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音频及视频接口简介讲课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9.28 MB
- 文档页数:28
具体方法如下:1.剥线同轴电缆由外向内分别为保护胶皮、金属屏蔽网线(接地屏蔽线)、乳白色透明绝缘层和芯线(信号线),芯线由一根或几根铜线构成,金属屏蔽网线是由金属线编织的金属网,内外层导线之间用乳白色透明绝缘物填充,内外层导线保持同轴固称为同轴电缆。
剥线用小刀将同轴电缆外层保护胶皮剥去1.5cm,小心不要割伤金属屏蔽线,再将芯线外的乳白色透明绝缘层剥去0.6cm,使芯线裸露。
2.连接芯线购回的BNC接头由BNC接头本体、屏蔽金属套筒、芯线插针由三件组成,芯线插针用于连接同轴电缆芯线;剥好线后请将芯线插入芯线插针尾部的小孔中,用专用卡线钳前部的小槽用力夹一下,使芯线压紧在小孔中。
可以使用电烙铁焊接芯线与芯线插针,焊接芯线插针尾部的小孔中置入一点松香粉或中性焊剂后焊接,焊接时注意不要将焊锡流露在芯线插针外表面,会导致芯线插针报废。
注意:如果你没有专用卡线钳可用电工钳代替,但需注意一是不要使芯线插针变形太大,二是将芯线压紧以防止接触不良。
3.装配BNC接头连接好芯线后,先将屏蔽金属套筒套入同轴电缆,再将芯线插针从BNC接头本体尾部孔中向前插入,使芯线插针从前端向外伸出,最后将金属套筒前推,使套筒将外层金属屏蔽线卡在BNC接头本体尾部的圆柱体;4.压线保持套筒与金属屏蔽线接触良好,用卡线钳上的六边形卡口用力夹,使套筒形变为六边形。
重复上述方法在同轴电缆另一端制作BNC接头即制作完成。
使用前最好用万用电表检查一下,断路和短路均会导致无法通信,还有可能损坏网卡或集线器。
注意:制作组装式BNC接头需使用小螺丝刀和电工钳,按前述方法剥线后,将芯线插入芯线固定孔,再用小螺丝刀固定芯线,外层金属屏蔽线拧在一起,用电工钳固定在屏蔽线固定套中,最后将尾部金属拧在BNC接头本体上。
制作焊接式BNC接头需使用电烙铁,按前述方法剥线后,只需用电烙铁将芯线和屏蔽线焊接BNC头上的焊接点上,套上硬槊料绝缘套和软槊料尾套即可。
安装视频监控时怎么布线?1.不同的施工环境有不同的要求2.视频线最好不要有接头3.如果有动点的话,控制线最好要减少星型节点4.有强点设备,要根据强电电压保持一定距离(看国标)5.电源线算好电流大小后,选择合适的线经,尽量节省布线6.根据环境情况,配相应的线管BNC焊接方法示意图:第一步:(如下图)将上过锡的屏蔽网和芯线用斜口钳剪断,屏蔽网和芯线分别留长约7mm和3mm。
⽇常⽣活中的⾳视频功能端⼝基础知识Composite Video Output(模拟信号)复合视频端⼦也叫AV端⼦或者Video端⼦,是声、画分离的视频端⼦,⼀般由三个独⽴的RCA插头(⼜叫梅花接⼝RCA端⼦)组成的,其中的V接⼝连接混合视频信号,为黄⾊插⼝;L接⼝连接左声道声⾳信号,为⽩⾊插⼝;R接⼝连接右声道声⾳信号,为红⾊插⼝。
S-Video Output(不适⽤于⾼清视频,其信号最⾼分辨率有限)S端⼦也是⾮常常见的端⼦,其全称是Separate Video,也称为SUPER VIDEO。
S端⼦实际上是⼀种五芯接⼝,由两路视亮度信号、两路视频⾊度信号和⼀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HDMI Output⾼清晰度多媒体接⼝(英⽂: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是⼀种数字化视频/⾳频接⼝技术,是适合影像传输的专⽤型数字化接⼝,其可同时传送⾳频和影⾳信号,最⾼数据传输速度为5Gbps。
同时⽆需在信号传送前进⾏数/模或者模/数转换。
DVIDVI的英⽂全名为Digital Visual Interface,中⽂称为“数字视频接⼝”。
是⼀种视频接⼝标准,设计的⽬标是通过数字化的传送来强化个⼈电脑显⽰器的画⾯品质。
RJ45 / EthernetRJ45 型⽹线插头⼜称⽔晶头,共有⼋芯做成,⼴泛应⽤于局域⽹和ADSL 宽带上⽹⽤户的⽹络设备间⽹线(称作五类线或双绞线)的连接。
10 100base tx RJ45接⼝是常⽤的以太⽹接⼝,⽀持10兆和100兆⾃适应的⽹络连接速度,常见的RJ45接⼝有两类:⽤于以太⽹⽹卡、路由器以太⽹接⼝等的DTE类型,还有⽤于交换机等的DCE类型。
常见⾳视频格式:MP3全称是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频层⾯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
是当今较流⾏的⼀种数字⾳频编码和有损压缩格式,它设计⽤来⼤幅度地降低⾳频数据量WMA(Windows Media Audio)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与MP3格式齐名的⼀种新的⾳频格式。
《认识音频、视频作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音频和视频作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常见的音频和视频格式及其特点。
3、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音频和视频作品。
4、能够欣赏和评价音频和视频作品的质量。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音频和视频作品的概念和特点。
(2)常见音频和视频格式的识别。
2、难点(1)对音频和视频作品质量的评价。
(2)理解不同格式对作品呈现效果的影响。
三、学习过程(一)音频作品1、音频作品的定义音频作品是指通过声音来表达内容和情感的作品形式。
它可以包括音乐、有声读物、广播剧、语音聊天记录等。
2、音频作品的特点(1)通过声音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2)可以在多种场景下收听,如在移动中、休息时等,具有较高的便利性。
(3)能够引发听众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出丰富的内心画面。
3、常见音频格式(1)MP3 格式:是目前最普及的音频格式之一,具有文件小、音质较好的特点,适合在网络上传播和存储。
(2)WAV 格式:是未经压缩的原始音频格式,音质极佳,但文件较大。
(3)FLAC 格式:无损压缩音频格式,能保留原始音频的高质量,文件大小相对较小。
(4)AAC 格式:常用于苹果设备,音质较好,文件大小适中。
(二)视频作品1、视频作品的定义视频作品是指通过连续的图像和声音来传达信息和故事的作品形式。
它可以包括电影、电视剧、短视频、纪录片等。
2、视频作品的特点(1)同时结合了图像和声音,信息传递更加丰富和直观。
(2)能够通过画面的构图、色彩、运镜等手法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
(3)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娱乐性,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发情感共鸣。
3、常见视频格式(1)MP4 格式:兼容性好,在各种设备上都能流畅播放,是目前最常用的视频格式之一。
(2)AVI 格式:早期的视频格式,画质较好,但文件较大。
(3)RMVB 格式:在保证一定画质的前提下,文件大小相对较小。
(4)MKV 格式:支持多种音频和字幕轨道,适合收藏高清影片。
认识音频教案初中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音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音频文件的常见格式及转换方法;3. 学会使用音频编辑软件进行简单的音频处理;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音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音频文件的常见格式及转换方法;3. 音频编辑软件的使用。
教学难点:1. 音频文件的格式及转换方法;2. 音频编辑软件的具体操作。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 音频编辑软件(如Audacity、Adobe Audition等);3. 音频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音频素材,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声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猜测,教师揭晓答案。
3. 引导学生思考:音频是什么?有哪些特点?二、讲解音频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教师讲解音频的定义:音频是指声音的信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录制、播放、编辑和传输。
2. 介绍音频的特点:音频信息量大、传播距离远、可编辑性强、易于存储和传输。
三、学习音频文件格式及转换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WAV、MP3、WMA、OGG等。
2.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格式之间的区别和适用场景。
3.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音频编辑软件进行格式转换。
四、实践操作:音频编辑软件的使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打开音频编辑软件,进行简单的音频处理。
2. 学生动手实践,尝试剪辑、合并、添加效果等操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个有趣的音频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音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了音频文件的常见格式及转换方法,并学会了使用音频编辑软件进行简单的音频处理。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制作出了丰富多彩的音频作品。
音频类型教案教案标题:音频类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不同音频类型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2. 培养学生对音频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前几堂课所学的音频类型,如新闻广播、音乐、对话等,并与他们讨论这些音频类型的特点和应用。
步骤二:介绍不同音频类型(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一种音频类型,如广告、故事、讲座等。
要求他们收集相关资料,并准备简短的介绍。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所研究的音频类型。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信息。
步骤三:听力训练(20分钟)1. 听力练习:播放不同类型的音频材料,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并理解内容。
可以选择一些简短的片段,包括广告、新闻报道、对话等。
2. 听后问题:根据所听内容,提问学生相关问题,以检验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他们的答案和观点。
步骤四:语言表达练习(15分钟)1.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音频类型,要求他们编写一个相关的对话或广告剧本,并进行角色扮演表演。
2. 反馈与评价:其他学生观看表演后,提供反馈和评价,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利度和表演技巧等方面。
步骤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重点强调不同音频类型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2. 拓展: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其他音频类型,如电台节目、有声书等,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用。
教案评估:1. 听力理解测试:提供一段音频材料,要求学生回答相关问题,以评估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2. 语言表达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扩展:1. 学生自主研究:鼓励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音频类型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份详细的报告。
2. 制作音频材料:引导学生使用现代科技工具,如录音设备或音频编辑软件,制作自己的音频材料,如广播节目、讲座等。