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车间布置与管路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40
第八管道设计与布置第一节概述一、管道布置设计的意义管道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重要性:-各种物料、蒸汽、水、冷、气体都要用管道输送;-设备间的相互连接要靠管道;-与操作有直接的关系;-影响厂房车间设计的美观、通风和采光。
因此,在发酵工厂的工艺设计中,管道的布置设计是施工图阶段中工作量最大、费时最长的一项工作。
二、管道设计与布置的内容和步骤(一)内容管道的设计计算管道的布置(二)步骤1.选材(根据介质的化学性质、流动状态、温度和压力,进行经济合理地选择)2.流速(根据介质的性质、输送状态、粘度、成分和流量,参照有关表格数据选择合理经济的介质流速)3.确定管径(根据介质的流量和流速,通过计算、查图或查表)4.确定壁厚(满足压力的要求,按公称压力计算的壁厚可以满足强度的要求)5.连接方式(等径连接,不等径连接;可根据管材、管径、介质的压力、性质、用途、设备或管道的使用状态,确定连接方式)6.选阀门7.热补偿器8.绝热形式9.布置10.阻力损失11.管架和固定方式12.确定管架跨度13.管道固定用具14.绘制管道图15.编制管材、管件、阀门、管架、绝热材料综合汇总表16.选择管道防腐措施第二节工艺管道的设计计算一、管子、管件和阀门的选择(一)公称直径、公称压力1.公称直径为了使管子、法兰和阀门等部件连接尺寸统一,将管子和管道用的零部件的直径加以标准化后的标准直径,称公称直径。
用DN表示。
例如DN100。
公称直径是管子的名义直径,既不是内径,也不是外径。
它是一个相近于外径又小于外径的一个数值。
只要管子的公称直径一定,管子的外径就确定了。
管子的内径则因壁厚不同而不同。
例:DN150 外径=159 常用壁厚4.5和6.0,则内径分别为150和147。
2.公称压力公称压力就是通称压力,一般应大于或等于实际工作的最大压力。
管道、法兰和阀门等零部件所承受的压力,分成若干个规定的压力等级,这种规定的标准压力等级就是公称压力。
第七节 工业管道施工图一、概 述管道工程中的动力管道、锅炉管道及化工工艺管道主要是用来把单个机械设备或车间连接成完整的生产工艺系统,对于这类管道统称为工业管道。
由于是生产工艺系统中的管道,所以也称工艺管道。
但确切地说,工艺管道是指直接为产品生产输送各种物料介质的管道,因此,也叫物料管道。
在化工、石油、化纤等工业中,按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用管道把单个机械设备或装置连接成完整的生产工艺系统,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原料变为人们需要的产品,这类表达化工生产过程与联系的图样称为化工工艺管道图,它包括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和管路布置图等。
化工工艺管道施工图属化工、机电安装工程的范畴,它的设计与施工是按照化工、机电安装工程中的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的。
化工工艺管道图在图样类型上可分为基本图和详图两大部分;从图样作用可分为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和管路布置图等三部分。
本章着重介绍化工工艺管道图。
二、工业设备图(一)工业设备图的尺寸标注化工设备图尺寸标注一般有四类:l.特性尺寸图7-1 多次旋转的表达方法 图7-2 管口方位图表示设备的主要特性、规格和生产能力等数据,如槽罐直径为Φ5000,容积为135m3。
2.外形尺寸表示设备的总体尺寸,是包装、运输、建筑设计及安装就位时必不可少的数据,如贮罐的高为7m,总宽为筒体外径。
3.装配尺寸表示设备上各个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它是制造设备的必要依据。
在贮罐中人孔与筒体的轴向装配位置,扶梯与人孔的相对位置等。
4.安装尺寸表示设备安装在地基上的有关尺寸,根据这些尺寸数据和设备的 重量,可以设计安装该设备所需要的基础大小及基础上地脚螺栓孔的直径和相互位置尺寸。
5.其他尺寸表示设备上零部件的规格尺寸如表示人孔的尺寸,表示液位到管接口的尺寸等。
在化工设备图上选取的尺寸基准,通常有图7-3所示下列几种: (1)设备筒体和封头间的轴线,如图7-3中的a所示。
(2)设备筒体和封头间的环向焊接缝,如图7-3中的b所示。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项目名称:年产500吨红薯干生产项目设计参加人:班级组别:设计时间: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第二节设计原则第三节建筑规模和产品方案第四节项目进度建议第五节主要原辅料供应情况第六节厂址概述第七节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第一节总平面布置第二节工厂运输第三章劳动定员第四章车间工艺第一节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第二节物料衡算第三节车间设备选型配套明细表第五章管道设计第一节管道计算与选用第二节管道附件与选用第三节管路布置第六章项目经济分析第一节产品成本与售价第二节经济效益第三节投资回收期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1.1设计依据1.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下发的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任务及安排1.1.2我国现行的有关工厂设计的技术规范及标准1.1.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文1.1.4设计委托书1.2建筑制图标准1.2.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1.2.2《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1.2.3《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1.2.4《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1.2.5《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1.2.6《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1.2.7《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1.3用水标准1.3.1生产用水工厂应有足够的生产用水,水压和水温均应满足生产需要;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如需配备贮水设施,应有防污染措施,并定期清洗、消毒1.3.2非饮用水不与产品接触的冷却用水、制冷用水、消防用水、蒸汽用水等必须用单独管道输送,不得与生产(饮用)用水系统交叉连接,或倒吸入生产用水系统中这些管道应有明显的颜色区别1.3.3蒸汽用水直接或间接用于加工产品的蒸汽用水,不得含有影响人体健康或污染产品的物质1.4 厂区环境和道路1.4.1厂区环境1. 4.1.1工厂不得设置于易遭受污染的区域,否则应有严格的食品污染防治措施。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4)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4)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5)1.2.1 国外研究现状 (5)1.2.2 国内研究现状 (6)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7)1.4 文章拟创新点 (8)第二章相关理论概述 (9)2.1 生产物流及优化 (9)2.1.1 生产物流的概念 (10)2.1.2 生产物流的基本特征 (10)2.1.3 影响生产物流的主要因素 (12)2.2 生产车间工艺布局的内容及要求 (12)2.2.1 生产车间工艺布局的内容 (12)2.2.2 车间设备配置的要求 (16)2.2.3 生产现场管理的要求 (18)2.2.4 生产日常管理的要求 (19)第三章 XX公司生产车间工艺布局现状分析 (22)3.1 XX公司车间简介 (22)3.2 XX公司车间制造流程 (22)3.3 XX公司车间生产工艺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3)第四章 XX公司生产车间工艺布局优化研究 (26)4.1 车间工艺布局总体要求 (26)4.2 车间生产流程优化研究 (27)4.3 车间上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29)4.4 车间搬运系统优化研究 (29)第五章方案评价 (34)5.1 目标函数模型 (34)5.2 评价结果 (35)5.2.1 XX分厂现有场地 (35)5.2.2 主厂房新的工艺布局一(现有DJ和SJ兼顾) (36)5.2.3 主厂房新的工艺布局二(全SJ) (38)5.2.4 车间工艺布局的比较与优化 (40)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44)6.1 研究结论 (44)6.2 建议 (45)6.2.1 做好工艺布局的总体设计 (45)6.2.2 工艺布局的程序 (46)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