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6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盐的概念,知道盐的组成和性质。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如食盐、白糖、味精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盐的概念和组成。
2. 盐的性质。
3. 常见盐的识别和了解。
三、教学难点:1. 盐的组成和性质的深入理解。
2. 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酸、碱、盐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盐的概念和组成:通过PPT展示,讲解盐的定义、组成及分类。
3. 讲解盐的性质:介绍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4. 了解常见盐:讲解食盐、白糖、味精等生活中常见的盐的来源、用途和性质。
5.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食盐、白糖、味精等盐的样品,观察其外观和味道。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盐的重要性和在生活中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调查和了解其他常见的盐及其用途。
8. 板书设计:盐的概念和组成定义: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盐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味道等。
化学性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常见盐食盐:来源海水、矿石,用途调味、保存食物。
白糖:来源甘蔗、甜菜,用途调味、甜品制作。
味精:来源谷物,用途增强食物鲜味。
9.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使学生了解了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能够识别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
在实践操作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在讲解盐的组成和性质时,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的掌握程度。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概念,掌握盐的组成和性质。
2. 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认识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
2. 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盐的组成和性质的理解。
2. 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盐的性质和用途。
2. 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盐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盐的种类和作用。
2. 讲解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通过PPT展示,讲解盐的定义、组成和性质。
3. 分析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举例说明氯化钠(食盐)、碳酸钙(石灰粉)等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其他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总结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其作用,准备下一节课的交流。
附:板书设计《生活中常见的盐》一、盐的概念: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盐的组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三、盐的性质:根据组成离子性质确定。
四、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1. 氯化钠(食盐):调味、保存食物、融雪等。
2. 碳酸钙(石灰粉):建筑、农业、治理酸性土壤等。
3. 其他常见盐:硫酸铵、硝酸钾等。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的理解。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的认识。
3. 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盐的总结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看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通过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通过比较碳酸盐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能简单的归纳出相同点,为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增加课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实验,既学会粗盐提纯基本操作,又消除了前面阅读整理知识的单一性,同时增加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相关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常见的盐的性质用途。
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生活中常见的盐同学们在家有没有做过饭烧过菜?烧菜过程中应加哪些调味品?最主要的是加一些盐,厨房中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
同学们,我们化学中的盐是指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不仅仅指食盐,而且有些盐是有毒的,如我国曾发生过多起因误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当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生活中常见的盐有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高锰酸钾(KMnO4)和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等。
二、新课学习。
播放课件:生活中常见的盐(一)氯化钠指导阅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常见的盐,请大家阅读有关氯化钠的知识。
思考下列问题:①通过阅读教材,你对氯化钠有了哪些进一步了解?②你所知道的氯化钠的组成如何?身体每天对氯化钠的摄入量大约是多少?为什么?能否过多地食用食盐?氯化钠有那些重要的用途?它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怎样?1.氯化钠的组成2.氯化钠的用途3.氯化钠的分布(归纳、总结要根据新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一定要形成完整的概念。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盐的种类和用途;
2.掌握盐的正确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二、教学内容
1.盐的种类和用途;
2.盐的正确使用方法;
3.盐的摄入量和健康饮食。
三、教学重点
1.盐的种类和用途;
2.盐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学难点
1.盐的摄入量和健康饮食。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实验法;
3.互动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1. 盐的种类和用途
1.讲解盐的种类和用途;
2.分发盐的样品,让学生品尝不同种类的盐,了解它们的味道和用途。
2. 盐的正确使用方法
1.讲解盐的正确使用方法;
2.分发盐的使用量表,让学生了解不同食物需要的盐的用量。
3. 盐的摄入量和健康饮食
1.讲解盐的摄入量和健康饮食;
2.分发健康饮食指南,让学生了解如何控制盐的摄入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七、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种类的盐,并了解它们的用途;
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盐,并掌握不同食物需要的盐的用量;
3.学生能够了解盐的摄入量和健康饮食,并掌握如何控制盐的摄入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盐的种类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盐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了解了盐的摄入量和健康饮食。
但是,教学中还可以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更好地掌握盐的使用方法。
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定义和性质,知道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 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盐,如食盐、白糖、纯碱等,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1. 盐的定义和性质2. 常见盐的名称、特点和用途三、教学难点1. 盐的组成和分类2.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盐的定义和性质。
2. 利用实验法,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常见盐的特点和用途。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等。
2. 实验试剂:食盐、白糖、纯碱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4. 学生分组,每组4-6人。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盐,盐有哪些特点。
3.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常见盐的溶解性、颜色等性质。
4. 分析常见盐的用途: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食盐、白糖、纯碱等盐的用途。
七、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生活中其他常见的盐。
八、课后反思2. 学生反馈学习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九、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盐的科普宣传活动,如制作盐的科普展板、PPT等。
2. 开展盐的创意烹饪比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新菜肴。
十、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实验操作等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预习作业等。
3. 学生拓展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科普宣传活动和创意烹饪比赛中的表现。
4.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评估学生对盐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盐,盐有哪些特点。
3.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常见盐的溶解性、颜色等性质。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3)学习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能判断常见化学反应是否为复分解反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盐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判断。
2、教学难点(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碳酸根离子检验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归纳法四、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试管、滴管、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如食盐、纯碱、小苏打、大理石等,引出课题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盐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物质。
比如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食盐,还有用于制作面食的小苏打,建筑中常用的大理石等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盐。
(二)新课讲授1、常见的盐(1)氯化钠(NaCl)介绍氯化钠的化学式、俗名、在生活中的用途(如调味、腌制食品、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等)(2)碳酸钠(Na₂CO₃)讲解碳酸钠的化学式、俗名(纯碱、苏打)、在工业上的用途(如制造玻璃、纺织、造纸等)(3)碳酸氢钠(NaHCO₃)说明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俗名(小苏打)、在生活和医疗中的用途(如烘焙糕点、治疗胃酸过多等)(4)碳酸钙(CaCO₃)阐述碳酸钙的化学式、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如大理石、石灰石等)、用途(建筑材料、补钙剂等)2、盐的化学性质(1)与酸反应实验演示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Na₂CO₃+ 2HCl = 2NaCl + H₂O + CO₂↑引导学生思考碳酸氢钠与稀盐酸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NaHCO₃+ HCl = NaCl + H₂O + CO₂↑(2)与碱反应介绍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实验演示,观察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Na₂CO₃+ Ca(OH)₂= CaCO₃↓ + 2NaOH (3)与盐反应举例说明碳酸钠与氯化钙的反应,观察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Na₂CO₃+ CaCl₂= CaCO₃↓ + 2NaCl3、碳酸根离子的检验讲解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有碳酸根离子实验演示检验碳酸钠中碳酸根离子的过程4、复分解反应(1)概念通过分析前面学习的化学方程式,总结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表达式AB + CD = AD + CB(3)发生条件讲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三)课堂练习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如判断化学反应是否为复分解反应、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等(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发生条件(五)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如完成课本上的习题、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盐的知识等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九年级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第一章:盐的定义与分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定义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盐的分类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盐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盐的定义: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 盐的分类:根据组成盐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不同,盐可分为无机盐和有机盐。
3. 常见盐的例子:氯化钠(食盐)、硫酸铜、碳酸钙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盐的定义和分类。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
2. 讲解盐的定义:解释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3. 讲解盐的分类:介绍无机盐和有机盐的概念,举例说明。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盐,并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类盐。
五、课后作业1. 总结盐的定义和分类,写在日记本上。
2. 观察家里或学校的厨房中使用的盐,了解其化学成分。
第二章:生活中常见的盐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其用途。
2. 使学生掌握这些盐的化学性质。
3.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食盐(氯化钠):调味品,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
2. 白糖(蔗糖):甜味剂,提供能量。
3. 纯碱(碳酸钠):面食加工,去污剂。
4. 醋酸钠(醋酸盐):食品添加剂,防腐剂。
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其用途。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盐的用途。
2. 讲解食盐(氯化钠):解释其在烹饪中的作用,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
3. 讲解白糖(蔗糖):介绍其作为甜味剂和能量来源的用途。
4. 讲解纯碱(碳酸钠):阐述其在面食加工和去污剂中的应用。
5. 讲解醋酸钠(醋酸盐):介绍其在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中的作用。
五、课后作业1. 总结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其用途,写在日记本上。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定义和性质,知道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 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如氯化钠(食盐)、碳酸氢铵(小苏打)、硫酸铜(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石灰石)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盐的定义和性质2. 常见盐的种类和用途教学难点:1. 盐的化学式的书写和理解2. 盐的实际应用场景的把握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物盐样品、实验室用具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盐样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都是盐,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盐的定义和性质(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盐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做好笔记。
2. 教师提问:盐的化学式是怎么写的?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三、常见盐的种类和用途(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常见盐的图片和名称,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用途。
2. 学生跟随PPT学习,做好笔记。
四、实验室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布置实验室任务:观察和分析常见盐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形状、溶解性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盐的定义、性质、种类和用途。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盐的定义、性质、种类和用途的掌握情况。
2. 实验室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室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盐的知识。
六、教学延伸(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农业(用作化肥)、工业(生产化学品)等。
2. 学生跟随PPT学习,了解盐的广泛应用。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教案: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目标:1.让学生了解盐的基本概念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盐的样本:食用盐、岩盐、泡脚盐、洗涤盐、食盐水等。
2.大白纸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不同种类的盐的样本,并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们能从这些样本中看到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指出这些样本都是盐。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盐的定义:盐是一种化学物质,由一种阴离子和一个或多个阳离子组成。
2.盐的种类:食用盐、岩盐、泡脚盐、洗涤盐等。
3.盐的应用:a.食用盐:常用于食物调味,增加食物的味道。
b.岩盐:常用于烹饪,也可以用作装饰品、养生类产品。
c.泡脚盐:常用于舒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d.洗涤盐:常用于洗涤衣物,增强清洁力。
e.食盐水: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或漱口。
三、活动实践(20分钟)1.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盐的种类进行研究和展示。
要求学生在纸上写下盐的种类和用途,并绘制相关图片。
2.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调查结果,并与其他组进行讨论和比较。
学生可互相提问、交流各自的观点。
3.教师点拨: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内容进行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盐的种类和应用。
四、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学生们对盐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教师可问学生们在本堂课中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五、延伸活动(15分钟)1.学生延伸:让学生回到家中,观察家中的盐,并写下盐的种类和用途。
学生可以选择拍照或绘制图片。
2.归纳总结:下节课,学生可以将自己观察到的盐的种类和用途带来学校,教师将学生的归纳总结贴在黑板上,与全班分享。
六、作业(2分钟)让学生将家中观察到的盐的种类和用途写在作业本上,并准备下节课的展示。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对盐的种类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分组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通过讨论和比较,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一、教学内容分析1.学科知识内部结构:本课题所学习的内容是沪教版社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下册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三节《几种重要的盐》课题2《几种常见的盐》。
2.课程标准学习要求;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3.教材分析:通过前面对酸、碱、盐及复分解反应的学习,学生认识到盐是物质分类中的一种。
教材中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盐,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课时安排:1课时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酸、碱、盐的学习,对盐类物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生活中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深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通过实验探究对这几种盐进一步进行学习,了解他们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重要性;在常见的碱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在这节课中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和实验探究了解氯化钠、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的组成、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习兴趣;2.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3.通过实验探究,对比实验现象了解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重点几种常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盐是组成上含有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的一类物质,你能说说生活中你认识哪些常见的盐吗?【学生活动】学生追忆生活中见过的盐并进行阐述【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化学学习来源于生活。
【教师活动】生活中的盐有很多,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几种常见的盐。
分别向学生展示一包食盐、一包碱面、一包发酵粉、一个鸡蛋、一包贝壳、一瓶钙尔奇,问:同学们对这些物质熟悉吗?接下来我们就分成六个小组(食盐组、碱面组、发酵粉组、鸡蛋组、贝壳组、钙尔奇组)来学习几种常见的盐——氯化钠、纯碱、小苏打、碳酸钙。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概念,知道盐的组成和性质。
2. 使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盐的概念和组成2. 盐的性质3. 常见盐的种类和用途4. 实验操作技能训练5. 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盐的概念、组成、性质;生活中常见盐的种类和用途。
2. 教学难点:盐的化学性质,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盐的奥秘。
2. 利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盐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讲解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介绍生活中常见盐的种类和用途。
3.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盐的溶解、结晶等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与盐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解决。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成果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盐的理解和记忆。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盐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验操作评价: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价。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盐的概念、组成、性质以及常见盐的种类和用途的掌握程度。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概念,掌握盐的性质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盐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盐的概念: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 盐的分类:根据组成盐的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不同,盐可分为不同类型,如钠盐、钾盐、钙盐等。
3. 常见盐的性质: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铵等常见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 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盐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盐的概念、分类、性质及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2. 教学难点:盐的分类及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盐的性质和分类。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对盐的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盐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盐,盐有哪些种类。
2. 讲解盐的概念:介绍盐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3. 学习盐的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盐,让学生了解盐的分类及特点。
4. 探究常见盐的性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铵等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5. 总结盐的性质和分类: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明确盐的性质和分类。
6. 讲解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介绍盐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盐的认识。
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盐的知识掌握。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
2.技能目标:学会正确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盐。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盐的兴趣和保护盐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PPT、盐的样品、双层玻璃杯、净水、盐量勺、各种不同类型的食盐。
2.教学环境:教室。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碗水和一些食盐,请几名学生尝一尝,询问盐对水的作用,并带入今天的主题,《生活中常见的盐》。
2.呈现盐的种类和用途(15分钟)使用PPT介绍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食盐、药用盐、食品添加剂盐、工业盐及其它种类盐,并依次展示其用途,通过图片和详细的文字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分组观察(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不同种类的盐的样品,并给予每个小组一杯净水。
指导学生根据观察和嗅闻的结果,以及参考PPT上的文字提示,判断出每种盐的种类,并记录下来。
然后请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4.盐的实际应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予每个小组一个盐量勺和一些已经标注了不同种类的食盐,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食盐使用的方法和用途。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每种食盐的外观形状、颜色和颗粒度,并尝试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速度和溶解度。
然后让学生思考并记录下每种盐适用于什么场合和用途,并进行小组交流。
5.盐的保护意识培养(15分钟)通过讨论和问答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如何合理利用盐资源以及盐对环境的影响。
提醒学生使用适量盐,并告诉他们过量使用盐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引导学生提出保护环境的意识,并鼓励他们节约使用盐资源。
6.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强调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盐资源的意识。
四、课后延伸活动:1.让学生家庭作业中勘察和收集家庭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
2.请学生阅读与盐相关的科普文章或新闻,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化学式、俗名及用途。
2.掌握生活中常见盐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总结、掌握常见盐的化学性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复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化学式、俗名及用途。
教学难点:掌握常见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课时:1课时课型:复习课教学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多媒体辅助法、对比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新课导入。
通过两张图片对比引入课题,生活离不开化学,更离不开天天和我们打交道的“盐”-生活中常见的盐。
2.出示学习目标。
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和老师一起总结已学知识。
二、设疑自探-知识回顾:根据所学知识,总结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化学式、俗名及用途。
三、解疑合探: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盐的用途,回忆一下前面学到的碳酸钙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制取:(1)工业:CaCO3CaO+CO2↑(2)实验室:CaCO3+2HCl==CaCl2+H2O+CO2↑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吗?引出盐的化学性质。
四、质疑再探-盐的化学性质:1.盐 + 酸→新盐 + 新酸Na2CO3+2HCl==2NaCl+H2O+CO2↑2.盐 + 碱→新盐 + 新碱Ca(OH)2+ Na2CO3===CaCO3↓+ 2 NaOH3. 盐 + 盐→盐1 + 盐2CaCl2+ Na2CO3===CaCO3↓+ 2NaCl4.盐 + 金属→另一种金属 +新盐Fe + CuSO4== Cu+ FeSO4五、拓展运用:当堂练习,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复习内容。
六、盘点收获:让学生谈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布置作业:甘肃中考115 P81第12、13题板书设计:生活中常见的盐一、知识回顾:二、碳酸钙的化学性质:(1)工业:CaCO3CaO+CO2↑(2)实验室:CaCO3+2HCl==CaCl2+H2O+CO2↑三、盐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盐的常见种类和成分。
2. 了解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盐的常见种类和成分。
2. 盐的应用。
3. 盐的实验。
三、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5分钟)1. 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盐的重要性。
2. 出示图片,询问学生对盐的了解。
3.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盐的种类和成分,盐的应用以及进行相关实验。
4. 引导学生提出对盐的好奇和疑惑。
Step 2:盐的种类和成分(20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不同的盐样品,让他们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观和颜色。
2. 分组讨论,找出不同盐之间的共同点和区别。
3. 通过尝试,让学生品尝不同盐对食物味道的影响。
4. 分析不同盐的成分和含量,解释它们的不同特点。
Step 3:盐的应用(20分钟)1. 结合生活实际,列举盐在食品加工、调味、腌制、防腐等方面的应用。
2. 让学生思考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
3. 组织学生观察和探究盐在除冰、染色、皮革处理等方面的应用。
Step 4:盐的实验(30分钟)1. 分发实验材料,包括盐、水、酒精、红、蓝、黄三原色等。
2.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盐的溶解实验和盐对染色的作用实验。
3. 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总结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 学生自由进行盐与其他物质的实验探究,发现并展示实验结果。
Step 5:总结和拓展(15分钟)1. 总结盐的种类、成分和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使用范围。
3. 分组或个人完成盐相关主题的调研报告或小研究。
4.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展望。
四、教学评价:1. 听取学生对盐的定义和应用的回答。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完成的实验报告。
3. 对学生的调研报告进行评价。
4. 学生参与度和主动性。
5. 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一)教案设计
执教:江夏区法泗中学王文涛
一、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②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③初步了解复分解反应;④学会初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从而进一步理解“化学—生活”的理念。
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方式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发展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②通过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触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
③能够将所学知识类化、迁移和拓展,做到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②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③学会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周围的物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案重点:
①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三、教案难点:
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能主动地初步出归纳出碳酸根离子的检验的方法。
四、教案准备:
生理盐水注射液稀盐酸食盐水槽大理石五、教案方法:
多媒体教案讲授法
六、教案过程预设: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前活动:“图片欣赏——石笋和钟乳石”
日常生活中的食盐——盐类——《生活中常见的盐》。
(实物展示)
2、学生自学:氯化钠部分。
总结氯化钠的用途和来源。
A、用途:
①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用盐水消毒和漱口等。
②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种。
③食品业:用食盐腌渍蔬菜、鱼、肉、蛋等,使这些食品风味独特,还延长保质期。
1 / 7
④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各种有用的化工产品。
⑤交通上:将NaCl撒在雪上,可使路面积雪消融,减少事故的发生。
B、来源:自然界中的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蕴藏有大量的氯化钠。
3、通过对氯化钠广泛的用途引入盐这类物质。
①知道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②通过列举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其他盐类,初步建立起化学盐类的概念;
③提出化学对盐的定义: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④学生举一些盐的例子,并说出其组成。
尝试对举出的盐进行简单分类。
4、由盐的介绍将内容迁移到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了解盐类是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一类离子化合物。
A、碳酸钙;
B、碳酸钠;
C、碳酸氢钠;
5、小结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序名化学俗用
1氯化
碳酸2
3碳酸钠碳酸氢钠4
6、盐的水溶液是否一定显碱性?
指出酸的水溶液显酸性;碱的水溶液显碱性;盐的水溶液不一定显中性;
7、通过碳酸钙的用途和性质引入类似的反应:
①CaCO+2HCl==== CaCl+HO+CO↑2322②
NaCO+2HCl====2NaCl+Ho+CO↑2223③NaHCO+ HCl === NaCl + HO + CO↑;223
④BaCO + HCl。
⑤AgCO + HCl。
332⑥(NH)CO + HCl。
⑦NHHCO + HCl。
334248、透过以上现象分析本质:
①由以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②总结出碳酸根离子的检难方法。
——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CO(或碳酸氢根离子HCO)的盐,都能跟盐酸反-2-33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盐的组成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CO(或碳-23酸氢根离子HCO)-39、
总结以上这些反应的特点,指出这种新的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2 / 7
10、课堂小结与随堂训练;
附1:板书设计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1)
1、生活中常见的盐:
NaCl CaCO NaCO NaHCO 33322、盐的概念:
盐——金属离子+ 酸根离子
3、盐的性质:
A、盐的水溶液一定是显中性吗?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C、碳酸盐的检验;
D、复分解反应;(概念及形式)
3 / 7
附2: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1)
通过对《盐化肥》这一章节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盐类是我们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用途的一类化合物。
请大家与老师一起来回顾和完成本节课有关的学习:
1、①判断以下物质中哪些不属于盐类?(用下划线标注)1、NaCl。
2、FeO。
3、
CuSO。
4234、HSO。
5、Mg(NO)。
6、(NH)CO。
33242347、NaCO。
8、NaOH。
9、NaHCO。
33210、BaSO。
11、NHCl。
12、CHOH。
542413、KClO。
14、O。
15、KMnO。
4332②、通过对盐类物质的判别,那么我们把什么样的物质称为盐呢?
盐是指;
③、我也来写几个盐类物质的化学式:;
2、通过学习,我们接触到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盐类物质,如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碳酸
氢钠,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些这些盐的相关知道,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生产和生活中的用
3、我们知道酸的水溶液呈酸性,碱的水溶液显碱性,那么盐的水溶液是不是一定显示中性呢?
①盐的水溶液一般呈中性,pH = 7。
②苏打和小苏打的水溶液却呈性,pH7。
4、回顾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了解与碳酸盐有关的反应;
4 / 7
①CaCO+ HCl ——3②NaCO+ HCl ——32③ BaCO+ HCl ——3④NaHCO+ HCl ——3小结: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
5、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应反叫复分解反应。
形式:;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HSO+Ca(OH)==CaSO+2HO 22244B.HSO+BaCl==BaSO↓+2HCl 4224C.2HCl+Fe==FeCl2+H2
D.2HCl+CaCO==CaCl+H0+CO↑2322附3: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盐的是()。
A.食醋
B.生石灰
C.纯碱
D.烧碱
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HSO+ Ca(OH)=== CaSO+ 2 HO 222 4 4
B.HSO+ BaCl=== BaSO+ 2HCl ↓4 4 2 2C.2HCl + Fe === FeCl+ H↑22
D.2HCl + CaCO=== CaCl+ HO + CO↑22 3 23、下列各组物质名称不代表同一物质的一组是()。
A.氯化钠、盐
B.氢氧化钠、苛性钠
5 / 7
C.碳酸钠、纯碱
D.碳酸氢钠、小苏打
4.检验碳酸盐常用的试剂是()。
A.硝酸银溶液
B.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5、某钡盐具有不易被X射线透过的性质,医疗上常把它作为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Ba2+有很强的毒性,那么你认为下列物质中最适宜用作“钡餐”的是剂,俗称“钡餐”,已知()
A、BaCO
B、BaSO
C、BaCl
D、Ba(NO) 23423二、非选择题。
5、按要求书写化学式。
(1)纯碱(2)小苏打(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4)食盐的主要成分(5)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的盐
6、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盐。
取一些草木灰加入盐酸后,生成的气体
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断草木灰尘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7、往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后,能够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O3,这个观点对吗?如果不对,尝试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反驳:;2-8、根所题目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
反应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
(2)纯碱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
;
6 / 7
(3)用含小苏打的胃药治疗胃酸过多症:
;
(4)往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苏打溶液,石灰水变浑浊:
;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