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质构造shuili
- 格式:ppt
- 大小:622.00 KB
- 文档页数:68
读书报告班级:资环14-2班姓名:赵丽芳学号:1417101042地质构造与农田水利工程的关系摘要: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和农田水利工程的研究是不同的,但也有其相通的地方。
构造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和演化生成的学科, 而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门研究人类构造活动中出现地质问题的学科,它是以构造地质学为基础的学科。
从而不难看出,两门学科虽然所研究的目的不同个, 但是两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确是一致的。
本文主要探讨构造地质和农田水利工程地质之间的基本关系,并且阐述了构造地质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构造地质;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关系;具体应用所谓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地质作用下(多为构造运动),发生变形和变位后,形成的几何体,或残留下的形迹。
地质构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
次生构造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原生构造一般是用来判断岩石有无变形及变形方式的基准。
构造也可分为水平构造、倾斜构造、断裂和褶皱。
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
主要内容是:整修田间灌排渠系,平整土地,扩大田块,改良低产土壤,修筑道路和植树造林等。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①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②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如今科技飞速发达, 人们将不断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应用与地质工程中,将地质进行人工强制的改造,包括一些不适合改造的地质,这样做无异于将人们的性命置于危难之中。
绪论(略)第一章岩石与造岩矿物矿物地壳中丰度最大的几种元素依次为:氧,硅,铝,铁,钙,镁,钠,钾,钛,氢等。
矿物: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的元素或化合物。
岩石:矿物的集合体。
岩石是各种矿物的混合物。
对于肉眼鉴别矿物来说,矿物的下述几方面特性有重要意义:(一)矿物的形态:固态矿物又可分为结晶质和非晶质两类结晶质矿常见的物单体形态有:片状、鳞片状、板状、柱状、立方体状、菱面体状、菱形十二面体,常见的矿物集合体形态有:粒状、块状、土状、鲕状、豆状、纤维状、钟乳状等。
(二)矿物的物理性质1、透明度:矿物能够透过光线的程度称为透明度。
2、光泽:光泽是指矿物的新鲜光洁面反射可见光的能力。
可分为下列三种:(1)金属光泽(2)半金属光泽(3)非金属光泽:①金刚光泽②玻璃光泽③油脂光泽④珍珠光泽⑤丝绢光泽⑥土状光泽3、颜色与条痕4、硬度: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力机械刻划的能力。
5、解理:矿物晶体受外力敲击时,能够沿一定方向裂开的性能。
开裂的平面称为解理面。
6、断口:完全不具有解理性的矿物,在锤击后沿任意方向发生不规则断裂,其断裂面可称为断口。
岩浆岩岩浆岩: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产状:侵入岩的产状包括:岩基、岩株、岩盘与岩盖、岩床、岩墙和岩脉;喷出岩的产状包括:岩流、火山锥(岩钟)、熔岩台地。
岩浆岩的结构:按照结晶程度可将岩浆岩结构分为:全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半晶质结构;按照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可把岩浆岩的结构分为显晶质和隐晶质两种类型;按照矿物晶粒的相对大小,可将岩浆岩的结构划分为等粒结构和不等粒结构两种。
岩浆岩的构造: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与充填方式。
常见的岩浆岩构造有下列几种:块状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及杏仁构造、层状构造组成岩浆岩的矿物最常见的是石英、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等几种,根据造岩矿物在岩浆岩中的含量及其在分类命名中所起的作用,岩浆岩的造岩矿物可分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副矿物。
水电工程施工地质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地质勘察、设计和施工等工作,保障工程安全和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地质勘察、设计和施工等工作。
第三条地质勘察、设计和施工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第四条水电工程施工地质规程的内容包括基本原则、分项规定、技术标准等。
第五条严格执行地质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环境安全,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第二章地质勘察第六条施工前必须进行地质勘察,确定地质环境、地质构造、地层特性等地质情况,提供施工设计的依据。
第七条地质勘察应包括地质资料搜集、地质地貌勘查、地质构造观察、地质孔探等内容。
第八条地质勘察报告应包括地质概况、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评价等内容。
第九条地质勘察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地质勘察资质,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勘察工作,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条地质勘察报告必须经审批机构审定后方可作为施工设计的依据。
第三章地质设计第十一条施工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地质勘察结果,合理布局施工布置,采取相应的地质处理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平稳进行。
第十二条施工设计应包括地质工程勘察报告、施工方案、地质处理设计等内容。
第十三条施工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地质设计资质,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设计工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四条施工设计必须经审批机构审定后方可进行实施。
第四章地质施工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地质勘察和设计要求,采取相应的地质施工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环境安全。
第十六条地质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不得擅自调整工程方案,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第十七条地质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地质施工资质,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施工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十八条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必须立即停工处理,确保工程的安全。
第五章地质监测第十九条施工单位应加强地质监测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地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地质灾害隐患。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知识点1内力作用1 •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 .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________ 、岩浆活动和 _______ ■乍用。
3•影响: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________ 。
4.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知识点2外力作用1. 概念: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
2 •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 _______ 。
3. 表现形式⑴ 风化作用⑵ 侵蚀作用⑶ 搬运作用⑷ 堆积作用举例说明:以下地貌和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海蚀柱、海蚀崖:_______ ; 冰斗和角峰:________ ; 沙滩:____________ :新月形沙丘:_______ ; 黄土高原地貌:________ ;风蚀柱、风蚀蘑菇:_______ ;冲积扇(洪积扇):__________ 等等。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知识点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
2. 物质循环过程(1)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A、B 、C 岩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循环环节:①外力作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重熔再生、④__________ < 技巧点拨:(1) ____________ 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的就是___ 。
(2) ______ 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
二0一0年十一月 中国 南京专业年级 学 号姓 名 指导教师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目录第一章江宁汤山镇湖山地区野外实习1.1 前言 (3)1.2 罗盘使用及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4)第二章南京燕子矶公园野外实习2.1 前言 (12)2.2 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 (13)第三章实习体会 (15)第四章实习区地质示意图 (17)第一章江宁汤山镇湖山地区野外实习1.1 前言日期:2010年11月20日天气:晴实习地点:南京江宁湖山地区1.1.1 实习目的及任务1、观察沉积岩地区岩溶地貌现象。
2、观察、认识沉积岩的地层、岩性及古生物化石。
3、观察地质构造现象,认识褶皱构造和断层构造现象。
4、学会使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
1.1.2 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1、小野田采矿场→沿盘山公路路边观察→小野田办公楼主要观察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岩性及古生物化石,观察孔山背斜的特征。
2、棒槌山西小铁路边人工剖面主要观察三叠系中下统青龙群下部地层、岩性等,在孔山北坡山麓孔山寺泉出露。
1.1.3 湖山地区地质概况湖山地区位于南京城东大约28公里,处于宁镇山脉西南部,区内有三列山、两列谷,山脉走向NEE,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
自南京有公共汽车通汤山镇、湖山等地,交通方便。
这里地层出露交全而清楚,易于观察。
北列山海拔高度在120~169m,包括排山、棒槌山。
谷地1:北侧湖山谷地是二叠系龙潭煤系地层经过地表水侵蚀形成,该谷地两侧的谷坡上发育有二级阶地,第一阶地海拔40~60m,即农田、煤矿所在地,第二阶地海拔60~70m,主要为残积、坡积之碎石,夹有少量冲击成因的粉砂质粘土。
中列山山势较高,一般标高为160~250m,主要包括黄龙山、团山、纱帽山、土山、陡山、狼山等,主峰孔山高341.8m。
谷地2:南侧谷地是志留系高家边组页岩地层被剥蚀而成(老宁杭公路)。
南列山简称汤山,其主峰海拔292.3m。
泉水:孔山北坡山脚下,有孔山寺泉;棒槌山泉,均为上升泉。
第四章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知识梳理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部,主要是元素衰变产生的能。
2.表现形式:、和。
3.地壳运动(1)分类及影响:①水平运动:形成和;②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和。
(2)相互关系: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全球而言以为主、为辅。
4.影响: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
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部,主要是能。
2.表现形式:主要有、、、。
3.影响:“削高填低”,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组成(1)岩浆岩:由岩浆侵入上部或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2)沉积岩:碎屑物质经搬运沉积后,经作用而成。
(3)变质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和压力下经作用形成。
【指点迷津】1喜马拉雅山是由于地壳的垂直运动形成的这种认识没有从本质上看问题。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紧密相关的。
从形式上看,喜马拉雅山的上升属于垂直运动,但从本质上看,喜马拉雅山的上升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而形成的,是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
外力作用2.“华北平原又名黄淮海平原,完全是由海河、黄河、淮河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这种说法具有片面性。
在华北平原形成的过程中,除了泥沙淤积以外,还有地壳不断下沉,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3.风化作用就是风力作用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要点解读】水平运动平行于地表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大西洋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有主次之分,从全球范围看,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垂直运动垂直于地表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变动、台湾海峡的形成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有主次之分,从全球范围看,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2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塑造实例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受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花岗岩球状地貌侵蚀作用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形成“V”型谷、峡谷、瀑布,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三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溶蚀形成溶洞、峰林、地下河等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路南石林侵蚀作用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挪威峡湾海岸海浪侵蚀形成海蚀陡崖、海蚀柱、海蚀拱桥等青岛“石老人”堆积作用冰川堆积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千湖之国”芬兰风力堆积形成沙漠(静止沙丘、移动沙丘)、黄土堆积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具有分选性黄土高原流水堆积形成三角洲(入海口)、冲积扇平原(出山口)、河漫滩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河三角洲海流堆积形成海岸地貌海滩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大类。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综合课程实习报告报告编写人:何云松专业班级:水文1002指导教师:杨军耀张志祥陈军峰刘楠实习地点:山西省交城县水峪贯镇实习时间:目录第一部分文字报告部分第一章绪言 .....................................1.1.水峪贯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1.2 实习目的.............................1.3 实习任务.............................1.4 实习的工作概况和内容安排......................第二章实习区概况. ............................2.1自然地理概况............................2.2气象与水文特征..........................2.3 .地形地貌............................第三章地层岩性. ..............................3.1. 地层岩性.............................3.2 本区地层主要特征分叙: .......................第四章地质构造. ..............................4.1 概述..................................4.2区内主要地质构造及其构造应力状态分析................. 第五章地质发展史. .............................5.1 构造发展史.............................5.2 沉积发展史.............................第六章水文地质条件. ............................6.1地下水类型及补、径、排条件......................6.2.地下水的水动态特征.......................第七章地质灾害. .............................7.1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7.2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第八章总结与自我体会. ...........................第二部分综合地质图件1、水峪贯寺沟实测地层剖面图.................... 比例尺:1:5002、水峪贯寺沟实测地层柱状图.................... 比例尺:1:5003、水峪贯教学填图区地形地质图................. 比例尺:1:250004、水峪贯教学填图区地形地质图.................. 比例尺:1:25000第一章绪言1.1.水峪贯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水峪贯地区位于吕梁山中段太原西山煤田的西南部。
一、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工程地质学----调查、研究、解决与各种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
它是以地学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应用数学、力学的知识和工程学科的技术与方法来解决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有关的地质问题。
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课程中研究、讨论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都是围绕工程地质条件来进行。
自然地质环境与建设工程的矛盾性。
工程地质学的目的:查明各类工程建筑区的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物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对建筑区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方法、措施,保证建筑物的选址正确、设计合理、施工顺利、经济节约及工程完工后运行安全。
不同的地区,(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工程类型各不相同,在设计阶段工程地质条件的各方面并不是等同的,而且要有主有次,其中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器主导作用。
但在一些情况下,地形地貌或水文地质条件也可能是主要因素。
水利工程地质---------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
所谓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了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作用2个方面:(1)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及天然建筑材料共六个方面。
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建筑有制约影响因素,反之工程建筑又改变了建筑区的地质条件,二者是相互制约的。
建筑物完工之后,地质条件的改变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必须要考虑、研究、进行预测。
(2)工程地质作用---------地质条件的变化建筑物建成之后,地质条件发生了改变,对建筑物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如水库诱发地震、不均匀沉降对楼房的危害等。
无论是工程地质条件还是工程地质作用研究解决的问题都是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经济效益。
(1)工程岩土学(2)工程动力地质学(3)工程地质勘察(4)区域工程地质学(5)环境工程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关系密切的主要学科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地质学-------地学学科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