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
- 格式:ppt
- 大小:795.50 KB
- 文档页数:16
1.解一元一次方程(1)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针对方程的特点,灵活应用,各种步骤都是为使方程逐渐向___________形式转化.(2)在解类似于“ax+bx=c”的方程时,将方程左边,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为一项即___________=c.使方程逐渐转化为ax=b的最简形式,这一过程体现了数学中的化归思想.(3)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先观察方程的形式和特点,若有分母一般先___________;若既有分母又有括号,且括号外的项在乘括号内各项后能消去分母,就先___________.将ax=b系数化为1时,要准确计算,一弄清求x时,方程两边除以的是a还是b,尤其a 为分数时;二要准确判断符号,a、b同号x为___________,a、b异号x为___________.2.去括号:把方程中含有的括号去掉的过程叫做去括号.(1)去括号的依据:___________.(2)去括号的法则:将括号外的因数连同它前面的符号看成一个整体,按照分配律与括号内各项相乘.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的各项符号___________;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的各项符号___________.(3)对于多重括号的,可以先去___________,再去___________,若有大括号,最后去大括号,或由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去括号,有时也可用去分母的方法去括号.3.去分母:(1)一元一次方程中如果有分母,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所有分母的___________,将分母去掉,这一变形过程叫做___________.(2)去分母的依据:___________.(3)去分母的做法:方程两边同时乘所有分母的___________.(4)注意:①在去分母的过程中,不能漏乘某些不含分母的项;②分子是多项式时要加___________.(5)解分母是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方程,可先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子、分母同时扩大若干倍,注意要___________,此时,不是去分母,不能把方程其余的项也扩大若干倍.K知识参考答案:1.(1)x=a;(2)(a+b)x;(3)去分母,去括号,正,负2.(1)分配律;(2)相同,相反;(3)小括号,中括号,外,内3.(1)最小公倍数,去分母;(2)等式的性质2;(3)最小公倍数;(4)括号;(5)加括号一、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1.去括号时,当括号前面不是“+1”或“–1”时,应将括号外的因数连同它前面的符号看成一个整体,按乘法分配律与括号内每一项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b+c)=ab+ac.2.解方程中的去括号法则与整式运算中的去括号法则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例1】解方程3–(x+6)=–5(x–1)时,去括号正确的是A.3–x+6=–5x+5 B.3–x–6=–5x+5C.3–x+6=–5x–5 D.3–x–6=–5x+1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第②步中将y的符号弄错,而出现错误,应为4y–y–2y=1+4而不是4y+y–2y=1+4.故选B.【名师点睛】去括号:把方程中含有的括号去掉的过程叫做去括号.(1)去括号的依据:分配律.(2)去括号的法则:将括号外的因数连同它前面的符号看成一个整体,按照分配律与括号内各项相乘.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的各项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的各项符号相反.(3)对于多重括号的,可以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若有大括号,最后去大括号,或由外向内去括号,有时也可用去分母的方法去括号.二、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1.去分母的方法一元一次方程的各项都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依据等式的性质2使方程中的分母变为1.2.去分母的目的把方程化简,便于解方程.3.去分母的理论依据去分母的理论依据是等式性质2,即在方程的两边都乘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方程的系数化为整数.【例3】解方程−1=时,为了去分母应将方程两边同乘以A.10 B.12 C.24 D.6【答案】B【解析】∵去分母时方程两边同乘以分母4、6的最小公倍数12,∴方程两边同乘以12.故选B .【例4】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132125x x -+=-. 【答案】x =1.【名师点睛】1.方程运算中的去括号法则与整式运算中的去括号法则相同;2.运用乘法的分配律去括号时,注意不要漏乘括号内的每一项;去掉括号后,注意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的变化情况.三、解一元一次方程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原方程化为ax =b (a ≠0)的形式.其解法可分为两大步:一是化为ax =b (a ≠0)的形式,二是解方程ax =b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例5】已知093)1(2=+--x x a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1)求a 的值,并解上述一元一次方程;(2)若上述方程的解比关于x 的方程4223-=-x k x 的解大1,求k 的值.【答案】(1)a =1;x =3;(2)k =3【名师点睛】一般来说,解方程有五个步骤,但在解具体的方程时有些可能用不到,也不一定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可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四、行程问题1.相遇问题:甲的行程+乙的行程=甲、乙出发点之间的距离;若甲乙同时出发,则甲用的时间=乙用的时间.2.追及问题:快者走的路程–慢者走的路程=追及路程;若同时出发,则快者追上慢者时,快者用的时间=慢者用的时间.3.航行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往返于A、B两地时,顺流(风)航程=逆流(风)航程.【例6】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小时,求:(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2)两码头间的距离.【答案】(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27千米/小时;(2)两码头间的距离是60千米.。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根。
因此,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去分母。
即方程两边同时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第二步:去括号。
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第三步:移项。
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其余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移项时别忘记了要变号。
例如:3x=2x+6得到3x-2x=6,把未知数移到一起。
第四步:合并同类项。
将原方程化为ax=b(a≠0)的形式。
第五步:将含有未知数的系数变成1。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第六步:得出方程的解。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说课稿洮南市瓦房中学郑佳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洮南市瓦房镇中学的郑佳,我的说课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我的说课内容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这五方面进行。
具体内容如下:一、教材分析1、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去括号这一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去括号法则和移项之后,进一步系统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
它既是第三章知识的深化,又为我们以后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提供研究和学习的方法,同时也为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做好准备,具体的说,本节课就是要通过对去括号的掌握和理解,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结构,学会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因此本节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