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康复知识培训医学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16.00 KB
- 文档页数:15
第一章残疾人与康复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残疾的基本知识一、残疾的基本概念残疾是指由于疾病、意外伤害等各种原因所致的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或丧失,从而导致部分或全部丧失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能力,无法履行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为了便于理解,根据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国际残损、残疾、残联分类》标准,将残疾发生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残损残损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人的生理、心理和解剖结构某个部位受到损害。
包括:智力、心理、语言、视力、内脏、骨骼残损及畸形等。
这是残疾发生、发展过程的第一步。
它既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残疾或直接导致残联,也有可能是永久的或暂时的,即日趋严重或好转的可能是并存的。
(二)残疾残疾是指由于残损或某些疾病而导致人体某些功能的减弱或丧失,以至不能以正常的主要从事某种活动。
包括:行为、听力语言、运动及各种活动残疾等。
这是残疾发生、发展的第二步,它可能会发展为残联。
但如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与治疗,也可使残疾得到康复。
(三)残障残障是指由于残损或残疾而导致个人参与正常社会生活活动的障碍,影响其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
包括:识别残障(无法辨别人、地、时)、躯体残障(无法活动、生活不能自理)、运动残障、职业残障.、社交活动残障、经济自给残障等。
这是残疾发生、发展的不良结局。
这时,社会、家庭和环境对残障的影响很大,良好的“社会一家庭”支持系统和合理的康复治疗可以减轻残障的程度,反之则会加重。
因此,残障的康复和社会支持是不容忽视的。
举例翻:丢旅位高典年患著发生脑卒中一,侧从而导琴右侧偏瘫抖严蚕语言障碍,其残损是指因脑卒中导致大脑组织受损;其残疾是指说话、行走、右手及体力等功能下降;其残障则表现为工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的部分或完全丧失。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残疾的表述是按照一般残疾发生、发展的过程加以描述的,但实际生活中不一定都要经过三个阶段。
比如,有时残损可以直接导致残障,而影响其社会功能的发挥与社会活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