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式议论文分论点的拟写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5
议论文横向构思之并列式分论点的拟写技巧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发现幸福”这一作文主题活动,学习横向议论的方法,能够用横向思维构思议论文结构,用因果分析法、概念分析法、条件分析法对中心论点提炼出合理的分论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合作探究理解幸福的真正内涵,通过师生谈话、讲练结合让学生学会议论文横向构思,并能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现幸福、感受幸福、学会感恩,在写作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教学重点:学习用因果分析法、概念分析法、条件分析法对中心论点提炼出合理的分论点。
教学难点:学会用因果分析法、概念分析法、条件分析法对中心论点提炼出合理的分论点。
教学方法:情感体验法、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型:作文活动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语:同学们,现在你们感到幸福吗?虽然我们每个人的理想和生活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都在渴望幸福,追求幸福,感受幸福。
有一首歌名叫《幸福拍手歌》,你们都会唱吧。
请你们按照歌曲节奏边唱边做动作,比如拍手、跺脚等,一起做,请大家放松。
(播放《幸福拍手歌》,大家一起唱)同学们唱完后一定有幸福的感觉,是不是啊?因为你们唱歌的时候轻松、欢乐、忘我,没有压力,没有烦恼,心里充满了喜悦和快乐。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音乐是一种令人幸福的艺术。
其实,生活中何止音乐让我们幸福?我们说,幸福是妈妈……幸福是爸爸……幸福是朋友……幸福在每个人的眼里总是有不同的解读,今天我们一起踏上“幸福”之旅,谈幸福,写幸福。
二、说一说,议一议:(揭开幸福的面纱,认清幸福的本源)1、根据语境,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说一说幸福到底是什么?一个无钱的穷人说:( )就是幸福;一个匆忙的富人说:( 就是幸福;一个下岗工人说:( )就是幸福;一个失去双亲的人说:( )就是幸福;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说:( )就是幸福;一个捡破烂的人说:( )就是幸福;一个中学生说:每天都好多作业,( )就是幸福。
议论文并列式分论点的有效教学模式设计一、问题的提出:在议论文写作中,不少同学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
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再好也只能是及格上下。
也有的同学能拟写几个分论点,但又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硬贴标签),从而影响作文得分。
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但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而服务。
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
那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分解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并列式分论点的设计方法并能快速准确拟写好三个分论点教学难点:三个分论点之间具有逻辑性,三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交叉,不重复,不包容,不矛盾并能很好地证明中心论点。
三、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讲练结合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并列式分论点的设计方法(见图表)分论点并列式议论文结构: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本论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结论(照应全文)五、拟写并列式分论点的常用角度、方法及示例(一)三个角度: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办(二)方法:A概念分析法(角度一:“是什么”)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分解“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就其内涵而言。
示例1:要写一篇以“坦然,才是美的真谛!”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文《坦然》,请设置三个分论点。
方法:从“是什么”角度阐述“坦然”的内涵)分论点1:坦然是快乐和美丽的源头活水。
分论点2:坦然是物我两忘后的一种超脱。
并列式结构分论点设置原则与方法并列式结构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相关的内容并排列出,以突出各个内容之间的相似性或者差异性。
在写作中,正确使用并列式结构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明确,逻辑关系紧密,适合于阐述多个相关观点或事物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一些关于并列式结构分论点设置的原则与方法。
一、原则:1.关联性原则:并列的分论点应在主题上有一定关联性,要有一定的相似性或者差异性,以形成对比或者对称。
2.递进性原则:分论点的排列应符合递进的逻辑关系,从次要到重要,从简单到复杂,从正面到反面或者从对比到强调等。
3.一致性原则:相同的信息或者观点应具有相同的结构表达方式,遵循一致性原则,以保持文章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二、方法:1.对比法:通过对比来突出事物的相似之处或者差异之处。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并列式结构来表达两个观点的对比,如"一方面……另一方面","既……又"等。
例句:一方面,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心理压力增加;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2.等级法:通过并列来表达事物的层次关系,从而突出重要的观点。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首先……其次","重要的是……更重要的是"等结构来表达次要和重要之间的关系。
例句:首先,我们应该关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其次,我们还应该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
3.时间顺序法:对于事件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使用并列式结构来表达不同时间点上的变化或者发展。
4.倒装法:通过倒装的方式来强调观点的重要性或者对比的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不是……而是"这样的倒装结构来表达对比。
例句:不是技术的进步解决了我们的问题,而是我们对技术的正确应用。
总之,并列式结构的分论点设置需要遵循关联性原则和递进性原则,并通过对比、等级、时间顺序等方法来达到修辞效果。
在运用这些原则和方法时,也需要注意一致性原则,保持文中信息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并列式议论⽂分论点的拟写技巧并列式议论⽂分论点的拟写技巧⼀.拟分论点的要求:1、分论点是与中⼼论点相对⽽⾔的,它从属于中⼼论点,为论证中⼼论点服务。
2、⼀篇⽂章围绕中⼼论点,⼀般要分解出⾄少两个分论点,最好是三到四个。
3、分论点的语⾔要精练,⼀般控制在15字。
4、分论点的句⼦结构要⼀致,使中间⼏段构成排⽐段。
正⽂每段开头⽤同样句式的话,让⼈⼀⽬了然。
即使不能⽤相同句式,也可⽤⾸先、其次、再次等。
5、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段都扣题。
⼆.议论⽂分论点的提炼⽅法:1、概念分析法\2、因果分析法并列分解3、条件分析法/4、辩证分析法——对⽐分解5、层层推进法——递进分解三.并列分解(并列式结构)并列式分解就是从不同的侧⾯横向展开来分解中⼼论点。
历来我们都将议论⽂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明清楚,可以择其中之⼀,从不同侧⾯来展开。
1、并列分解“是什么” ,即概念分析法2、并列分解“为什么”,即因果分析法3、并列分解“怎么样”,即条件分析法(⼀)、概念分析法(是什么⾓度)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论点进⾏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整个论点的含义。
例:中⼼论点:“奋⽃是理想的阶梯《理想的阶梯》1、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2、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3、迎难⽽上,是理想的阶梯。
你来试试:如要证明“勇敢”,请列出分论点。
a.勇敢是b.勇敢是c.勇敢是(⼆)、因果分析法(为什么⾓度)这⾥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论点。
在确⽴了中⼼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例:《勤有三益》中⼼论点:“为⼈当勤劳”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
(创财)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
(健体)1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
(修⾝)主要是从原因这个⾓度来设⽴分论点,通过⽤“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你来试试:如要证明“选择适当的对⼿”,请列出分论点。
并列式议论文分论点的拟写技巧并列式议论文提炼分论点的方法有三种:因果分析法、概念分析法、条件分析法。
1、因果分析法从“为什么”的角度,对中心论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炼分论点,分论点与中心论点构成因果关系。
示例1:我想握住你的手中心论点:我想握住奋斗的手分论点:①我想握住奋斗的手,因为奋斗是战胜生活挫折的法宝;②我想握住奋斗的手,因为奋斗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石;③我想握住奋斗的手,因为奋斗是充实自我素质的条件。
示例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分论点:⑴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⑵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⑶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仿写训练:请运用因果分析法,给论点“创造是幸福的源泉”提炼若干分论点。
2、概念分析法从“是什么”的角度,阐述中心论点里关键概念的内涵,提炼分论点。
示例1:话题:理想分论点:(1)理想是奋斗的起点。
(2)理想是奋斗的目标。
(3)理想是奋斗的动力。
示例2:话题“宽容”分论点一: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
分论点二:宽容是一种高远境界。
分论点三:宽容是一种正直的品格。
分论点四:宽容是一种化敌为友的智慧。
仿写训练:请运用概念分析法,给论点“幸福是什么”这一概念寻找若干的意象,阐明幸福的含义,提炼为分论点。
《现代汉语词典》对幸福一词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一种是指(生活、境遇)称心如意。
3、条件分析法:从“怎么办”的角度,以中心论点作为结果,提炼满足这一结果的“条件”来设立分论点。
示例1:战胜挫折⑴战胜挫折,我们要有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勾践)⑵战胜挫折,我们要有永不言弃的顽强品格。
(林肯)⑶战胜挫折,我们要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爱迪生)示例2:学会欣赏别人:(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3)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一、并列式分论点的设置方法议论文的分论点一般要设置三个,其方法是在论证的过程中,将论点分成并列(平行)的几个方面,从同一个议论向度的不同角度进行论证。
即最好采用整饬的统一句式,使结构清透,富于表现力。
二、并列式分论点的设置原则扣得住:分论点要尽量紧扣主题的关键词,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分得开:分论点之间尽量不交叉、不重复,区分度不能太小。
排得顺:逻辑顺序要合理,如由浅入深、从古至今等。
三、并列式分论点的设置的角度是什么(就内容而言)为什么( 就原因而言)怎么样(就方法而言)谁(就角色而言)哪些方面(就领域而言)四、分论点拟写技巧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1.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单独成段。
2.分论点数量以三个为佳,至少两个,不超过四个。
3.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 25 字左右。
4.分论点的句式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段。
5.分论点的表述要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6.常用修辞:比喻、引用、化用、设问等。
补充①立向度——根据中心论点,灵活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有何结果”这四个向度中任选一个,作为整篇文章的议论角度。
②定主干——选定向度以后,写出最简单的分论点句,如“是什么”这一向度,最简单的句式就是“XX是XX”。
③补枝叶——写好最简单的分论点句以后,在合适的地方补上修饰或者说明的成分,对简单的字词进行调整,使分论点句充实而富有文采。
五、如何拟写漂亮的分论点(分论点的润色方法)话题:强盛与节俭论点:在强盛之下的中国,仍需厉行节俭之风。
角度:为什么?分论点(原因)a.即便强盛,也应该有危机意识b.节俭乃我国优良的传统。
c.节俭可以促进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
妙用成语与虚词,简明又有范儿a.惜不易之食,居安而思危。
b.行节俭之风,鉴史而致用。
并列式分论点的四种方法
哇塞,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并列式分论点的四种方法哦!先来说说第一种,对比法,就像白天和黑夜那样明显对立。
比如写“勤奋与懒惰”,勤奋的人起早贪黑努力拼搏,懒惰的人却整天睡大觉啥也不干,这对比多鲜明呀!
接下来是分类法,就好比把水果分成不同种类一样。
像讨论“不同的兴趣爱好”,把它们分成运动类、文艺类、手工类等等,一下子就清楚明了啦!
还有层进法呢,就像爬山一样逐步上升。
比如说“个人成长”,从最初的懵懂,到慢慢积累经验,再到不断突破自我,一步步递进多有意思呀!
最后是列举法,跟数星星似的一个一个数出来。
比如“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可以列举和家人的温馨时刻、和朋友的快乐时光、自己取得小成就的瞬间等等。
总之,这四种方法都超有用的啊!大家赶紧用起来吧,能让你的文章变得超级精彩哟!。
并列式议论文分论点的拟写技巧
一.拟分论点的要求:
1、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它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
2、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至少两个分论点,最好是三到四个。
3、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
4、分论点的句子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段。
正文每段开头用同样句式的话,让人一目了然。
即使不能用相同句式,也可用首先、其次、再次等。
5、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二.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方法:
1、概念分析法\
2、因果分析法并列分解
3、条件分析法/
4、辩证分析法——对比分解
5、层层推进法——递进分解
三.并列分解(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分解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
历来我们都将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
(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明清楚,可以择其中之一,从不同侧面来展开。
1、并列分解“是什么” ,即概念分析法
2、并列分解“为什么”,即因果分析法
3、并列分解“怎么样”,即条件分析法
(一)、概念分析法(是什么角度)
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整个论点的含义。
例:中心论点:“奋斗是理想的阶梯《理想的阶梯》
1、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
2、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
3、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你来试试:如要证明“勇敢”,请列出分论点。
a.勇敢是
b.勇敢是
c.勇敢是
(二)、因果分析法(为什么角度)
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
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例:《勤有三益》中心论点:“为人当勤劳”
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
(创财)
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
(健体)
1
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
(修身)
主要是从原因这个角度来设立分论点,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
你来试试:如要证明“选择适当的对手”,请列出分论点。
1、选择适当的对手
2、选择适当的对手
3、选择适当的对手(三)、条件分析法
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
(怎么样)例1、中心论点:雕塑自我
A、雕塑自我要懂得因材制宜。
B、雕塑自我要懂得存精去粕。
例2、中心论点:让我们拥抱生命
A、拥抱生命,我们就必须懂得珍惜生命。
B、拥抱生命,我们就必须懂得挑战生命。
C、拥抱生命,我们就必须懂得乐于奉献生。
(四)、辩证分析法
它包括两个方面:
①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照分析,
②对中心论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①正反对照分析
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
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样正反对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②一分为二地分析,如要论证“成才的关键不在于逆境”,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 a、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b、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
这两个论点看似矛盾,但都统一在“逆境能否出人才”的总论点之下。
你来试试:如以“如何估价自己”为题作文,请列出分论点。
(五)、层层推进法
最常见的是按照议论的基本思路和结构来设置分论点,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
例:以《谈风度》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
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
第2 / 4页
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按意义上由浅入深、事理上由简单到复杂、影响上由小到大等顺序对论点进行分析。
例:论点:面对压力。
(层进式结构)
A.要承认压力,压力时时有;
B.要不怕压力,压力促坚强;
C.要转化压力,压力变动力。
四、分论点的表述注意的问题。
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1、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
不能一个从“类”的角度,一个从“因”的角度,造成逻辑混乱。
2、分得开——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
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充实。
3、排得顺——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例如:个人——集体——国家,物——人
自然——社会
五、追问对象内容法——即问几个“是什么”
看这个句子(中心论点)所涉及到的人、事、物.然后补出来或者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1:《珍惜拥有》
(分1 ) 珍惜拥有的亲情.
(分2 ) 珍惜拥有的友情.
(分3 ) 珍惜拥有的爱情.
例2:以"最美的颜色"为话题作文。
提炼:把话题补充为"什么是最美的颜色",于是可得到分论点:
⑴绿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生命的颜色;
⑵红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热情;
⑶白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纯洁.
例3:《拒绝窝囊废》文题
提炼:题目即为中心论点.对"窝囊废"进行分析,分析它的能指和所指,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 ( 1 )拒绝平庸无能者(提倡德才兼备);
( 2 )拒绝怯懦无聊者(提倡敢作敢为);
( 3 )拒绝鼠目寸光者(提倡志存高远).
例4,上海市2006 年考题:《我想握住你的手》,我们可以可以确立这样一个中心论点:"我想握住奋斗的手",然后我们可以从"为什么要握住奋斗的手"去思考,从而列出以下几个原因,也就是几个分论点.
(分1)我想握住奋斗的手,因为奋斗是战胜生活挫折的法宝;
(分2)我想握住奋斗的手,因为奋斗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石;
(分3)我想握住奋斗的手,因为奋斗是充实自我素质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