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鞘膜积液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4
o宝宝精索鞘膜积液治愈经验和教训分享鞘膜积液也称水疝,是小儿的常见病之一。
现在医院基本上一看就让让动手术,都不提供保守治疗方法。
以前古代没有麻药,外科手术还不发达,小孩咋办的。
宝宝今天6月份回老家后蛋蛋左侧出现积液,到现在12月底基本上完全好。
我很庆幸当初没让宝宝挨那一刀,自己再辛苦都值得。
在网上收获了很多有用的经验,现在我也应该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
以下按时间顺序写一下期间的经历。
2013年6月底:小区大批住户装修,很吵,决定把宝宝送回老家两个月。
宝宝回家期间,我几乎每周末都回家看看宝宝。
其中6月底的一个周末,我给宝宝把尿的时候发现左侧蛋蛋鼓出来一个包,这个包比樱桃小点吧,性质软,里面好像有液体,颜色比肤色稍红一点。
以现在的经验看,应该是问题刚出现,还不太严重,当时没太在意,以为只是暂时不适,过几天会消失。
当时宝宝的情况是,胃口不太好,一碗稀饭要追着喂半天,一直很喜欢动,上蹿下跳,精力看起来很旺盛。
每天的饭菜基本是:软饭,排骨汤或鲫鱼汤,一点点蔬菜。
每天3顿饭,3顿奶。
有两次特别的饮食,我觉得有必要提一下,有一次炖了一只小公鸡,汤全被宝宝喝完了;另外一次,炖了一只老鲫鱼,宝宝喝汤吃肉。
2013月7月底回深圳:当时积液估计与枣子那么大了,颜色开始发青,脾胃依旧不太好,吃饭很头痛,经常连哄带骗的把饭喂完。
每(天的菜还是经常排骨汤(会给宝宝吃肉),鲫鱼汤,三纹鱼,虾,一些蔬菜等,可谓是想尽办法搞各种所谓营养的菜给宝宝吃。
积液没有消失反而变严重了,我感觉应该找医生看看了。
当时预约了儿童医院的一主任医生,等了两个小时,医生用手电筒一照蛋蛋上面多出来的那个包,是阳性,透光的,确认是积液。
当时医生很轻描淡写的说预约一下手术吧,很常见的病,手术20分钟,手术费6、7千的样子,住院大概3天的样子。
不是心疼那个手术费,不想宝宝这么小就挨手术刀。
我当时问医生,这个不是交通性的吧,能不能保守治疗。
医生说:积液都是交通性的,只是孔小,有的孔大,孔大的躺下时,部分积液会流向腹腔,看起来积液变小了。
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一、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索鞘膜积液。
行精索鞘膜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
2.超声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符合手术适应症。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索鞘膜积液疾病。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术前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
(七)选择用药。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2.手术方式:精索鞘膜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
(九)术后住院恢复4-10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3.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2)止痛药物。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伤口无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退出路径。
二、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鞘膜积液行手术精索鞘膜切除术。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10天。
精索鞘膜积液是怎么回事,临床症状如何?精索鞘膜积液这种疾病对于多数男性来说是不陌生的,而在发现自身有该种疾病存在后,大家也需要及时的找出原因,那么,精索鞘膜积液是怎么回事,临床症状如何呢?★精索鞘膜积液是怎么回事:睾丸从腹膜后间隙下降时,有两层腹膜构成的鞘状突亦经腹股沟管进入阴囊。
正常情况下,在胎儿出生前后,上2/3的鞘状突完全闭合,睾丸部鞘状突形成一盲袋,包绕睾丸,被称为睾丸鞘膜。
睾丸鞘膜内积聚少量液体,可起润滑剂的作用,供睾丸活动。
如果先天性鞘膜囊内液量异常增多或鞘状突闭合反常,造成囊内液体积聚,就形成积液。
另外,在鞘状突闭合正常时,由于睾丸、附睾感染,肿瘤、丝虫病或外伤等后天性因素引起鞘膜内液体量增多,也可出现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是男性常见的疾病。
胎儿在胎龄第8—9个月时睾丸从腹腔降入阴囊,当睾丸降入阴囊后,从腹腔到阴囊的通路会关闭。
如果不关闭,医学上又称为腹膜鞘状闭索不全。
其结果是造成腹腔液体在腹压增高时流向阴囊,形成先天性交通性鞘膜积液。
如果在精索部位,在腹腔与睾丸两端关闭则形成先天性精索鞘膜水囊肿。
睾丸鞘膜积液还可由于睾丸、附睾的感染,外伤、肿瘤和血丝虫感染等疾病引起。
★精索鞘膜积液的症状:一、中医诊断精索鞘膜积液为水疝,认为精索鞘膜积液是由于肾气不足,肾阳虚衰,水液不能气化,或脾气万虚,脾阳虚冷,运化乏力,水湿潴留,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肾子,或肾子外伤,瘀血阻塞水道所致。
二、患有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会呈长圆形或圆形,位于睾丸上方至腹股沟内环区,酷似两个睾丸,牵拉睾丸可随之活动。
交通性鞘膜积液呈梨形,梨柄朝向腹股沟,但与腹腔相通可压缩,仰卧时可自行消失。
睾丸发生萎缩后体积小,质地软。
部分病人有情绪波动、烦躁、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
三、精索鞘膜积液症状中明显症状为阴囊囊性肿块,表面多光滑,柔软有波动,无压痛。
阴囊皮肤多正常,有炎症时可有阴囊水肿和压痛。
囊内压力大时扪其张力大、有弹性。
囊壁增厚、钙化时可扪及质地不均,有结节感或捻发音。
精索鞘膜积液手术步骤是什么精索鞘膜积液,必须注意正确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可以说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但是很多人对于手术治疗不了解,而对于手术治疗建议科学的进行,手术之后也要正确的护理,避免感染。
★(一)麻醉及体位1.麻醉为氯胺酮复合麻醉。
2.体位为头低脚高l50平卧位★(二)手术操作1.切口及人工气腹脐皱上切开0.4cm小口,插入气腹针充气后,戳孔置人微型腹腔镜。
另在左脐旁3cm切开0.3cm小口,戳孔置人操作钳。
2.探查镜下所见鞘膜积液内环口有3种形态。
(1)57%内环口¢0.3~0.7cm(相当于小斜疝的内环口):挤压阴囊及精索肿块,可见积液全部由内环口返流回腹腔。
阴囊及精索肿块可全部消失。
(2)38%内环口¢0.2~0.4cm 呈鱼嘴形状,挤压阴囊及精索肿块,可见积液由鱼嘴处呈滴水状返流回腹腔,阴囊及精索肿块可全部或部分消失。
(3)4%内环口呈一小凹陷:挤压阴囊及精索肿块,可见一囊状物突出至凹陷处,但不见积液流回腹腔,阴囊及精索肿块不缩小、不消失。
3.缝合内环口在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将皮肤切开0.15cm小口,从此处刺入带线针,缝合内环口内半圈,线带进腹腔,退带线针出腹腔,再由此切口刺入钩针,缝合内环口外半圈,将腹腔缝线钩住带出腹腔。
这时内环口成一荷包缝合,将线拉紧打结,缚在皮下,内环口被关闭,解除气腹,结束手术。
切口不需缝合。
4.穿刺抽液对于阴囊及精索仍有积液者,可采取穿刺抽出液体,再注入醋酸泼尼松龙20mg。
★(三)手术注意事项1.同麻醉科医师密切合作,只要保持一定麻醉深度,使病儿腹肌松弛,腹腔空间暴露良好,可清晰地显示内环口。
2.完整地行内环口缝合,注意勿损伤精索血管、输精管。
3.在囊肿无血管区穿刺抽液注药。
★(四)、术后处理术后送入麻醉恢复室,待病儿清醒后,送回病房。
当日不下地及不进食半流,次日可下地活动,恢复正常饮食。
中医治疗鞘膜积液偏方文章目录*一、中医治疗鞘膜积液偏方*二、发生鞘膜积液怎么办*三、医生为什么建议小儿鞘膜积液做手术中医治疗鞘膜积液偏方1、中医治疗鞘膜积液偏方方一配方:五倍子、枯矾各10--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加清水300-400毫升煎熬,去渣取液,倒入碗内,待微温时,把阴囊全部浸泡在药液中,每次浸泡20-30分钟。
每日1剂,浸泡2-3次。
下次用时将药液加温,用药前先用温开水洗净外阴部。
功效:收敛消肿。
适用于小儿原发性和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等。
方二配方:金银花、蝉蜕各30克,紫苏叶15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煎2次,去渣,两汁混合倒入碗内,待温先浸后洗阴囊,每次浸泡30分钟。
每日1剂,浸洗2-3次。
功效:祛风、清热、消肿。
适用于小儿鞘膜积液。
方三配方:肉桂6克,煅龙骨、五倍子、枯矾各15克。
用法:先将上药捣碎,加清水约700毫升煎煮沸30分钟,将药液倒入碗内,待温与皮肤温度相近时,把阴囊全部放入药液内浸洗30分钟。
每日浸洗2次,2日1剂,连用8剂。
功效:温经、收湿、消肿。
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
2、鞘膜积液的临床表现鞘膜积液的临床表现以一侧多见,阴囊内有囊性肿块,呈慢性无痛性逐渐增大。
少量积液可无症状;当积液量逐渐增多,患侧阴囊可有下坠感、牵拉感或胀痛。
若积液巨大,阴茎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性生活和行走。
3、鞘膜积液是怎么引起的鞘膜积液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病因不清,病程缓慢,可能与创伤和炎症有关。
继发者则有原发疾病,如急性睾丸炎、附睾炎、精索炎、创伤、疝修补、阴囊手术后或继发于高热、心衰、腹腔积液等全身症状时,表现为急性鞘膜积液。
慢性鞘膜积液见于睾丸附睾炎症、梅毒、结核及肿瘤等。
在热带和我国的南方,通常因丝虫病或血吸虫病引起的鞘膜积液。
婴儿型鞘膜积液与其淋巴系统发育较迟有关,当鞘膜的淋巴系统发育完善落后,积液可自行吸收。
发生鞘膜积液怎么办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及为何种类型的鞘膜积液来定。
泌尿外科常见病小儿鞘膜积液鞘膜积液(hydrocele)是小儿最常见的疾患之—。
在小儿外科门诊,因鞘膜积液就诊的病儿多于腹股沟斜疝。
主要是2岁以内小儿,单侧多见。
鞘膜积液因腹膜鞘状突闭合不全所致,可有不同的临床类型。
【临床类型】1.精索鞘膜积液多见。
在病儿腹股沟外环或阴囊上方有长圆形肿物,有张力感。
肿物约元宵至鸡蛋大小,透光试验阳性。
肿物加压时无变化,患病过程小,短时间内(数周至数月)肿物大小亦大变化。
睾丸位于肿物之下方。
B超在精索区可见长圆形无回声囊,边界清晰。
精索鞘膜积液2.交通性精索鞘膜积液比较多见,肿物位置与精索鞘膜积液相同,但持续缓慢压迫肿物时可变小,平素肿物时大时小或时有时无,透光试验阳性。
B超探及积液囊上通腹腔。
交通性鞘膜积液3.睾丸鞘膜积液比较多见,肿物位于阴囊内,肿物体积有时较大,直径超过5cm。
透光试验阳性,睾丸大多触不清,缓慢持续压迫肿物时无变化,平素肿物大小变化不大,似有时缓慢长大。
B超显示阴囊内睾丸周围无回声区。
睾丸鞘膜积液4.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多见。
肿物的位置与睾丸鞘膜积液相同,但持续缓慢压迫肿物时,肿物可缓慢变小或立即变小,平素肿物时大时小或时有时无,透光试验阳性。
B越显示积液囊上通腹腔,下到睾丸鞘膜。
5.精索睾丸鞘膜积液不太多见,肿物呈长圆形,体积较大,占据外环到阴囊底部的整个部位。
精索睾丸鞘膜积液除上述情况外,部分病儿尚可合并腹股沟斜疝。
典型表现是:阴囊或精索部位有透光肿物,而肿物上端另有可复性带肠鸣音之肿物。
少部分交通鞘膜积液的病例,随病情发展(如病儿有便秘、慢性咳嗽等使腹压增高的疾患),亦出现腹腔股沟斜疝征象,导致同一病儿前后诊断不一致的现象。
还有少部分病儿,在阴囊或精索外伤后或附睾睾丸炎后出现鞘膜积液(也有可能病儿原患轻度鞘膜积液,局部受伤或炎症后刺激增大)。
此外,鞘膜积液有时还发生继发感染(局部疼痛、触痛、皮温增高及病儿发热)和内出血(局部疼病、阴囊皮肤颜色发青、肿物穿刺有血性液)。
左精索鞘膜积液护理查房主持人:蔡玉丹(主管护师)查房时间:2015-5-7 参加人员:蔡玉丹、高红琴、黄凤、钟婕、韩璐、林燕、潘静晶、程石林、王婷主管护师:高红琴、蔡玉丹护士:黄凤、钟婕、潘静晶、林燕、韩璐、王婷、程石林住院号49544,李登皓,男,5岁,患儿因“发现左侧阴囊包块4年余”于22/4号来我院门诊以“左侧精索鞘膜积液”收入院。
入院时,T:36.5度、P:90次/分、R:22次/分,于23/4号在全麻下行“左精索鞘膜积液翻转术”。
术后主要用药是头孢替唑,维生素C,止血敏等,现患儿已出院。
一、何为鞘膜积液?(韩璐)鞘膜积液为阴囊鞘膜腔内液体增多形成阴囊肿大。
二、病因:(韩璐)先天性鞘膜积液的病因是胎儿出生前,鞘状突管在不同的部位闭合不全所导致。
腹腔液经闭合异常的鞘状突管在某一水平积聚,形成各种内型的鞘膜积液。
三、临床表现:(黄凤)1、阴囊肿大:是指阴囊皮肤及其内容物(鞘膜、睾丸、附睾、精索)有病变,或者腹腔内容物有病变。
2、鞘膜积水:是指正常睾丸鞘膜囊内有少量液体(2—3ml),共润滑、保护睾丸用,如液体过多即为鞘膜积液。
3、一侧阴囊内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触之光滑,囊性,透光实验阳性。
四、护理诊断:(钟婕)1,、焦虑:与担心手术预后有关2、疼痛:与手术有关3、有感染的危险五、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林燕)①、减轻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向其讲解成功案例,增强治疗信心,取得配合。
②、积极术前准备,送病人进手术室前,嘱其排空小便,以防术中误伤膀胱。
2、术后护理:(王婷)①、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浸湿的敷料,估计并记录出血量。
②、体位:全麻清醒后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曲,利于切口愈合和减轻切口疼痛。
③、饮食与活动:病人一般于术后6—8小时若无恶心、呕吐可进水及流食,次日可进半流质、软食或普食。
早期在床上活动肢体,第二日下床活动。
④、预防阴囊水肿:由于阴囊比较松弛、位置较低,渗血、积液易积聚于阴囊。
鞘膜积液的中医治疗方法鞘膜积液是当睾丸鞘膜囊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囊肿者,或鞘膜闭合仅有积液时称为鞘膜积液,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单侧阴囊内肿块逐渐增大,不红不热,无痛感,皮肤光滑,肿块较大者,则有阴囊下坠感,过大时甚至影响行走,并使阴茎陷入皮肤之内,以致排尿及性交发生困难,本病相当于中医学‘水疝”等范围,多则儿童、青少年患者,发于婴幼儿者多因先天禀赋薄弱,发于成年人者或因肝经湿热留恋不解、下注阴囊而成,或由脾肾阳虚、气化不利、水湿内停而发;亦有因外伤血淤阻络,水液不行,停积为患。
【治疗方法】(1)艾灸疗法取艾条灸三阴交穴,每次20分钟。
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2)敷贴疗法母丁香40克,研成极细粉。
将患儿肚脐及其周围洗净擦干,在脐眼神阙穴放入药粉2克高出皮肤2毫米,以纱布固定。
隔2日换药1次,20日为1个疗程。
(3)加味四苓汤【组成】猪苓、茯苓、泽泻各10克.肉桂5克,荔枝核15克,橘核、川楝子,吴萸、茴香各5克,草薢15克,海藻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疏肝理气,温阳利水。
【用途】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属寒滞肝脉,肝郁乘脾,脾失健运,水湿下注阴囊而成者。
【用法】口服,每日l剂。
(3)萹蓄薏苡仁煎【组成】萹蓄草、生薏苡仁各3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利湿.行水消肿。
【用途】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属脾虚湿热型。
症见阴囊肿胀,甚者囊大如斗,皮色光亮,触之不痛或稍有疼痛,舌质正常、苔微黄腻,脉滑数。
实验室检查:透光试验阳性。
【用法】口服,每日l剂。
(4)加味苓桂术甘汤【组成】茯苓12克,桂枝、白术各9克,甘草6克,桃仁、红花、昆布、海藻、荔枝核、川楝子各10克o【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温化蠲饮,活血通络。
【用途】适用于睾丸鞘胺积液,属阳虚寒湿内停型.症见阴囊肿大,形寒肢冷,舌苔白滑,脉弦滑。
透光试验阳性。
【用法】口服,每口1剂。
(5)金钮头场【组成】金钮头、赤小豆、土茯苓25克,荔枝核8克。
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
(2010版)
一、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索鞘膜积液(ICD-10:N43.302)。
行精索鞘膜翻转术(ICD-9-CM-3:63.59)或精索鞘膜切除术(ICD-9-CM-3:6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
2.超声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符合手术适应症。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3.302精索鞘膜积液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1.术前所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病情可选择精液检查等。
(七)选择用药。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2.手术方式:精索鞘膜翻转术或精索鞘膜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3.术后用药:
(1)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2)止痛药物。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伤口无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二、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鞘膜积液(ICD-10:N43.302)
行手术精索鞘膜翻转术(ICD-9-CM-3:63.59)或精索鞘膜切除术(ICD-9-CM-3:63.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