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膜积液翻转术:鞘膜积液
- 格式:doc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4
睾丸鞘膜翻转术1.3周岁以上的先天性睾丸鞘膜积液,尤其是积液多、张力高、鞘膜增厚者。
2.经睾丸鞘膜腔穿刺抽液注药术失败或复发者。
3.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如丝虫病等引起,无急性炎症者。
手术禁忌证、术前预备、麻醉及体位同睾丸鞘膜开窗术。
【手术步骤】1.切口:术者用左手握紧睾丸及拉紧阴囊皮肤,于阴囊前壁选择无血管的位置作一纵向或横向切口,其长度视鞘膜积液的大小而定,切开各层组织,显露鞘膜壁层。
2.用血管钳插进切口,沿血管平行的方向撑大切口。
用此法作阴囊切口,很少需要止血,适用于中型睾丸鞘膜积液。
3.用弯血管钳沿鞘膜壁层表面游离,并将鞘膜囊挤出到阴囊切口之外。
继续沿鞘膜壁层作广泛游离,达精索部位,将睾丸向下牵拉,游离一小段精索。
留意避免损伤输精管及精索血管。
经上述分离程序后,睾丸仅留下精素及输精管与阴囊后方相连。
4.在前方切开鞘膜壁层,放出积液。
纵向剪开鞘膜,完全敞开囊腔。
小儿患者需留意有无未闭的鞘突,如鞘突与腹腔相通,应延长切口或另作腹股沟切口,将鞘突高位结扎。
如鞘膜囊不太大,可将鞘膜经仔细止血后翻转到睾丸之后,用细丝线作中断缝合。
5.将睾丸下方的残余鞘膜缝一针丝线,固定于其后方的筋膜处,以防止精索扭转。
6.仔细检查创面止血是否完善,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还纳睾丸于阴囊内。
在切口下端或阴囊底部另作小切口,放置橡皮条引流。
分别缝合提睾肌膜、肉膜及皮肤。
【术中留意事项】1.同睾丸鞘膜开窗术。
2.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患者需采用腹股沟切口。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向下分离阴囊,将睾丸推至阴囊上部。
沿鞘膜壁层之外分离,并把睾丸挤出伤口之外。
经充分游离后,切开鞘膜壁层,找到鞘突,将其剥离至腹股沟内环处,并用丝线高位贯串结扎及切断。
按上述方法处理鞘膜壁层。
还纳睾丸于阴囊内。
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及皮肤。
3.游离鞘膜时避免损伤精索,缝合精索部鞘膜勿紧锁。
否则会压迫精索导致睾丸血液供给障碍。
4合并腹股沟斜疝的患者,可经腹股沟切口处理睾丸鞘膜积液,同时修补腹股沟疝。
鞘膜积液手术方法
鞘膜积液手术方法是一种治疗鞘膜积液的操作。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鞘膜积液手术方法:
1. 穿刺抽吸:这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使用细针穿刺鞘膜积液进行抽吸,以减轻症状和提供临时缓解。
2. 鞘膜切开术:对于严重的鞘膜积液,可能需要进行鞘膜切开术。
该手术通过在鞘膜上做一个小切口,将积液排出,并将切口留开以保持引流。
3. 鞘膜修复术:对于慢性或复发性鞘膜积液,可能需要进行鞘膜修复术。
该手术通过修复或重新塑形鞘膜,以防止液体再次积聚。
4. 内窥镜手术:对于一些复杂的鞘膜积液病例,可能需要使用内窥镜手术。
这种手术通过在鞘膜积液的区域放置一根细长的内窥镜,以便观察和处理问题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哪种手术方法取决于具体的病情、病因以及患者的整体情况。
请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岑巩协和医院门诊号科室外科手术同意书住院号患者姓名:夏一鸣性别:男年龄:3.6岁床号:床目前诊断(拟诊):右侧睾丸鞘膜积液拟定手术:右侧睾丸鞘膜积液翻转术+高位结扎术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向病人或亲属说明如下:1、麻醉意外、麻醉药物过敏,严重危急心脑血管异常并危急生命;2、术中术后出血;3、术中损伤血管、神经等副损伤;4、术中术后疼痛;5、睾丸、阴囊水肿,皮下青紫。
6、术后水肿;7、术后感染;8、术后复发;9、术后伤口经久不愈。
10、术后影响美容,术后疤痕。
病人患右侧睾丸鞘膜积液疾病,需行手术治疗。
本医生针对病人病情,告知了目前可行的治疗方案,且说明了优、缺点。
经向患方充分告知,医患达成一致,选择上述治疗方案。
由于病情的关系及个体差异,依据现有医学科学技术的条件,施行该手术可能出现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和医疗风险。
本医师已充分向病人(病人近亲属、代理人)交代说明,一旦发生所述情况,可能加重病情或危及生命,医务人员将按医疗原则予以尽力抢救,但仍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是否同意,请书面表明意愿并签字。
医师签名: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本人系病人(或受病人委托的代理人),(病人)因右侧睾丸鞘膜积液疾病,需治疗。
经医师向我交代各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后,我决定接受/拒绝手术治疗,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病人(或代理人)签名_______________与病人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鞘膜积液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由睾丸下降时鞘状突的腹膜衍生来的鞘膜具有分泌功能,鞘膜的浆膜面可分泌液体,其可通过精索内静脉和淋巴系统以恒定的速度吸收,当分泌增加或吸收减少时,鞘膜囊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囊肿者,则称之为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的手术疗法效果良好。
近年来也有单纯行鞘膜囊肿穿刺抽液后注药治疗,不用手术,但术后并发症问题尚有争论。
婴幼儿鞘膜积液多能在发育过程中自行吸收,故除非积液巨大一般不予治疗。
西医治疗睾丸鞘膜积液的常规方法如下,请看具体介绍:一、注射治疗在抽液后向鞘膜腔内注射具有刺激性药物如硅宁、鱼肝油酸钠等,使发生炎性粘连。
以消灭鞘膜腔。
此法反应较大,粘连不完全,形成多房性鞘膜积液。
给手术治疗带来更多的困难。
使用较少。
二、手术治疗行天性鞘膜积液不能用上两法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
手术的目的是在内环处将疝颈做高位结扎,阻断腹水下流。
以下的疝囊可不处理。
精索鞘膜积液可将积液的包囊完整剥除。
如剥除困难,亦可剪开囊壁,做翻转缝合术。
睾丸鞘膜积液的有效手术方法是鞘膜切除翻转缝合术。
1、婴儿期各种鞘膜积水均有自愈的机会,所以2岁以内不需手术。
小的、无症状的成人鞘膜积水也可暂不治疗。
2、穿刺抽液并注入硬化剂在阴囊前壁穿刺、抽出囊内液体,然后注入5%鱼肝油酸钠、盐酸奎宁(13。
33%)、四环素溶液或无水酒精等。
每周一次,一般需2~4次。
有时注射后可引起附睾炎、睾丸炎等并发症。
对交通性鞘膜积水是禁忌的,对囊壁很厚、多房性囊肿或伴有附睾、睾丸病变者也不适用。
所以至今仍未被广泛接受。
睾丸鞘膜积水、婴儿型鞘膜积水、精索鞘膜积水可用鞘膜翻转术或鞘膜大部切除术。
交通性鞘膜积水应经腹股沟切口,近内环处结扎腹膜鞘状突并将远端鞘膜囊翻转或切除。
对继发性鞘膜积水必须治疗原发病。
对于较大的鞘膜积液伴有明显症状者,应行鞘膜翻转术。
精索鞘膜积液应将积液囊全部切除。
交通性鞘膜积液应切断通道,在内环处高位结扎鞘突。
1、注射疗法抽出积液,注入硬化剂。
【实用】医疗技术资料鞘膜积液诊断治疗指南【诊断】(一)、症状:主要表现为阴囊内或腹股沟区有一囊性肿块。
少量鞘膜积液无不适症状,常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积液量较多者常感到阴囊下垂、发胀、精索牵引痛等。
(二)、体征:视:睾丸鞘膜积液的肿物位于阴囊内,呈卵圆形或梨形,皮肤可呈蓝色;精索鞘膜积液位于腹股沟或睾丸上方,与睾丸有明显分界;交通性鞘膜积液时,卧位积液囊可缩小或消失。
触:睾丸鞘膜积液质软,有弹性和囊性感,触不到睾丸和附睾。
精索鞘膜积液,可移动,其下方可触到睾丸和附睾。
交通性鞘膜积液挤压积液囊可缩小或消失。
(三)、分类:1.睾丸鞘膜积液;2.精索鞘膜积液;3.闭合型;4交通性鞘膜积液;5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
(四)辅助检查:1、透光试验阳性,但在继发炎症出血时可为阴性。
2、B超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对疑为睾丸肿瘤等引起的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有重要意义。
【治疗】(一)、非手术治疗:1随访观察:适用于病程缓慢,积液少、张力小而长期不增长,且无明显症状者,2岁以前儿童鞘膜积液往往能自行吸收,不需手术.2保守治疗:针对原发性疾病的治疗成功后,鞘膜积液往往能自行消退而无需手术。
(二)、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① 2岁以下婴儿的鞘膜积液一般可自行吸收,但当积液量大而无明显自行吸收者需手术治疗。
② 2岁以上的患者有交通性鞘膜积液或较大的睾丸鞘膜积液有临床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者应予手术治疗。
但应排除附睾炎及睾丸扭转等引起的鞘膜积液。
2.睾丸鞘膜积液的主要手术方式有:①睾丸鞘膜翻转术;②睾丸鞘膜折叠术;③鞘膜切除术;④交通性鞘膜积液;⑤精索鞘膜积液要将囊肿全部剥离切除。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右侧交通性鞘膜积液
手术名称:鞘膜高位结扎+翻转术
手术经过:
患者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取右耻骨结节至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两横指作一斜切口,长约6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腱膜下潜行分离,上显露联合腱,下显露腹股沟韧带,切开提睾肌,游离精索鞘膜壁层,于中段打开鞘膜壁层,见有少量淡黄色澄清渗液流出,鞘状突未闭,上端与腹腔相通,诊断右侧交通性鞘膜积液明确,横断鞘突,近端向上剥离至内环,4号线缝扎闭合其入口,远端鞘膜切开,翻转后0号丝线缝合,术后彻底止血,清点器械、敷料无误,逐层缝合切口。
手术术程顺利,术中出血少,麻醉效果好,术后安返病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男性阴囊积液是怎么回事?
导语:阴囊积液是男性非常常见的一种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主要是因为睾丸下降,并且在睾丸与鞘膜之间存在了过多的液体导致的关系,这让许多的男性朋
阴囊积液是男性非常常见的一种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主要是因为睾丸下降,并且在睾丸与鞘膜之间存在了过多的液体导致的关系,这让许多的男性朋友苦不堪言,并且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到男性的生殖器状态,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来为大家做一下具体的介绍分析。
睾丸鞘膜积液的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鞘膜积液两种。
一、原发性鞘膜积液: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由于鞘膜分泌增加、吸收减少,或是与先天因素,如鞘膜腔淋巴管系统存在缺陷,也可能是由于未发现的或已愈合的睾丸附睾炎引起。
病程进展缓慢。
二、继发性鞘膜积液:有原发性疾病,如急性睾丸炎、附睾炎、精索炎等,刺激鞘膜渗出增加,造成积液。
阴囊手术损伤淋巴管造成回流障碍,以及高热、心衰、腹水等,表现为急性鞘膜积液;慢性继发性积液常见于慢性睾丸炎、附睾炎、梅毒、结核病、睾丸肿瘤等,造成鞘膜分泌增加而积液。
另外,丝虫病和血吸虫病也可引起鞘膜积液,液体内常含有白细胞。
鞘膜积液多数发生在—侧,主要表现为阴囊内或腹股沟区有一囊性肿块。
少量鞘膜积液无不适症状,常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积液量较多者常感到阴囊下垂、发胀、精索牵引痛等。
巨大睾丸鞘膜积液时,阴茎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与性生活,步行和劳动亦不方便。
鞘膜积液应该如何预防及治疗?
鞘膜积液在热带地区发病率高与血丝虫感染有关系,故平时防蚊措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睾丸鞘膜积液直视下鞘膜翻转临床路径标准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ICD-10: N43.0-N43.3 or P83.5)。
直视下行睾丸鞘膜翻转术(ICD-9-CM-3:61.4901)或睾丸鞘膜切除术(ICD-9-CM-3:61.4900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治疗方案选择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符合手术适应症。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天数≤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3.0-N43.3 or P83.5睾丸鞘膜积液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检查(一)必须检查的项目:1.三大常规、血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2.胸部正位平片、心电图、局部超声。
(二)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甲胎蛋白(AFP)测定、性激素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原则上不建议使用。
八、手术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2.手术方式:睾丸鞘膜翻转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
九、术后治疗1.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检查项目:复查血常规。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术后用药。
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
2.伤口无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术后原伴随疾病病情变化需进一步住院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睾丸鞘膜积液直视下鞘膜翻转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ICD-10: N43.0-N43.3 or P83.5)直视下行睾丸鞘膜翻转术(ICD-9-CM-3:61.49001)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入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伴发(并发)症主要诊断:。
姓名:刘森性别:男年龄:64岁职业:无婚姻状况:已婚出生地:广东汕尾民族:汉族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入院日期:2016年8月29日10时30分记录日期:2016年8月29日11时30分主诉:左侧阴囊肿大一月余现病史: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阴囊触及一小肿块并逐渐增大如乒乓球状,走动或劳动时坠胀不适,偶伴疼痛,休息后不回纳,不缩小,数年来常有尿频尿急,无发红发热,无尿痛,无腰酸背痛等,未诊治,来院求诊经外院CT及本院B超检查示“左侧睾丸鞘膜积液”,收入外科拟手术治疗。
起病至今精神饮食休息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曾患肺结核,否认“肝炎”、“伤寒”、“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否认毒物及放射线物质接触史,按计划预防接种。
曾患膀胱结石及前列腺增生在逸挥医院行经尿道膀胱镜取石术及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未呈到过疫区。
居住地地方病情况:无不良嗜好(冶游史、嗜烟、嗜酒):无传染病接触史:无其它:无婚姻史:已婚配偶情况:健康经育史:无育三子二女家族史:父亲:已故母亲:已故儿女:健康兄弟姐妹:均健在体格检查T:36.6℃ P:78次/分 R:20次/分 BP:170/88mmHHg一般情况:神志(清晰)体位(自动)发育(良好)营养(中等)面容(急性病容)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紫绀(无)苍白出血点及部位:无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部:头部(端正)眼(无异常)瞳孔(对光灵敏)耳(无流脓)鼻(无畸形)唇(无发绀)咽(无充血)舌(伸舌居中)齿(无异常)扁桃体(双侧对称无肿大)颈部:气管(居中)颈抵抗(阴性)颈静脉怒张(无)肝颈征(阴性)颈动脉搏动(无异常)血管杂音(无)甲状腺(双侧对称无肿大)胸部:胸廓(正常)肺部: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中度痰鸣音心脏:心界不大,律齐,未闻及各瓣膜听诊区病理性杂音腹部:腹部检查见专科情况肝(肋下未触及)胆囊(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脾(肋下未触及)肾:(双肾区无叩痛)输尿管:(行程无压痛)包块(无)腹部血管搏动(无异常)血管杂音(无)肠鸣音(5次/分)肛门及外生殖器:见专科情况脊柱:正常四肢关节:正常专科情况:包皮过长,尿道口无红肿,无异常分泌物,茎体无畸形。
姓名:刘森性别:男年龄:64岁职业:无婚姻状况:已婚出生地:广东汕尾民族:汉族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入院日期:2016年8月29日10时30分记录日期:2016年8月29日11时30分主诉:左侧阴囊肿大一月余现病史: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阴囊触及一小肿块并逐渐增大如乒乓球状,走动或劳动时坠胀不适,偶伴疼痛,休息后不回纳,不缩小,数年来常有尿频尿急,无发红发热,无尿痛,无腰酸背痛等,未诊治,来院求诊经外院CT及本院B超检查示“左侧睾丸鞘膜积液”,收入外科拟手术治疗。
起病至今精神饮食休息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曾患肺结核,否认“肝炎”、“伤寒”、“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否认毒物及放射线物质接触史,按计划预防接种。
曾患膀胱结石及前列腺增生在逸挥医院行经尿道膀胱镜取石术及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未呈到过疫区。
居住地地方病情况:无不良嗜好(冶游史、嗜烟、嗜酒):无传染病接触史:无其它:无婚姻史:已婚配偶情况:健康经育史:无育三子二女家族史:父亲:已故母亲:已故儿女:健康兄弟姐妹:均健在体格检查T:36.6℃ P:78次/分 R:20次/分 BP:170/88mmHHg一般情况:神志(清晰)体位(自动)发育(良好)营养(中等)面容(急性病容)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紫绀(无)苍白出血点及部位:无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部:头部(端正)眼(无异常)瞳孔(对光灵敏)耳(无流脓)鼻(无畸形)唇(无发绀)咽(无充血)舌(伸舌居中)齿(无异常)扁桃体(双侧对称无肿大)颈部:气管(居中)颈抵抗(阴性)颈静脉怒张(无)肝颈征(阴性)颈动脉搏动(无异常)血管杂音(无)甲状腺(双侧对称无肿大)胸部:胸廓(正常)肺部: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中度痰鸣音心脏:心界不大,律齐,未闻及各瓣膜听诊区病理性杂音腹部:腹部检查见专科情况肝(肋下未触及)胆囊(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脾(肋下未触及)肾:(双肾区无叩痛)输尿管:(行程无压痛)包块(无)腹部血管搏动(无异常)血管杂音(无)肠鸣音(5次/分)肛门及外生殖器:见专科情况脊柱:正常四肢关节:正常专科情况:包皮过长,尿道口无红肿,无异常分泌物,茎体无畸形。
简介鞘膜积液由睾丸下降时鞘状突的腹膜衍生来的鞘膜具有分泌功能,鞘膜的浆膜面可分泌液体,其可通过精索内静脉和淋巴系统以恒定的速度吸收,当分泌增加或吸收减少时,鞘膜囊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囊肿者,则称之为鞘膜积液。
先天性鞘膜积液系鞘状突未闭而引起,鞘状突在不同部位的闭合不全,可形成各种类型的鞘膜积液。
有时可伴有可们及的腹股沟疝,不论疝是否存在,均有疝形成的潜在因素。
诊断鞘膜积液多数发生在—侧,主要表现为阴囊内或腹股沟区有一囊性肿块。
少量鞘膜积液无不适症状,常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积液量较多者常感到阴囊下垂、发胀、精索牵引痛等。
巨大睾丸鞘膜积液时,阴茎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与性生活,步行和劳动亦不方便。
交通性鞘膜积液、站立时阴囊肿大。
平卧后托起阴囊,积液逐渐流入腹腔,囊肿缩小或消失。
B超状态下的鞘膜积液临床表现鞘膜积液患者透光试验阳性。
鞘膜积液应与膜股沟斜疝和睾丸肿瘤相鉴别,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尤应注意有无腹股沟疝合并存在。
鞘膜积液,中医学称为"水疝"。
临床表现为阴囊的一侧或两侧肿大如水晶、不红不热、下控睾丸、上引小腹、瘙痒流水或寒湿之邪、久郁化热,亦可见阴囊红肿、小便短赤等证。
多因厥阴肝经之脉不得疏利,复受寒湿或湿热郁结所致。
小儿疝气小儿腹股沟疝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
又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
还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大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导致疝气嵌顿,引起腹部剧痛以及肠梗阻、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不及时处理还有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小儿疝气应该及早进行彻底治疗。
现在疝气医院划分到普外科,去了医院就建议手术,所以很多患者没有更好的认识疝气病情,走入治疗误区。
编辑本段病因病理小儿疝气因为男孩的睾丸是在出生前才通过腹股沟管降至阴囊的,随之下移的腹膜则形成鞘状突。
鞘膜切除术与鞘膜翻转术治疗睾丸鞘膜积液的临床比较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治疗睾丸鞘膜积液中应用鞘膜切除术与鞘膜翻转术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睾丸鞘膜积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鞘膜翻转术治疗)和观察组(鞘膜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阴囊肿胀大小三个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治疗睾丸鞘膜积液中,应用鞘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积极推广。
【关键词】睾丸鞘膜积液;鞘膜切除术;鞘膜翻转术;效果睾丸鞘膜积液是之围绕睾丸的鞘膜腔内液体积聚超过正常量而形成囊肿病变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
睾丸鞘膜是包在睾丸外面的双层膜,正常情况下在睾丸下降至阴囊后,睾丸鞘膜与腹腔之间的通道即可以自行闭合,如未自行闭合或闭合不全,那么腹水就会发生下移,导致睾丸鞘膜积液的发生[1]。
该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导致睾丸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育能力。
所以对于该疾病必须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2]。
鞘膜切除术和鞘膜翻转术都是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方法,为了能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本文就对两种手术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纳入60例睾丸鞘膜积液患者为例,所有患者均为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
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
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在20-72岁,平均(45.2±2.1)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3.1±1.1)年。
观察组中患者年龄在22-73岁,平均(45.6±2.0)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3.2±1.2)年。
鞘膜积液健康教育
一、概述
鞘膜积液由于鞘膜本身或睾丸、附睾等发生病变造成鞘膜囊内液体的分泌与吸收失去平衡、积聚液体增多形成囊肿。
二、治疗原则
1、儿童的鞘膜积液常可自行吸收消退,不需手术治疗。
2、成人的睾丸鞘膜积液,如积液量少,无任何症状,无需手术治疗。
积液量多,体积大伴明显的症状,应施行睾丸鞘膜翻转术。
三、术前指导
1、观察阴囊是否有牵拉坠胀不适感。
2、注意会阴部卫生,每日清洗二次。
3、协助完善各项辅助检查。
禁烟、酒。
4、告知患者及家属与疾病、手术、麻醉相关的知识,消除恐惧、焦虑情绪。
5、做好与手术、麻醉及患者配合所需的准备。
如皮肤准备(手术区皮肤的清洁与准备)、呼吸道准备(有效咳嗽及深呼吸)、消化道准备(术前禁食禁饮等)。
6、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更换宽松衣裤,个人物品,交家属保管。
四、术后护理
1、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阴囊有无出血,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观察自行排尿情况,防止尿液污染敷料。
4、卧床体息时抬高阴囊。
五、出院指导
1、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便秘,保持愉快心情,养成良好习惯。
2、术后一周可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术后1个月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以及持久站立、提重物、抬重物等。
3、成人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参考文献:《泌尿外科护理工作指南》
拟定:徐** 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鞘膜积液(重点说睾丸鞘膜积液)
发病过程详细解说
睾丸由腹膜后下降至阴囊时,腹膜随之下降,成为睾丸鞘膜。
包绕睾丸副睾的鞘膜为鞘膜脏层,其外尚有一层为鞘膜壁层。
两层之间仅有很少量液体。
随睾丸下降的鞘突则在出生后完全闭合,成为条索状物。
若鞘突完全未闭合,腹腔内液体(腹水)可沿其未闭合的管腔流至睾丸周围或停留于精索某一段上,形成鞘膜积液称为先天性或交通性鞘膜积液。
睾丸固有鞘膜两层间积有过多液体,则为睾丸鞘膜积液。
1.正常睾丸鞘膜囊内有少量液体(2~3ml),供滑润、保护睾丸用。
2.鞘膜积液包括鞘膜积水、鞘膜积血、鞘膜积脓和鞘膜乳糜肿。
3.炎症、外伤、肿瘤等阴囊和睾丸病变均可引起鞘膜积液。
1.精索鞘膜积液,一般体积较小,位于睾丸上方。
精索鞘膜积液行囊肿剥除术
2.睾丸鞘膜积液,如积液较多,则往往摸不到睾丸。
一般需行睾丸鞘膜翻转术,
3.交通性鞘膜积液,囊肿的大小可随体位变化而变化,交通性鞘膜积液则于鞘突处高位结扎术加鞘膜翻转术。
鞘膜积液的检查方法
1.
2.透光试验阳性。
3.B超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对疑为睾丸肿瘤引起的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有重要意义
4.对不能确定积液性质及病因者,可行鞘膜穿刺抽液检查。
鞘膜积液的危害
1.对于小孩来讲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生殖系统发育
2.对于成年男性,直接影响生育以及性功能
鞘膜积液的治疗
1.小儿的鞘膜积液一般2周岁以上的开始做,太小的不建议治疗
2.一般是早期保守治疗,比如消炎物理治疗等等。
3.针对保守治疗没有效果需要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穿刺抽液、注射疗法及手术治疗。
4.穿刺抽液、注射疗法可引起发热、阴囊出血及肿胀,以及复发率高的特点,效果较可靠的方法是手术治疗。
5.鞘膜积液翻转术(切除术)。
鞘膜积液翻转术(切除术)的优势
1、科学:在病因消除基础上,达到排除积液、改善功能、消灭感染、同治原病的疗效。
2、高效:依托先进显微导航设备再加上监视结合微创技术,不损害患者睾丸及泌尿生殖功能。
3、轻松:术中无痛苦、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手术部位无疤痕,人性化治疗让患者满意。
4.采用微创技术区别治疗:若为损伤性积血,采用微创技术安全取出血块;如为丝虫病引起,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行鞘膜翻转术;如为睾丸肿瘤压迫引起,则先针对睾丸肿瘤,再解决鞘膜积液问题。
手术原理
正常情况下鞘膜囊内的液体可通过精索内静脉和淋巴系统以恒定的速度吸收,当分泌增加或吸收减少时,鞘膜囊内积聚的液体超过回流速度,到时液体越积越多。
鞘膜翻转术(切除术)是治疗睾丸鞘膜积液的一种常用手术,是将多余的睾丸鞘膜切除,然后将剩余鞘膜翻转至睾丸附睾后面进行缝合。
它亦可用于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和精索鞘膜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