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发展中国家国家与发展经济学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31
发展经济学第⼀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发展中国家的分类与特征发展中国家的分类:世界银⾏将2009年⼈均GNI(国民总收⼊)⼩于3945美元的经济体都归为发展中经济体。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1)收⼊⽔平低下(2)⽣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住房条件、医疗条件、⾷物条件、教育条件恶劣)(3)技术进步缓慢,⽣产率⽔平低下(缺乏技术创新能⼒和吸收先进技术能⼒)(4)⼈⼝增长率⾼,赡养负担重(5)失业严重,隐蔽性失业显著(6)农业所占⽐重⼤,⼆元经济显著(规模较⼩的⼯业部门和规模巨⼤的农业部门并存)(7)⽣态环境恶化(过度开垦、⽆⼒建设污染处理设施、重⼯业较快发展)(8)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9)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产⽣的时代背景研究对象:发展中国家、即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问题:(1)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落后或不发达?(2)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快步伐来追赶当今发达国家?⼆战后发展经济学兴起的时代背景:(1)世界殖民体系迅速⽡解,殖民地相继获得政治独⽴(2)苏美两⼤阵营展开竞赛(3)联合国和世界银⾏等编制国家统计资料(4)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三、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1.形成与繁荣时期(从19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结构主义思路占统治地位)(1)强调物质资本积累、⼯业化和计划化等的重要性(三者相互联系,没有物质资本积累就不可能实现⼯业化;没有政府计划安排,难以迅速进⾏资本积累)(2)反新古典主义倾向(认为发展中国家市场不完善,新古典主义所强调的市场的作⽤难以发挥)(3)强调内向发展战略(⼀般不⽀持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策略)(4)受结构主义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僵化、市场零散,市场的调节作⽤有限。
要靠政府进⾏⼲预,加速资本积累)(5)热衷建⽴宏⼤的理论体系(认定⾃⼰的经济理论是普遍适⽤的)2.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从19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1)关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重新确定发展⽬标(2)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3)重新强调和论证了市场价格机制的作⽤(4)强调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5)重视国别研究※第⼆阶段的很多理论是在第⼀阶段理论失败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两阶段可对⽐记忆3.新制度主义时期(从1980年代中期到现在)(1)影响发展的制度因素受到重视和强调(2)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分析⽅法的应⽤(使⽤新古典主义⽅法分析政治⾏为。
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本章重点把握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及特征,理解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发展的含义和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一、单项选择题1、二战后,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铁蹄下解救出来的亚、非、拉国家被称为( B )。
A.现代国家 B.发展中国家C.北方国家 D.发达国家2、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A.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B.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C.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D.以上都不对3、通过计算一个国家的居民申报的国内和国外的增值总额得到的经济指标是( C )。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看,世界77%的人口维持生存所占用的世界收入比重是( D )。
A.53% B.40% C.17% D.20%5、—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投人得越多,其产出的边际产品会( B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不一定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平均人口年增长率分别为( D )。
A.3%和0.9% B.2.3%和1% C.4%和1.3% D.2%和0.5%7、在发展中国家中,每一个劳动人口抚养儿童的负担比发达国家劳动人口几乎(A )。
A.高一倍 B.高二倍 C.高三倍 D.高一倍半8、发展中国家的失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主要是(B )。
A.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很高 B.发展中国家的失业是一种长期的普遍的现象C.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D.发展中国家的失业主要是就业不足9、传统的主要以经济指标进行衡量的发展概念认为经济发展主要是(D )。
A.可持续的发展 B.注重社会公平的发展 C.依赖政府计划的发展 D.经济增长10、20世纪80年代中期,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DA.注重于经济指标的经济发展理论 B.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发展理论C.市场优于计划的发展理论 D.可持续发展理论11、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A )。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以课程考试大纲为标准,其重点内容为:第一章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学的概念,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及其联系与区别,发展的涵义和发展水平的衡量,发展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重点掌握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并能对他们做出简要评价;重点掌握新旧增长理论的区别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三章掌握收入的规模分配与功能分配、吉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的概念,吉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方法及其缺陷,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及库兹涅茨倒U曲线,发展中国家对解决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关系的政策取向及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的概念,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原因,人口过渡理论及其对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意义,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并分析为什么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基本上是错误的,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家庭生育理论及其对控制人口、制定人口政策的意义和作用,领会关于人口问题的两个基本观点的涵义,分析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所应采取的人口政策。
第五章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的形成途经,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教育与收入分配、计划生育的关系,教育的个人成本与收益、社会成本与收益,掌握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领会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
第六章掌握公开失业与隐蔽失业的概念,分析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特点及其严重性,分析无就业的增长和产出滞后现象,领会产出与就业增长之间关系的两种不同观点,分析发展中国家的过渡城市化和人口劳动问题,掌握托达罗的乡-城人口迁移模型,并分析其对解决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政策涵义。
第七章掌握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卡尔多的阶级收入假说,领会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水平对投资率的基本要求,理解为什么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有时比资本的量的增长更重要,各种储蓄行为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对资本形成的意义,理解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为什么资本决定论是错误的,了解经济发展的其他决定因素及其作用。
广义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的学说狭义在二战之后形成的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二战后,随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瓦解,从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地位获得独立的新兴国家。
特征:(1)普通共同特点:低生活水平,生产率水平低,社会、经济、文化上的二元结构,高人口增长,高赡养负担,劳动力不得其用现象严重,对农业生产、初级产品有严重的依赖。
处于国际关系中受支配、依附、处于较为脆弱的国际地位。
(2)基本特征:1.社会、经济、文化的二元结构2.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相对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3.社会、文化、制度安排都存在类似的二元结构经济发展速度、收入分配的差异导致二元结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一国或者地区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的产出增长。
伴有经济增长,而浮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的全面完善。
经济发展,除了增长外,还伴有着经济结构村会和政治体制变革即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加而浮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
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增长又包含质量变化的概念,突出体现在结构的变化。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普通而言,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切社会进步的首要条件。
要实现持续的经济发展,经济必须得到全而的增长。
但是,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
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
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在1990 年首次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来的由三个指标构成的,即寿命、教育程度与生活水准。
寿命以出生时的寿命预期来衡量;教育程度以成人识字率与初、中、高各级学校入学率两个指标加权平均获得(其中赋予成人识字率2/3 权数,入学率1/3 权数);生活水准以调整的人均GDP 来表示(即人均GDP 按照购买力平价和收入边际效用递减原则来调整)。
发展经济学第一章导论自40年代以来,各种各样的经济发展理论相继问世,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 ).它是二战后从西方经济学体系中分离出来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一、发展中国家及特征1、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 欠发达国家[LDC].[less developed countries](P19)麦克格罗-希尔:“发展中国家是这样一种国家,它的人民正在开始利用可获得的资源,以实现产品和劳务人均生产的持久增长。
一般地说,发展中国家是一个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实际收入水平,而且正在做到这一点的国家。
”2、发展中国家基本特征:比较完整地描述发展中国家特征的发展经济学家是托达罗(Todaro, M. P.)(P20)(1)收入水平低下。
(2)生活水平低下:住房,医疗,受教育程度低,精神状态差。
(3)生产率水平低下。
(4)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
(5)失业问题严重,劳动不得其用,平均在10%——15%。
(6)农业部门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
(7)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大。
(8)二元经济结构显著。
(9)在国际关系中处于脆弱地位。
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1、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刘易斯(Lewis, W.A .)“发展经济学研究人均产出低于1980年美元价值2000元的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行为。
”发展经济学是专门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
主要研究:第一,发达的原因和障碍是什么?第二,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特点应采取什么政策来推进经济更快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和采取的发展政策有哪些借鉴意义,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2、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经济增长理论;(2)收入分配理论;(3)资本积累理论;(4)人力资本理论;(5)工业化道路理论;(6)技术进步理论;(7)人口转移理论;(8)平衡与非平衡理论;(9)国际贸易理论;(10)宏观调节理论;(11)环境与经济关系理论。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第三版)重点总结课任老师:马文斌总结:袁凯题型有单选题、简答、论述、案例分析,主观题较多,客观背诵题目较少马文斌的考法肯定会问一些具体应用的题,比如重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如何解决?比较考验知识量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换句话说考你的硬功夫!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农村空心化、产业空心化、投资虚拟化、资源垄断化、经济沙漠化发展经济学是一门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研究发展中国家从不发达到发达状态转型的原理和政策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库兹涅茨):(1)发达国家的人均产值和人口增长迅速增加;(2)生产率快速增长;(3)经济结构迅速转变;(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发生变化;(5)发达国家瓜分世界完毕;(6)现代经济的增长扩散范围有限。
中国还是不是发展中国家?1、从GDP看,中低收入国家。
2、从经济发展布局看,结构性问题突出。
3、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看,中国公共福利事业仍有待发展和完善.4、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该不会考)观点一:增长与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由于增加投资而增加的产量,还包括更高的生产效率,即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品的增加,此外经济发展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变化,以及各部门间投入分布的改变。
观点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加区别。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的定义指出,现代经济增长不仅包括总量方面的特征,也包括经济结构、国际关系与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特征,也就是说,他将经济增长的概念扩大了,这与二十世纪80年代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相一致。
卢卡斯、罗默、巴罗等经济学家也都用经济增长泛指经济发展。
第二章: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熊彼特创新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控制或获取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