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 格式:doc
- 大小:225.50 KB
- 文档页数:17
第二章第二节个体心理发展理论(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
(三)弗洛伊德的理论
(四)埃里克森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三章学习理论第二节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学派学习理论
第三章学习理论二、认知学派学习理论
小结:
第四章第一节知识学习
第四章知识与技能
第一节知识的学习(补充)
第二节技能的学习
第五章态度与品德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含义及关系
第二节品德发展理论
第三节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六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一节问题解决
第六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二节创造性
第七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第七章学习动机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第七章学习动机
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八章学习策略
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第二节典型的学习策略
第三节学习策略的训练与培养
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节学习迁移理论
第九章学习迁移
第三节学习迁移与教学
第一节教学设计
第十章教学心理第二节课堂管理。
教师招考I(教育综合)思维导图■学习心理〔二〕客观题图片1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标准的学习的心理学家是OoA.加涅B.桑代克C.苛勒D.冯忠良2.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知识分为A.陈述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B.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C.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D.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3.练习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临时停顿期,这个时期称为()。
A.过度学习期B.高原期C劳累期D.埋伏期4.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O oA.道德认知B.道德感情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5.依据技能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技能可分为O o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C.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D.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6.技能学习最根本的条件是O oA.讲解B./F范C.练习D.反应7.智力技能的操作对象是A.身体的运动系统8.大脑C.符号化观念D.具体的物体8.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包含O oA.依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9.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10初中阶段学生的品德开展具有0的特点。
A.稳定性B.波动性C.延缓性D.爆发性11.后习俗水平的特点是()。
A.着眼于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己的利害关系B.着眼于社会的期望和要求C.着眼于正义和个人尊严D.着眼于法律的权威11.0是标准内化的初级阶段,是品德建立的开端。
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12.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的是Oo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清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沾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13.每当想起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就会唤起小李对那种坚贞不屈行为的钦慕之情,并鼓舞着小李去战胜困难。
这种道德感情是OoA.直觉的道德感情B.理想的道德感情C.理性的道德感情D.想象的道德感情14.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开展阶段论,该儿童的道德开展处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