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 物理 讲义 滑轮1
- 格式:doc
- 大小:689.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学科辅导讲义授课对象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题目滑轮课型使用教具教学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能利用杠杆原理分析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3、掌握滑轮组的作用,会根据要求组装滑轮组。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它们的实质教学难点:1、动滑轮的瞬时支点的确定方法2、根据设计要求,连接滑轮组的绕绳方法参考教材教学流程及授课详案教学流程一、课题导入观察上面的两种机械是否发现相同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讲的滑轮,下面来看看什么是滑轮,以及生活中滑轮给我们带了怎么样的方便?二、知识点全解1.概念:如图所示,滑轮就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2.滑轮的分类:通过课题导入部分我们能够发现两种机械中的滑轮有什么区别?根据中心轴的位置是否移动,我们将滑轮又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时间分配及备注(1)定滑轮: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特征:1、轮的边缘有槽;2、轴固定不动,;3、利用绳索拉起重物,或者说克服(阻力);4、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2)动滑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且多通过的距离)特征:1绳子的一端被固定,滑轮是沿固定的绳子滚动,所以与滑轮固定绳端的接触点是支点;2、滑轮的轴是可移动,此时变为受力点;3、动力的方向基本与阻力的方向一致,基本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4、由于阻力随滑轮一起移动,所以滑轮受到的重力也是一部分阻力。
思考:为什么实际使用动滑轮时,拉力大于物重的一半?例1如图所示,重80N的物体A在力F1=20N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
若把图甲,变成图乙,丙那样使物体A仍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他条件不变,则拉力分别应为多少3.滑轮组(1)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叫做滑轮组,使用滑轮组可以达到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
可以有定滑轮和动滑轮混合,也可以全部是动滑轮;若不计摩擦力和绳重,动滑轮上有几股绳吊着重物,拉力就是被提起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力的几分之一,相应地,所走距离就是物体上升高度的几倍。
滑轮1、定滑轮: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实质:等臂杠杆。
特点: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速度v F ) = 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速度v G )2、动滑轮: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 省力杠杆。
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对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F= 1 2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 2(G 物+G 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v G )定滑轮与动滑轮4、试判定下列各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
如图所示。
甲 乙6.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
比较这两个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安装的都是动滑轮,都能省力B .甲、乙安装的都是定滑轮,都不能省力C .甲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D .乙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7、如下图所示滑轮是______滑轮,若物体重200 牛,当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时,它受到的摩擦力是120 牛,则拉力F = 牛.(绳、滑轮重及摩擦不计) 8F 1l 1F 2l 2、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1 F 、2 F 、3 F ,那么,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20.如图8-54所示, 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 物体A 匀速向右滑动时, 弹簧秤示数为10N, 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绳之间摩擦, 则水平拉力F 和物体A 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f 的大小分别是:( ) A .F =20N ,f =20N B .F =10N ,f =20N C .F =20N ,f =10ND .F =10N ,f =10N滑轮滑轮组1. 下列关于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定滑轮能省力B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距离C .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D .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3、如图所示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 的相同重物,在A 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1 F = , 2 F = , 3 F = ,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4、如图,分别用不同的滑轮或滑轮组匀速提起重为1800N的物体时,则F1=,F2=,F3=,F4=。
第二讲 滑轮一、知识点1.滑轮定义: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如图(1)所示。
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根据使用情况不同,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图(1)滑轮 图(2)定滑轮 图(3)等臂杠杆 图(4)h=S 2.定滑轮(1)定义:工作时,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如图(2)所示。
(2)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如图(3)所示)。
轴心O 点固定不动为支点,其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圆的半径r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因为重物匀速上升时不省力。
(3)特点:不省力,但可改变力的方向。
所谓“改变力的方向”是指我们施加某一方向的力(图中(3)中F 1方向向下)能得到一个与该力方向不同的力(图中得到使重物G 上升的力)。
(4)动力移动的距离与重物移动的距离相等。
(如图(4)所示)对于定滑轮来说,无论朝哪个方向用力,定滑轮都是一个等臂杠杆,所用拉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G 。
(不计绳重和摩擦)3.动滑轮(1)定义:工作时,轴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如图(5)所示)图(5)动滑轮 图(6)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 图(7) (2)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如图(6)所示,图中O 可看作是一个能运动的支点,其动力臂l 1=2r ,阻力臂l 2=r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即F 1·2r=F 2·r ,得出2121F F =,当重物竖直匀速向上时,F 2=G ,则G F 211=。
(3)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动力移动的距离是重物移动距离的2倍,如图(7)所示。
对于动滑轮来说:1)动滑轮在移动的过程中,支点也在不停地移动;2)动滑轮省一半力的条件是:动滑轮与重物一起匀速移动,动力F 1的方向与并排绳子平行,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4.滑轮组(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年 级:初二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老师授课类型复习学习内容简单机械--滑轮教学内容一、基本知识点滑轮:周边有槽、绕轴心转动的圆轮叫做滑轮。
滑轮的实质:滑轮实质是变形的,可连续转动的杠杆 (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支点是转动轴。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给工作带来方便。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拉力:F = 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速度v F ) = 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速度v G ) (2)、动滑轮:① 定义:轴的位置随被拉重物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是那段上端固定的绳子与动滑轮相切的点。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要多移动距离。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拉力:F= 1/ 2G (若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 F= 1 /2 (G 物+G 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v G )二、往年上海考题精选 (一)、选择题1.如右图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 .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 .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 .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2.生活中利用杠杆原理的情况极为常见,如图1所示的杠杆中不能省力的是 ( )。
A .用撬棒撬箱盖B .用滑轮提取重物C .用手推车运送重物D .用扳手开启瓶盖 3.在图所示中,用轻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G ,所用拉力F 最小的是图 ( )l 1l 2F 2F 1F 1l 1F 2 l 2A. B. C. D.4.在下列轻质的简单机械中,用10N 的拉力能将重15N 的物体竖直提起的可能是 ( )。
①一个定滑轮 ②一个动滑轮 ③杠杆 A ①和②。
滑轮定义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绳, 胶带, 钢索, 链条等)所组成的可以围着中心轴转动的简单机械。
滑轮是杠杆的变形,属于杠杆类简单机械。
中心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是变形的等臂杠杆,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中心轴跟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是变形的不等臂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实际中常把肯定数量的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滑轮组。
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为滑轮组,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定滑轮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劲,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定滑轮的特点通过定滑轮来拉钩码并不省力。
通过或不通过定滑轮,弹簧秤的读数是一样的。
可见,运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在不少状况下,改变力的方向会给工作带来便利。
定滑轮的原理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力L1, 阻力L2臂都等于滑轮半径。
依据杠杆平衡条件也可以得出定滑轮不省力的结论。
(2)动滑轮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1/2力多费1倍距离.动滑轮的特点运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费距离。
这是因为运用动滑轮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担当钩码重的一半。
运用动滑轮虽然省了力,但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钩码上升的距离,即费了距离。
动滑轮的原理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二倍的杠杆。
(3)滑轮组滑轮组:由定滑轮跟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绳子的自由端绕过动滑轮的算一段,而绕过定滑轮的就不算了.运用滑轮组虽然省了力,但费了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重物移动的距离.滑轮组构成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可以达到既省力又改变力作用方向的目的。
运用中,省力多少和绳子的绕法,确定于滑轮组的运用效果。
动滑轮被两根绳子担当,即每根绳担当物体和动滑轮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
滑轮练习
(以下各题均忽略轮重和绳的摩擦
)
1.根据要求画出绳子的绕法
F=G/2 F=G/3 F=G/4 F=G/5
2.车受的阻力为f,请按要求绕线:
(1)要求:F=f/2
(2) 要求:F=f/3
3.填出F与G的关系,已知G=12N
F=__N F=__ N F=__N F=__N F=__N F=__N
4.已知绳拉力为F,绳自由端速度V F及移动
距离h F,物体A分别为:G A=10N,V A=0.2m/s,
h A=0.1m,
F=______N F=_____N F=_____N
V F=_____m/s V F=_____m/s V F=_____m/s
S=______m S=______m S=______m
(以下各题轮重均为2N,G=10N,忽略绳的摩
擦)
5.
F1=_______N F2=______N
6.A受的摩擦力均为8N,A的速度为0.2m/s,
请在图中标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绳自由端
的速度。
7.G的速度均为0.1m/s,请在图中标出拉力
大小和绳自由端速度的大小。
8.A在拉力作用下匀速运动时,受的摩擦力为
200N,若人重550N,则人受到的支持力为
________N。
今天我出题:
根据下列各图能提出什么问题,将问题
编成习题写在右边空白处,并给出答案。
9.例如:
10.
11.
12.
13. 当物体A在拉力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F=______N,A受到的摩擦力f A=______N。
若A的速度是0.2m/s则绳端的速度是______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