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养生—五式疗法
- 格式:docx
- 大小:19.11 KB
- 文档页数:3
葛洪养生苑葛洪养生五式功法葛洪养生苑葛洪养生五式功法,我为大家汇聚了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养生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葛洪养生苑葛洪养生五式功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葛洪养生苑葛洪五式功法是葛仙翁根据修道时的道家导引并结合自身养生治病经验总结而成,已经流传了上千年。
葛洪健康五式疗法与我们以往接触到的那些功法,疗法等有三点不同,也就是三点优势。
第一点、葛洪健康五式疗法,是直接对应五脏在体表最大的反射区来调节的,外在疏通气血经脉,内在调节五脏六腑,效果最快。
像以往的拍肚子,太极,也有效果,但是调节的都不是最大的反射区,所以时间久,见效也慢!第二点,葛洪健康五式疗法,是针对人体常见疾病的病灶区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的调节,从五脏的病灶出发,我们说百病之源,五脏为根,这套葛洪健康五式疗法就能直接祛除疾病根源。
第三点,葛洪健康五式疗法,是一套成系统的功法,更为专业,全面,不是简单的一两个养生保健的小方法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葛洪外修功法,一分钟就能学明白,而且一用就灵!这也就是葛洪外修五大功法和普通疗法的最大的区别!葛洪养生五式功法葛洪的这五大功法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五大疗法它都是葛洪是来自于实践来自于经验,你像来自于我们所说太极八段锦五禽戏,然后它是细致入微的观察天地之间的动物,植物草药再结合我们自身的经络走向,参悟出来的一套养生治病保健的一个功法。
这个记载于什么地方,就是抱朴子。
葛洪健康五式中的顶天立地,这个动作是源自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当初天和地是不分的,后来盘古用两个胳膊撑了起来,将天和地分开,后来盘古坚持不住了,天再次压下来,盘古又不断的用双臂去支撑,这样反反复复直到支撑了七次后,天和地就彻底分开了。
后来人们觉的这是盘古把天和地分开,用自己的身躯顶在天地之间,就有了顶天立地的这么一说。
老年人以前家里面都挂过这样的年画——松龄鹤寿,就是因为仙鹤是最长寿的鸟类,为什么仙鹤最长寿,源于仙鹤经常有个动作,也经常会这样煽动翅膀,而仙鹤又是寿命最长的鸟类,后来葛洪得到了更大的启发,结合道家的传说和自己的观察,最终确立了这套功法。
内外双修,五脏同调—调心脏内外双修,五脏同调—调心脏(2013-06-09 20:44:12) 【葛洪养生苑】葛洪健康五式外修疗法视频+要点笔记肝、心、脾、肺、肾,如木、火、土、金、水一般,相生相克,互生互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五脏中心与火相对,火有个什么特点呢?火太小了,会灭了,火要是燃烧的特别大,也会灭了,灭了就不叫火了!什么是火?必须一直保持不断的燃烧,而且火苗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这才是火!而且火有个什么特点呢?有温暖的功能,火有这两个功能,心脏呢?心脏病发作,就和火烧尽了一样,没有了温暖,全身冰凉,中医叫什么?心阳不振!而且心跳也是一样,心脏不能跳的太快,跳的太快,一分钟120,除非你中了500万!或者是打麻将,连续封顶加番,赢了一把最大的!心跳会很快,结果怎么样?过度高兴,一下子心脏病犯了!这是老年朋友不可取的!要么就是心跳的很慢!跳着跳着,甚至都偷停了,也不行!以前有个老年朋友就是心跳很慢,他总开玩笑的和我说,我的心脏再停,我人都跟着停了。
正式因为心脏和火苗都需要保持一个最稳定的状态,而且都有一定的温暖的功能,所以心脏和火很像!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心与四时之夏相通应。
心脏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
心脏怎么管着身体的生杀大权?靠的就是心脏的第一个功能—心主血脉!心主血脉,指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血就是血液。
其实打个比方说,心脏就像一台水泵一样,不过心脏里泵的是血液!血液泵出去,再回来!心主血脉功能出现了问题,就会产生两大类疾病:第一类是心律不齐,打个比方说,以前心脏泵血,顺着血管走了一圈是3秒钟,现在从出去到回来走了5秒钟,走的比以前慢了,就是心律不齐,如果没有血了,心脏根本就泵不起来,时间久了就是心脏萎缩!第二类就是就是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硬化,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疾病!这里我重点说说现在老年朋友最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咱们说的冠心病,打个比方,心主血脉功能正常的人血管是什么样的?就好像歌中唱的一样,一条大河波浪宽!血液非常清澈,流动速度也很快!动脉硬化的的人是什么样的?血管中的血液就和我们早上喝的小米粥一样,非常粘!结果时间久了,就堵住了,严重了就是梗塞,大家做的支架是什么?就是在梗塞的地方,放一个东西,撑开,像打雨伞一样!但都是治标不治本。
内服方剂—道家养生鼻祖葛洪所创千年古方作者:葛洪养生说到葛洪桂龙药膏,一定要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葛洪桂龙药膏创始人——葛洪。
葛洪是中国古代东晋时期非常著名的中医、道医,中药大家,李时珍、孙思邈很多中医学家,几乎都是葛洪的学生和徒弟,都深受葛洪思想的影响,可以说葛洪的很多理论思想,奠定了整个中医学的基础。
说到葛洪,有的老年朋友要问了,葛洪这么厉害,都做过啥?葛洪以前曾经做过内关侯,就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也算是国家公务员,有权有势。
可是葛洪打小就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非常喜欢研究药材和炼丹。
由于当时皇帝追求长寿,就好这一口,所以皇帝很喜欢召集一些专门研究丹药的道士来为自己炼丹,但当时在众多的道士中,葛洪却格外受到皇帝的赞赏,为什么?由于葛洪当时炼丹和其他的道士不同,其他道士就一个炼丹炉,葛洪当时有两个炼丹炉,这两个炼丹炉一个是乾炉,一个是坤炉,两个炉子有什么作用呢?因为两个炉子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作用,乾代表着天,乾炉里面的丹药都是调养先天之本肾,坤代表着地,地是属于孕育和生化万物,坤炉里面的丹药都是调养后天之本肾脏的,所以当时皇帝就把葛洪调来身边,专门为皇帝炼丹,相当于现代专为国家领导人养生保健的中南海保健医!当时皇帝的龙体在葛洪的丹药调理之下,也越发越健康。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达到了我们老年人的健康的最高标准——吃喝拉撒睡样样都好!神奇道药——二十八味组方打通人体两个命脉虽然葛洪当时的丹药对脾脏和肾脏有着非常强的调节效果,但一直属于有法无方,仅仅是一两味药材组方而已,后来葛洪在逐渐的行医积累过程中,发现人体和自然界有着很奇妙的对应关系,也就是道家人所说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葛洪发现了唯独有28味的药材的组方,才是最好的调节脾、肾和全身组方,也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伙说的葛洪桂龙药膏。
那有的老年朋友就会问了,为什么非要28味药材的,怎么5个、6个都不行呢?这源于葛洪一个独特的发现,28这个数字非常神奇,不仅仅与自然界关系密切,而且与人体健康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葛洪桂龙药膏简介葛洪在追求治病养生的过程中,发现唯独有28味药材的组方,才是最好的调节五脏的方剂。
该组方对于五脏能起到同时调节的作用,后来在葛洪养生苑包括孙本新孙教授在内的数十位中医、道医多年的临床研究,同时总结现代中老年人一体多病的特点,调节药物成分的相应比例,并提炼为非常适合中老年人服用的膏状剂型的国药准字葛洪桂龙药膏,专门调节由于五脏功能下降,衰退导致的各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
主要成分葛洪桂龙药膏肉桂叶、过岗龙、四方藤、红杜仲、川芎、土生地、牛大力、万筋腾、首乌藤、当归藤、温姜、狮子尾、九牛力、黑老虎根等28味中药精制而成;四大组方——药材恢宏,药效强劲,药力渗透,药效持久,天然质优,安全无毒副作用。
五行疗效白果功效白果学名银杏,又称'公孙果',具有润肺定喘,祛痰除湿的作用。
银杏还具有抗衰老,通畅血管,改善大脑功能,保护肝脏,能够预防和治疗脑血栓、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脑功能减退等中老年常见疾病。
刺梨功效刺梨具有健脾消食、降三高、溶栓通梗、解毒护肝、抗癌抗氧化的作用,刺梨中含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能降低三高,维生素P能软化血管,降低血管脆性,加快血流速度,维生素C能抗癌抗老化,维生素B族能保护心脏,增强心肌活力。
黑枸杞功效黑枸杞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的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黑枸杞的提取物具有抗血脂、降血糖、抗氧化、调节免疫、延缓衰老的作用,具有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抗肿瘤、清除体内自由基的应用价值。
红曲米功效红曲米具有调节心脏的功能,中医认为红曲米能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现代西方医学研究发现红曲入药,是一种出色的降血脂、降血压天然药物,红曲霉衍生物有强大的降脂降压抗氧化兼抗癌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起到治疗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辣木籽功效辣木籽具有调节肝脏、脾脏的功能,能够排毒素促进身体代谢、抗氧化、抗癌、改善睡眠、增强记忆力、延缓衰老的效果。
对于控制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很有效,是三高患者的一大福音。
葛洪的养生之道东晋著名道学家、思想家、医学家葛洪的养生之道他在《抱朴子•内篇》中提出:“寿命在我,而不在神仙。
”【养生之道,其“诀在于志”,寿命不取决于天命、富贵,而取决于自身正确的养生原则,在于建立良好的科学的生活习惯。
]其延年的基本理念是“养生以不伤为本”、“身体不伤”方可。
【葛洪的养生理念是建立在调节日常的生活之中的。
他从预防为主的角度,首先提出了“养生以不伤为本”的论点,具体论述了伤身的十三个方面。
】十三伤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差,伤也;汲汲所欲,伤也;久谈言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弓引弩,伤也;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走喘乏,伤也;欢呼哭泣,伤也;阴阳不交,伤也。
总之“凡言伤者,亦不便觉而,谓久则寿损耳”,“积伤至尽则早亡”。
【即他认为以上十三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如果伤之太久,都会影响寿命。
所以,他进一步指出:“凡言伤者,亦不便觉而,谓久则寿损耳”,“积伤至尽则早亡”】【他针对这不知不觉而容易产生的“十三伤”,制定了“不伤身” 的“养生之方”三十条】“养生之方”三十条唾不及远; 行不及步;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久;久卧不及疲;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不欲极渴而饮;食不过饱;饮不过多。
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 不欲甚劳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奔车走马;不欲极目远望;不欲多啖生冷;不欲饮酒当风;不欲数数沐浴;不欲广志远愿;不欲规造异巧;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窃凉;不露卧星下;不眠中见肩;大寒、大热、大风、大雾皆不欲冒之;五味入口,不欲偏多: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
【葛洪(284~364 或343 )这位已远离我们1700 多年的道学家、思想家、医学家,提出的健康养生理念,我们至今受用。
并且一些内容好像是针对我们这些进入高科技时代人提出的,先知先觉的为我们今天的人。
这些生活琐事,往往又为我们所忽视。
医药学家葛洪:内修外养的养生术作为一代养生名家,葛洪采用了多种养生方法进行自我调节,并将这些总结前人经验而得来的养生术记录在他的著作《抱朴子·内篇》中。
葛洪总结说:“养生要在注意日常生活有规律之外,还要用导引之术来运动调节筋骨,修习道教气功,并服用保健养生的滋补药品和注意性生活的生理卫生。
”因此,葛洪的养生方法虽多,但可分为“内修”和“外养”两类。
其中“行气”、“导引”、“房中术”等养生方法可调节内气,可称为“内修”;而“外养”则包括“辟谷”和“服食”等通过外力养生的方法。
“内修”“外养”同时发挥功效,就能取得延年益寿的作用。
1 “行气”养生术①什么叫“行气”葛洪认为人的身体就好比一个国家。
养生就如同治国,人的精神就好比一国的国君,而人的气贯穿于身体之中,就好比国家的子民。
治国安邦,一定要爱民如子,才能得到人民的爱戴。
养生也是同样道理,我国的传统气功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想要长寿无疾,就一定要先注意养气。
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
所以追求健康养生的人一定要恬淡清静,思神守一。
气能够流畅地运行于体内,才能祛病延年。
所谓行气,也叫做“行炁”(同气),也可以理解为今天所说的气功。
葛洪的祖上葛玄,以及他的老师郑隐都是功力精湛的气功大师。
传说葛玄能够使用分身之术,还可以潜入水中纳凉数日不出。
对于气功,葛洪更是毕生研习,未曾中断。
行气的方法有很多,历来都是师徒口授心传,并没有著书立传,所以自秦汉以来善于气功的人虽多,但真正流传于世,并直到今天仍然可见的气功却凤毛麟角。
葛洪将他所学与研究成果加以总结,概括其要领,也记录于《抱朴子内篇》中,(天下养生网)成为历代修习气功的人所追逐研习的经典。
对于行气,葛洪说其可以治百病、驱瘟疫,还可以延年益寿,可以防身,甚至可以在水面上生活或行走,不渴不饿等等。
当然,有些说法在现代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气功本身就有一定的神秘性。
气功能够治病是可以肯定的,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养好精气神的道家方法:握固、叩齿、咽津、鸣天鼓[提要] 中国古代养生术多源于道家,民间广为传承的握固、叩齿、咽津、鸣天鼓四法,被合称为“道家养生四宝”,常做可强本固肾,延年益寿。
“握固”,是道家养生的常用手式(如图),晋朝名士葛洪在《抱朴子》中即倡导“握固守一”。
握固中国古代养生术多源于道家,民间广为传承的握固、叩齿、咽津、鸣天鼓四法,被合称为“道家养生四宝”,常做可强本固肾,延年益寿。
“握固”,是道家养生的常用手式(如图),晋朝名士葛洪在《抱朴子》中即倡导“握固守一”。
具体方法是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的根部,然后弯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握宝贝一般。
古人认为握固有助于安魂定神、收藏精气,可使气血布散,辟邪防疾。
我们可以回想,或者仔细观察一下婴儿,许多情况下,他们的双手都是攥着的,也是攥着双手出生的。
但这攥法也不像我们普通成年人一样拇指在其余四个手的上面,而是蜷缩在另外那些手指下面,大拇指的指尖和无名指的根部相抵,四指回握住大拇指。
为什么是无名指根部呢?古人认为此处正是肝魂关窍之所在,中医学理论也提出“肝主握”。
我们看新生的小孩子肝经气特别充足,小孩子出于自保,往往会本能地紧握拳头以“固魂”。
当人的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却是“肝魂尽失,撒手而去”的。
春秋时期《老子》一书说:“骨弱筋柔而握固。
”这说的就是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虽然身体非常柔弱,却能让自己不受外界邪气的侵害,他们的护体秘诀就是双手握固。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握固两手,如婴儿握,不令气出”。
握固可以培养我们的“浩然正气”,从而抵御外邪侵害,达到《黄帝内经》上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境界。
握固的方法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攒握宝贝一般。
不拘时间,要提醒自己,随时随地都可以握固。
走路、坐车、闲聊、看电视、开会等手臂闲下来的时候都可以握固,我记得自己12年刚来任之堂时,便发现了余老师无论行念坐,和人讲课或者看视频,上课等,都会进行握固。
天沐桂花30分钟+01 31男:葛洪养生院,弘扬中医五行文化,引领真正健康之道。
在中医两千年文化历史中,五脏理论如一颗明珠,隐藏在历史的和长河中,确不时发出灿烂的光芒。
东晋时期,直到名医葛洪的出现,五脏理论才正式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葛洪,东晋明道,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学家,自字传,朴字号子。
葛洪总结奇人经验,起初百病之源。
五脏的核心治病理念,认为一切衰老,疾病背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五脏功能的下降。
根据这一理论,葛洪独创一套内外双修,五脏通条的治病疗法,影响后世千百亿家,造福世间万千百姓。
内外双修,五脏通调疗法,是一套从人体病根,五脏入手的整合治病疗法,内修方剂,传世千年道药。
葛洪桂龙药膏,28位名贵药材,一药入五脏,五脏同调治,五脏健康,疾病跑光。
外修攻法,葛洪外修五式疗法,打通五脏气血通道,颈脉通,五脏通,一身轻松。
内外双修,五脏同调,开始国人健康大时代。
葛洪养生院,弘扬中医养生文化,引领真正健康之道。
女:百病之源,五脏为根,内外双修,五脏同调。
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听由北京体育广播,故事广播,爱家广播联合为您播出的葛洪养生院特别节目。
场外电话已经全线为您开通了,4007098555,4007098555。
今天为大家有请到直播间的依然是身受百姓喜爱的来自葛洪养生研究中心的特聘专家,中国保健协会的特聘理事孙本溪老师,让我们共同来请出孙老师。
孙老师您好。
孙老师:您好,这个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呢,再一次来到咱们葛洪养生院啊,也希望咱们大家能够锁定这个频率。
因为呢,养生院关注讲解了就是老慢病,所以你像我们在临床当中,出现的心脑血管的慢性病,包括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的问题,胃肠道的慢性病,胃肠道慢性病,老风湿,老骨病,气血亏,尿频尿急等老慢病,那么这些老慢病呢,又是我们最常见的的老慢病,也是咱们老年朋们,可以说痛苦不堪,身受折磨的老慢病。
所以咱们大家伙呀,注意锁定这个频率去听,去找到方法,收获健康。
葛洪养生五葛洪养生五式疗法式疗法1.顶天立地 --调肝疗法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
双手十指相对,掌心向上,置于腹前,经胸前上托。
托至下颚时,仰头、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慢慢头回正,双手掌经体侧轻轻放下。
重复上述动作,反复七次。
做完后,将双手搓热,轻按在眼部,双手掌心劳宫穴按在眼睛上,手心对准眼球,然后运动眼球,上下三次,左右三次,顺时针三圈,逆时针三圈,双手移开为一组。
反复七次;闭目一分钟后睁眼完成整套功法操作。
2.孙猴挠痒--调心疗法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
两手平举,左手置于脑后,右手四指并拢成空心状,拍打左腋窝的极泉穴,保持力道适中,反复拍打七次。
左右手交换,右手置于脑后,左手拍打右腋窝,各反复拍打七次。
如有心脏等病的人可平举,按摩极泉穴顺逆各七次。
操作完成后,双手经体侧直立还原。
然后左手平伸,右手五指并拢,拍打左臂肘横纹处,反复七次,保持力道适中;换右手平伸,左手五指并拢,拍打右臂肘横纹处,反复七次,保持左右手同等力道。
3.鲤鱼打挺--调脾疗法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
双手体侧平伸,左右手握成空心拳,泉眼向上。
此时右手下翻,泉眼向下;左手保持不变。
然后左手向上至头部,右手向下至腰部,双手同时环绕,呈阴阳鱼状,此时左右手拳眼相对,胸腹向前挺,保持三秒。
相反方向再次操作。
共反复操作七次。
七次做完后,还原成直立状态。
此时双手由拳变掌,内外劳宫重叠,置于肚脐处,进行按腹动作,顺时针揉腹吸气,逆时针揉腹呼气,顺逆为一次,反复操作七次。
做完后收腿直立,双手护住丹田三秒,然后双手自然下落放于体侧。
如果腹泻的患者,操作揉腹可全部逆时针操作;而便秘的患者揉腹则全部改为顺时针。
4.打开天窗--调肺疗法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
【中医中药】中华医学瑰宝——中医的砭、针、灸、药、导引按跷五大疗法!请珍惜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健康奢侈品吧!!大自然——我们的健康奢侈品!(四)【中医中药】中华医学瑰宝——中医的砭、针、灸、药、导引按跷五大疗法!从西汉以来的2000多年中,中国发生320多次瘟疫(急性传染病),正是由于中医药的防治,使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才使中国从未出现过像欧洲那样动辄上千万人暴死的悲剧。
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草药——拥有与中华灿烂文明的一样的奇葩——中医药。
中医作为是中国传统民族医学,激励着一代代国人为之传承,与中华民族历史一样悠久,凝聚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髓与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类为了生存空间与恶劣环境、猛兽作斗争,只能用随手拾来的木棒和石块加以还击,维持生命。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智慧也在增长,在于自然界和猛兽较量的过程中,难免疲劳和受伤,在劳作过程中发现使用具有一定棱角的石块按摩身体的某些部位能减轻疲劳或者消除疾病的困扰,而我们的祖先没有药理知识,每当身体不适时,就抓起火堆旁被烤热的石头进行热敷和刮拭,他们慢慢发现,一些特殊形状的石头对于病痛颇有疗效,于是逐渐保留、总结、继承而成为为中医的体系之一——砭术。
之后,在“砭”基础上又衍生发展了新的祛除疾病的治疗办法:“针”、“灸”,因此“砭”也成为的“针”、“灸”之母。
再加上智慧的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导引按跷”和“药”两种预防与治疗疾病的保健方法,从而形成了今天完整的五大疗法之中医体系。
一、“砭石”砭石疗法是人类为了生存与疾病痛苦作斗争,在石器时代用石片切皮排脓,历经几万年,是中国古代第一大发明,上古诸子百家中记述以石即砭石调理痛肿。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上古名医俞拊用砭石一拔,见病之应。
马王堆《帛书·脉法》记述“以砭启脉”发现静脉和足臂十一脉中齿脉、肩脉和耳脉调理特定部位的疾病。
从古至今,在古籍中有砭石的记载和传说,如《周礼·天官》曰疡医用砭石切割排脓。
葛洪养生-------五式疗法动作要领
1.顶天立地 --调肝疗法
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
双手十指相对,掌心向上,置于腹前,经胸前上托。
托至下颚时,仰头、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慢慢头回正,双手掌经体侧轻轻放下。
重复上述动作,反复七次。
做完后,将双手搓热,轻按在眼部,双手掌心劳宫穴按在眼睛上,手心对准眼球,然后运动眼球,上下三次,左右三次,顺时针三圈,逆时针三圈,双手移
开为一组。
反复七次;闭目一分钟后睁眼完成整套功法操作。
2.孙猴挠痒--调心疗法
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
两手平举,左手置于脑后,右手四指并拢成空心状,拍打左腋窝的极泉穴,保持力道适中,反复拍打七次。
左右手交换,右手置于脑后,左手拍打右腋窝,各反复拍打七次。
如有心脏等病的人可平举,按摩极泉穴顺逆各七次。
操作完成后,双手经体侧直立还原。
然后左手平伸,右手五指并拢,拍打左臂肘横纹处,反复七次,保持力道适中;换右手平伸,左手五指并拢,拍打右臂肘横纹处,反复七次,保持左右手同等力道。
3.鲤鱼打挺--调脾疗法
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
双手体侧平伸,左右手握成空心拳,泉眼向上。
此时右手下翻,泉眼向下;左手保持不变。
然后左手向上至头部,右手向下至腰部,双手同时环绕,呈阴阳鱼状,此时左右手拳眼相对,胸腹向前挺,保持三秒。
相反方向再次操作。
共反复操作七次。
七次做完后,还原成直立状态。
此时双手由拳变掌,内外劳宫重叠,置于肚脐处,进行按腹动作,顺时针揉腹吸气,逆时针揉腹呼气,顺逆为一次,反复操作七次。
做完后收腿直立,双手护住丹田三秒,然后双手自然下落放于体侧。
如果腹泻的患者,操作揉腹可全部逆时针操作;而便秘的患者揉腹则全部改为顺时针。
4.打开天窗--调肺疗法
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
双手缓缓举起,双手食指置于鼻翼两侧,从迎香穴开始沿鼻翼向上推动至天庭;再向下推动至鼻翼,上下算一次,共反复七次。
向上推时呼气。
以鼻翼两侧微微发热为宜。
双手虎口交替从喉部一直搓到咽喉天突穴,左右手算一次,共操作七次。
5.护元提肛--调肾疗法
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
双手手掌重叠,内劳宫对外劳宫,紧扣在丹田穴上,男性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女性右手在内,左手在外,足跟缓慢抬起,收紧肛门肌肉,然后迅速落下,落下时放松肛门肌肉,抬足跟时吸气,落足跟时呼气。
反复操作七次。
如无法同时操作提肛和抬足跟,也可以将动作分解完成。
先进行暖腰护肾,十指相扣合于丹田。
坚持一分钟后,双手分开放于体侧,缓慢抬起足跟后,迅速落下,反复操作七次。
收功式:身体站立放松,双脚与肩同宽,身体放松,忘掉烦恼,双眼微闭或垂帘;双手用力摩擦直至掌心发热,然后再次搓热双手至面部,反复搓脸七次,最后双手互拍七次。
收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