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67
- 格式:ppt
- 大小:5.89 MB
- 文档页数:65
1-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2012·江西省四市高三11月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某原始村落的平面复原示意图”。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此原始聚落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原始聚落已经有了原始的功能分区B.图中壕沟主要是出于防御功能而修建的C.图中居民区位于河流附近,容易受到河流洪灾的影响,所以布局在区域③处更为合理D.图中聚落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2.下列关于此原始聚落居民区布局的论述,不合理...的是( )A.居民区位于距河流较近的阶地上,既可以减少河流洪涝灾害的影响,又可以满足居民对淡水的需求B.位于山前平原区,土壤肥沃深厚,便于发展农业C.位于河流周围,便于从河流中直接获取食物,例如各种鱼类D.以上说法均不合理答案:1.C 2.D解析:本题组考查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原始聚落已经有了公共墓地,这是原始的功能分区。
该居民区大部分由山脉和河流包围,加上人工开挖的壕沟,安全防卫条件得天独厚。
河流不但起到安全防卫作用,还有供水和运输功能。
聚落的形成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该村建在了山前平原区的河间滩地上,便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
回答3~4题。
3.下列图示的地表形态中,容易形成聚落的是( )A.①B.②C.③D.④4.如果某聚落所在的区域,广泛分布着上述四种地表形态,则制约该聚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地形C.热量D.水资源答案:3.B 4.D解析:第3题,在聚落形成过程中,地表形态影响着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如干旱地区的山前洪积扇有利于聚落的发育。
第4题,上述四种地表形态广泛分布的地区,类似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比较缺乏。
读“我国城市在不同区域地形类型分布表”,回答5~6题。
07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地理 最后一读 班级 姓名8四.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河漫滩平原(河谷地带),呈带状; ——有利条件:地势较低(平坦),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等; ——如我国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河谷的聚落。
(2)山地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发展),多呈带状;(3)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最为密集。
或沿河发展,或沿海岸发展;河网较密的平原地区,聚落多沿河流分布,呈带状分布;如我国南方聚落分布; 河流较少的平原开阔地区,聚落多呈团块状分布;如我国北方聚落分布; 2.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线,成本高难度大;通常优先建造 ,其次才是铁路; 在山岳地区通常选线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 地带;在山岳地区选线往往迂回前进,呈“ ”字形,弯曲程度大于平原地区;五.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冰期与间冰期更替(冷暖交替) 2.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及影响:(1)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来):呈 趋势;(2)主要人为原因:① ;② ; (3)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①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因 上升将被迫举国迁移。
试分析其原因。
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 不利:干旱加重,作物减产; 不同地区:低纬度大部分国家农作物减产;高纬度国家,农作物增产; ③对水分(水循环)的影响:——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会增加;干旱半干旱区域蒸发增强;(温带草原会退化成沙漠;温带耕作业区会退化成草原;) 热带气旋强度和频率会明显 ;(低纬度农作物减产) (4)主要对策: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对策有:②增加吸收温室气体的途径:;采用固碳技术等; ③适应气候变化对策:六.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的影响(以土地资源为例):2.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人类生存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 ,开发利用范围和规模 ,利用方式 ,利用率越来越 。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地理必修一: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2.比较平原地区和山区聚落的布局和形态特征有何不同。
3.了解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结合实例,分析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三)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地理探究世界的成功乐趣,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切情感,树立爱国主义信念。
教学重点1.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3.地形对交通布局、形态的影响教学难点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影响交通的因素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指导自学法教学过程:[引入] 通过几组图片的分析、比较,引出聚落的概念以及分类教材P88图41、图42及“半坡村落”半坡原始村落复原模型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是距今6800~62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的河流阶地上,营建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
从聚落的复原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那时的聚落已经有了初步的功能分区,如居住区、公共活动区、制陶区、墓葬区、防御壕沟等。
在我国,类似半坡的古村落遗址还有许多,它们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
这表明,当时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已经充分考虑到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师居住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
聚落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场所,它的形式和规模,要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就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适应,该节课我们首先学习地形什么是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聚落的概念及分类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比一比]人口主体规模大小形成早晚乡村农业人口为主较小较早城市非农业人口为主较大较晚[介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
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