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滑轮练习题(含答案)
- 格式:wps
- 大小:196.76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滑轮经典例题一、关于滑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B.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 定滑轮和动滑轮都可以省力且改变力的方向。
D. 定滑轮和动滑轮都不能省力。
(答案:A、B)二、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及摩擦不计,则拉力F与物重G的关系是:A. F = GB. F = 1/2G(答案)C. F = 2GD. 无法确定三、一个动滑轮提起一个重为10N的物体,若动滑轮重为2N,不计摩擦和绳重,则拉力大小为:A. 10NB. 6N(答案)C. 12ND. 5N四、关于滑轮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滑轮组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
B. 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C. 滑轮组中动滑轮个数越多,越省力。
(答案:不一定,还取决于绳子的绕法)D. 滑轮组中,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
(答案)五、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若绳子自由端移动2m,物体升高0.5m,则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为:A. 2B. 3C. 4(答案)D. 5六、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A. 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
B. 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 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
(答案: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D. 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答案)七、在滑轮组中,如果有一个滑轮的轴固定不动,那么这个滑轮一定是:A. 定滑轮(答案)B. 动滑轮C. 既是定滑轮又是动滑轮D. 无法确定八、使用滑轮组提起20N的重物,使它上升0.4m,拉力为8N,拉力的作用点上升了1.2m,则拉力对滑轮所做的功为:A. 16J(答案)B. 8JC. 32JD. 2.67J九、在滑轮组中,若动滑轮重及摩擦不计,用F的拉力提起重为G的物体,且物体上升了h 高度,则拉力F移动的距离s与动滑轮上绳子段数n的关系是:A. s = nh(答案)B. s = h/nC. s = n/hD. 无法确定。
初二物理滑轮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属于:A. 杠杆B. 轮轴C. 滑轮D. 斜面答案:C2. 当使用定滑轮时,力臂长度:A. 等于滑轮半径B. 等于滑轮直径C. 等于滑轮周长D. 等于滑轮的一半直径答案:B3. 使用动滑轮可以:A. 省力B. 省距离C. 改变力的方向D. 同时省力和省距离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是滑轮组的特点:A. 省力B. 省距离C. 改变力的方向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A二、填空题5. 滑轮组由___个或多个滑轮组成,通过绳索连接,可以同时实现省力和改变力的方向。
答案:两6. 当使用滑轮组时,如果滑轮组中有n个支点,则最多可以省力___倍。
答案:n7. 滑轮组中,定滑轮的作用是___,动滑轮的作用是___。
答案: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三、简答题8. 请简述使用滑轮组时如何计算省力的倍数。
答案:使用滑轮组时,省力的倍数等于滑轮组中承担动滑轮重量的绳子段数。
如果不考虑滑轮和绳索的重量以及摩擦力,省力倍数等于n (n为绳子的段数)。
四、计算题9. 假设有一个滑轮组,其中包含3个滑轮,动滑轮的重量为20N,物体的重量为100N。
如果不考虑绳索的重量和摩擦力,求使用该滑轮组提起物体时所需的最小力。
答案:首先,由于有3个滑轮,可以确定有3段绳子承担动滑轮的重量。
因此,省力倍数为3。
动滑轮的重量为20N,所以每段绳子分担的力为20N/3≈6.67N。
由于物体的重量为100N,所以提起物体所需的最小力为100N/3≈33.33N。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滑轮在物理力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物理应用能力。
初中滑轮试题及答案1. 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它能够改变力的方向。
请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主要区别在于:A. 定滑轮固定不动,动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B. 定滑轮可以省力,动滑轮不能省力C. 定滑轮和动滑轮都可以改变力的方向D. 定滑轮和动滑轮都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答案:A3.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需要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距离的几倍?A. 1倍B. 2倍C. 3倍D. 4倍答案:B4. 如果一个物体的重量是100N,使用一个动滑轮,那么需要施加的力是多少?A. 50NB. 100NC. 200ND. 300N答案:A5. 滑轮组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使用滑轮组可以:A. 改变力的方向B. 省力C. 改变力的方向和省力D. 既不改变力的方向也不省力答案:C6. 一个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若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量,使用这个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理论上需要施加的力是物体重量的几分之一?A. 1/2B. 1/3C. 1/4D. 1/5答案:B7. 滑轮组的省力效果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滑轮组中动滑轮的个数B. 滑轮组中定滑轮的个数C. 滑轮组中滑轮的重量D. 滑轮组中绳子的摩擦力答案:C8. 在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绳子的绕法对省力效果有影响吗?A. 有影响B. 没有影响答案:A9. 以下哪种情况下,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最省力?A. 绳子绕过一个动滑轮B. 绳子绕过两个动滑轮C. 绳子绕过三个动滑轮D. 绳子绕过四个动滑轮答案:D10. 滑轮组的省力效果与绳子的绕法有关,以下哪种绕法最省力?A. 绳子从定滑轮开始绕B. 绳子从动滑轮开始绕C. 绳子从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开始绕D. 绳子的绕法不影响省力效果答案:B。
初中物理滑轮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定滑轮的特点是什么?A. 可以省力B. 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C. 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D. 既不能省力,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答案:B2.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省力的倍数是:A. 1倍B. 2倍C. 3倍D. 4倍答案:B3. 以下哪种情况下,滑轮组不能省力?A. 滑轮组中只有一个滑轮B. 滑轮组中有两个滑轮,且都是定滑轮C. 滑轮组中有两个滑轮,且都是动滑轮D. 滑轮组中有两个滑轮,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答案:B二、填空题4. 滑轮组的省力倍数与承担动滑轮重的绳子段数有关,当有n段绳子承担动滑轮重时,省力倍数为____。
答案:n5. 一个滑轮组由3个滑轮组成,其中2个是动滑轮,1个是定滑轮,如果不考虑摩擦和滑轮重,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理论上可以省力的倍数为____。
答案:3三、计算题6. 一个动滑轮的轮轴半径为5cm,绳子的拉力为50N,求绳子移动1m 时,物体移动的距离。
答案:物体移动的距离为0.5m。
7. 一个滑轮组由2个动滑轮和1个定滑轮组成,绳子的拉力为100N,求提升200N重物时,绳子移动的距离。
答案:绳子移动的距离为2m。
四、简答题8. 简述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为何有时需要考虑滑轮的重量?答案:在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滑轮的重量会影响滑轮组的省力效果。
如果滑轮的重量较大,那么在计算省力倍数时,需要将滑轮的重量考虑进去,因为实际提升的总重量包括了滑轮的重量。
这会导致实际省力效果与理论计算的省力倍数有所差异。
9. 在实际应用中,为什么滑轮组的省力效果往往不如理论计算的省力倍数?答案:在实际应用中,滑轮组的省力效果可能不如理论计算的省力倍数,主要原因包括:摩擦力的存在、滑轮的重量、绳子的弹性变形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效率损失等。
这些因素都会消耗一部分力,从而使得实际省力效果低于理论计算值。
初二物理滑轮练习题及答案滑轮是物理学中常见的简单机械装置,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机械系统中。
为了帮助初二物理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滑轮的原理和应用,本文将提供一些滑轮练习题及其答案。
通过完成这些练习题,你将能够加深对滑轮原理的理解,并巩固所学的知识。
练习题1:1. 一个滑轮组由5个滑轮组成,其中每个滑轮的半径均为10厘米。
如果你用力拉住最后一个滑轮向上拉5米,那么物体将移动多高?答案:滑轮的运动原理是通过改变力的方向来减小拉力的大小,从而实现减小所需的力的效果。
在这个问题中,每个滑轮改变力向上的方向一次,所以力的大小将分别是:10N、5N、2.5N、1.25N、0.625N。
根据力的公式F=ma,其中a是加速度,m是物体的质量,可以得到物体的加速度是0.625N/5Kg=0.125m/s²。
根据运动学公式,物体的运动距离可以通过运动时间和初始速度计算得出。
在这个问题中,初始速度是0,所以运动距离等于0.5*a*t²=0.125*5²=1.25米。
练习题2:2. 如果一个滑轮组由3个滑轮组成,且滑轮的半径分别为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物体的质量为10千克。
如果你用力拉住最后一个滑轮向上拉5米,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答案:类似于上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力的计算来获得滑轮组的总加速度。
在这个问题中,每个滑轮改变力向上的方向一次,所以力的大小将分别是:5N、2.5N、1.6667N。
根据力度公式F=ma,可以求得滑轮组的总加速度是(5+2.5+1.6667)/10=0.6667m/s²。
练习题3:3. 如果一个滑轮组由2个滑轮组成,物体的质量为5千克,滑轮的半径分别为10厘米和20厘米。
如果你用力拉住最后一个滑轮向上拉5米,滑轮的角加速度是多少?答案:滑轮的角加速度用α表示,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在这个问题中,每个滑轮改变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方向一次,所以力的大小将分别是:10N、5N。
初二物理滑轮组练习题及答案答案如下:初二物理滑轮组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是滑轮组的主要作用?A. 增大力的大小B. 改变力的方向C. 改变力的作用点D. 增大工作的效率答案:D2.下列哪个是正确的滑轮组示意图?A.\ |__|__|B.\ |____C.____|D.____答案:C3. 下列哪项是决定滑轮组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A. 滑轮的直径B. 滑轮的质量C. 滑轮组的摩擦力D. 滑轮组的组合方式答案:D二、填空题1. 滑轮组由两个滑轮组成,一个在动,一个______。
答案:静止2. 如果要使滑轮组的工作效率更高,可以增加滑轮的______。
答案:数量3. 在滑轮组中,拉力大于重力,说明滑轮组发生了______。
答案:力的放大三、解答题1. 请解释滑轮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案:滑轮组的主要作用是增大工作的效率。
通过合理的布置滑轮的组合方式,滑轮组能够减小施加的力的大小,并且改变力的作用方向,从而使工作更轻松。
滑轮组能够将施加在滑轮组上的力放大,并使得作用点发生变化,使人们能够更轻松地完成工作。
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滑轮组的组合方式。
答案:常见的滑轮组的组合方式有以下三种:(1) 单滑轮组:由一个滑轮构成,适用于需要改变力的作用方向的情况。
(2) 力的放大滑轮组:由多个滑轮构成,适用于需要改变力的大小的情况,能够使施加的力减小,但拉力增大,适用于需要拉力较大的情况。
(3) 力的减小滑轮组:由多个滑轮构成,适用于需要改变力的大小的情况,能够使施加的力增大,但拉力减小,适用于需要拉力较小的情况。
四、解析题1. 在力的减小滑轮组中,如果给定滑轮的个数为3,拉力为50牛,重力为100牛,计算最后的拉力是多少?答案:在力的减小滑轮组中,根据滑轮的个数和力的方向可以计算出最后的拉力。
对于力的减小滑轮组,拉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最后的拉力 = 拉力 / (2^滑轮个数)代入已知的数值,最后的拉力 = 50 / (2^3) = 50 / 8 = 6.25牛。
初二滑轮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一个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A. 省力杠杆B. 等臂杠杆C. 费力杠杆D. 省距离杠杆答案:B2.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一个()A. 省力杠杆B. 等臂杠杆C. 费力杠杆D. 省距离杠杆答案:A3. 使用滑轮组时,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越多,越省力,但越费距离,这是因为()A. 动滑轮可以省力B.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 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D. 定滑轮可以省力答案:A4. 用一个动滑轮提升重物,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拉力F=200N,物体的重力G=1000N,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的关系是()A. s=2hB. s=hC. s=4hD. s=5h答案:A5. 使用滑轮组时,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和拉力F之间的关系是()A. F= \frac {1}{n}GB. F=nGC. F= \frac {1}{n}(G+G_{动})D. F=n(G+G_{动})答案:C二、填空题6. 定滑轮的特点是: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特点是: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7. 使用滑轮组时,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越多,越省力,但越费距离。
8. 用一个动滑轮提升重物,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拉力F=200N,物体的重力G=1000N,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的关系是s=2h。
9. 使用滑轮组时,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和拉力F之间的关系是F= \frac {1}{n}(G+G_{动})。
三、实验题10. 在“探究动滑轮是否省力”的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1)钩码的重力G;(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钩码上升的高度h。
11. 在“探究动滑轮是否省力”的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1)钩码的重力G;(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钩码上升的高度h。
12. 在“探究动滑轮是否省力”的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1)钩码的重力G;(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钩码上升的高度h。
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练习题(附带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两个滑轮组,提升一个重为17N的物体A(每个滑轮重相同),使物体A在2s内拉升了20cm,拉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60cm B.乙中,拉力的功率为1.7WC.甲中,动滑轮由两根绳子吊着D.乙中,动滑轮的重力为2N2.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力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不计机械和绳重、不计摩擦)()A.B.C.D.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同一物体,在滑轮重及摩擦不计的情况下最省力的是()A.B.C.D.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6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在此过程中,手拉力的大小实际应该是()A.小于3N B.等于2N C.大于2N D.大于3N5.关于滑轮和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使用定滑轮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①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①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省距离①使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最多省一半力。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6.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用瓶起子开瓶盖B.用镊子夹取砝码C.用羊角锤拔钉子D.用动滑轮提升重物7.用下列方法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及摩擦,其中最省力的是()A.B.C.D.8.同一滑轮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力不计。
则()A.手的拉力:F甲=F乙B.手的拉力:F甲<F乙C.手的拉力:F甲>F乙D.无法确定9.工人们为了搬运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
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A.B.C.D.10.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定滑轮提升水箱,目的是为了()A.省功B.省距离C.省力D.改变拉力的方向二、填空题11.如图甲所示,升旗时,旗杆顶端装置是______(定/动)滑轮,使用它的作用是______。
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练习题(1)一、选择题1.骑自行车上一个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形路线骑行,这样做是为了()A.缩短所走的路程B.减少所做的功C.减小骑行者所施加的力D.缩短所用的时间2.如图所示,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使用的机械,能抽象为斜面的是()A.汽车方向盘B.剪刀C.扳手D.钻头3.要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200 N的物体,而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 N (不计滑轮自身重和摩擦),则所用滑轮中至少使用()A.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B.一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C.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D.两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4.从竖直的井中提起一个重300 N的物体,工人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动滑轮重60 N,不计摩擦,那么提起重物时所用最小力为()A.360 N B.120 N C.180 N D.100 N5.如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大的是()A.B.C.D.6.如图(甲)、(乙)滑轮组装置,所有摩擦不计,分别用F1、F2竖直匀速拉动重物30牛,已知每个滑轮重为15牛,则拉力F1和F2之比为()A.1:1B.3:2C.2:3D.3:47.如图所示,斜面光滑,推力分别为F1、F2,把物体从斜面底端推至斜面顶端,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那么()A.F1大于F2,W1等于W2B.F1小于F2,W1小于W2C.F1大于F2,W1大于W2D.F1小于F2,W1等于W2二、填空题8.用滑轮组提升重600 N的重物,要想使拉力F=200 N,则到少要个滑轮组成,其中定滑轮有个,当物体被提高2 m时,则拉绳子移动的距离是_____m。
9.螺丝钉上的螺纹展开后相当于斜面。
如图所示,两根粗细相同的螺丝钉,螺纹(选填“密”或“疏”)一些的螺丝钉拧起来更省力。
10.如图所示,重为50N的物体在30N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N,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m,若物体的重力变为80N,则拉力F为N。
初二物理滑轮运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定滑轮的本质是等臂杠杆,它的作用是()。
A. 省力B. 改变力的方向C. 省距离D. 改变力的大小2. 动滑轮实质上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它的作用是()。
A. 省力B. 改变力的方向C. 省距离D. 省功3.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需要多移动()。
A. 一倍的距离B. 二倍的距离C. 三倍的距离D. 四倍的距离4. 滑轮组是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它的作用是()。
A. 省力B. 改变力的方向C. 省距离D. 省功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滑轮组的优点()。
A. 省力B. 改变力的方向B. 省功D. 省距离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定滑轮的特点是_________,动滑轮的特点是_________。
7. 滑轮组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8. 使用滑轮组时,如果绳子的股数为3,则可以省去的力是物重的_________。
9.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有关。
10.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通过_________来提高。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使用滑轮组时如何计算省力的比例。
12. 简述使用滑轮组时如何计算移动的距离。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已知一个物体的重量为200N,使用一个动滑轮,计算需要施加的力是多少?14. 已知一个物体的重量为500N,使用一个滑轮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计算需要施加的力是多少?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B4. A5. D二、填空题6. 定滑轮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7. 定滑轮,动滑轮8. 2倍9. 机械效率10. 减少摩擦和动滑轮的重量三、简答题11. 使用滑轮组时,省力的比例等于绳子的股数。
例如,如果滑轮组有3股绳子,则可以省去物重的2/3的力。
12. 使用滑轮组时,移动的距离是物体提升高度的绳子股数倍。
滑轮练习题
一、填空
1.图1中A是____滑轮。
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下”)。
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___牛的拉力。
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__米。
2.如图2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____牛,钩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为____牛。
3.如图3所示,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为2牛,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
4.如图7所示,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G时,拉力F=____G(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若用斜向上的力拉绳子,所需拉力F'____F(选填“>”、“=”或“<”)。
5.如图8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F1=____G,F2=____G。
7.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__________,F1=_________,F1=_________,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8.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
M1=5kg,那么M2应等于__________ kg。
F1
F2
F3
M1
M2
二、选择题
1.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A 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
40牛(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
要使A 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 甲与F 乙的大小分别为[ ]
A .40牛,20牛
B .20牛,40牛
C .40牛,40牛
D .20牛,20牛
2.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牛的物体,最小的拉力是(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 [ ]
A .600牛
B .300牛
C .200牛
D .100牛
3.如图9所示,不计滑轮重与摩擦,物体A 质量为2千克,物体B 质量为5千克,体积为103厘米3。
先用手握住A ,待放手后 [ ]
A .物体
B 将沉到杯底 B .物体 B 将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
C .物体B 将离开水面上升
D .物体B 最后浮在水面上
4.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 1、F 2、F 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 )
A 、F 1>F 2>F 3
B 、F 1<F 2<F 3
C 、F 2>F 1>F 3
D 、F 2<F 1<F 3
5.如图所示装置中,若拉力F=4N ,则甲、乙两弹簧的读数分别为( )
A .8N ,8N B.12N ,8N C .8N ,12N D .12N ,12N
6.有一滑轮组由三根绳子与动滑轮连接,已知动滑轮重20N ,提起物体重70N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使重物匀速上升时所用的拉力( )
A .90N
B .50N
C .270N
D .30N
7.如图所示,G 1=20N ,台秤示数8N ,不计滑轮重,物体G 2重( )
A .2N
B .18N
C .28N
D .20N
F 1 F 2 F 3
8.如图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如果物体的重力为G l 和G 2,那么G 1与G 2的关系是( )
A .G
1=G 2
B .G 1=2G 2
C .G 1=12
G 2 D .无法判断
三、计算题
1.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把重为500N
的箱子匀速提升5m ,动滑轮的质量为8kg ,不计绳重和摩擦,取g=10N/kg .
(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2)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多大?
(3)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2.如图17所示,是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
某次操作中,工人用400 N 的拉力F 在1分钟内将总重为900 N 的泥土匀速提升5 m 。
在这段时间内:
(1)拉力F 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拉力F 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去拉物体A ,已知A 物质的密度是2 ×103kg /m3,底面积是0.3m 3,重力为600N 。
物体A 在F=100N 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了2m 。
(g 取10N /kg)求:
(1)物体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物体A 的体积是多大?
(3)若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物体A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一、 1.动 上 26 4 2.4 22 40 3.4N 4.1/2 =
5.1/5 1/4
6.6 0
7.G 1/2G 1/3G
8. 10
二、 3.A 4.C 5.B 6.D 7.B 8.D
9.B 10.B
三
1、答案:解:(1)滑轮组绕线如图所示
(2)人对绳子的拉力
)(21动箱G G F += N 290kg)/N 10kg 8N 500(2
1=⨯+= (3)提升过程的有用功W 有=Gh
总功W 总=Fs =F ·2h 机械效率%100⨯=总有
W W η
%2.86%100m 10N 290m 5N 500%100=⨯⨯⨯=⨯=
Fs Gh (答%2.86%1002
N 2901N 500%100=⨯⨯⨯=⨯=Fs Gh η,同样给分) 2、解:(1)拉力F 所做的有用功为:W 有=Gh=900N ×5m=4500J (2)拉力F 移动的距离S 为:
S=3h=3×5m=15m 拉力F 所做的总功为:W 总=FS=400N ×15m=6000J
则拉力F 做功的功率P 为:P=W 总/t=6000J/60s=100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 有/W 总×100%=4500J/6000J ×100%=75%
3、解:(1)物体A在水平地面,F=G=600N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