D.④位于③的西北方向2.③到南极点的距离大约为()A.3 330千米B.5 550千米千米 D.6 800千米2.C1题,①位于30°S~60°S,属于中纬度,A项错误。
②位于南美洲和非洲之间,属于大西洋,B,③位于非洲,C项正确。
④位于赤道,③位于30°S,④位于③的北侧;③大致位于20°E,④大致位于110°E,④位于③的东侧。
综上可知④位于③的东北方向,D项错误。
第2题,③位于30°S,南极点的纬度是90°S,二者相差60°。
已知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相差约111千米,因此③和南极点的距离约111×60=6 660千米。
故选C项。
图a为波兰位置图,图b为秘鲁位置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a的比例尺比图b小B.波兰位于秘鲁的东北方向C.波兰和秘鲁皆位于西半球D.波兰位于秘鲁的西北方向4.根据地理坐标,可计算出秘鲁国土南北最大距离约为()A.440千米B.1 200千米千米 D.2 965千米4.C3题,两图的图幅相差不大,图a的纬度跨度小、纬度较大,表示的实际范围更小,比例尺更,波兰纬度为50°N~54°N,秘鲁在赤道到18°S之间,因此波兰位于秘鲁的北方;从东西方向上看,波兰位于19°E左右,秘鲁位于75°W左右,经度之和小于180°,东经度的波兰位于秘鲁的东方,故波兰位于秘鲁的东北方向,B项正确,D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20°W~ 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因此波兰位于东半球,秘鲁位于西半球,C项错误。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L、P两国经纬度位置。
读图,完成第1~2题。
1.读图可知()A.甲市位于乙市的东北方向B. L国主要位于西半球、低纬度C. P国面积较L国面积大D. b点对跖点为(23°26'N,165°W)2.图中ab、cd、a'b'、b'c'线段等长,ad、bc线段等长,则各线段比例尺大小关系是()A.ab=bc=cd=adB.ab=cd<b'c'<a'b'C.ad=bc<b'c'2.B1题,根据两市的经纬度判断,甲市位于乙市的东北方向。
20°W~0°~160°E为东半球,纬度°为低纬度,故L国主要位于东半球、低纬度;L国跨越的经纬度范围较P国大,故L国面积较P国大。
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二者的经度相差180°,纬度值相等,但南北纬相反。
第2题,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ab和a'b'、b'c'图上距离相等,但跨越的实际距离ab>b'c'>a'b',故比例尺ab<b'c'<a'b';ad实地距离小于bc,故比例尺ad>bc;bc和b'c'相比,bc图上距离小,实地距离大,故比例尺bc<b'c'。
某自行车爱好者骑行自行车从甲地到辛地,车行全程使用力气维持不变,车速变化完全受坡度左右。
车上配有全球定位系统(GPS),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图中小黑点)。
读骑行路线图(图中乙、丁、己的海拔为500米),完成第3~4题。
3.该骑乘路线中,甲乙、乙丙、丙丁、丁戊四路段中,地形相对较平缓的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戊4.自行车骑行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A.平原B.丘陵D.高原4.B3题,根据材料可知,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说明图中小黑点越密集骑行速度越慢,应是上,越稀疏骑行速度越快,应是下坡路段。
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本讲属于地理基础知识部分,在高考中单独命题频率很低,往往与区域图结合,通过区域定位重点考查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对应的高考考题如下:2015·全国卷Ⅰ·T6;2014·全国卷Ⅱ·T4.1。
区域认知:结合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并能运用经纬网进行相关推理、运算。
2.综合思维:通过区域定位,综合分析区域的环境特征及影响。
3.地理实践力:学会正确运用经纬网地图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知识点一|地球仪与经纬网(对应学生用书第1页)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读地球大小示意图,完成问题。
(1)地球的形状: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①赤道半径长约6 378千米,极半径长约6 357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长约6_371千米.②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连接南北两极点之间的经线长约2万千米.③地球表面积约5.1亿km2,地球上约71%为海洋,约29%为陆地,所以从太空上看地球呈蔚蓝色.2.地球仪与经纬网(1)读地球模型图,认识地球仪(2)读地球仪上的经线(左图)和纬线(右图)示意图,认识经纬网①经线和纬线的比较经线纬线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点,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经度纬度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分布规律东经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的度数越向西越大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半球划分20°W~0°~160°E 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3。
经纬度的判读(1)依据经纬度分布规律判读经纬度从南北方向上看:向北数值增加是北纬,向南数值增加是南纬(如图甲所示);从东西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上看,向东增加是东经,向西增加是西经(如图乙所示)。
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1.利用地球数字大小,描述地球形状特征.(综合思维)2。
通过阅读经纬线示意图掌握经纬线的特点及应用。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3。
学会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判断方向、计算球面距离等。
(综合思维)4。
学会利用经纬网为背景材料,综合各要素进行区域空间定位.(区域认知)1。
以区域经纬网及热点事件为背景,考查经纬网的空间定位和相关计算,考查频度较高。
2.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综合题在背景中呈现,不直接设问,隐形考查。
[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的大小2.地球仪(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而制作成的地球的模型,叫作地球仪。
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2)地轴和两极读地球仪示意图,回答地轴和两极的含义.①地轴:地球仪上,地球自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②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3)经线与纬线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图示起始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赤道:与两极点距离相等的纬线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疑难辨析1】地球上的点是不是都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提示不是。
地球上的北极点和南极点都只有一个方向。
在北极点上只有南方;在南极点上只有北方.(4)经度与纬度经度纬度实质某地到地心的连线点拨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两者东西经度相反,经度和是180°。
已知一条经线的度数为X,那么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度数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度不同)。
【疑难辨析2】北半球某地观看北极星仰角度数与纬度数有什么关系,南半球能看到北极星吗?提示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等于该地观看北极星的仰角,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第2讲地图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本讲内容为地理基础知识部分,往往为其他知识的考查提供命题用图,其中等高线地形图是常用命题用图,对应的高考考题如下:2018·全国卷Ⅲ·T6~8,2018·全国卷Ⅲ·T36(1),2018·全国卷Ⅱ·T4;2016·全国卷Ⅰ·T37。
1。
区域认知:借助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分析等内容考查。
2.综合思维:通过图示信息,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3.地理实践力:熟知地图构成特点,借助地图指导日常生产、生活活动。
知识点一| 地图三要素读某区域地图,认识地图的基本构成.1.在图中相应下划线上注明地图三要素。
2.比例尺(1)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现形式图中比例尺为线段式,其转化为文字式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0米;数字式为1∶15_000或错误!。
(3)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比例尺变化变化后的比例尺变化后的图幅将原来比例尺放大到为原来比例尺的n倍放大的图幅为原来的n倍n2倍将原来比例尺放大n 倍为原来比例尺的(n+1)倍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1)2倍将原来比例尺缩小到1/n倍为原来比例尺的1/n倍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1/n)2倍将原来比例尺缩小1/n倍为原来比例尺的(1-1/n)倍缩小后的图幅为原来的(1-1/n)2倍3.方向4.图例和注记(1)图例: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第1讲地球与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 371千米,极半径A约为6 357千米,赤道半径B 约为6 378千米,赤道周长C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仪(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其自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经线与纬线1.比例尺(1)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形式(4)2.方向3.图例和注记地图中,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为图例;用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作注记。
例如,▲珠穆朗玛峰8 844.43 m 方框中“▲”属于图例,“珠穆朗玛峰”和“8 844.43 m ”为注记。
,(3)北半球中纬度,正午日影朝北。
(4)北半球楼房的阳台、太阳能板大都面向南方。
(5)将手表平放,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手表盘上12时之间的夹角(小于180°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所指的方向为南方。
微点1利用北极星仰角确定地理纬度(北半球)在北半球观察北极星的仰角(∠4)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1)。
北极点上的北极星仰角∠2为90°,赤道上的北极星仰角∠3为0°。
微点2经线的特点(1)任何两条正相对的经线都能组成一个大圆(经线圈),并且平分地球。
(2)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其长度大约等于2万千米。
微点3纬线的特点(1)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赤道长度约为4万千米。
(2)纬度数相等的两条纬线的长度相等。
(3)任意一条纬线(假设纬度为φ)的长度约为4万千米×cos φ。
微点4经纬网图上的方向判断(1)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为东,逆地球自转方向为西。
(2)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是最北点,在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朝南;南极点是最南点,在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朝北。
第1讲地球与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的大小3.地球仪的概述地球仪是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二、经纬线和经纬度1.经线和纬线1.比例尺(1)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形式(4)2.方向3.图例和注记地图中,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为图例;用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作注记。
例如,▲珠穆朗玛峰8 844.43 m方框中“▲”属于图例,“珠穆朗玛峰”和“8 844.43 m”为注记。
微点1利用北极星仰角确定地理纬度(北半球)在北半球观察北极星的仰角(∠4)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1)。
北极点上的北极星仰角∠2为90°,赤道上的北极星仰角∠3为0°。
微点2经线的特点(1)任何两条正相对的经线都能组成一个大圆(经线圈),并且平分地球。
(2)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其长度大约等于2万千米。
微点3纬线的特点(1)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赤道长度约为4万千米。
(2)纬度数相等的两条纬线的长度相等。
(3)任意一条纬线(假设纬度为φ)的长度约为4万千米×cos φ。
微点4经纬网图上的方向判断(1)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为东,逆地球自转方向为西。
(2)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是最北点,在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朝南;南极点是最南点,在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朝北。
微点5东西半球的划分和范围(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2)描述东、西半球的范围时要注明方向,不能说东半球位于20°W和160°E之间,应说东半球的范围是从20°W向东到160°E,或从160°E向西到20°W。
微点6经度的活学活用(1)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
假如一条经线的度数为X,那么与之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度数为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度不同)(2)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微点7应用比例尺计算需注意的四个问题(1)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值,且分子是1,因此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2)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3)图像的大小有时会发生变化,因此图中的线段式比例尺往往不一定就是1厘米,故计算时要先量比例尺的长度,再根据该长度量算图中距离。
(4)一般情况下,图上距离的单位为“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是“千米”,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加五个“0”,厘米换算成千米时则要减五个“0”。
微点8野外定向方法(1)北极星指示正北方。
(2)北半球树木年轮密集一侧为北方,稀疏一侧为南方。
(3)北半球中纬度,正午日影朝北。
(4)北半球楼房的阳台、太阳能板大都面向南方。
(5)将手表平放,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手表盘上12时之间的夹角(小于180°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所指的方向为南方。
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判断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甲、乙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A.东方B.西方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2.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A.1 000千米B.5 000千米C.6 600千米D.20 000千米【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A 2.B1.经纬线的判断方法(1)标注法:若经纬网图中直接标明经纬度或东(西)经、南(北)纬度数,则直接进行判读、分析即可。
(2)关系法:在侧视、俯视及各种光照图上,相互平行的是纬线,不平行的(相交于一点——极点)是经线。
(如图1中L线是经线,S线是纬线)。
(3)数值法:斜方格经纬网中,经线值不能大于180°,纬线值不能大于90°(如图2中L线是纬线,S线是经线)。
2.经纬度的判断方法(1)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判断①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判断②纬度及低、中、高纬的判断(2)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①若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则该纬线为北纬(如图1);若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方向,则该纬线为南纬(如图2)。
②若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则该经度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图1中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2中只有西经)。
在判读极地投影经纬网图(全部或局部)时,首先要根据图中信息(如自转方向、N和S、海陆轮廓、东西经变化规律等)判断出南北半球。
(3)地球上对称点经纬度的判断①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如图中A点(40°N,20°W)与B 点(40°S,20°W)。
②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
如图中A点(40°N,20°W)与C 点(40°N,160°E)。
③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如图中A点(40°N,20°W)与D点(40°S,160°E)。
(4)根据所描述的区域特征判断纬度高低和经度差异经纬度位置是决定区域自然特征的基础因素之一,反过来,我们可以根据区域自然特征或差异比较,来推断区域纬度高低或经度差异。
若甲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乙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则甲地区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乙地区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若某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则该地区肯定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
再比如,若A、B两地区区时相同,但A地区比B地区在日期上早一天,则A地区位于172.5°E 向东到180°之间,B地区位于172.5°W向西到180°之间。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各地,位于中纬度的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2.下列有关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50°N,20°E)B.②地以南位于低纬度地区C.③地以东为东半球D.④地所在经线,常被视为国际日界线解析:第1题,中纬度是位于南北纬30°~60°之间的区域,据此结合图示即可判断位于中纬度的地点。
第2题,读图可知,①地位于(50°N,20°W)。
②地纬度为30°N,②地以南至30°S 之间位于低纬度地区。
③地经度为160°E,结合东、西半球划分可知其以东为西半球。
④地所在经线为180°经线,其常被视为国际日界线。
答案:1.B 2.D(2020·济南模拟)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图,回答3~4题。
3.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A.①B.②C.③D.④4.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A.①位于西半球B.②位于低纬度C.③位于大西洋D.④位于南温带解析:第3题,甲地和乙地互为对跖点,则乙地经纬度为(30°N,135°W)。
图示四地坐标分别是①(20°N,110°E)、②(40°S,170°W)、③(0°,45°W)、④(30°N,135°W)。
第4题,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①点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以60°、30°纬线为界,②点位于中纬度;根据顺时针方向自转,可知③点位于以南极点为中心俯视图的赤道上,经度为45°W,位于大西洋;根据逆时针方向自转,可知④点位于以北极点为中心俯视图的30°纬线上,位于北温带。
答案:3.D 4.C经纬网的应用(高考全国卷Ⅱ)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
据此回答1~2题。
1.甲国位于()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2.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D 2.C甘德国际机场(如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据此回答第3题。
3.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 km/h的速度飞行。
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A.66.5°N B.60°NC.53°N D.40°N【图解思路】【尝试解答】C经纬网的应用1.定位置(1)确定具体经纬度位置①在经纬网图上确定经纬度,首先要判断出经纬线,然后根据度数确定出经纬度。
②北半球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2)确定半球位置可根据经纬度确定半球位置,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等。
(3)确定纬度带和温度带位置(4)确定区域位置根据经纬度确定所在的地形区、气候区、自然带、大洲、大洋等区域。
2.定方向(1)方格状经纬网图①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
若分别在东西经,根据两地“经度和”判断,如下表所示:制到同一幅经纬网图上再进行判读。
如图:甲地(55°N,25°W),乙地(25°S,65°E),甲地在乙地的西北方。
(2)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中,关键是确定地球自转方向,顺自转方向为东,逆自转方向为西,如图所示。
3.定距离(1)同一条经线上纬度差为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 km。
如图中线段AB的距离为111 km。
(2)同一条纬线上经度差为1°的实际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 km×cos φ°(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的线段AC。
(3)若两点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上,一般计算方法有两种,以图中BC之间的距离为例:①分别求出AC、AB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
②粗略算法:若BC的纬度差较小,可假设其在同一纬线上,求纬线长度;若BC两点的经度差较小,可假设其在同一经线上,求经线长度;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4.定最短航线和航向(1)基本原理最短航线即球面上的最短距离;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指经过两点之间的大圆的劣弧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