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勾股定理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23.89 KB
- 文档页数:5
图6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测试题(1)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cm 、8cm ,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_______. 2..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要使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第三条边长是_______. 3.△ABC 中,AB=10,BC=16,BC 边上的中线AD=6,则AC=___________.4.将一根长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 ,高为12cm 的圆柱形水杯中(如图1),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是为hcm ,则h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5.如图2所示,一个梯子AB 长2。
5米,顶端A 靠墙AC 上,这时梯子下端B 与墙角C 距离为1。
5米,梯子滑动后停在DE 上的位置上,如图3,测得DB 的长0.5米,则梯子顶端A 下落了________米.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6.在下列长度的四组线段中,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9 b=41 c=40 B .a=b=5 C=52C .a:b :c=3:4: 5D .a=11 b=12 c=157.若△ABC 中,AB=13,AC=15,高AD=12,则BC 的长是( ). A .14 B .4 C .14或4 D .以上都不对 8. 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4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为a ,较长直角边为b ,那么2)(b a +的值为( ).A .13B .19C .25D .1699. 如图5,四边形ABCD 中,AB=3cm ,BC=4cm ,CD=12cm ,DA=13cm,且∠ABC=900,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 ).A .84B .30C .251D .无法确定 10.如图6,已知矩形ABCD 沿着直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C /处,B C /交AD 于E ,AD=8,AB=4,则DE 的长为( ).A .3B .4C .5D .6 三、解答题(此大题满分50分):11.(7分)在ABC Rt ∆中,∠C=900.(1)已知15,25==b c ,求a ;(2)已知060,12=∠=A a ,求b 、c .12.(7分)阅读下列解题过程: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边,且满足442222b a c b c a -=-,试判定△ABC 的形状.解:∵ 442222b a c b c a -=-, ①∴ ))(()(2222222b a b a b a c -+=-, ② ∴ 222b a c +=, ③∴ △ABC 为直角三角形.问:(1)上述解题过程,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代号______;(2)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题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7分)细心观察图7,认真分析各式,然后解答问题: 21)1(2=+ 211=S 31)2(2=+ 222=S41)3(2=+ 233=S┉┉ ┉┉(1) 用含有n(n 是正整数)的等式表示上述变化规律;(2)推算出OA 10的长;(3)求出210232221S S S S ++++ 的值.图1图2图3图4图5图714.(7分)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62 ,斜边长2,求它的面积.15.(7分)小东拿着一根长竹杆进一个宽为3米的城门,他先横着拿不进去,又竖起来拿,结果杆比城门高1米,当他把杆斜着时,两端刚好顶着城门的对角,问杆长多少米?16.(7分)小明向西南方向走40米后,又走了50米,再走30米回到原地.小明又走了50米后向哪个方向走的?再画出图形表示17.(8分)如图8,公路MN和公路PQ在点P处交汇,且∠QPN=300,点A处有一所中学,AP=160米,假设拖拉机行驶时,周围100米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拖拉机在公路MN上沿PN方向行驶时,学校是否回受到噪声的影响?说明理由.如果受影响,已知拖拉机的速度为18千米/时,那么学校受影响的时间为多少秒?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自测题(2)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符合要求一项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2023—2024年人教版初二数学勾股定理达标测试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二次根式中,不能与2合并的是( ) A .12 B .8 C .12 D .18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233255+=B .333236⨯=C .2733÷=D .2222-=3.估计13介于()A .1与2之间B .2与3之间C .3与4之间D .4与5之间 4.计算2(32)-的值为( )A .32-B .32+C .23-D .32--5.如图,在Rt ABC △中,90ABC ∠=︒,1BC =.将AB 边与数轴重合,点A ,点B 对应的数分别为1-,2.以点A 为圆心,AC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D ,则点D 表示的数为( )A .3B .10C .101-D .101--6.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化简2a b a --的结果是( )A .2a b -B .bC .b -D .2a b -+7.如图,小正方形边长为1,连接小正方形的三个顶点,可得ABC ,则AC 边上的高长度为( )第7题 第8题A .355 B .3510 C .55 D .5108.如图,一根长25m 的梯子,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的底端距墙底端7m .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4m ,那么梯子的底端将向右滑动( )A .15mB .9mC .7mD .8m9.如图,所有阴影部分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已知正方形A 、B 、C 的面积依次为2、4、3,则正方形D 的面积为(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A .7B .8C .9D .1010.如图,《九章算术》中的“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根六尺,问折高者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丈=十尺),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6尺远,则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 )A .3尺B .3.2尺C .3.6尺D .4尺11.如图,长方体的长为2,宽为1,高为3,一只蚂蚁从点A 出发,沿长方体的外表面到点B 处觅食,则它爬行的最短路程为( )A 14B 18C 20D 2612222233+333388+=44441515+=55552424+=1010b b a a +则a b +的值为( )A .179B .109C .210D .10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38=_____.14.点()9,40P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15.已知a 10b 是它的小数部分,则210a b +______.16.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8m ,另一棵高2m ,两树相距8m ,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要飞______m .17.某会展期间,准备在高5BC =米、长13AC =米,宽2米的楼梯上铺地毯,则所铺地毯的面积为 __________平方米.18.如图,已知直角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24,且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4,则斜边AB 的长为______.三、解答题19.计算(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32712+-. (2)()21122321+---. (3) 1013220223-⎛⎫-+-- ⎪⎝⎭ (4)()()()232233223223+⨯---.20.(7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位置如图所示.(1)请画出ABC 关于x 轴对称的A B C '''(其中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应点);(2)直接写出A B C '''三点的坐标:A '__________,B '__________,C '__________;(3)求AC '的长为__________.21.(8分)如图,Rt ABC △中,18,12,90AB BC B ==∠=︒,将ABC 折叠,使点A 与BC 的中点D 重合,折痕为MN ,求线段BN 的长.22.(8分)如图,海中有一小岛P ,它的周围12海里内有暗礁,渔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M 处测得小岛P 在北偏东60°方向上,航行16海里到N 处,这时测得小岛P 在北偏东30°方向上.(1)求M 点与小岛P 的距离;(2)如果渔船不改变航线继续向东航行,是否有触礁危险,并说明理由.23.(8分)如图,某电信公司计划在A ,B 两乡镇间的E 处修建一座5G 信号塔,且使C ,D 两个村庄到E 的距离相等.已知AD AB ⊥于点A ,BC AB ⊥于点B ,80km AB =,50km AD =,30km BC =,求5G 信号塔E 应该建在离A 乡镇多少千米的地方?24.(10分)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十个科学发现之一,西方国家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在我国古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如图1),后人称之为“赵爽弦图”,流传至今.(1)勾股定理的证明,人们已经找到了400多种方法,请从下列几种常见的证明方法中任选一种来证明该定理,图1与图2都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构成,图3是由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构成(以下图形均满足证明勾股定理所需的条件)(2)如图4,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向外部作半圆,请写出1S 、2S 和3S 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_.。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勾股定理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 a 、b 、 c ,下列各组数据中,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 = 3, b = 4, c = 5 B.a = 5, b = 12, c = 13 C.a = 8, b = 15, c = 17 D.a = 13, b =16, c = 192. 在Rt △ABC 中 ,∠C= 90°, ∠B = 45°, AC = 1cm ,那么它的三边之比是( ) A.1 :3 : 2 B.1 : 1 :2 C.1 : 2 : 3 D.1 :2: 33. 一个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 15、20,则第三边的长是( ) A.57 B.25 C. 57或 25 D.无法确定4. 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 )A. 3B. 2C.D. 45. 如图,△ABC 中 ,∠ACB= 90°,AC = 12,CB = 5, AM =AC , BN =BC ,则 MN 的长是( )A.2B.2.6C.3D.46. 如图,在△ABC 中 ,CD ⊥AB 于D ,且 AD =BC = 5,DB = 3,则AC =( ) A.3 B.6 C.41 D.210 7. 一只蚂蚁沿棱长为a 的正方体表面从顶点A 爬到顶点B ,则它走过 的最短路程为( ) A.B. (1aC. 3aD.8. 一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8和15,则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 ) A.8 B.15 C.17 D.120179. 分别以锐角三角形三边为直径作半圆,三个半圆面积分别为S 1,S 2,S 3, 如图,则S 1,S 2,S 3三者之间关系为( ) A.123S S S >+ B. 123S S S =+ C.123S S S <+ D. 无法确定10. 一只蚂蚁从圆柱体底面圆周上某点出发,绕柱一周到达这点的顶部,如果圆柱底面直径为8,柱高为6π,则蚂蚁行走的最短路径为( ) A.14π B.8π C.10π D.12π 二、填空题11. 在△ABC 中 ,∠C= 90°, a = 7, c = 25, 则 b =12. 在△ABC 中 ,∠C= 90°, ∠A = 30°, a = 2 , 则 c = b = 13. 在△ABC 中 ,∠C= 90°, a : b = 3 : 4 ,c = 10, 则 a = , b =14. 已知3,4,5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那么 3m,4m,5m (m >0)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0)-与点B (2,4)-之间的距离为 .16.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命题是 . 17. 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直角边a 、b 满足a+b=17,ab=60,则斜边长为 .18. 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D ,AB=13,AC=8,则22BD DC -=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19. 如图,一架长2.5 m 的梯子,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底距墙底端0.7m ,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m ,那么梯子的底端将滑出 m .20.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C=90°,若AB=12cm ,BC=4cm ,CD=3cm,AD=13cm,则这个四边形的面积为 .NMCBAC BA BAS 3S 2S 1DBA DCBA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三、解答题21.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 ,∠C= 90°,∠A = 30°, D 在AC 上且∠BDC=60°, AD = 20,求 BC.22. 如图,在△DEF 中 ,DE=17cm ,EF=30cm ,EF 边上的中线DG=8cm ,说明△DEF 是等腰三角形.23、一架2.5米长的梯子AB ,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C 上,这时梯足B 到墙底端C 的距离为0.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0.4米,则梯足将向外移多少米?24. 如图,甲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离开港口O 向东南方向航行,乙轮船在同时同地向西南方向航行,已知它们离开港口一个半小时后分别到达B 、A 两点,且知AB 长为30海里时,问乙轮船每小时航行多少海里?25. 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且满足222244a c b c a b -=-,试判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26、如图所示的一块地,90ADC ∠=︒,12AD m =,9CD m =,39AB m =,36BC m =,求这块地的面积S .DCBA G FE D。
初二数学勾股定理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是用硬纸板做成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和一个正方形(边长为c).请你将它们拼成一个能验证勾股定理的图形.(1)画出拼成的这个图形的示意图;(2)用(1)中画出的图形验证勾股定理.【答案】见解析【解析】(1)(答案不唯一)如图.(2)验证:∵大正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a+b)2,又大正方形的面积也可表示为,∴,即a2+b2+2ab=c2+2ab.∴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如图所示,一场暴雨过后,垂直于地面的一棵树在距地面1米处折断,树尖B恰好碰到地面,经测量AB=2米,则树高为( )A.米B.米C.米D.3米【答案】C【解析】树干垂直于地面,于是可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可以计算出(米),所以树高为米.3.如图所示是一段楼梯,高BC是3米,斜边AB长是5米,现打算在楼梯上铺地毯,至少需要地毯的长为________.【答案】7米【解析】(米).利用平移,得至少需要地毯的长为AC+BC=4+3=7(米).4.如图,AB=BC=CD=DE=1,AB⊥BC,AC⊥CD,AD⊥DE,则AE的长为( )A.1B.C.D.2【答案】D【解析】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在Rt△ADC中,由勾股定理得.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5.如图所示,在Rt△ABC中,∠A=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且AB=4,BD=5,则点D到BC的距离是( )A.3B.4C.5D.9【答案】A【解析】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又点D是∠ABC的平分线上的点,它到BA,BC边的距离相等,所以点D到BC的距离等于DA之长3.6.图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在Rt△ABC中,若直角边AC=6,BC=5,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图乙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图乙中的实线)是________.【答案】76【解析】在题图乙的四个大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12,所以斜边长为13,所以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为4×13+4×6=76.7. (2014四川甘孜州)如图,点D在△ABC的边AC上,将△ABC沿BD翻折后,点A恰好与点C重合.若BC=5,CD=3,则BD的长为( )A.1B.2C.3D.4【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ABD≌△CBD,所以∠ADB=∠CDB,而∠ADB+∠CDB=180°,所以∠BDC=90°,即BD⊥AC.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得BD2=BC2-CD2=52-32=16,所以.8.(2013四川资阳)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内,满足∠AEB=90°,AE=6,BE=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48B.60C.76D.80【答案】C【解析】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9. (2012吉林)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点D ,则BD =________.【答案】2【解析】∵AC =3,BC =4,∠ACB =90°,∴.∵以点A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点D ,∴AD =AC =3,∴BD =AB -AD =5-3=2.10. [问题情境]勾股定理是一条古老的数学定理,它有很多种证明方法,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根据弦图,利用面积法进行证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提出把“数形关系(勾股定理)”带到其他星球,作为地球人与其他星球“人”进行第一次“谈话”的语言.[定理表述]请你根据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叙述勾股定理(用文字及符号语言叙述).[尝试证明]以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为基础,可以构造出以a 、b 为底,以a +b 为高的直角梯形(如图(2)),请你利用图(2)验证勾股定理.[知识拓展]利用图(2)中的直角梯形,我们可以证明.其证明步骤如下:∵BC =a +b ,AD =________,又∵在直角梯形ABCD 中,有BC________AD(填大小关系),即________,∴.【答案】见解析【解析】[定理表述]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尝试证明]∵Rt △ABE ≌Rt △ECD ,∴∠AEB =∠EDC .又∵∠EDC +∠DEC =90°,∴∠AEB +∠DEC =90°,∴∠AED =90°. ∵S 梯形ABCD =S Rt △ABE +S Rt △DEC +S Rt △AED ,∴,整理,得a 2+b 2=c 2.[知识拓展];<;11. 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的长分别为a ,b ,c ,∠C =90°.(1)若a =6,b =8,则c =________;(2)若a =5,c =13,则b =________;(3)若c =34,a ︰b =8︰15,则a =________,b =________.【答案】(1)10 (2)12 (3)16;30【解析】(1)已知两直角边长a 、b ,由c 2=a 2+b 2=62+82=100,得c =10.(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c 和一条直角边长a ,则由b 2=c 2-a 2=132-52=144,得b =12.(3)因为a︰b=8︰15,所以可设a=8k,b=15k(k>0),又因为∠C=90°,c=34,所以c2=a2+b2,即342=(8k)2+(15k)2.所以k=2.所以a=16,b=30.12.(2013鞍山)△ABC中,∠C=90°,AB=8,AC=6,则BC的长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C的长.∵∠C=90°,∴AB为斜边,∴.13.在Rt△ABC中,∠C=90°,AC=8,BC=6,CD⊥AB,垂足为D,求DB的长.【答案】在Rt△ABC中,AB2=AC2+BC2,∴AB2=82+62=100,∴AB=10.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在Rt△BCD中,DB2=BC2-CD2,∴DB2=62-4.82=12.96.∴DB=3.6.所以DB的长为3.6.【解析】用勾股定理求AB的长,再利用面积求CD,在Rt△BCD中,用勾股定理求DB.14.如图,∠A=∠D=90°,AC与BD相交于点O,AB=CD=4,AO=3,则BD的长为()A.6B.7C.8D.10【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ABO≌△DCO,∴OA=OD.在Rt△ABO中,,∴BD=BO+OD=5+3=8.故选C.15.如图,在锐角△ABC中,已知AB=25cm,AC=30cm,BC边上的高AD=24cm,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300cm2【解析】在Rt△ABD中,.在Rt△ACD中,.所以BC=BD+DC=7+18=25,所以.16.(2013吉林)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0,8).以点A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正半轴于点C,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__.【答案】(4,0)【解析】∵A(-6,0),B(0,8),∴OA=6,OB=8,∴AB=10.∵以点A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正半轴于点C,∴AC=AB=10,∴OC=4,∴C(4,0).17.如图,某人欲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C与欲到达地点B偏离50米,结果他在水中实际游的路程比河的宽度多10米,求:该河的宽度AB为多少米?【答案】根据题意可知BC=50米,AC=(AB+10)米,设AB=x米,由勾股定理,得AC2=AB2+BC2,即(x+10)2=x2+502,解得x=120.即该河的宽度AB为120米.【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BC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直角边AB的长度.18.(2013资阳)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内,满足∠AEB=90°,AE=6,BE=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48B.60C.76D.80【答案】C【解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然后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即可.19.在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中,分别沿两直角边上一点与斜边中点的连线剪去两个三角形,得到如图所示的直角梯形,则原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斜边长是________.【答案】或连接EF,则.∵E为AB的中点,∴.【解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此题要分两种情况,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上的中线,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斜边的长.①如图所示:连接CD,则.∵D为AB的中点,∴.②如图所示:20.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为边长作一个正方形,以数轴的原点为旋转中心,将过原点的对角线顺时针旋转,使对角线的另一端点落在数轴正半轴的点A处,则点A表示的数是( )A.B.1.4C.D.【答案】D【解析】由勾股定理求得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由作图得,所以点A表示的数是.。
初二勾股定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cm和4cm,那么斜边的长度是()。
A. 5cm
B. 7cm
C. 8cm
D. 9cm
答案:A
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cm、4cm和5cm,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不是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答案:A
二、填空题
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6cm和8cm,那么斜边的长度是_______cm。
答案:10cm
2.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为9cm,斜边长为15cm,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答案:12cm
三、解答题
1. 一个梯子的底端离墙5米,顶端离地面8米,求梯子的长度。
答案:梯子的长度为 \sqrt{5^2 + 8^2} = \sqrt{89} 米。
2. 一块直角三角形的木板,其中一条直角边长为12cm,斜边长为
13cm,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答案: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 \sqrt{13^2 - 12^2} = 5cm。
四、应用题
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
已知a=9cm,b=12cm,求斜边c的长度。
答案:斜边c的长度为 \sqrt{9^2 + 12^2} = \sqrt{225} = 15cm。
2.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7cm,其中一条直角边长为8cm,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答案: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 \sqrt{17^2 - 8^2} = \sqrt{225} = 15cm。
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AF平分∠CAB,交CD于点E,交CB于点F.若AC=3,AB=5,则CE的长为()A.B.C.D.2.如图,在△ABD中,∠D=90°,CD=6,AD=8,∠ACD=2∠B,则BD的长是()A.12 B.14 C.16 D.183.如图,直线l1∥l2,等腰Rt△ABC的直角顶点C在l1上,顶点A在l2上,若∠β=14°,则∠α=()A.31°B.45°C.30°D.59°4.如图所示,AB=BC=CD=DE=1,AB⊥BC,AC⊥CD,AD⊥DE,则AE=()A.1 B.C.D.25.如图,两个较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5,289,则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A.4 B.8 C.16 D.646.2的算术平方根是()A.B.C.D.27.9的平方根为()A.3 B.﹣3 C.±3 D.8.81的平方根是()A.﹣9 B.9 C.±9 D.±39.若2m﹣4与3m﹣1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则m的值是()A.﹣3 B.﹣1 C.1 D.﹣3或1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非负数都有两个平方根B.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仍然是正数C.只有正数才有平方根D.负数没有平方根11.5的平方根是()A.±2.5 B.﹣C.D.±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x2+1)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m﹣3,4﹣2m)不可能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1,2) B.(﹣1,﹣2)C.(﹣1,2)D.(﹣2,1)15.点P(1,﹣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1,2) B.(﹣1,2)C.(﹣1,﹣2)D.(﹣2,1)16.点A(﹣3,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3,﹣2)B.(3,2) C.(﹣3,﹣2)D.(2,﹣3)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点B关于y轴对称,点A的坐标是(2,﹣8),则点B的坐标是()A.(﹣2,﹣8)B.(2,8) C.(﹣2,8)D.(8,2)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线段AB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A(﹣1,﹣1),B(1,2),平移线段AB,得到线段A′B′,已知A′的坐标为(3,﹣1),则点B′的坐标为()A.(4,2) B.(5,2) C.(6,2) D.(5,3)二.填空题(共12小题)19.如图,在高3米,坡面线段距离AB为5米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则地毯长度至少需米.20.已知△ABC的三边长为a、b、c,满足a+b=10,ab=18,c=8,则此三角形为三角形.21.若线段a、b、c满足b2=a2﹣c2,则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三角形.22.在△ABC中,AB=2k,AC=2k+1,BC=3,当整数k=时,∠B=90°.23.如图,已知OB=1,以OB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1BO,再以OA1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2A1O,如此下去,则线段OA n的长度为.24.如图,在△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BC=10,AD=12,则AC=.。
初二勾股定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的长度是多少?A. 5B. 6C. 7D. 82.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且这两边构成直角,那么第三边的长度是多少?A. 10B. 13C. 15D. 17二、填空题3.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那么斜边的长度是_________。
4.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3,一条直角边长为5,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是_________。
三、计算题5.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已知斜边长为10,一条直角边长为6,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6.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x和y,斜边长为z。
已知x=9,y=12,求z的值。
四、解答题7. 一个梯形的两底边长分别为3和5,高为4,求梯形的对角线长度。
8.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米、4米和5米,求这个长方体的对角线长度。
答案:一、选择题1. A(根据勾股定理:3² + 4² = 5²)2. B(根据勾股定理:5² + 12² = 13²)二、填空题3. 10(根据勾股定理:6² + 8² = 10²)4. 12(根据勾股定理:5² + 12² = 13²)三、计算题5. 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8(根据勾股定理:6² + 8² = 10²)6. z的值为15(根据勾股定理:9² + 12² = 15²)四、解答题7. 梯形的对角线长度为5(根据勾股定理:(3+5)² + 4² = 5²)8. 长方体的对角线长度为5(根据勾股定理:3² + 4² + 5² = 50,再开方得5)结束语:通过本次测试,我们复习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勾股定理练习题:练习一:(基础)1.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3,底边长为10,则顶角的平分线为__12_.2.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5∶12∶13,它的周长为60,则它的面积是__240_.3.已知a ,b ,c 为△三边,且满足(a 2-b 2)(a 22-c 2)=0,则它的形状为( D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4.如图,一圆柱高8,底面半径2,一只蚂蚁从点A 爬到点B 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 取3)是( B ).(A )20 (B )10 (C )14 (D )无法确定5. 在△中,斜边2,则2+2+28.6.△一直角边的长为11,另两边为自然数,则△的周长为( C )A 、121B 、120C 、132D 、不能确定7.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是 (A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答案都不对8.如果△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n 2-1,2n (n >1),则它的斜边长是( D )A 、2nB 、1C 、n 2-1D 、n 2+1ABC9.在△中,,90︒=∠C 若,7=+b a △的面积等于6,则边长 5 10.如图△中,BC BM AC AN BC AC ACB ====︒=∠,,5,12,90则 61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平方和为200,则斜边长为 1012.若△是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都是6,在三角形斜边上有一点P ,到两直角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距离等于 313.如图,一个牧童在小河的南4的A 处牧马,而他正位于他的小屋B 的西8北7处,他想把他的马牵到小河边去饮水,然后回家.他要完成这件事情所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1714、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68,现将直角边沿∠的角平分线折叠,使它落在斜边上,且与重合,你能求出的长吗?3AB 小河北牧童 小屋AEC DB15.校园里有一块三角形空地,现准备在这块空地上种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经测量出它的三边长分别是13、14、15米,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120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支出多少?因为高相等,底边15上的一条直角边长为X 1322=142-(15)26.6高为 132-6.62=11.2211.2 15*11.2*0.5=84 84*120=1008016、如图,在△中,∠ 90,6,把△进行折叠,使点A 与点D 重合,1:2,折痕为,点E 在上,点F 在上,求的长。
勾股定理初二练习题二十道1.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角C=90°,AB=12cm,AC=5cm,求BC 的长度。
2. 在直角三角形DEF中,角D=90°,DE=8cm,DF=15cm,求EF 的长度。
3. 在直角三角形GHI中,角I=90°,GH=17cm,HI=8cm,求GI的长度。
4. 在直角三角形JKL中,角J=90°,KL=10cm,JL=6cm,求JK的长度。
5. 在直角三角形MNO中,角O=90°,MN=6cm,NO=10cm,求MO的长度。
6. 在直角三角形PQR中,角P=90°,PR=13cm,PQ=12cm,求QR 的长度。
7. 在直角三角形STU中,角T=90°,ST=21cm,TU=20cm,求SU 的长度。
8. 在直角三角形VWX中,角V=90°,VX=24cm,WX=7cm,求WV的长度。
9. 在直角三角形YZA中,角Z=90°,ZY=15cm,ZA=9cm,求YA 的长度。
BC的长度。
11. 在直角三角形EFG中,角E=90°,EG=7cm,FG=25cm,求EF 的长度。
12. 在直角三角形HIJ中,角H=90°,IJ=20cm,HJ=9cm,求HI的长度。
13. 在直角三角形KLM中,角K=90°,KL=16cm,LM=12cm,求KM的长度。
14. 在直角三角形NOP中,角N=90°,NO=5cm,OP=13cm,求NP 的长度。
15. 在直角三角形QRS中,角Q=90°,QR=30cm,RS=16cm,求QS的长度。
16. 在直角三角形TUV中,角T=90°,TV=25cm,UV=7cm,求TU 的长度。
17. 在直角三角形WXY中,角W=90°,WX=14cm,XY=9cm,求WY的长度。
18. 在直角三角形ZAB中,角Z=90°,ZA=11cm,AB=15cm,求ZB的长度。
八年级勾股定理典型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B:1,1:6,8,11 D:5,12,22、在Rt△ABC中,∠C=90°,a=12,b=16,则c的长为 A:26B:1 C:20D:2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的坐标是,则OP 的长为 A:3B:4C:5D:74、在Rt△ABC中,∠C=90°,∠B=45°,c=10,则a的长为 A: B:C:5D:、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A、、、36、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2,则底边上的高为A、 B、C、8D、9、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3cmC、6cm22B、4cm D、12cm228、若△ABC中,AB?13cm,AC?15cm,高AD=12,则BC 的长为 A、1 B、 C、14或4D、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1、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c?a?b,则这个三角形是2、木工师傅要做一个长方形桌面,做好后量得长为80cm,宽为60cm,对角线为100cm,则这个桌面。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2224、如右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5,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的和为。
5、如右图将矩形ABCD沿直线AE折叠,顶点D恰好落在BC边上F处,已知CE=3,AB=8,则BF=___________。
E6、一只蚂蚁从长为4cm、宽为cm,高是cm的FC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____cm。
7、将一根长为15㎝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高为12㎝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h㎝,则h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初二数学勾股定理试题1.如图,已知由16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案中,有五条线段PA、PB、PC、PD、PE,其中长度是有理数的有 ( )A.1条B.2条C.3条D.4条【答案】B【解析】先根据勾股定理算出各条线段的长,即可判断。
,,,,,、的长度均是有理数,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网格的特征,灵活选用恰当的直角三角形使用勾股定理。
2.如图,在△ABC中,三边a、b、c的大小关系是( )A.a<b<c B.c<a<b C.c<b<a D.b<a<c【答案】D【解析】先分析出a、b、c三边所在的直角三角形,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三边的长,进行比较即可.根据勾股定理,得,,,,,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格点的特征,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3.已知Rt△ABC中,∠C=90°,若a+b=14cm,c=10cm,则Rt△ABC的面积是( )A.24cm2B.36cm2C.48cm2D.60cm2【答案】A【解析】要求Rt△ABC的面积,只需求出两条直角边的乘积.根据勾股定理,得a2+b2=c2=100.根据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ab的值,进而得到三角形的面积.∵a+b=14∴(a+b)2=196∴2ab=196-(a2+b2)=96∴ab=24.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完全平方公式点评:这里不要去分别求a,b的值,熟练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去变形即可。
4.如图,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5cm,BC=10cm,将△ABC折叠,点B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则CD的长为( )【答案】D【解析】设CD=x,由折叠得BD=AD,在Rt△ACD中运用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CD的长.设CD=x,则BD=AD=10-x.在Rt△ACD中,,解得故选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BD=AD。
一、选择题1.如图,透明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15cm ,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3cm 的点B 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位于离容器上沿3cm 的点A 处,若蚂蚁吃到蜂蜜需爬行的最短路径为25cm ,则该圆柱底面周长为( )A .20cmB .18cmC .25cmD .40cm2.△ABC 的三边的长a 、b 、c 满足:2(1)250a b c -+-+-=,则△ABC 的形状为( ). A .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3.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AD =9,AB =3,将其折叠,使点D 与点B 重合,折痕为EF ,那么折痕EF 的长为( )A .3B .6C .10D .94.如图,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按图示方式依次翻折,若DE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DC '平分BDE ∠;②BC 长为()22a +;③BCD 是等腰三角形;④CED 的周长等于BC 的长.A .①②③B .②④C .②③④D .③④5.已知△ABC 是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Rt △ABC 的斜边AC 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t △ACD ,再以Rt △ACD 的斜边AD 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 △ADE ,…,依此类推,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A .2n ﹣2B .2n ﹣1C .2nD .2n+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机器人接受指令“[α,A]”(α≥0,0°<A <180°)后的行动结果为:在原地顺时针旋转A 后,再向正前方沿直线行走α.若机器人的位置在原点,正前方为y 轴的负半轴,则它完成一次指令[4,30°]后位置的坐标为( ) A .(-2,23)B .(-2,-23)C .(-2,-2)D .(-2,2)7.ABC 三边长为a 、b 、c ,则下列条件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 =7,b =8,c =10 B .a =41,b =4,c =5 C .a =3,b =2,c =5D .a =3,b =4,c =68.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 、b ,那么2()a b + 的值为( ).A .49B .25C .13D .19.在下列以线段a 、b 、c 的长为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 =3,b =4,c =6B .a =5,b =6,c =7C .a =6,b =8,c =9D .a =7,b =24,c =2510.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 .7,24,25B .111,4,5222C .3,4,5D .114,7,822二、填空题11.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为5 dm 、3 dm 和1 dm ,A 和B 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 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 点去吃可口的食物.请你想一想,这只蚂蚁从A 点出发,沿着台阶面爬到B 点的最短路程是 dm .12.如图,ACB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 CB =,CE CD =,ABC 的顶点A 在ECD 的斜边上.若3AE =7AD =AC 的长为_________13.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云:“今有木长二丈,围之三尺.葛生其下,缠木七周,上与木齐.问葛长几何?”大意为:有一根木头长2丈,上、下底面的周长为3尺,葛生长在木下的一方,绕木7周,葛梢与木头上端刚好齐平,则葛长是______尺.(注:l 丈等于10尺,葛缠木以最短的路径向上生长,误差忽略不计)14.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B =7.5cm ,AC =4.5cm ,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C 以2cm/s 的速度移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当△ABP 为等腰三角形时,t 的取值为_____.15.如图,在锐角ABC ∆中,2AB =,60BAC ∠=,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 ,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BM MN +的最小值是______.16.如图,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若a ,c 的边长分别为5和12,则b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17.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 >AB ,将矩形ABCD 折叠,使点C 与点A 重合,折痕为MN ,连接CN .若△CDN 的面积与△CMN 的面积比为1:3,则22MN BM的值为______________.18.在ABC 中,12AB AC ==,30A ∠=︒,点E 是AB 中点,点D 在AC 上,32DE =,将ADE 沿着DE 翻折,点A 的对应点是点F ,直线EF 与AC 交于点G ,那么DGF △的面积=__________.19.如图,把平面内一条数轴x 绕点O 逆时针旋转角θ(0°<θ<90°)得到另一条数轴y ,x 轴和y 轴构成一个平面斜坐标系.规定:已知点P 是平面斜坐标系中任意一点,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x 轴于点A ,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交y 轴于点B ,若点A 在x 轴上对应的实数为a ,点B 在y 轴上对应的实数为b ,则称有序实数对(a ,b )为点P 的斜坐标.在平面斜坐标系中,若θ=45°,点P 的斜坐标为(1,22),点G 的斜坐标为(7,﹣22),连接PG ,则线段PG 的长度是_____.20.如图所示,圆柱体底面圆的半径是2π,高为1,若一只小虫从A 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外侧面爬行到C 点,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是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ABC 和EDC ∆都是等边三角形,7,3,2AD BD CD ===求:(1)AE长;(2)∠BDC 的度数:(3)AC 的长.22.如图,在△ABC 中,AB =30 cm ,BC =35 cm ,∠B =60°,有一动点M 自A 向B 以1 cm/s 的速度运动,动点N 自B 向C 以2 cm/s 的速度运动,若M ,N 同时分别从A ,B 出发.(1)经过多少秒,△BMN 为等边三角形; (2)经过多少秒,△BMN 为直角三角形.23.定义:有一组邻边均和一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叫做邻和四边形.(1)如图1,四边形ABCD 中,∠ABC =70°,∠BAC =40°,∠ACD =∠ADC =80°,求证:四边形ABCD 是邻和四边形.(2)如图2,是由50个小正三角形组成的网格,每个小正三角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A 、B 、C 三点的位置如图,请在网格图中标出所有的格点.......D .,使得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邻和四边形.(3)如图3,△ABC 中,∠ABC =90°,AB =2,BC =23,若存在一点D ,使四边形ABCD 是邻和四边形,求邻和四边形ABCD 的面积.24.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动点D 在直线AB (点A 与点B 重合除外)上时,以CD 为一腰在CD 上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ECD ,且90ECD ∠=︒,连接AE .(1)判断AE 与BD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若4BD =,P ,Q 两点在直线AB 上且5EP EQ ==,试求PQ 的长. (3)在第(2)小题的条件下,当点D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上时,判断PQ 的长是否为定值.分别画出图形,若是请直接写出PQ 的长;若不是请简单说明理由. 25.如图,△ABC 中,∠ACB =90°,AB =5cm ,BC =3cm ,若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cm 的速度沿折线A ﹣C ﹣B ﹣A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t >0). (1)若点P 在AC 上,且满足PA =PB 时,求出此时t 的值; (2)若点P 恰好在∠BAC 的角平分线上,求t 的值;(3)在运动过程中,直接写出当t 为何值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26.如图,△ABC 中,90BAC ∠=︒,AB=AC ,P 是线段BC 上一点,且045BAP ︒<∠<︒.作点B 关于直线AP 的对称点D, 连结BD ,CD ,AD . (1)补全图形.(2)设∠BAP 的大小为α.求∠ADC 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延长CD 与AP 交于点E,直接用等式表示线段BD 与DE 之间的数量关系.27.问题情境: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围绕“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度,求三角形的面积”开展活动,启航小组同学想到借助正方形网格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图(1)、图(2)都是6×6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操作发现,启航小组同学在图(1)中画出△ABC,其顶点A,B,C都在格点上,同时构造长方形CDEF,使它的顶点都在格点上,且它的边EF经过点A,ED经过点B.同学们借助此图求出了△ABC的面积.(1)在图(1)中,△ABC的三边长分别是AB=,BC=,AC=.△ABC 的面积是.(2)已知△PMN中,PM=17,MN=25,NP=13.请你根据启航小组的思路,在图(2)中画出△PMN,并直接写出△RMN的面积.28.已知n组正整数:第一组:3,4,5;第二组:8,6,10;第三组:15,8,17;第四组:24,10,26;第五组:35,12,37;第六组:48,14,50;…(1)是否存在一组数,既符合上述规律,且其中一个数为71?若存在,请写出这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是否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长都是正整数?若可以,请说明理由;若不可以,请举出反例.29.如图1,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CD=AE,AD与BE相交于点F.(1)求证:∠ABE=∠CAD;(2)如图2,以AD为边向左作等边△ADG,连接BG.ⅰ)试判断四边形AGB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ⅱ)若设BD=1,DC=k(0<k<1),求四边形AGBE与△ABC的周长比(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30.已知,矩形ABCD中,AB=4cm,BC=8cm,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D、BC于点E、F,垂足为O.(1)如图1,连接AF 、CE .求证:四边形AFCE 为菱形. (2)如图1,求AF 的长.(3)如图2,动点P 、Q 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沿△AFB 和△CDE 各边匀速运动一周.即点P 自A →F →B →A 停止,点Q 自C →D →E →C 停止.在运动过程中,点P 的速度为每秒1cm ,设运动时间为t 秒.①问在运动的过程中,以A 、P 、C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有可能是矩形吗?若有可能,请求出运动时间t 和点Q 的速度;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 的速度为每秒0.8cm ,当A 、P 、C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 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将容器侧面展开,建立A 关于EG 的对称点A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 ′B 的长度即为最短路径,由勾股定理求出A ′D 即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由此即可解题. 【详解】解:如图,将圆柱展开,EG 为上底面圆周长的一半,作A 关于E 的对称点A ',连接A B '交EG 于F , 则蚂蚁吃到蜂蜜需爬行的最短路径为AF BF +的长, 即 25cm AF BF A B '+==, 延长BG ,过A '作A D BG '⊥于D ,3cm AE A E '==,153315cm BD BG DG BG AE ∴=+=+=-+=, Rt A DB '∴△中,由勾股定理得:20cm A D '==,∴该圆柱底面周长为:20240cm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将图形展开,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同时也考查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D解析:D 【分析】由等式可分别得到关于a 、b 、c 的等式,从而分别计算得到a 、b 、c 的值,再由222+=a b c 的关系,可推导得到△ABC 为直角三角形.【详解】∵2(1)0a c -=又∵()21000a c ⎧-≥≥-≥⎪⎩∴()21=0a c ⎧-⎪⎪⎨⎪⎪⎩∴12a b c ⎧=⎪=⎨⎪=⎩ ∴222+=a b c ∴△ABC 为直角三角形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察了平方、二次根式、绝对值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知识;求解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绝对值和勾股定理逆定理,从而完成求解.3.C解析:C 【分析】 做点F 做FHAD ⊥交AD 于点H ,因此要求出EF 的长,只要求出EH 和HF 即可;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E=DE=9-AE ,在Rt ABE △中应用勾股定理求得AE 和BE ,同理在Rt BC F 'Rt ABE △中应用勾股定理求得BF ,在Rt EFH 中应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EF .【详解】 过点F 做FHAD ⊥交AD 于点H .∵四边形EFC B '是四边形EFCD 沿EF 折叠所得, ∴ED=BE ,CF=C F ',3BC CD '== ∵ED=BE ,DE=AD-AE=9-AE ∴BE=9-AE∵Rt ABE △,AB=3,BE=9-AE ∴()22293AE AE -=+ ∴AE=4 ∴DE=5∴9C F BC BF BF '=-=- ∴Rt BC F ',3BC '=,9C F BF '=- ∴()22293BF BF -+= ∴BF=5,EH=1∵Rt EFH ,HF=3,EH=1 ∴22223110EF EH HF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4.B解析:B 【分析】根据折叠前后得到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判断①③④式正误即可,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求BC 和DE 的关系. 【详解】解:根据折叠的性质知,△C ED CED '≅∆,且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90BDE ∠<︒,45C DE ∠'=︒, ∴12C DE BDE ∠'≠∠∴DC '不能平分BDE ∠①错误;45DC E DCE ∴∠'=∠=︒,C E CE DE AD a '====,CD DC ='=,AC a ∴=,2)BC a ==,∴②正确;2ABC DBC ∠=∠,22.5DBC ∴∠=︒,45DCB ∠=︒,112.5BDC ∴∠=︒,BCD ∴∆不是等腰三角形,故③错误;CED ∴∆的周长(2CE DE CD a a a BC =++=+==,故④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利用了:①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②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外角与内角的关系,等角对等边等知识点.5.A解析:A【分析】连续使用勾股定理求直角边和斜边,然后再求面积,观察发现规律,即可正确作答.【详解】解:∵△ABC 是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121111222ABC S -∆∴=⨯⨯== ,∴AC 2====2232112:2122122AACD ADE S S --∆∴====⨯⨯== ∴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22n - ,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的难点是运用勾股定理求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同时观察、发现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B解析:B【解析】根据题意,如图,∠AOB=30°,OA=4,则AB=2,OB=23,所以A(-2,-23),故选B.7.B解析:B【分析】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对每个选项一一判断即可.【详解】A、∵72+82≠102,∴△ABC不是直角三角形;B、∵52+42=41)2,∴△ABC是直角三角形;C、∵223252,∴△ABC不是直角三角形;D、∵32+42≠62,∴△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逆定理,熟记定理是解题关键.8.A解析:A【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结合图形进行分析发现:大正方形的面积即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25,也就是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是25,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是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即2ab=12,据此即可得结果.【详解】根据题意,结合勾股定理a2+b2=25,四个三角形的面积=4×12ab=25-1=24,∴2ab=24,联立解得:(a+b)2=25+24=49.故选A.9.D解析:D【解析】A选项:32+42≠62,故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B选项:52+62≠72,故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C选项:62+82≠92,故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D选项:72+242=252,故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正确.故选D .10.B解析:B【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别计算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详解】A 、22272425+=,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正确;B 、22211145222⎛⎫⎛⎫⎛⎫+≠ ⎪ ⎪ ⎪⎝⎭⎝⎭⎝⎭,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 C 、222345+=,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正确; D 、2221147822⎛⎫⎛⎫+= ⎪ ⎪⎝⎭⎝⎭,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三角形ABC 的三边满足a 2+b 2=c 2,则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二、填空题11.【解析】试题分析:将台阶展开,如图,331312,5,AC BC =⨯+⨯==222169,AB AC BC ∴=+=13,AB ∴=即蚂蚁爬行的最短线路为13.dm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125【分析】由题意可知,AC =BC ,DC =EC ,∠DCE =∠ACB =90°,∠D =∠E =45°,求出∠ACE =∠BCD 可证△ACE ≌△BCD ,可得AE =BD 3ADB =90°,由勾股定理求出AB 即可得到AC 的长.【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BD ,∵△ACB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 =BC ,DC =EC ,∠DCE =∠ACB =90°,∠D =∠E =45°,且∠ACE =∠BCD =90°-∠ACD , 在ACE 和BCD 中,AC=BC ACE=BCD CE=CD ⎧⎪∠∠⎨⎪⎩∴△ACE ≌△BCD (SAS ),∴AE =BD =3,∠E =∠BDC =45°,∴∠ADB =∠ADC+∠BDC =45°+45°=90°,∴AB =22AD +BD =7+3=10,∵AB=2BC ,∴BC =2×AB=52,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添加恰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3.【分析】这种立体图形求最短路径问题,可以展开成为平面内的问题解决,展开后可转化下图,所以是个直角三角形求斜边的问题,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详解】解:如图,一条直角边(即木棍的高)长20尺,另一条直角边长7×3=21(尺),222021+=29(尺).答:葛藤长29尺.故答案为:29.【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关键是把立体图形展成平面图形,本题是展成平面图形后为直角三角形按照勾股定理可求出解.14.75或6或9 4【分析】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①当AB=BP时;②当AB=AP时;③当BP=AP 时,分别求出BP的长度,继而可求得t值.【详解】在Rt△ABC中,BC2=AB2﹣AC2=7.52﹣4.52=36,∴BC=6(cm);①当AB=BP=7.5cm时,如图1,t=7.52=3.75(秒);②当AB=AP=7.5cm时,如图2,BP=2BC=12cm,t=6(秒);③当BP=AP时,如图3,AP=BP=2tcm,CP=(4.5﹣2t)cm,AC=4.5cm,在Rt△ACP中,AP2=AC2+CP2,所以4t2=4.52+(4.5﹣2t)2,解得:t=94,综上所述: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t=3.75或t=6或t=94.故答案为:3.75或6或94.【点睛】此题是等腰三角形与动点问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中应根据每两条边相等分情况来解答,不要漏解.153【分析】作点B关于AD的对称点B′,过点B′作B′N⊥AB于N交AD于M,根据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B′N的长度即为BM+MN的最小值,根据∠BAC=60°判断出△ABB′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如图,作点B关于AD的对称点B′,由垂线段最短,过点B′作B′N ⊥AB 于N 交AD 于M ,B′N 最短,由轴对称性质,BM=B′M ,∴BM+MN=B′M+MN=B′N ,由轴对称的性质,AD 垂直平分BB′,∴AB=AB′,∵∠BAC=60°,∴△ABB′是等边三角形,∵AB=2,∴B′N=2×32=3, 即BM+MN 的最小值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确定出点M 、N 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16.169【解析】解:由于a 、b 、c 都是正方形,所以AC =CD ,∠ACD =90°;∵∠ACB +∠DCE =∠ACB +∠BAC =90°,即∠BAC =∠DCE ,∠ABC =∠CED =90°,AC =CD ,∴△ACB ≌△DCE ,∴AB =CE ,BC =DE ; 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AC 2=AB 2+BC 2=AB 2+DE 2,即S b =S a +S c =22512 =169. 故答案为:169.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对全等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的综合运用,结合图形求解,对图形的理解能力要比较强.17.12【解析】如图,过点N 作NG ⊥BC 于点G ,连接CN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有:MA=MC ,NA=NC ,∠AMN=∠CMN.因为四边形ABCD 是矩形,所以AD ∥BC ,所以∠ANM=∠CMN.所以∠AMN=∠ANM,所以AM=AN.所以AM=AN=CM=CN.因为△CDN 的面积与△CMN 的面积比为1:3,所以DN:CM=1:3.设DN=x ,则CG=x ,AM=AN=CM=CN=3x ,由勾股定理可得()22322x x x -=, 所以MN 2=()()2222312x x x x +-=,BM 2=()()22232x x x -=.所以222212MN x BM x==12. 枚本题应填12.点睛:矩形中的折叠问题,其本质是轴对称问题,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找到对应的线段和角,也就找到了相等的线段和角,矩形中的折叠一般会伴随着等腰三角形(也就是基本图形“平行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所以常常会结合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来列方程求解.18.39或639【分析】通过计算E 到AC 的距离即EH 的长度为3,所以根据DE 的长度有两种情况:①当点D 在H 点上方时,②当点D 在H 点下方时,两种情况都是过点E 作EH AC ⊥交AC 于点E ,过点G 作GQ AB ⊥交AB 于点Q ,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AH,DH 的长度,进而可求AD 的长度,然后利用角度之间的关系证明AG GE =,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GQ 的长度,最后利用2DGF AED AEG SS S =-即可求解.【详解】①当点D 在H 点上方时,过点E 作EH AC ⊥交AC 于点E ,过点G 作GQ AB ⊥交AB 于点Q ,12AB = ,点E 是AB 中点,162AE AB ∴== . ∵EH AC ⊥,90AHE ∴∠=︒ .30,6A AE ∠=︒=,132EH AE ∴== , 22226333AH AE EH ∴=-=-=. 32DE =,2222(32)33DH DE EH ∴=-=-= ,DH EH ∴=,333AD AH DH =-=,45EDH ∴∠=︒,15AED EDH A ∴∠=∠-∠=︒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15DEF AED ∠=∠=︒,230AEG AED ∴∠=∠=︒ ,AEG A ∴∠=∠,AG GE ∴= . 又GQ AE ⊥ ,132AQ AE ∴== . 30A ∠=︒ ,12GQ AG ∴=. 222GQ AQ AG += , 即2223(2)GQ GQ +=, 3GQ ∴= .2DGF AED AEG S S S =- ,112(333)36363922DGF S ∴=⨯⨯-⨯-⨯⨯=-; ②当点D 在H 点下方时,过点E 作EH AC ⊥交AC 于点E ,过点G 作GQ AB ⊥交AB 于点Q ,12AB = ,点E 是AB 中点,162AE AB ∴== . ∵EH AC ⊥,90AHE ∴∠=︒.30,6A AE ∠=︒= ,132EH AE ∴== , 22226333AH AE EH ∴=-=-=.32DE =,2222(32)33DH DE EH ∴=-=-= ,DH EH ∴=,3AD AH DH =+=,45DEH ∴∠=︒ ,90105AED A DEH ∴∠=︒-∠+∠=︒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105DEF AED ∠=∠=︒,218030AEG AED ∴∠=∠-︒=︒ ,AEG A ∴∠=∠,AG GE ∴= .又GQ AE ⊥ ,132AQ AE ∴== . 30A ∠=︒,12GQ AG ∴= . 222GQ AQ AG += , 即2223(2)GQ GQ +=,GQ ∴= .2DGF AED AEG S S S =- ,1123)36922DGF S ∴=⨯⨯⨯-⨯=,综上所述,DGF △的面积为9或9.故答案为:9或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叠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够作出图形并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9.【分析】如图,作PA ∥y 轴交X 轴于A ,PH ⊥x 轴于H .GM ∥y 轴交x 轴于M ,连接PG 交x 轴于N ,先证明△ANP ≌△MNG (AAS ),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N 的值,即可得到线段PG 的长度.【详解】如图,作PA ∥y 轴交X 轴于A ,PH ⊥x 轴于H .GM ∥y 轴交x 轴于M ,连接PG 交x 轴于N .∵P (1,22),G (7.﹣22),∴OA =1,PA =GM =22,OM =7,AM =6,∵PA ∥GM ,∴∠PAN =∠GMN ,∵∠ANP =∠MNG ,∴△ANP ≌△MNG (AAS ),∴AN =MN =3,PN =NG ,∵∠PAH =45°,∴PH =AH =2,∴HN =1,∴2222215PN PH NH =+=+=,∴PG =2PN =25 .故答案为25.【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综合问题,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定理、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0.5【分析】先将图形展开,再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详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此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C 是边的中点,矩形的宽即高等于圆柱的母线长.∵AB=π•2π=2,CB=1.∴【点睛】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此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矩形的宽即高等于圆柱的母线长.本题就是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矩形,“化曲面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三、解答题21.(12)150°;(3【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利用SAS 证明△BCD ≌△ACE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得结果;(2)在△ADE 中,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ED =90°,进而可求出∠AEC 的度数,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得答案;(3)过C 作CP ⊥DE 于点P ,设AC 与DE 交于G ,如图,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PE 与CP 的长,进而可得AE =CP ,然后即可根据AAS 证明△AEG ≌△CPG ,于是可得AG =CG ,PG =EG ,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G 的长,进一步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1)∵△ABC 和△EDC 都是等边三角形,∴BC =AC ,CD =CE =DE =2,∠ACB =∠DCE =60°,∴∠BCD =∠ACE ,在△BCD 与△ACE 中,∵BC =AC ,∠BCD =∠ACE ,CD =CE ,∴△BCD ≌△ACE ,∴AE =BD(2)在△ADE 中,∵2AD AE DE ===,∴DE 2+AE 2=2222+==AD 2, ∴∠AED =90°,∵∠DEC =60°,∴∠AEC =150°,∵△BCD ≌△ACE ,∴∠BDC =∠AEC =150°;(3)过C 作CP ⊥DE 于点P ,设AC 与DE 交于G ,如图,∵△CDE 是等边三角形,∴PE =12DE =1,CP 22213-=,∴AE =CP ,在△AEG 与△CPG 中,∵∠AEG =∠CPG =90°,∠AGE =∠CGP ,AE =CP ,∴△AEG ≌△CPG ,∴AG =CG ,PG =EG =12, ∴AG ()222211332AE EG ⎛⎫+=+= ⎪⎝⎭, ∴AC =2AG 13【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上述知识、灵活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1) 出发10s 后,△BMN 为等边三角形;(2)出发6s 或15s 后,△BMN 为直角三角形.【分析】(1)设时间为x ,表示出AM=x 、BN=2x 、BM=30-x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列出方程,解之可得;(2)分两种情况:①∠BNM=90°时,即可知∠BMN=30°,依据BN=12BM 列方程求解可得;②∠BMN=90°时,知∠BNM=30°,依据BM=12BN 列方程求解可得. 【详解】解 (1)设经过x 秒,△BMN 为等边三角形,则AM =x ,BN =2x ,∴BM =AB -AM =30-x ,根据题意得30-x =2x ,解得x =10,答:经过10秒,△BMN 为等边三角形;(2)经过x 秒,△BMN 是直角三角形,①当∠BNM =90°时,∵∠B=60°,∴∠BMN=30°,∴BN=12BM,即2x=12(30-x),解得x=6;②当∠BMN=90°时,∵∠B=60°,∴∠BNM=30°,∴BM=12BN,即30-x=12×2x,解得x=15,答:经过6秒或15秒,△BMN是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23.(1)见解析;(2)见解析;(3)43或63【分析】(1)先由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求得∠ACB的度数,从而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证得AB=AC=AD,按照邻和四边形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2)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圆,与网格的交点,以及△ABC外侧与点B和点C组成等边三角形的网格点即为所求.(3)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再分类计算即可:①当DA=DC=AC时;②当CD=CB=BD时;③当DA=DC=DB或AB=AD=BD时.【详解】(1)∵∠ACB=180°﹣∠ABC﹣∠BAC=70°,∴∠ACB=∠ABC,∴AB=AC.∵∠ACD=∠ADC,∴AC=AD,∴AB=AC=AD.∴四边形ABCD是邻和四边形;(2)如图,格点D、D'、D''即为所求作的点;(3)∵在△ABC 中,∠ABC =90°,AB =2,BC =23, ∴AC =()22222234AB BC +=+=,显然AB ,BC ,AC 互不相等.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DA =DC =AC=4时,如图所示:∴△ADC 为等边三角形,过D 作DG ⊥AC 于G ,则∠ADG =160302⨯︒=︒, ∴122AG AD ==, 22224223DG AD AG =-=-=,∴S △ADC =1423432⨯⨯=,S △ABC =12AB×BC =23, ∴S 四边形ABCD =S △ADC +S △ABC =63;②当CD =CB =BD =23时,如图所示:∴△BDC 为等边三角形,过D 作DE ⊥BC 于E ,则∠BDE =160302⨯︒=︒, ∴132BE BD == ()()22222333DE BD BE =-=-=, ∴S △BDC =1233332⨯= 过D 作DF ⊥AB 交AB 延长线于F ,∵∠FBD=∠FBC -∠DBC =90︒-60︒=30︒,∴DF=12S △ADB =122⨯=,∴S 四边形ABCD =S △BDC +S △ADB =;③当DA =DC =DB 或AB =AD =BD 时,邻和四边形ABCD 不存在.∴邻和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或【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的新定义综合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点,数形结合并读懂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4.(1)AE=BD 且AE ⊥BD ;(2)6;(3)PQ 为定值6,图形见解析【分析】(1)由“SAS”可证△ACE ≌△BCD ,可得AE=BD ,∠EAC=∠DBC=45°,可得AE ⊥BD ; (2)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A=AQ ,由勾股定理可求PA 的长,即可求PQ 的长; (3)分两种情况讨论,由“SAS”可证△ACE ≌△BCD ,可得AE=BD ,∠EAC=∠DBC ,可得AE ⊥BD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A=AQ ,由勾股定理可求PA 的长,即可求PQ 的长.【详解】解:(1)AE=BD ,AE ⊥BD ,理由如下:∵△ABC ,△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 ,CE=CD ,∠ACB=∠ECD=90°,∠ABC=∠CAB=45°,∴∠ACE=∠DCB ,且AC=BC ,CE=CD ,∴△ACE ≌△BCD (SAS )∴AE=BD ,∠EAC=∠DBC=45°,∴∠EAC+∠CAB=90°,∴AE ⊥BD ;(2)∵PE=EQ ,AE ⊥BD ,∴PA=AQ ,∵EP=EQ=5,AE=BD=4,∴,∴PQ=2AQ=6;(3)如图3,若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ABC ,△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 ,CE=CD ,∠ACB=∠ECD=90°,∠ABC=∠CAB=45°,∴∠ACE=∠DCB ,且AC=BC ,CE=CD ,∴△ACE ≌△BCD (SAS )∴AE=BD ,∠CBD=∠CAE=135°,且∠CAB=45°,∴∠EAB=90°,∵PE=EQ ,AE ⊥BD ,∴PA=AQ ,∵EP=EQ=5,AE=BD=4,∴AQ=22=2516=3EQ AE --,∴PQ=2AQ=6;如图4,若点D 在BA 的延长线上,∵△ABC ,△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 ,CE=CD ,∠ACB=∠ECD=90°,∠ABC=∠CAB=45°,∴∠ACE=∠DCB ,且AC=BC ,CE=CD ,∴△ACE ≌△BCD (SAS )∴AE=BD ,∠CBD=∠CAE=45°,且∠CAB=45°,∴∠EAB=90°,∵PE=EQ ,AE ⊥BD ,∴PA=AQ ,∵EP=EQ=5,AE=BD=4,∴AQ=22=2516=3EQ AE --,∴PQ=2AQ=6.【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证明AE ⊥BD 是本题的关键.25.(1) 2516;(2)83t =或6;(3)当153,5,210t =或194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 【分析】(1)设存在点P ,使得PA PB =,此时2PA PB t ==,42PC t =-,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2)当点P 在CAB ∠的平分线上时,如图1,过点P 作PE AB ⊥于点E ,此时72BP t =-,24PE PC t ==-,541BE =-=,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3)在Rt 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4AC cm =,根据题意得:2AP t =,当P 在AC上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得到PC BC =,即423t -=,求得12t =,当P 在AB 上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若CP PB =,点P 在BC 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2,过P 作PE BC ⊥于E ,求得194t =,若PB BC =,即2343t --=,解得5t =,PC BC =③,如图3,过C 作CF AB ⊥于F ,由射影定理得;2BC BF AB =⋅,列方程2234352t --=⨯,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在Rt ABC 中,5AB cm =,3BC cm =,4AC cm ∴=,(1)设存在点P ,使得PA PB =,此时2PA PB t ==,42PC t =-,在Rt PCB 中,222PC CB PB +=,即:222(42)3(2)t t -+=,解得:2516t =, ∴当2516t =时,PA PB =; (2)当点P 在BAC ∠的平分线上时,如图1,过点P 作PE AB ⊥于点E ,此时72BP t =-,24PE PC t ==-,541BE =-=,在Rt BEP 中,222PE BE BP +=,即:222(24)1(72)t t -+=-, 解得:83t =, 当6t =时,点P 与A 重合,也符合条件,∴当83t =或6时,P 在ABC ∆的角平分线上; (3)根据题意得:2AP t =,当P 在AC 上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PC BC ∴=,即423t -=,12t ∴=, 当P 在AB 上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CP PB =①,点P 在BC 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2,过P 作PE BC ⊥于E ,1322BE BC ∴==, 12PB AB ∴=,即52342t --=,解得:194t =, PB BC =②,即2343t --=,解得:5t =,PC BC =③,如图3,过C 作CF AB ⊥于F ,12BF BP ∴=, 90ACB ∠=︒,由射影定理得;2BC BF AB =⋅,即2234352t --=⨯, 解得:5310t =, ∴当15319,5,2104t =或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的面积,难度适中.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3)题的关键.26.(1)见解析;(2)∠ADC=45α︒+;(3)2BD DE =【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角与角之间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即可; (3)画出图形,结合(2)的结论证明△BE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出结论.【详解】解:(1)如图所示;(2)∵点B 与点D 关于直线AP 对称,∠BAP=α,∴∠PAD=α,AB=AD ,∵90BAC ∠=︒,∴902DAC α∠=︒-,又∵AB=AC ,∴AD=AC ,∴∠ADC=1[180(902)]2α⨯︒-︒-=45α︒+; (3)如图,连接BE ,由(2)知:∠ADC=45α︒+,∵∠ADC=∠AED+∠EAD ,且∠EAD=α,∴∠AED=45°,∵点B 与点D 关于直线AP 对称,即AP 垂直平分BD ,∴∠AED=∠AEB=45°,BE=DE ,∴∠BED=90°,∴△BE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2222BD BE DE DE =+=, ∴2BD DE =.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明确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7.(1131710,112;(2)图见解析;7. 【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BC ,AC ,理由分割法求出△ABC 的面积.(2)模仿(1)中方法,画出△PMN ,利用分割法求解即可.【详解】解:(1)如图1中,AB 22AE BE +2232+13BC 22BD CD +2214+17AC 22AF CF +2213+10,S △ABC =S 矩形DEFC ﹣S △AEB ﹣S △AFC ﹣S △BDC =12﹣3﹣32﹣2=112, 131710,112. (2)△PMN 如图所示.S △PMN =4×4﹣2﹣3﹣4=7,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8.(1)不存在,见解析;(2)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长都是正整数,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这n 组正整数符合规律m 2-1,2m ,m 2+1(m≥2,且m 为整数).分三种情况:m 2-1=71;2m=71;m 2+1=71;进行讨论即可求解;(2)由于(m 2-1) 2+(2m ) 2=m 4+2m 2+1=(m 2+1) 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求解.【详解】(1)不存在一组数,既符合上述规律,且其中一个数为71.理由如下:根据题意可知,这n 组正整数符合规律21m -,2m ,21m +(2m ≥,且m 为整数). 若2171m -=,则272m =,此时m 不符合题意;若271m =,则35.5,m =,此时m 不符合题意;若2171m +=,则270m =,此时m 不符合题意,所以不存在一组数,既符合上述规律,且其中一个数为71.(2)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长都是正整数.理由如下:对于一组数:21m -,2m ,21m +(2m ≥,且m 为整数).因为2224222(1)(2)21(1)m m m m m -+=++=+所以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1m -,2m ,21m +(2m ≥,且m 为整数),则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因为当2m ≥,且m 为整数时,2m 表示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21m -,21m +均为正整数,所以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长都是正整数.【点睛】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注意分类思想的应用。
初二勾股定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勾股定理的表达式?A. a + b = cB. a² + b² = c²C. a × b = cD. a ÷ b = c答案:B2.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的长度是多少?A. 5B. 7C. 8D. 9答案:A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0,一条直角边长为6,那么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是多少?A. 8B. 4C. 6D. 10答案:A二、填空题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根据勾股定理,斜边的长度为______。
答案:102.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3,其中一条直角边长为5,那么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是______。
答案:12三、解答题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9和12,求斜边的长度。
答案:根据勾股定理,斜边的长度为√(9² + 12²) = √(81 + 144) = √225 = 15。
2.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7,其中一条直角边长为8,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答案:设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x,根据勾股定理,有x² + 8² =17²,即x² + 64 = 289,解得x² = 225,所以x = √225 = 15。
四、证明题1. 证明: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那么a² + b² = c²。
答案: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
在三角形中,我们可以构造一个边长为a和b的正方形,以及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
在这两个正方形中,我们可以画出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
这样,我们可以将这四个三角形拼成一个边长为a+b的正方形,其面积为(a+b)²。
八年级勾股定理题30道1.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长分别为3 cm和4 cm,求斜边的长度。
2.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3 cm,一条直角边长为5 cm,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为6 cm和8 cm,求斜边的长度。
4. 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为12 cm,斜边长为13 cm,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5.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9 cm和12 cm,求斜边的长度。
6. 斜边长为10 cm,直角边长为6 cm,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7.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7 cm和24 cm,求斜边的长度。
8.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5 cm,一条直角边长为9 cm,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9.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分别为5 cm和12 cm,求斜边的长度。
10.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7 cm,一条直角边长为8 cm,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11.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10 cm和24 cm,求斜边的长度。
12. 斜边长为25 cm,直角边长为20 cm,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1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8 cm和15 cm,求斜边的长度。
14.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分别为12 cm和16 cm,求斜边的长度。
15.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0 cm,一条直角边长为15 cm,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16.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 cm和4 cm,求斜边的长度。
17. 斜边长为14 cm,直角边长为10 cm,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18.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5 cm和12 cm,求斜边的长度。
19.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分别为9 cm和12 cm,求斜边的长度。
20.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3 cm,一条直角边长为5 cm,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21.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7 cm和24 cm,求斜边的长度。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选题1.我国古代算书《九章算术》中第九章第六题是: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你读懂题意了吗?请回答水深______尺,葭长_____尺.解:根据题意,设水深OB=x尺,则葭长OA'=(x+1)尺.可列方程正确的是()A.x2+52 =(x+1)2B.x2+52 =(x﹣1)2C.x2+(x+1)2 =102D.x2+(x﹣1)2=522.如图,Rt△ABC中,∠BAC=90°,AB=AC,D、E为BC边上两点,∠DAE=45°,过A 点作AF⊥AE,且AF=AE,连接DF、BF.下列结论:①△ABF≌△ACE,②AD平分∠EDF;③若BD=4,CE=3,则AB=6√2;④若AB=BE,S△ABD=12S△ADE,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3.在△ABC中,AB=10,AC=17,BC边上的高AD=8,则△ABC的面积为()A.72B.84C.36或84D.72或844.如图,在△ABC中,△C=9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O,作射线AO,交BC于点E.已知CE=3,BE=5,则AC的长为()A.8B.7C.6D.55.如图,已知钓鱼竿AC的长为10m,露在水面上的鱼线BC长为6m,某钓鱼者想看看鱼钩上的情况,把鱼竿AC转动到AC′的位置,此时露在水面上的鱼线B′C′为8m,则BB′的长为()A.1m B.2m C.3m D.4m6.有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它的一条边为斜边,向外作一个直角三角形,再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边,向外各作一个正方形,称为第一次“生长”(如图1);再分别以这两个正方形的边为斜边,向外各自作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分别以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边,向外各作一个正方形,称为第二次“生长”(如图2)……如果继续“生长”下去,它将变得“枝繁叶茂”,请你算出“生长”了2021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是()A.1B.2020C.2021D.20227.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正方形A、C的边长分别为4和6,则正方形B的面积为()A.26B.49C.52D.648.要焊接一个如图所示的钢架,需要的钢材长度是()A.(3√5+7)m B.(5√3+7)m C.(7√5+3)m D.(3√7+5)m9.如图,某超市为了吸引顾客,在超市门口离地高4.5m的墙上,装有一个由传感器控制的门铃A,如①图所示,人只要移至该门铃5m及5m以内时,门铃就会自动发出语音“欢迎光临”.如②图所示,一个身高1.5m的学生走到D处,门铃恰好自动响起,则BD的长为()A.3米B.4米C.5米D.7米10.如图,在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1,在点B的右侧作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BACD,将对角线BC 绕点B逆时针转动,使对角线的另一端落在数轴负半轴的点M处,则点M表示的数是()A.√2B.√2+1C.1﹣√2D.﹣√2二、填空题11.如图,在△ABC中,∠A=90°,AB=AC,点D为AB中点,过点B作BE⊥CD交CD的延长线于点E,BE=2,CD=5,则DE=.12.如图,在Rt△ABC中,AB=BC=4,以AB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使点D与点C在AB同侧,连接CD,则CD=.13.如图,已知Rt△ABC,△C=90°,BD是角平分线,BD=5,BC=4,则D点到AB的距离是。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勾股定理》练习题一、选择题(8×3′=24′) 1、在Rt △ABC 中,∠C=90°,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则下列结论中恒成立的是( ) A 、2ab<c 2 B 、2ab ≥c 2 C 、2ab>c 2 D 、2ab ≤c 22、已知x 、y 为正数,且│x 2-4│+(y 2-3)2=0,如果以x 、y 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5 B 、25 C 、7 D 、153、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长为12,另外两边之长为自然数,则满足要求的直角三角形共有( ) A 、4个 B 、5个 C 、6个 D 、8个4、下列命题①如果a 、b 、c 为一组勾股数,那么4a 、4b 、4c 仍是勾股数;②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是3、4,那么斜边必是5;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是12、25、21,那么此三角形必是直角三角形;④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是a 、b 、c ,(a>b=c ),那么a 2∶b 2∶c 2=2∶1∶1。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5、若△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a 2+b 2+c 2+338=10a+24b+26c ,则此△为(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一腰上的高为6,则以底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40 B 、80 C 、40或360 D 、80或3607、如图,在Rt △ABC 中,∠C=90°,D 为AC 上一点,且DA=DB=5,又△DAB 的面积为10,那么DC 的长是( ) A 、4 B 、3 C 、5 D 、4.58、如图,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BC=8㎝。
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CD 等于( ) A 、2㎝ B 、3㎝ C 、4㎝ D 、5㎝ 二、填空题(12×3′=36′)9、在△ABC 中,点D 为BC 的中点,BD=3,AD=4,AB=5,则AC=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