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 初中
- 格式:docx
- 大小:209.73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名著导读思维导图整理《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 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朝”表示早年时期, “夕”表示晚年时期, “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老来娱亲”、郭巨埋儿”)、《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西游记》成书于16 世纪明朝中叶,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 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后遇见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 一路降妖伏魔,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由“大闹三界”“取经缘起”和“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的百回大书,深刻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明朝统治阶级腐朽没落,世风堕落,表示蔑视皇权的精神。
《骆驼祥子》老舍的长篇小说。
描写了旧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该小说讲述了“鹦鹉螺号”(诺第留斯号)的故事,叙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教授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潜水艇船长尼摩邀请阿龙纳斯教授作海底旅行。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 经过珊海、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许多危险。
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 阿龙纳斯教授不告而别, 把他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它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初中“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轻轻合上书,嘴里却依然“咀嚼”着这铿锵有力的话语··阅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经典著作,我的心灵是震撼的,坚定的,沉重的,更是自豪的!红军·勇士有一种无所畏惧的勇士,叫红军;有一种坚不可摧的堡垒,叫红军;有一种所向披靡的力量,叫红军——《红星照耀中国》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它,让世人知道,红军是永不言败的,他们的信念是无法动摇的!在这本书里,每一个章节,每一段故事,每一次描写,无不将红军所拥有的优点,所展示的面貌,所蕴含的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从作者刚来到中国,到进入红区,与红军领导人交谈,再到最后的感慨,都十分具体真实,纪实性很强,简单的叙事中穿插了各种政治术语,时而妙趣横生,时而严谨认真,从两方面突出了红军具备而其他人所不具备的特点——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细节·感悟细细品味这本书后,印象最深的还属那段——长征。
那他到底有多么震撼?还记得作者在此章节的最后,用一个再好不过的词来形容长征——触目惊心!是啊,长征的数据触目惊心,长征的经历触目惊心,就连长征的每一时每一刻都是那样触目惊心!渡大渡河,过大草地,翻大雪山··哪一段故事不触目惊心?哪一个细节不触目惊心?然而,红军战士们却毫不畏惧,从不放弃,万众一心,在这段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杀出一条血路来!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只因他们是无所畏惧的勇士,坚不可摧的堡垒,所向披靡的力量!传奇·致敬历史的脚步,在这里驻足;革命的航船,从这里起航。
往事随着时光渐渐淡去,而红军却永远被历史铭记。
《红星照耀中国》,它以不一样的口吻,不一样的角度去向人们叙说这段传奇的故事,让这段传奇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永不熄灭;它也告诉世人:红星,不仅仅照耀中华大地,也照耀整个世界,照耀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民,让全世界感受到红军的力量,乃至中国的力量!《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是一段传奇,一段无法抹去,永远闪耀的传奇!让我们在这里,向传奇,致敬!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征途上,红星闪闪把路开。
《红星照耀中国》记忆清单1.《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12 篇,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2.《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题目的含义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3.《红星照耀中国》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
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因感染细菌而献出了生命。
4.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5.斯诺说:“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把中国历史引导到了新的方向”,实际上说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
6.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老李;担心急着把自己写进专栏、被外国人误以为“鸡巴”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向季邦。
7.长征的起因: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由于中央红军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伤亡重大,未能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主力被迫退出苏区,进行战略转移。
第5部《红星照耀中国》全国视野 2019广东深圳,甘肃兰州,浙江湖州,内蒙古呼和浩特语段阅读考查【教材出处】统编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P64~P67(《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作品背景】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
与此同时,与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也被严密封锁。
为了了解苏区和红军,埃德加·斯诺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
1928年斯诺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题目含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内容简介】《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艺术特色】①人物形象生动立体。
书中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涵盖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徐海东等革命领袖,对他们的描写真实而生动;②语言风格诙谐幽默。
作者常在史实中穿插一些淡淡的幽默语句,让人忍俊不禁,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③历史事实具体全面。
书中记录了那个时期的相关史实,全面叙述了“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未来;④呈现形式丰富多样。
作者在书中采用多种呈现形式来记录史实、分享感悟,有采访、转述、逐条的日记等。
【作品意义】①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②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初中名著导读思维导图整理《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朝”表示早年时期,“夕”表示晚年时期,“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主要篇目:《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老来娱亲”、“郭巨埋儿”)、《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后遇见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一路降妖伏魔,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由“大闹三界”“取经缘起”和“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的百回大书,深刻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明朝统治阶级腐朽没落,世风堕落,表示蔑视皇权的精神。
《骆驼祥子》老舍的长篇小说。
描写了旧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该小说讲述了“鹦鹉螺号”(诺第留斯号)的故事,叙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教授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潜水艇船长尼摩邀请阿龙纳斯教授作海底旅行。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海、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许多危险。
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教授不告而别,把他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它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初中
怀着对中国战士的重重疑问,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当时被恶意曲解的革命根据地,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然后他用平实,质朴的文字记录下来我很诧异于作者竟然是个美国人,他对中国的热爱令我震惊。
斯诺对革命者的描写狠狠地驳斥了国民党,他们一直对外宣扬鼓吹共产党人为“狂热分子”、“无知土匪”、“强盗”。
书中是这样描述毛泽东的:“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对周恩来的着墨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他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
”除此之外,还有黄埔军校毕业身经百战、战无不胜的林彪;使地主乡绅闻风而逃的贺龙;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就带领饥民攻打粮仓的彭德怀;洛浦、徐海东、刘志丹、徐特立、林伯渠、左权等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通过他的叙述,我仿佛看到无数仁人志士在战火纷飞的根据地,用火一般的热情与铁一般的意志,百折不挠,自信乐观地坚持着自己心中那最崇高的革命理想。
他们是一群有气质、有风度、有抱负、有力量的领导者!。
五、《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代表作有《红星照耀中国》《远东前线》《活的中国》等。
【作品介绍】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采访和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写作。
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做了公正报道。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作品意义】①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②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人物辨识】
【思维导图】。
第二部分名著阅读五、《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八年级上册P64)【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代表作有《红星照耀中国》《远东前线》《活的中国》等。
【作品背景】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
与此同时,与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也被严密封锁。
苏区和红军的存在成了一个难解的谜,为了解开这些谜,给萦绕在心头的问题找到答案,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作品提要】全书共12篇,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做了公正报道。
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作品意义】①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②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
【思维导图】【主要人物及相关情节】毛泽东人物形象质朴纯真,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精力过人,天才的军事家、政治战略家,同时他又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人。
主要经历就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组建中国共产党——组织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长征相关情节《苏维埃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①与父亲对抗。
②剪辫子、参加革命军。
③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
④他的财物只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
⑤谈及已死的同志和饥荒中的死人事件,他眼睛湿润。
第5部 《红星照耀中国》全国视野 2019广东深圳,甘肃兰州,浙江湖州,内蒙古呼和浩特语段阅读考查【教材出处】统编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P64~P67(《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作品背景】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
与此同时,与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也被严密封锁。
为了了解苏区和红军,埃德加·斯诺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
1928年斯诺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题目含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内容简介】《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艺术特色】①人物形象生动立体。
书中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涵盖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徐海东等革命领袖,对他们的描写真实而生动;②语言风格诙谐幽默。
作者常在史实中穿插一些淡淡的幽默语句,让人忍俊不禁,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③历史事实具体全面。
书中记录了那个时期的相关史实,全面叙述了“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未来;④呈现形式丰富多样。
作者在书中采用多种呈现形式来记录史实、分享感悟,有采访、转述、逐条的日记等。
【作品意义】①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②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清晰完整版
《红星照耀中国》是中学语文课程要求中必读的一本书目,也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名著。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将帮助你复习该书章节内容,一起重温抗战时期那些伟大的历史故事。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的思维导图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概要】、【作者】和【作品介绍】,我们可以清晰地从MindMaster思维导图中获取到该书的介绍。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它是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撰写完成,该书文笔优美,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作品,非常值得我们广大青年细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