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 格式:doc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4
教学设计:2024秋季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去括号》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括号”的步骤和方法,能够准确地将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无括号的形式。
2.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代数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去括号的过程,理解方程中符号变化规则。
3.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即将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无括号的形式。
•理解去括号过程中符号变化的规则。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括号前为负号时,括号内各项符号的变化。
•在复杂方程中准确识别并应用去括号的方法。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示例、去括号步骤演示、练习题)•黑板及粉笔(用于板书关键概念和例题)•学生笔记本(用于记录课堂笔记和练习)•实物教具(如括号形状的卡片,用于直观展示去括号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具体例子,详细讲解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
•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教具,逐步演示去括号的过程。
•练习巩固法:通过分层练习,巩固学生对去括号方法的掌握。
•合作学习法: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解决去括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要点导入新课•复习引入: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上一节学习的简单方程解法,引出当方程中出现括号时,需要采用新的策略来求解。
•情境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分配任务等),引导学生发现方程中的括号,并思考如何去除括号以简化方程。
新课教学•去括号的方法:•基本规则:明确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是正号,则括号内各项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是负号,则括号内各项符号都要改变。
•示例讲解:选取几个典型例题,逐步演示去括号的过程,强调符号变化的规则。
•复杂情况:介绍含有多个括号或嵌套括号的方程,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去括号的规则。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去括号过程中注意符号的正确性,特别是括号前为负号时的情况。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七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去括号》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括号的方法,能够准确地去括号并求解方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例题的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符号进行运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耐心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数学思维。
核心素养:•数学运算:掌握去括号这一数学运算技能,准确执行运算步骤。
•逻辑推理:理解去括号对方程等价性的影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问题解决:将复杂的数学表达式简化为更易处理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
导入教师行为:•教师首先展示一个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如“3(x+2)−4=5”,询问学生:“这个方程和我们之前学的有什么不同?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括号呢?”•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四则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解方程中去。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方程,注意到方程中含有括号,与之前的方程在结构上有所不同。
•学生回忆四则运算的顺序,并尝试将这一规则应用到方程中,思考如何去除括号。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含有括号的方程,直接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去括号。
教师巧妙地利用学生已有的四则运算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解方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1. 讲解去括号的方法•教师详细讲解去括号的方法,强调去括号时括号前是正号时,括号内的各项符号不变;括号前是负号时,括号内的各项符号都要改变。
•通过具体例题,如“3(x+2)−4=5”,演示去括号的过程,并强调每一步的运算依据。
2. 学生练习•教师给出几道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尝试自己去括号并求解。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去分母》课堂笔记一、知识点梳理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去括号、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2.去括号的方法: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掉括号要变号。
3.去分母的方法: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掉分母。
注意分母是小数时,要把小数化为整数。
4.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
二、重难点解析1.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技巧和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中,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是难点,需要学生通过练习和思考掌握。
3.解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需要学生通过实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例题解析例1. 解方程:2x+3=7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可以直接进行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得到答案x=2。
例2. 解方程:5x-7=3x+9分析:这是一个稍微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需要先去括号,再进行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得到答案x=7。
例3. 解方程:4(2x+3)=7(x-1)+10(2x+3)分析:这是一个含有括号的方程,我们需要先去括号,再进行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最后进行系数化为1,得到答案x=5。
四、注意事项1.在去括号时,要注意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掉括号要变号。
2.在去分母时,要注意分母是小数时,要把小数化为整数。
同时注意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3.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要注意移项和合并同类项的技巧和方法。
4.在解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方程–13x=9的解是A.x=–27 B.x=27 C.x=–3 D.x=32.解方程14x+=x–5121x-时,去分母正确的是A.3(x+1)=x–(5x–1)B.3(x+1)=12x–5x–1 C.3(x+1)=12x–(5x–1)D.3x+1=12x–5x+1 3.解方程3–(x+6)=–5(x–1)时,去括号正确的是A.3–x+6=–5x+5 B.3–x–6=–5x+5C.3–x+6=–5x–5 D.3–x–6=–5x+14.把方程0.20.3.1x-=0.10.40.05x+−1的分母化为整数,以下变形正确的是A.3=1−1 B.3=5−10C.213x-=10054x+−100 D.203010x-=10054x+−1005.若3a的倒数与293a-互为相反数,那么a的值为A.2B.3 C.–2D.–3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6.当x=__________时,代数式2x–12与代数式12x–3的值相等.7.对任意四个有理数a,b,c,d定义新运算:a bc d=ad–bc,已知2421xx-+=18,则x=__________.8.下面解方程的步骤,出现错误的是第__________步.3 2x+−34x-=3,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0.根据条件求x的值: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方程–13x=9的解是A.x=–27 B.x=27 C.x=–3 D.x=3 【答案】A【解析】方程两边都乘以–3得,x=–27.故选A.2.解方程14x+=x–5121x-时,去分母正确的是A.3(x+1)=x–(5x–1)B.3(x+1)=12x–5x–1C.3(x+1)=12x–(5x–1)D.3x+1=12x–5x+1【答案】C【解析】方程两边都乘以12,去分母得,3(x+1)=12x–(5x–1).故选C.3.解方程3–(x+6)=–5(x–1)时,去括号正确的是A.3–x+6=–5x+5 B.3–x–6=–5x+5C.3–x+6=–5x–5 D.3–x–6=–5x+1【答案】B【解析】方程去括号得:3–x–6=–5x+5,故选B.4.把方程0.20.3.1x-=0.10.40.05x+−1的分母化为整数,以下变形正确的是A.213x-=281x+−1 B.213x-=10054x+−10C.213x-=10054x+−100 D.203010x-=10054x+−100【答案】A5.若3a 的倒数与293a -互为相反数,那么a 的值为 A .32 B .3 C .–32D .–3【答案】B【解析】依题意得:3a +293a -=0,因为a +2a –9=0,所以3a =9,所以a =3,故选B . 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6.当x =__________时,代数式2x –12与代数式12x –3的值相等. 【答案】–537.对任意四个有理数a ,b ,c ,d 定义新运算:a b c d=ad –bc ,已知2421x x -+=18,则x =__________.【答案】53【解析】已知等式利用已知的新定义化简得:2x +4(x +2)=18, 去括号得:2x +4x +8=18, 移项合并得:6x =10,解得:x =53, 故答案为:53.8.下面解方程的步骤,出现错误的是第__________步.32x +−34x -=3, 解:方程两边同时乘4,得:32x +×4–34x -×4=3×4…①, 去分母,得:2(3+x )–x –3=12…②, 去括号,得:6+2x –x –3=12…③,移项,得:2x–x=12–6+3…④合并同类项,得:x=9…⑤【答案】②【解析】去分母,得:2(3+x)–(x–3)=12,第二项分子没有加括号.故答案为:②.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9.解方程:(1)2(x–2)–3(4x–1)=9(1–x);(2)15(x+15)=12–13(x–7);(3)213x-–10121x+=0.25–x;(4)0.80.5.9x+=52x++0.30.20.3x-.【答案】(1)x=–10;(2)x=–516;(3)x=45;(4)x=13.解得:x=45;(4)原方程可化为:895x+=52x++323x-,方程两边同乘30,得:6(8x+9)=15(x+5)+10(3x–2),去括号得:48x+54=15x+75+30x–2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1,解得:x=13.10.根据条件求x的值:(1)2x–1与3x+1的和为10,求x.(2)代数式–x+4比5x多2,求x.(3)5x+14与5x−54互为相反数,求x.(4)3x–1与2互为倒数,求x.【答案】(1)x=2;(2)x=13;(3)x=110;(4)x=12.∴5x+14=–(5x−54),去括号得,5x+14=–5x+54,移项得,5x+5x=54–14,合并同类项得,10x=1,x的系数化为1得,x=1 10;(4)∵3x–1与2互为倒数,∴(3x–1)×2=1,解得x=12.11.在解方程3(x+1)–13(x–1)=2(x–1)–12(x+1)时,可先将(x+1)、(x–1)分别看成整体进行移项、合并同类项,得方程72(x+1)=73(x–1),然后再继续求解,这种方法叫做整体求解法,请用这种方法解方程:5(2x+3)–34(x–2)=2(x–2)–12(2x+3).【答案】x=–8 3。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基础巩固
1.(知识点2)解方程3132
+-
=x x
,去分母后可以得到( )
A .1-x -3=3x
B .6-2x -6=3x
C .6-x +3=3x
D .1-x +3=3x 2.(知识点1)对方程
1413(23)4324⎡⎤--=⎢⎥⎣⎦
x x x 变形第一步较好的方法是()
A .去分母
B .去括号
C .移项
D .合并同类项
3.在下列解方程过程中,变形正确的是( ) A .由2x -1=3,得2x =3-1 B .由
31
1 1.240.1
++=+x x ,得 310
11241
++=+x x C .由-75x =76,得x =75
76
-
D .由 32
-x x =1,得2x -3x =6 4.(题型一)方程3x +2(1-x )=4的解是( ) A .x = 25
B .x =
65
C .x =2
D .x =1
5.(题型三)已知 42-x 与2
5
互为倒数,则x 等于 .
6.(题型三)已知x =1是方程 3123
+-=-ax x a
的解,则a =_______.
7.(题型二)依据下列解方程 0.30.521
0.23
+-=x x 的过程,请在下列括号内填写变形依据.
解:
3521
23
+-=x x ,( )
3(3x +5)=2(2x -1),( ) 9x +15=4x -2,( ) 9x -4x =-15-2,( ) 5x =-17,( ) x =-175.( ) 8.(考点一)解下列方程:
(1)-4x +1=-2( 1
2
-x );
(2)37
7
24
5
-+-=-
x x .
9.(题型五)一艘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顺水而行,每小时行驶28 km ,到达乙地后又逆水返回,回到甲地;逆水比顺水多用2 h .如果水流速度是每小时4 km ,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能力提升
10.(题型六)解方程:|5x +3|=2x +9. 答案 基础巩固
1.B 解析:方程两边同乘6,得6-2(x +3)=3x .去括号,得6-2x -6=3x .故选B.
2.B 解析:去括号,得1
3
x -18
(2x -3)=34
x ,则变形第一步较好的方法是去括号.故选B.
3.D 解析:A 选项错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1,得2x =3+1;B 选项
错误,把方程中分母的小数化为整数,得4x +1=3010
1
+x +1.2;C 选项
错误,方程两边同时除以-75,得x =76
75
-;D 选项正确,方程两边同
乘6,得2x -3x =6.故选D.
4.C 解析:去括号,得3x +2-2x =4.移项、合并同类项,x =2.故选C.
5. 9 解析:因为
42-x 与2
5
互为倒数,所以
42-x ×2
5=1,解得x =9. 6. -5 解析:把x =1代入方程,得
32
+a =1-13-a
.去分母,得3a +9=6-2+2a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a =-5. 7.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式的性质2去括号法则 等式的性质1合并同类项法则等式的性质2 8.解:(1)去括号,得-4x +1=-1+2x .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6x =2,解得x =13
.
(2)去分母,得40-5(3x -7)=-4(x +7).去括号,得40-15x +35= -4x -28.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1x =103,解得x =103
11
.
9.解: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x km. 由题意,得
284428
---x x
=2,
去分母,得7x -5x =280. 合并同类项,得2x =280, 解得x =140.
答:甲、乙两地相距140 km . 能力提升
10.解:由绝对值的意义,得5x +3=±(2x +9),且2x +9≥0. (1)由5x +3=2x +9,解得x =2.
当x =2时,2x +9=2×2+9=13>0, 所以x =2是原方程的解.
(2)由5x +3=-(2x +9),解得x =127
- .当x =
127
-
时,
2x +9=2×12
7
-
+9=
39
7
>0,所以x =12
7-
是原方程的解.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 =2或
x =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