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歌剧院案例分析
- 格式:dps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18
《大师作品分析》指导教师:***学号:******B122*名:**完成日期:2011.6.21 引言1.1 争论与关注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在中国大陆新近完成了第一个建成项目:广州歌剧院。
在歌剧院的入口大厅里,前来参观的各界相关人士络绎不绝。
在建筑行业内部,关于新落成的广州歌剧院也是众说纷纭。
大部分意见是肯定的,但是针对某些部分的处理是否妥当,确也是有不少非议。
这可能也是一个明星建筑师的作品所带来的必然效应:争论和关注。
1.2 讨论框架在深入讨论之前,先介绍一下本文框架。
笔者关心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建筑学领域,广州歌剧院作为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的意义;其二,实践领域,广州歌剧院作为在中国建成的一个本土项目的意义。
第一个问题高屋建瓴,走的是文艺片作者路线;第二个问题下里巴人,走的是吃盒饭的群众演员路线。
唯有把这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考察,才能勾勒出这个七年之痒磨一剑的项目全貌。
下一个问题是,如何交织这两条线索。
把建筑设计和施工实践分开,容易造成传统的观念对立:设计理念国际领先,完成质量却差强人意,这样的结果是,很多可以探讨的问题,就被一句“国内施工质量有待提高”搪塞下去。
德兰达(Manuelde Landa)曾经批判过类似观点:在某种设计方法中,人们认为设计的形式完全是由概念和理性推导所驱动的,是一种形而上的思维产物,完全脱离于充斥着物质和能量的具体世界。
一旦获得这种思维产物,设计者只需要赋予它具体的物理形式,指定材料子系统。
这些附加的子系统通常是同质的,缺乏自己的表达,完全服从于设计者的意愿[1]。
换句话说,一个把扎哈的设计方案视为“柏拉图原型”,而用单纯用施工质量的游标卡尺来评判完成作品的方式,不利于展开讨论。
我们需要引入更有建设性的模型。
⼴州歌剧院案例分析⼴州歌剧院案例分析作者:扎哈?哈迪德李慧萍室内设计1241403010⽬录简介外部环境建筑形体造型及艺术效果建筑整体布局结构概况单层刚架结构的受⼒特点单层刚架结构的型式单层刚架结构的⽀撑系统单层刚架结构的选型及布置简介⼴州歌剧院是由扎哈哈迪德设计的,源⾃“被江⽔冲刷形成的圆润双砾”的理念。
扎哈作为当今建筑界最杰出的解构主义⼤师,是⼀位极其具有争议性的⼈物。
她的思想超越现实,曾经被称为“纸上建筑师”。
⼴州歌剧院总占地⾯积约42000m2,总建筑⾯积约70,781m2,包括⼤剧场36400m2,多功能剧场7400m2,其他配套建筑26100m2。
外部环境⼴州歌剧院位于珠江新城J4地块,新城轴线起点的两侧,与中央⼴场、滨江绿带共同形成⽂化艺术⼴场,成为⼀个开放、⾃信的国际都市展⽰⾃⾝魅⼒的舞台。
艺术⼴场的设计秉承了⼴州珠江新城城市设计的精神与理念,在三个⽅⾯丰富并深化了城市设计的成果。
其外部形态独特,就像被珠江冲上沙滩上的两颗宝⽯,被形象地称为“圆润双砾”。
建筑形体造型及艺术效果建筑造型⼒图体现歌剧院建筑的开放、浪漫和雍容华贵。
其形态上,是由⼀个舒展的弯⽉形的体形、围绕着由5个花瓣形的墙体组成的歌剧院主体。
钻⽯形屋⾯天窗有利于将室内灯光折射向夜空,同时照明设计着重于对整体造型的烘托。
夜晚⼤厅内的灯光透过透明的玻璃和⾦⾊的格栅,把歌剧院⾼雅⽽热烈的⽓氛传达给城市的⼈们,与珠江夜景相互映衬,浪漫且富于诗意。
剧院由两部分组成,像是⼀个贝含珍珠的圆润造型。
⼀⼤⼀⼩,⼀⿊⼀⽩。
它紧贴着南⾯的珠江,西边⼤贝含着的珍珠是演出⼤厅,⽽东⾯⼩贝含着的珍珠则是多功能厅。
为了突破它过于圆润的造型,两个贝壳中间设计了⼀注百⽶喷泉冲天⽽起。
建筑整体布局⼴州歌剧院外部形态犹如⼀座平缓的⼭丘上放置的⼤⼩不同的两块“砾⽯”。
“⼤⽯头”为1800座的歌剧场及其配套设备⽤房、剧务⽤房、演出⽤房、⾏政⽤房、录⾳棚及排练厅;“⼩⽯头”为400座的多功能厅及西餐厅。
广州歌剧院案例分析
作者:扎哈•哈迪德
李慧萍
室内设计
1241403010
目录
简介
外部环境
建筑形体造型及艺术效果建筑整体布局
结构概况
单层刚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单层刚架结构的型式
单层刚架结构的支撑系统单层刚架结构的选型及布置
简介
广州歌剧院是由扎哈哈迪德设计的,源自“被江水冲刷形成的圆润双砾”的理念。
扎哈作为当今建筑界最杰出的解构主义大师,是一位极其具有争议性的人物。
她的思想超越现实,曾经被称为“纸上建筑师”。
广州歌剧院总占地面积约42000m2,总建筑面积约70,781m2,包括大剧场36400m2,多功能剧场7400m2,其他配套建筑26100m2。
外部环境
广州歌剧院位于珠江新城J4地块,新城轴线起点的两侧,与中央广场、滨江绿带共同形成文化艺术广场,成为一个开放、自信的国际都市展示自身魅力的舞台。
艺术广场的设计秉承了广州珠江新城城市设计的精神与理念,在三个方面丰富并深化了城市设计的成果。
其外部形态独特,就像被珠江冲上沙滩上的两颗宝石,被形象地称为“圆润双砾”。
建筑形体造型及艺术效果
建筑造型力图体现歌剧院建筑的开放、浪漫和雍容华贵。
其形态上,是由一个舒展的弯月形的体形、围绕着由5个花瓣形的墙体组成的歌剧院主体。
钻石形屋面天窗有利于将室内灯光折射向夜空,同时照明设计着重于对整体造型的烘托。
夜晚大厅内的灯光透过透明的玻璃和金色的格栅,把歌剧院高雅而热烈的气氛传达给城市的人们,与珠江夜景相互映衬,浪漫且富于诗意。
剧院由两部分组成,像是一个贝含珍珠的圆润造型。
一大一小,一黑一白。
它紧贴着南面的珠江,西边大贝含着的珍珠是演出大厅,而东面小贝含着的珍珠则是多功能厅。
为了突破它过于圆润的造型,两个贝壳中间设计了一注百米喷泉冲天而起。
建筑整体布局
广州歌剧院外部形态犹如一座平缓的山丘上放置的大小不同的两块“砾石”。
“大石头”为1800座的歌剧场及其配套设备用房、剧务用房、演出用房、行政用房、录音棚及排练厅;“小石头”为400座的多功能厅及西餐厅。
南部的“草坡”是公共配套设施用房,包括咖啡厅、售票中心和表演艺术研究交流部等。
地下室
用作停车库、设备用房、部分化妆间及舞台机械
设备的台仓。
为保证“双砾”和景观的整体效果,空调冷却塔设在地下室,隐藏于地面的绿化带中。
位于两块“石头”和“山丘”之间的首层部分为架空层,与相邻的水面和草坡共同构成一个可供
公众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的开放空间。
结构概况:
钢结构工程介绍:结构形式为钢混框架-钢结构,地下4层,地上7层,用钢量10,000吨。
由大剧场、多功能剧场和其它建筑物三部分组成。
“双砾”都采用了屋盖、幕墙一体化的结构,整体性外壳最大长度约120米,高43米。
这座建筑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完全不对称的非几何形体结构,从内到外没有一个节点是相同的。
仅歌剧院的钢结构部分——三向斜交折板式网壳,就有64个面,47个转角,每一个钢件都是分段铸造再运到现场拼接,每一个节点从制造到安装均要在空中进行准确的三维定位。
其工艺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鸟巢”。
因为“鸟巢”至少还有1/4是对称的。
广州歌剧院建筑的用钢量超过12000吨,相当于中国国家大剧院穹顶用钢量6750吨的两倍。
歌剧院的造型是大小两个石头,因为两个结构是基本相似,由
64个折面形成的网壳结构,棱线是两条面的角平分线,所以就是因为这样的变化,导致所有交线的节点,不同的方向交汇在节点处。
用了很多的角支柱,所有的都是箱形断面。
这个节点解构非常复杂,就采用了铸钢节点,就是每一个铸钢节点形象各异,最长达到82米,最重达到39.6吨,最长达到18米,宽12米,所以要现场组装,造型非常复杂。
其次还因为工程采用的是薄壁箱型的截面,主梁和次梁有牛腿,有很多的牛腿,这也是我们制作上的难点,共设155个球
铰支座。
因为构建比较复杂,而且69个铸钢节点都不完全相同,制模和木模的工具,选用的型是二氧化碳和水玻璃,采用的电弧炉氧
化法,假如一些微量元素,提高热人性和延伸性。
铸造完以后进行热处理。
单层刚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一、约束条件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特点:梁的约束减少了柱内弯矩;因此,刚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柱对梁的约束减少了梁的跨中弯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梁对柱的承载力和刚度都大于排架结构。
从内力图看,三种铰位不同的刚架各有特点:
二、梁柱线刚度比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三、门式刚架的高跨比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四、结构构造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五、温度变化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六、支座移动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单层刚架结构的型式•结构约束条件:无铰刚架、两铰刚架、
三铰刚架
•胶结构材料:胶合木结构、钢结构、混
凝土结构
•构件截面:实腹式刚架、空腹式刚架、
格构式刚架
•建筑型体:平顶、坡顶或拱顶,单跨、
多跨
•施工技术:预应力钢架、非预应力钢架
单层刚架结构的支撑系统
钢架结构为平面手里体系,当多榀钢架平行布置时,在结构纵向实际上为几何可变的铰接四边形结构。
因此,为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应在纵向柱间布置联系梁及逐渐支撑,同时在横梁的顶面设置上弦横向水平支撑。
柱间支承和横梁上弦横向水平支撑宜设置在同一开间内。
单层刚架结构的构造及布置
•门式刚架节点构造:
•1、刚架之间的连接:纵梁及板整体连接;
•2、刚架与支座连接:铰接与刚接
•单层刚架结构的布置是十分灵活的,它可以是平行布置、辐射状布置或以其他的方式排列,形成风格多变的建筑造型
•结构布置时,平面刚架的侧向稳定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当多榀刚架平行布置时,在结构纵向实际上为几何可变的铰接四边形结构。
因此,为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应在纵向柱间布置连系梁及柱间支承,同时在横梁的顶面设置上弦横向水平支承,柱间支承和横梁上弦横向水平支承宜设置在同一开间内。
•对于独立的刚架结构,如人行天桥,应将平行并列的两榀刚架通过垂直和水平剪刀撑构成稳定牢固的整体。
为把各榀刚架连成整体、可将并列的刚架横梁改成相互交叉的斜横梁,这实际上形成了空间结构体系。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